一种PET离型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38115发布日期:2018-12-19 06:44阅读:8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pet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属于胶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离型膜是指表面具有分离性的薄膜,离型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具有轻微的粘性。通常情况下为了增加离型膜的离型力,会将离型膜表面涂覆离型剂于离型膜基材的表层上,让它对于各种不同的有机压感胶,如热融胶、亚克力胶和橡胶系的压感胶等,可以表现出极轻且稳定的离型力。根据不同所需离型膜离型力,隔离产品胶的粘性不同,离型力相对应调整,使之在剥离时达到极轻且稳定的离型力。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属于聚酯系列,是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结晶型热塑性聚酯树脂。与pet一起统称为热塑性聚酯,或饱和聚酯。改性pet/pbt离型膜就是以pet/pbt薄膜为基材,并在pet/pbt薄膜的表面涂上一层硅油,所以也叫硅油膜,使pet/pbt薄膜的表面光滑,从而降低pet/pbt薄膜表面的张力,使其具有较好的离型力,达到离型的效果。

离型膜是在pet膜、pe膜、纸张、pvc膜等上涂覆离型剂而使其表面具有分离性,随着我国离型膜的广泛应用,很多离型剂耐化学介质差的缺点逐渐显露,我国主要生产的离型剂主要为溶剂型离型剂,具有良好的剥离力、耐热性和稳定性,对于压敏胶带的离型剂,在剥离力的调节和贮存稳定性方面还较差,现有的有机硅离型剂能够有效防粘、隔离,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但长时间使用就会出现粘卷现象,因此如何提高用于压敏胶带离型剂的稳定性尤为重要,其中剥离力、疏水性和离型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pet离型膜基材与离型膜上涂布的离型剂之间的粘结力普遍太小,很容易剥离,导致切割时发生“脱胶现象”,影响离型膜性能。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高粘结力的改性pet离型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市场上的pet离型膜基材与离型膜上涂布的离型剂之间的粘结力普遍太小,很容易剥离,导致切割时发生“脱胶现象”,影响离型膜性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pet离型膜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取低黏度乙烯基硅油、高黏度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氟硅树脂、铂催化剂、抑制剂8081,装入搅拌釜中搅拌均匀,再抽真空脱去气泡,得改性硅油;

(2)取聚乙烯醇加入去离子水中,在90~95℃下搅拌溶解,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改性硅油、焦磷酸钠、水杨酸搅拌均匀,得混合液;

(3)向混合液中加入吐温-20,在70~80℃下搅拌30~40min并静置24~30h,待气泡完全消失后得离型剂;

(4)将pet薄膜基材表面进行电晕处理至基膜的表面张力为32~40mn/m,再用涂布机在薄膜基材表面涂布离型剂,并依次经过热固化、光固化处理,得pet离型膜。

步骤(1)所述物料重量份为60~80份低黏度乙烯基硅油,6~8份高黏度乙烯基硅油,4~6份含氢硅油,3~5份氟硅树脂,1.0~1.2份铂催化剂,0.1~0.2份抑制剂8081。

步骤(1)所述真空度为0~1kpa。

步骤(2)所述原料重量份为10~12份聚乙烯醇,90~100份去离子水,0.1~0.2份羧甲基纤维素,1~2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3份改性硅油,0.5~0.8份焦磷酸钠,0.3~0.5份水杨酸。

步骤(3)所述吐温-20用量为聚乙烯醇质量的2%。

步骤(4)所述热固化过程为100~120℃热固化10~15s。

步骤(4)所述光固化过程为剂量200~350j/cm²的光固化照射30~35s。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以聚乙烯醇为基体,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增塑剂,羟甲基纤维素为辅助成膜剂,焦磷酸钠为分散剂,作为成膜粘结基体,承载改性有机硅油作为有机硅离型剂,由于透明性好、隔离效果好而且剥离力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调整、耐高温、耐溶剂、涂层厚度和硅含量可调、持久性好,改善基材与离型膜上涂布的离型剂之间的粘结力,防止易剥离,切割时发生“脱胶现象”的发生,提高离型膜的稳定性;

(2)本发明具备很好的耐光老化性能、耐磨性能和抗刮性能,能够被多次反复使用,性价比更高,是一种综合性能更加均衡、优越的离型膜,环保无毒,合成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取60~80g低黏度乙烯基硅油,6~8g高黏度乙烯基硅油,4~6g含氢硅油,3~5g氟硅树脂,1.0~1.2g铂催化剂,0.1~0.2g抑制剂8081,装入搅拌釜中搅拌30~40min,再抽真空至0~1kpa脱去气泡,得改性硅油,取10~12g聚乙烯醇,加入90~100ml去离子水中,在90~95℃下以300~400r/min搅拌20~30min,再加入0.1~0.2g羧甲基纤维素,1~2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3g改性硅油,0.5~0.8g焦磷酸钠,0.3~0.5g水杨酸,持续搅拌1~2h,得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0.2~0.3g吐温-20,在70~80℃下搅拌30~40min并静置24~30h,待气泡完全消失后得离型剂,将pet薄膜基材表面进行电晕处理至基膜的表面张力为32~40mn/m,再用涂布机在薄膜基材表面涂布离型剂,并依次经过100~120℃热固化10~15s、剂量为200~350j/cm²的光固化照射30~35s,得pet离型膜。

取60g低黏度乙烯基硅油,6g高黏度乙烯基硅油,4g含氢硅油,3g氟硅树脂,1.0g铂催化剂,0.1g抑制剂8081,装入搅拌釜中搅拌30min,再抽真空至0kpa脱去气泡,得改性硅油,取10g聚乙烯醇,加入90ml去离子水中,在90℃下以300r/min搅拌20min,再加入0.1g羧甲基纤维素,1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g改性硅油,0.5g焦磷酸钠,0.3g水杨酸,持续搅拌1h,得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0.2g吐温-20,在70℃下搅拌30min并静置24h,待气泡完全消失后得离型剂,将pet薄膜基材表面进行电晕处理至基膜的表面张力为32mn/m,再用涂布机在薄膜基材表面涂布离型剂,并依次经过100℃热固化10s、剂量为200j/cm²的光固化照射30s,得pet离型膜。

取70g低黏度乙烯基硅油,7g高黏度乙烯基硅油,5g含氢硅油,4g氟硅树脂,1.1g铂催化剂,0.1g抑制剂8081,装入搅拌釜中搅拌35min,再抽真空至0.2kpa脱去气泡,得改性硅油,取11g聚乙烯醇,加入95ml去离子水中,在90℃下以300r/min搅拌20min,再加入0.1g羧甲基纤维素,1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g改性硅油,0.6g焦磷酸钠,0.4g水杨酸,持续搅拌1h,得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0.2g吐温-20,在75℃下搅拌35min并静置26h,待气泡完全消失后得离型剂,将pet薄膜基材表面进行电晕处理至基膜的表面张力为36mn/m,再用涂布机在薄膜基材表面涂布离型剂,并依次经过110℃热固化12s、剂量为300j/cm²的光固化照射32s,得pet离型膜。

取80g低黏度乙烯基硅油,8g高黏度乙烯基硅油,6g含氢硅油,5g氟硅树脂,1.2g铂催化剂,0.2g抑制剂8081,装入搅拌釜中搅拌40min,再抽真空至1kpa脱去气泡,得改性硅油,取12g聚乙烯醇,加入100ml去离子水中,在95℃下以400r/min搅拌30min,再加入0.2g羧甲基纤维素,2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g改性硅油,0.8g焦磷酸钠,0.5g水杨酸,持续搅拌2h,得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0.3g吐温-20,在80℃下搅拌40min并静置30h,待气泡完全消失后得离型剂,将pet薄膜基材表面进行电晕处理至基膜的表面张力为40mn/m,再用涂布机在薄膜基材表面涂布离型剂,并依次经过120℃热固化15s、剂量为350j/cm²的光固化照射35s,得pet离型膜。

将本发明制备的pet离型膜及天津某公司生产的pet离型膜进行检测,具体检测结果如下表表1:

表1pet离型膜性能表征

由表1可知本发明制备的pet离型膜,剥离性能优异,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抗刮性能,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