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码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93019发布日期:2019-02-15 23:1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数码预涂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数码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预涂膜是指预先将塑料薄膜上胶、复卷后,再与纸张印品复合的工艺。它先由预涂膜加工厂根据使用规格、幅面,将胶液涂布在薄膜上复卷后供使用厂家选择,而后再与印刷品进行复合。覆膜,即贴膜,就是将塑料薄膜涂上黏合剂,与纸印刷品经加热、加压后使之黏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一产品的加工技术。经覆膜的印刷品,由于表面多了一层薄而透明的塑料薄膜,表面更平滑光亮,从而提高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度,图文颜色更鲜艳,富有立体感,同时更起到防水、防污、耐磨、耐摺、耐化学腐蚀等作用。

在数码打印领域,打印的图案通常进行覆膜,以提高打印产品的表面光泽度和牢度,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起到了防水、防污、耐磨、耐折等的保护作用。但是数码打印纸质硅油和蜡含量较多,普通覆膜易出现复合牢度不够的现象,影响复合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码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码预涂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热熔胶层、底涂剂层和基材薄膜层,所述热熔胶层为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和增粘剂的混合物,所述热熔胶层内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的含量为90-95%,所述增粘剂含量为5-10%,所述醋酸乙烯的含量为28wt%,所述增粘剂为萜烯树脂、松香及其衍生物、石油树脂、氧茚树脂中的一种;所述底涂剂层为聚乙烯亚胺;所述基材薄膜层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或者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熔胶层的厚度为20-30μ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涂剂层厚度为0.8g/m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或者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的厚度为15-20μm。

一种数码预涂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基材薄膜层放卷并对基材薄膜层的内表面进行电晕处理;

步骤2、将聚乙烯亚胺溶液均匀涂覆在基材薄膜层的内表面上,并进行烘干得到底涂剂层,所述聚乙烯亚胺溶液的浓度为2.5-5.0%;

步骤3、在气体氧化剂的作用下,将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和增粘剂的混合物熔融挤出,并通过流延法复合到底涂剂层的表面上形成热熔胶层,所述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在190℃、2.16kg条件下为15-16g/10min;

步骤4、对制备的预涂膜进行修边、测厚,再对热熔胶层进行高频高压电晕处理,最后收卷,分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体氧化剂为臭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使用醋酸乙烯的含量为28wt%的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来作为热熔胶层的基材,并通过醋酸乙烯来降低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的软化点,从而提高了热熔胶层在加工过程中的流动性和粘结性能,从而提高其与数码纸张之间的剥离强度,增加了预涂膜在使用过程中与印刷品的复合牢度,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由于印刷品表面残留硅油或蜡而导致的预涂膜开裂甚至分离的情况。

2)本发明增粘剂选自萜烯树脂、松香及其衍生物、石油树脂、氧茚树脂中的一种,通过在热熔胶层中添加增粘剂,来增加热熔胶层中基材的湿润性能,进而可以增加热熔胶层的粘结力性能,因而可以提高预涂膜的粘结强度。

3)本发明在制备的过程中,通过对基材以及热熔胶层高频电晕处理,增加了基材以及热熔机层表面的吸附能力,进而增加了预涂膜内的粘结强度以及预涂膜对印刷制品的复合牢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数码预涂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热熔胶层1、底涂剂层2和基材薄膜层3,热熔胶层1为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和增粘剂的混合物,热熔胶层1内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的含量为90-95%,热熔胶层1的厚度为20-30μm,醋酸乙烯的含量为28wt%,增粘剂含量为5-10%,增粘剂为萜烯树脂、松香及其衍生物、石油树脂、氧茚树脂中的一种;底涂剂层2为聚乙烯亚胺,聚乙烯亚胺厚度为0.8g/m2;所述基材薄膜层3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或者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基材薄膜层3的厚度为15-20μm。

一种数码预涂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基材薄膜层放卷并对基材薄膜层的内表面进行电晕处理;

步骤2、将聚乙烯亚胺溶液均匀涂覆在基材薄膜层的内表面上,并进行烘干,所述聚乙烯亚胺溶液的浓度为2.5-5.0%;

步骤3、在臭氧的氧化作用下,将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和增粘剂的混合物熔融挤出,并通过流延法复合到底涂剂层的表面上,所述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在190℃、2.16kg条件下为15-16g/10min;

步骤4、对制备的预涂膜进行修边、测厚,再对热熔胶层进行高频高压电晕处理,最后收卷,分切。

实施例1

1)将15μm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基材放卷并对其内表面进行电晕处理;

2)在电晕处理面上均匀涂布一层聚乙烯亚胺含量2.5%的底涂剂溶液,经过70±10℃的烘箱烘干;

3)在臭氧氧化作用的同时,将90%质量分数的热熔胶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和10%质量分数的萜烯树脂的混合物(醋酸乙烯的含量为28wt%,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在190℃、2.16kg条件下为15g/10min),在220±5℃下熔融挤出,通过流延法复合到底涂剂层的表面上形成热熔胶层;

4)在22±2℃的冷却辊上进行冷却,最后修边、测厚,制得预涂膜,总厚度约为35μm;

5)再对预涂膜的两面进行高频高压电晕处理,最后收卷,分切。

实施例2

1)将15μm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基材放卷并对其内表面进行电晕处理;

2)在电晕处理面上均匀涂布一层聚乙烯亚胺含量5.0%的底涂剂溶液,经过70±10℃的烘箱烘干;

3)在臭氧氧化作用的同时,将95%质量分数的热熔胶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和5%质量分数的石油树脂的混合物(醋酸乙烯的含量为28wt%,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在190℃、2.16kg条件下为16g/10min),在220±5℃下熔融挤出,通过流延法复合到底涂剂层的表面上形成热熔胶层;

4)在22±2℃的冷却辊上进行冷却,最后修边、测厚,制得预涂膜,总厚度约为35μm;

5)再对预涂膜的两面进行高频高压电晕处理,最后收卷,分切。

实施例3

1)将15μm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基材放卷并对其内表面进行电晕处理;

2)在电晕处理面上均匀涂布一层聚乙烯亚胺含量2.5%的底涂剂溶液,经过70±10℃的烘箱烘干;

3)在臭氧氧化作用的同时,将90%质量分数的热熔胶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和10%质量分数的萜烯树脂的混合物(醋酸乙烯的含量为28wt%,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在190℃、2.16kg条件下为15g/10min),在220±5℃下熔融挤出,通过流延法复合到底涂剂层的表面上形成热熔胶层;

4)在22±2℃的冷却辊上进行冷却,最后修边、测厚,制得预涂膜,总厚度约为35μm;

5)再对预涂膜的两面进行高频高压电晕处理,最后收卷,分切。

实施例4

1)将15μm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基材放卷并对其内表面进行电晕处理;

2)在电晕处理面上均匀涂布一层聚乙烯亚胺含量5.0%的底涂剂溶液,经过70±10℃的烘箱烘干;

3)在臭氧氧化作用的同时,将95%质量分数的热熔胶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和5%质量分数的石油树脂的混合物(醋酸乙烯的含量为28wt%,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在190℃、2.16kg条件下为16g/10min),在220±5℃下熔融挤出,通过流延法复合到底涂剂层的表面上形成热熔胶层;

4)在22±2℃的冷却辊上进行冷却,最后修边、测厚,制得预涂膜,总厚度约为35μm;

5)再对预涂膜的两面进行高频高压电晕处理,最后收卷,分切。

对比例1

1)将15微米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基材放卷并对其上表面进行电晕处理;

2)在电晕处理面上均匀涂布一层聚乙烯亚胺含量2.5%的底涂剂溶液,经过70±10℃的烘箱烘干;

3)在臭氧氧化作用的同时,将热熔胶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其中醋酸乙烯的含量为18wt%,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在190℃、2.16kg条件下为15g/10min,在220±5℃下熔融挤出,通过流延法复合到底涂剂层的表面上形成热熔胶层;

4)在22±2℃的冷却辊上进行冷却,最后修边、测厚,制得预涂膜,总厚度约为35μm;

5)再对预涂膜的两面进行高频高压电晕处理,最后收卷,分切。

对比例2

1)将15微米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基材放卷并对其上表面进行电晕处理;

2)在电晕处理面上均匀涂布一层聚乙烯亚胺含量5.0%的底涂剂溶液,经过70±10℃的烘箱烘干;

3)在臭氧氧化作用的同时,将热熔胶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其中醋酸乙烯的含量为18wt%,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在190℃、2.16kg条件下为15g/10min,在220±5℃下熔融挤出,通过流延法复合到底涂剂层的表面上形成热熔胶层;

4)在22±2℃的冷却辊上进行冷却,最后修边、测厚,制得预涂膜,总厚度约为35μm;

5)再对预涂膜的两面进行高频高压电晕处理,最后收卷,分切。

上述实施例所制得的预涂膜与对比例的剥离强度如下表所示:

注:表中剥离强度1是指预涂膜中热熔胶层与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或者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复合之间的剥离强度;剥离强度2是指预涂膜中热熔胶层与普通纸张复合之间的剥离强度;剥离强度3是指预涂膜中热熔胶层与数码纸张之间的剥离强度。

通过上述表中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例1的对比以及实施例3、实施例4和对比例2的对比可以得出,本发明制备的预涂膜的剥离强度明显比对比例中强。所以本发明制备的预涂膜能显著提高与数码纸张的复合牢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