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防伪标签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36401发布日期:2018-12-28 20:31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荧光防伪标签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无机发光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防伪标签材料。

技术背景

光学防伪标签是将特殊的荧光材料设计成图案或文字,然后在外界光源照射下通过肉眼或者专业仪器进行识别,其中,荧光材料的光学特点决定了防伪标签被仿制和复制的难易程度。根据上转换发光强度与功率的关系i∝pn可知,不同的稀土离子由于能级结构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率依赖关系,即发光强度随功率的变化速率不同。此外,对于纳米材料而言,由于表面缺陷的作用,使得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材料呈现出负热淬灭效应,即发光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能够实现功率与温度双模响应的荧光防伪标签材料,具体是利用li0.3na0.7erf4:eu@nagdf4@nacaybf4:tm核壳型纳米晶中er3+离子与tm3+离子的发光强度随功率或温度的增加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最后得到功率与温度双模响应的上转换发光颜色的变化,从而实现荧光防伪。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荧光防伪标签材料,分子式为li0.3na0.7erf4:eu@nagdf4@nacaybf4:tm。

进一步地,利用li0.3na0.7erf4:eu@nagdf4@nacaybf4:tm体系能在不同功率或/和温度下具有不同颜色的发光来实现防伪。

进一步地,随着激发功率从0.5w增加到4w,发光颜色从绿色逐渐转变为靛青色;固定激发功率,随着环境温度从293k增加到413k,发光颜色从绿色转变为蓝色。

荧光防伪标签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将0.3毫摩尔乙酸锂,0.7毫摩尔乙酸钠,0.01-0.05毫摩尔乙酸铕以及0.95-0.99毫摩尔乙酸铒加入到含有6-8毫升油酸与8-12毫升十八烯的混合液中,在氮气的保护条件下,在150oc的温度下保温1小时得到无水的透明溶液a;待a溶液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将8毫升含有3毫摩尔氟化铵的甲醇溶液逐滴加入到a溶液中,然后在80oc保温半小时;待甲醇溶液全部挥发之后,迅速升温到290-320o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90-13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将所得的纳米晶用乙醇和环己烷混合液洗涤,最后将li0.3na0.7erf4:eu纳米晶保存在4ml环己烷中备用;

(2)1毫摩尔乙酸钠与1毫摩尔乙酸钆加入到含有6-8毫升油酸与8-12毫升十八烯的混合液中,在氮气的保护条件下,在150oc的温度下保温1小时得到无水的透明溶液b;待b溶液自然冷却到70oc后,加入(1)中所得li0.2na0.8erf4:yb纳米晶溶液,并在100oc保温半小时,待冷却到室温,加入将8毫升含有3毫摩尔氟化铵的甲醇溶液,然后在80oc保温半小时;待甲醇溶液全部挥发之后,迅速升温到290-320o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90-13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将所得的纳米晶用乙醇和环己烷混合液洗涤,最后将li0.3na0.7erf4:eu@nagdf4纳米晶保存在4ml环己烷中备用;

(3)1毫摩尔乙酸钠,0.78-0.945毫摩尔乙酸镱,0.05-0.2毫摩尔乙酸钙以及0.005-0.02毫摩尔乙酸铥加入到含有6-8毫升油酸与8-12毫升十八烯的混合液中,在氮气的保护条件下,在150oc的温度下保温1小时得到无水的透明溶液b;待b溶液自然冷却到70oc后,加入(2)中所得li0.3na0.7erf4:eu@nagdf4纳米晶溶液,并在100oc保温半小时,待冷却到室温,加入将8毫升含有3毫摩尔氟化铵的甲醇溶液,然后在80oc保温半小时;待甲醇溶液全部挥发之后,迅速升温到290-320o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90-13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将所得的纳米晶用乙醇和环己烷混合液洗涤,得到最终产物li0.3na0.7erf4:eu@nagdf4@nacaybf4:tm纳米晶。

一种防伪标签,使用上述的荧光防伪标签材料。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通过构建li0.3na0.7erf4:eu@nagdf4@nacaybf4:tm核壳型纳米晶,在核纳米晶中,由于能量捕获中心eu3+的引入,使得原本发红光的naerf4纳米晶转变为绿光发射。在纳米体系中,er3+与tm3+具有不同的依赖于功率的变化规律,er3+的绿光与红光为两光子过程,tm3+的蓝光为三/四光子过程,因而随着功率的增大,蓝光增加的速率大于er3+的绿光与红光,导致材料的发光颜色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此外,由于核中的er3+被壳层包覆,因而由于表面效应引起的负热猝灭效应受到抑制,其发光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最外层tm3+仍表现出负热猝灭效应,其发光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导致材料的发光颜色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而该体系能够实现功率与温度双模响应的上转换发光颜色变化,从而实现防伪。

附图说明

图1为li0.3na0.7erf4:eu@nagdf4@nacaybf4:tm的x射线衍射图;

图2为li0.3na0.7erf4:eu@nagdf4@nacaybf4:tm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图3为li0.3na0.7erf4:eu@nagdf4@nacaybf4:tm荧光强度与功率的关系曲线;

图4为li0.3na0.7erf4:eu@nagdf4@nacaybf4:tm随温度变化的上转换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荧光防伪标签材料,分子式为li0.3na0.7erf4:eu@nagdf4@nacaybf4:tm,制备方法如下:

(1)将0.3毫摩尔乙酸锂,0.7毫摩尔乙酸钠,0.05毫摩尔乙酸铕以及0.95毫摩尔乙酸铒加入到含有8毫升油酸与12毫升十八烯的混合液中,在氮气的保护条件下,在150oc的温度下保温1小时得到无水的透明溶液a;待a溶液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将8毫升含有3毫摩尔氟化铵的甲醇溶液逐滴加入到a溶液中,然后在80oc保温半小时;待甲醇溶液全部挥发之后,迅速升温到290o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12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将所得的纳米晶用乙醇和环己烷混合液洗涤,最后将li0.3na0.7erf4:eu纳米晶保存在4ml环己烷中备用。

(2)1毫摩尔乙酸钠,以及1毫摩尔乙酸钆加入到含有8毫升油酸与12毫升十八烯的混合液中,在氮气的保护条件下,在150oc的温度下保温1小时得到无水的透明溶液b;待b溶液自然冷却到70oc后,加入(1)中所得li0.3na0.7erf4:eu纳米晶溶液,并在100oc保温半小时,待冷却到室温,加入将8毫升含有3毫摩尔氟化铵的甲醇溶液,然后在80oc保温半小时;待甲醇溶液全部挥发之后,迅速升温到290o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12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将所得的纳米晶用乙醇和环己烷混合液洗涤,最后将li0.3na0.7erf4:eu@nagdf4纳米晶保存在4ml环己烷中备用;

(3)1毫摩尔乙酸钠,0.79毫摩尔乙酸镱,0.2毫摩尔乙酸钙以及0.01毫摩尔乙酸铥加入到含有8毫升油酸与12毫升十八烯的混合液中,在氮气的保护条件下,在150oc的温度下保温1小时得到无水的透明溶液b;待b溶液自然冷却到70oc后,加入(2)中所得li0.3na0.7erf4:eu@nagdf4纳米晶溶液,并在10oc保温半小时,待冷却到室温,加入将8毫升含有3毫摩尔氟化铵的甲醇溶液,然后在80oc保温半小时;待甲醇溶液全部挥发之后,迅速升温到290o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12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将所得的纳米晶用乙醇和环己烷混合液洗涤,得到最终产物li0.3na0.7erf4:eu@nagdf4@nacaybf4:tm纳米晶。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得到的产物为纯六方相,如图1所示。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均匀的盘状,尺寸为30纳米,如图2所示。强度-功率曲线结果表明er3+在绿光与红光区域为两光子过程,tm3+在蓝光479纳米与452纳米处分别为3光子与4光子过程,如图3所示,因而随着功率增大,蓝光增加的幅度大于红光与绿光。随着温度从293k逐渐增加到413k,er3+的发光强度因热猝灭效应而逐渐减弱,tm3+的发光强度因表面缺陷引起的负热猝灭效应逐渐增强,如图4所示。

本发明提出通过构建li0.3na0.7erf4:eu@nagdf4@nacaybf4:tm核壳型纳米晶,利用核中er3+离子与最外层tm3+离子的发光强度随功率或温度的增加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最后得到功率与温度双模响应的上转换发光颜色的变化,从而实现荧光防伪。经室温980nm波长的激光器激发下,该材料表现出明显的绿光发射,随着激发功率从0.5w增加到4w,发光颜色逐渐转变为靛青色;固定激发功率为0.6w,随着环境温度从293k增加到413k,该材料的发光颜色从绿色转变为蓝色。该体系具有高信息存储容量,具有很高的安全系数,且发光颜色肉眼可辨别,极适用于防伪应用。

实施例2

荧光防伪标签材料,分子式为li0.3na0.7erf4:eu@nagdf4@nacaybf4:tm,制备方法如下:

(1)将0.3毫摩尔乙酸锂,0.7毫摩尔乙酸钠,0.05毫摩尔乙酸铕以及0.95毫摩尔乙酸铒加入到含有8毫升油酸与12毫升十八烯的混合液中,在氮气的保护条件下,在150oc的温度下保温1小时得到无水的透明溶液a;待a溶液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将8毫升含有3毫摩尔氟化铵的甲醇溶液逐滴加入到a溶液中,然后在80oc保温半小时;待甲醇溶液全部挥发之后,迅速升温到290o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12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将所得的纳米晶用乙醇和环己烷混合液洗涤,最后将li0.3na0.7erf4:eu纳米晶保存在4ml环己烷中备用;

(2)1毫摩尔乙酸钠,以及1毫摩尔乙酸钆加入到含有8毫升油酸与12毫升十八烯的混合液中,在氮气的保护条件下,在150oc的温度下保温1小时得到无水的透明溶液b;待b溶液自然冷却到70oc后,加入(1)中所得li0.3na0.7erf4:eu纳米晶溶液,并在100oc保温半小时,待冷却到室温,加入将8毫升含有3毫摩尔氟化铵的甲醇溶液,然后在80oc保温半小时;待甲醇溶液全部挥发之后,迅速升温到290o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12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将所得的纳米晶用乙醇和环己烷混合液洗涤,最后将li0.3na0.7erf4:eu@nagdf4纳米晶保存在4ml环己烷中备用;

(3)1毫摩尔乙酸钠,0.89毫摩尔乙酸镱,0.1毫摩尔乙酸钙以及0.01毫摩尔乙酸铥加入到含有8毫升油酸与12毫升十八烯的混合液中,在氮气的保护条件下,在150oc的温度下保温1小时得到无水的透明溶液b;待b溶液自然冷却到70oc后,加入(2)中所得li0.3na0.7erf4:eu@nagdf4纳米晶溶液,并在10oc保温半小时,待冷却到室温,加入将8毫升含有3毫摩尔氟化铵的甲醇溶液,然后在80oc保温半小时;待甲醇溶液全部挥发之后,迅速升温到290o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12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将所得的纳米晶用乙醇和环己烷混合液洗涤,得到最终产物li0.3na0.7erf4:eu@nagdf4@nacaybf4:tm纳米晶。

实施例2与实施例2所得产物具有相同的结构、形貌与强度-功率曲线;不同之处在于,室温荧光光谱中,由于yb浓度的提高,使得tm的发光强度稍微有所增强,但其与实施例1具有相同的双模响应荧光特性。

此外,本发明研究了针对不同中间层厚度与核纳米晶尺寸进行了大量试验,发现中间层能够有效的抑制核与壳层中激活离子无辐射交叉弛豫过程,核纳米晶尺寸会影响体系的发光亮度,对于亮度不高的体系则无法适用于防伪标签材料。将材料在多次变功率与热处理后,依然可以得到材料发光颜色的双模调控,说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实施例3

一种防伪标签,使用实施例1的荧光防伪标签材料制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