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撕的金手指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3879发布日期:2019-01-22 21:58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撕的金手指胶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撕的金手指胶带。



背景技术:

金手指胶带,又称Kapton胶带或聚酰亚胺胶带,该胶带以聚酰亚胺薄膜为基材,单面涂布高性能有机硅压敏胶,有单面氟塑离型材料复合或不复合两类材料。

原有金手指胶带在使用时不容易将胶带撕开,需要借助刀片或者其他锐物进行切割,不仅降低了使用者撕开胶布的速度,且可能在作业中误伤到手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撕的金手指胶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原有金手指胶带在使用时不容易将胶带撕开,需要借助刀片或者其他锐物进行切割,不仅降低了使用者撕开胶布的速度,且可能在作业中误伤到手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撕的金手指胶带,包括胶带本体和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位于所述胶带本体的内侧,并与所述支撑架体固定连接,所述胶带本体上具有防伪封头,所述胶带本体包括透明导电油墨层、紫外线吸收剂层、聚酰亚胺薄膜层、胶黏剂粘附层和有机硅压敏胶层,所述透明导电油墨层、紫外线吸收剂层、聚酰亚胺薄膜层、胶黏剂粘附层和所述有机硅压敏胶层由外至内依次分布,所述透明导电油墨层、紫外线吸收剂层和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层的内侧具有所述胶黏剂粘附层,所述胶黏剂粘附层包括主粘附层和辅粘附层,所述主粘附层位于所述辅粘附层的内侧,所述主粘附层内具有连续型粘附纹,所述辅粘附层内具有断型粘附纹,所述有机硅压敏胶层粘附在所述胶黏剂粘附层的内侧,所述支撑架体外壁具有滚花纹,所述支撑架体上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支撑架体的内壁,并与所述支撑架体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连续型粘附纹呈条形,所述连续型粘附纹方向与所述胶带本体卷绕方向相同,所述断型粘附纹呈条形,所述断型粘附纹方向与所述连续型粘附纹垂直,所述辅粘附层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分布在所述主粘附层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透明导电油墨层的内侧设置有粘胶层,所述粘胶层为绝缘层,所述透明导电油墨层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层之间通过所述粘胶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层内具有环氧树脂胶粘剂,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层由紫外线吸收剂和环氧树脂胶粘剂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数量为四个,且均位于所述支撑架体的内壁,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之间夹角为九十度,所述支撑架体和所述加强筋外侧均具有光滑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胶带的基材聚酰亚胺薄膜层内侧设置有胶黏剂粘附层,通过胶黏剂粘附层内的连续型粘附纹可以提高有机硅压敏胶层与基材之间的粘附能力,减少胶带因外界因素而导致的胶层和胶带之间分离,从而提高粘附效果和可靠性,胶黏剂粘附层外侧的断型粘附纹可以为基材外侧提供微型锯齿,方便使用者通过对胶带两侧施加切向力将胶带撕断,从而提高胶带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胶带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胶黏剂粘附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胶带本体、101-防伪封头、11-透明导电油墨层、12-紫外线吸收剂层、13-聚酰亚胺薄膜层、14-胶黏剂粘附层、141-主粘附层、142-辅粘附层、143-连续型粘附纹、144-断型粘附纹、15-有机硅压敏胶层、20-支撑架体、201-滚花纹、2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易撕的金手指胶带,包括胶带本体10和支撑架体20,支撑架体20位于胶带本体10的内侧,并与支撑架体20固定连接,胶带本体10上具有防伪封头101,胶带本体10包括透明导电油墨层11、紫外线吸收剂层12、聚酰亚胺薄膜层13、胶黏剂粘附层14和有机硅压敏胶层15,透明导电油墨层11、紫外线吸收剂层12、聚酰亚胺薄膜层13、胶黏剂粘附层14和有机硅压敏胶层15由外至内依次分布,透明导电油墨层11、紫外线吸收剂层12和聚酰亚胺薄膜层13之间固定连接,聚酰亚胺薄膜层13的内侧具有胶黏剂粘附层14,胶黏剂粘附层14包括主粘附层141和辅粘附层142,主粘附层141位于辅粘附层142的内侧,主粘附层141内具有连续型粘附纹143,辅粘附层142内具有断型粘附纹144,有机硅压敏胶层15粘附在胶黏剂粘附层14的内侧,支撑架体20外壁具有滚花纹201,支撑架体20上还设置有加强筋21,加强筋21位于支撑架体20的内壁,并与支撑架体20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胶黏剂粘附层14包括主粘附层141和辅粘附层142,主粘附层141位于辅粘附层142的内侧,主粘附层141内具有连续型粘附纹143,可以为有机硅压敏胶层15粘黏剂提供可靠的附着条件,可以减少粘黏剂在长时间使用与聚酰亚胺薄膜层13发生脱离,辅粘附层142内具有断型粘附纹144,通过断型粘附纹144形成的微型锯齿,方便使用者通过切向力将胶带撕断。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将胶带通过防伪封头101拉出,然后通过指甲横向撕扯胶带本体10,聚酰亚胺薄膜层13内侧的胶黏剂粘附层14的外侧首先受力发生断裂,然后聚酰亚胺薄膜层13随之发生断裂,从而将胶带撕断,使用者在使用胶带时,可以通过支撑架体20内壁的加强筋21对胶带进行位置的限定,方便进行撕取,且支撑架体20和加强筋21外侧具有倒角,不会划伤使用者,通过胶带外层的透明导电油墨层11可以进行防静电处理,电子在透明导电油墨层11上进行移动并接地,形成零电位,紫外线吸收剂层12可以减少紫外线辐射而导致的胶带老化,保证胶带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连续型粘附纹143呈条形,连续型粘附纹143方向与胶带本体10卷绕方向相同,断型粘附纹144呈条形,断型粘附纹144方向与连续型粘附纹143垂直,辅粘附层142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分布在主粘附层141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连续型粘附纹143呈条形,连续型粘附纹143方向与胶带本体10卷绕方向相同,可以增加胶带聚酰亚胺薄膜层13和胶黏剂粘附层14之间的粘附能力,断型粘附纹144呈条形,断型粘附纹144方向与连续型粘附纹143垂直,辅粘附层142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分布在主粘附层141的两侧,可以在胶带的外侧形成微型的锯齿,方便进行撕扯。

进一步的,透明导电油墨层11的内侧设置有粘胶层,粘胶层为绝缘层,透明导电油墨层11与紫外线吸收剂层12之间通过粘胶层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透明导电油墨层11的内侧设置有粘胶层,粘胶层为绝缘层,透明导电油墨层11与紫外线吸收剂层12之间通过粘胶层固定连接,可以在胶带的外层形成一层屏蔽膜,不仅增加了被包裹物的信号传递性能,且减少静电的产生。

进一步的,紫外线吸收剂层12内具有环氧树脂胶粘剂,紫外线吸收剂层12由紫外线吸收剂和环氧树脂胶粘剂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紫外线吸收剂层12内具有环氧树脂胶粘剂,紫外线吸收剂层12由紫外线吸收剂和环氧树脂胶粘剂混合而成,紫外线吸收剂UVP-327具有良好的耐热升华性和机械性能保持性,延长胶带的使用寿命,降低老化程度。

进一步的,加强筋21数量为四个,且均位于支撑架体20的内壁,相邻两个加强筋21之间夹角为九十度,支撑架体20和加强筋21外侧均具有光滑倒角。

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1数量为四个,且均位于支撑架体20的内壁,相邻两个加强筋21之间夹角为九十度,可以方便使用者对支撑架体20的位置进行限定,易于撕扯胶带,支撑架体20和加强筋21外侧均具有光滑倒角,防止划伤使用者的手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使用时,将胶带通过防伪封头101拉出,然后通过指甲横向撕扯胶带本体10,聚酰亚胺薄膜层13内侧的胶黏剂粘附层14的外侧首先受力发生断裂,然后聚酰亚胺薄膜层13随之发生断裂,从而将胶带撕断,使用者在使用胶带时,可以通过支撑架体20内壁的加强筋21对胶带进行位置的限定,方便进行撕取,且支撑架体20和加强筋21外侧具有倒角,不会划伤使用者,通过胶带外层的透明导电油墨层11可以进行防静电处理,电子在透明导电油墨层11上进行移动并接地,形成零电位,紫外线吸收剂层12可以减少紫外线辐射而导致的胶带老化,保证胶带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