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由伸缩重复使用的防火抗高温保护贴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0134发布日期:2019-08-13 21:3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由伸缩重复使用的防火抗高温保护贴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辐射自动隔离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的防火处理方法,具体是一种可自由伸缩重复使用的防火抗高温保护贴片。



背景技术:

传统的隔温材料导热系数较低的装置,使用隔热材料有玻璃纤维棉板、聚氨酯发泡板、离心玻璃纤维棉、维纳股热板等,形状尺寸和重量都是固定的,能抵御几百度高温。但其缺陷也十分明显,常温下尺寸大、外层用金属包裹重量重,结构尺寸固定。

针对上述弊端,现在提供一种可自由伸缩重复使用的防火抗高温保护贴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由伸缩重复使用的防火抗高温保护贴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由伸缩重复使用的防火抗高温保护贴片,包括用于与被保护物体相贴的底布层,所述底布层外侧设有吸收芯层,吸收芯层外侧设有表面包覆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布层为两侧表面都设有黏附层,这样就可以实现两个层面之间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表面包覆层使用无纺布面层,透气无纺布能提升内部的透气程度,水蒸气可以流通至贴片以外,及时排出湿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收芯层主要是能够俘获并快速吸收水分或能通过毛细作用把它扩散到整个芯层中、最终吸收并储存水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收芯层为高吸水树脂构成的层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装置的优点是:1、采用夹层结构,外表用无纺布高透水性;中间夹层填充高分子吸水树脂(简称SAP),是一种典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吸收芯层内表面用安装黏贴层;

2、常温状态下夹层材料状态为细小颗粒状态,重量轻,体积小,隔热效果一般;

3、需要隔热时,对材料进行喷水,它能吸收其自身重量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并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吸水膨胀状态下可以抵御1000℃高温;

4、使用后不需要隔热时,夹层SAP材料可以缓慢挥发水分,恢复细小颗粒状态,变轻变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吸水前和吸水后对比示意图。

其中:表面包覆层100、吸收芯层200、底布层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可自由伸缩重复使用的防火抗高温保护贴片,包括用于与被保护物体相贴的底布层300,所述底布层300外侧设有吸收芯层200,吸收芯层200外侧设有表面包覆层100。

所述底布层300为两侧表面都设有黏附层,这样就可以实现两个层面之间的固定。

所述表面包覆层100能够促使水分快速渗透并有效阻止回渗。

所述表面包覆层100使用无纺布面层,透气无纺布能提升内部的透气程度,水蒸气可以流通至贴片以外,及时排出湿气。

吸收芯层200:这一层主要是能够俘获并快速吸收水分或能通过毛细作用把它扩散到整个芯层中、最终吸收并储存水分。

使用时:需要隔热的时候,将此装置通过底布层300黏贴到被保护物体表面,然后对此保护装置喷水,水分通过表面包覆层100进入吸收芯层200,吸收芯层200吸水膨胀进行隔热。不需要隔热的时候,吸收芯层200会将水分自然挥发,变小变薄变轻。此装置可反复使用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吸收芯层200由高吸水树脂(SAP)构成层状结构,高吸水树脂(Super Absorbent Polymer,SAP)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亲水基团、能大量吸收水分而溶胀又能保持住水分不外流的合成树脂,如淀粉接枝丙烯酸盐类、接枝丙烯酰胺、高取代度交联羧甲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交联型羟乙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等,一般可以吸收相当于树脂体积100倍以上的水分,最高的吸水率可达1000倍以上。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