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改良剂制备及施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41244发布日期:2019-05-24 20:0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土壤改良剂制备及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肥力是反映土壤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衡量土壤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的能力。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土壤耕作层的厚度、耕层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土壤酸碱度等。但是在目前的农业种植中,长期的过量施用化肥、化学农药等使得土壤性质发生改变,土壤肥力降低甚至是盐碱化,从而无法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其所需的各种养分。因此,亟需研制一种土壤改良剂以改变现状。同时由于土壤改良剂往往通过工厂生产加工,其中所含各原料的含量为事先设定,在对特定土壤进行改良时,根据所要改良土壤的特点设定施用量的方式来尽可能保证土壤的有效调节,其调节方式单一,也难以根据特定土壤生产特定的土壤改良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其所需的各种养分且根据特定土壤生产特定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及施用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土壤酸碱度的检测

对所要改良的土壤进行酸碱度的检测,确定土壤的ph值,根据土壤的ph值确定原料质量份的具体数值;

(2)原料的确定与称取

按质量份称取粉末状的磷酸一铵5-8份、氯化镁5-20份、硝酸钙5-15份、尿素10-15份,将磷酸一铵、氯化镁、硝酸钙、尿素混合均匀,另外按质量称取丙烯酸5-8份、丙烯酰胺1-3份并与所述的磷酸一铵、氯化镁、硝酸钙、尿素充分混合;

(3)ph调节物的确定与称取

按质量份称取硝基腐殖酸5-30份、雷公藤碱5-30份并与所述步骤(2)中生成的混合物进行混合,所述硝基腐殖酸、雷公藤碱具体添加的量根据所述步骤(1)中所要改良的土壤酸碱度以及该土壤的ph值进行确定,当所要改良的土壤偏酸性,所述雷公藤碱的添加量大于硝基腐殖酸量进而保证土壤酸碱性在合理范围内,当所要改良的土壤偏碱性,所述雷公藤碱的添加量小于硝基腐殖酸量进而保证土壤酸碱性在合理范围内;

(4)造粒包装

将所述步骤(2)、(3)中的各材料充分混合后造粒,干燥至含水量10-12%,包装制得成品。

所述步骤(1)在对土壤酸碱度进行检测时,在土壤表面均匀设置多组采样点,对各组采样点的土壤ph值进行确定,当各组采样点的ph值相差较大时,需要对土壤进行区域划分,针对各区域特定的土壤酸碱性投放适量的土壤改良剂。

所述步骤(2)中进行原料的确定与称取过程中,在称取以及混合丙烯酸的过程中在常温下进行,同时保证在开放环境下进行混合。

所述步骤(3)中进行ph调节物的确定与称取过程中,所述硝基腐殖酸、雷公藤碱添加量的比值根据所述步骤(1)中检测的土壤ph值相关,当所要改良的土壤ph值为4.5-5时,所述硝基腐殖酸、雷公藤碱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2-0.35之间,当所要改良的土壤ph值为5-6.5时,所述硝基腐殖酸、雷公藤碱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35-0.55之间。

当所要改良的土壤ph值为9-9.5时,所述雷公藤碱、硝基腐殖酸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2-0.35之间,当所要改良的土壤ph值为7.5-9时,所述雷公藤碱、硝基腐殖酸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35-0.55之间。

所述步骤(4)中进行造粒包装的过程中,在对造粒后的土壤改良剂进行干燥过程中,保证干燥温度在150-270摄氏度之间。

一种土壤改良剂施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所要进行改良的土壤进行酸碱度检测,确定土壤的ph值,进而根据土壤的ph值选择硝基腐殖酸与硝基腐殖酸比值适当的所述土壤改良剂,保证施用土壤改良剂后土壤ph值处于一定范围内;

(2)在播种之前对所要进行改良的土壤进行浇灌,使水体浸湿土壤10-30cm的厚度,将制备的所述土壤改良剂均匀施放在所要改良的土壤中,通过耕作的方式将土壤改良剂均匀散布在土壤中。

所述的需要进行改良的土壤可根据其ph值确定施用所述土壤改良剂的量,当所要改良的土壤ph值为4.5-5时,所述硝基腐殖酸、雷公藤碱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2-0.35之间时每公顷所要改良的土壤添加土壤改良剂500-700kg,所述硝基腐殖酸、雷公藤碱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35-0.55之间时每公顷所要改良的土壤添加土壤改良剂650-850kg;当所要改良的土壤ph值为5-6.5时,所述硝基腐殖酸、雷公藤碱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35-0.55之间时每公顷所要改良的土壤添加土壤改良剂450-650kg,所述硝基腐殖酸、雷公藤碱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2-0.35之间时每公顷所要改良的土壤添加土壤改良剂250-500kg。

当所要改良的土壤ph值为9-9.5时,所述雷公藤碱、硝基腐殖酸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2-0.35之间时每公顷所要改良的土壤添加土壤改良剂500-700kg,所述雷公藤碱、硝基腐殖酸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35-0.55之间时每公顷所要改良的土壤添加土壤改良剂650-850kg;当所要改良的土壤ph值为7.5-9时,所述雷公藤碱、硝基腐殖酸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35-0.55之间时每公顷所要改良的土壤添加土壤改良剂450-650kg,所述雷公藤碱、硝基腐殖酸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2-0.35之间时每公顷所要改良的土壤添加土壤改良剂250-500k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添加磷酸一铵、氯化镁、硝酸钙、尿素,能够为所要改良的土壤提供氮、磷、镁、钙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元素,保证植物正常生长,通过加入特定量的硝基腐殖酸与雷公藤碱能够对土壤ph值进行调节,根据特定土壤的ph值特点,生产特定的土壤改良剂,具有针对性的改良不同特点的土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土壤酸碱度的检测

对所要改良的土壤进行酸碱度的检测,确定土壤的ph值,根据土壤的ph值确定原料质量份的具体数值;

(2)原料的确定与称取

按质量份称取粉末状的磷酸一铵5-8份、氯化镁5-20份、硝酸钙5-15份、尿素10-15份,将磷酸一铵、氯化镁、硝酸钙、尿素混合均匀,另外按质量称取丙烯酸5-8份、丙烯酰胺1-3份并与磷酸一铵、氯化镁、硝酸钙、尿素充分混合;

(3)ph调节物的确定与称取

按质量份称取硝基腐殖酸5-30份、雷公藤碱5-30份并与步骤(2)中生成的混合物进行混合,硝基腐殖酸、雷公藤碱具体添加的量根据步骤(1)中所要改良的土壤酸碱度以及该土壤的ph值进行确定,当所要改良的土壤偏酸性,雷公藤碱的添加量大于硝基腐殖酸量进而保证土壤酸碱性在合理范围内,当所要改良的土壤偏碱性,雷公藤碱的添加量小于硝基腐殖酸量进而保证土壤酸碱性在合理范围内;

(4)造粒包装

将步骤(2)、(3)中的各材料充分混合后造粒,干燥至含水量10-12%,包装制得成品。

本发明中,步骤(1)在对土壤酸碱度进行检测时,在土壤表面均匀设置多组采样点,对各组采样点的土壤ph值进行确定,当各组采样点的ph值相差较大时,需要对土壤进行区域划分,针对各区域特定的土壤酸碱性投放适量的土壤改良剂,保证土壤整体的ph值平衡,避免出现同一块土壤上ph值差异较大的现象,影响作物生长;

步骤(2)中进行原料的确定与称取过程中,在称取以及混合丙烯酸的过程中在常温下进行,同时保证在开放环境下进行混合,避免丙烯酸出现引燃或爆炸现象;

步骤(3)中进行ph调节物的确定与称取过程中,硝基腐殖酸、雷公藤碱添加量的比值根据步骤(1)中检测的土壤ph值相关,当所要改良的土壤ph值为4.5-5时,硝基腐殖酸、雷公藤碱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2-0.35之间,当所要改良的土壤ph值为5-6.5时,硝基腐殖酸、雷公藤碱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35-0.55之间;当所要改良的土壤ph值为9-9.5时,雷公藤碱、硝基腐殖酸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2-0.35之间,当所要改良的土壤ph值为7.5-9时,雷公藤碱、硝基腐殖酸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35-0.55之间;

步骤(4)中进行造粒包装的过程中,在对造粒后的土壤改良剂进行干燥过程中,保证干燥温度在150-270摄氏度之间,避免土壤改良剂中残留的丙烯酸出现爆炸或引燃现象。

一种土壤改良剂施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所要进行改良的土壤进行酸碱度检测,确定土壤的ph值,进而根据土壤的ph值选择硝基腐殖酸与硝基腐殖酸比值适当的土壤改良剂,保证施用土壤改良剂后土壤ph值处于一定范围内;

(2)在播种之前对所要进行改良的土壤进行浇灌,使水体浸湿土壤10-30cm的厚度,将制备的土壤改良剂均匀施放在所要改良的土壤中,通过耕作的方式将土壤改良剂均匀散布在土壤中。

本发明中,需要进行改良的土壤可根据其ph值确定施用土壤改良剂的量,当所要改良的土壤ph值为4.5-5时,硝基腐殖酸、雷公藤碱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2-0.35之间时每公顷所要改良的土壤添加土壤改良剂500-700kg,硝基腐殖酸、雷公藤碱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35-0.55之间时每公顷所要改良的土壤添加土壤改良剂650-850kg;当所要改良的土壤ph值为5-6.5时,硝基腐殖酸、雷公藤碱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35-0.55之间时每公顷所要改良的土壤添加土壤改良剂450-650kg,硝基腐殖酸、雷公藤碱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2-0.35之间时每公顷所要改良的土壤添加土壤改良剂250-500kg;当所要改良的土壤ph值为9-9.5时,雷公藤碱、硝基腐殖酸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2-0.35之间时每公顷所要改良的土壤添加土壤改良剂500-700kg,雷公藤碱、硝基腐殖酸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35-0.55之间时每公顷所要改良的土壤添加土壤改良剂650-850kg;当所要改良的土壤ph值为7.5-9时,雷公藤碱、硝基腐殖酸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35-0.55之间时每公顷所要改良的土壤添加土壤改良剂450-650kg,雷公藤碱、硝基腐殖酸添加量的比值设置在0.2-0.35之间时每公顷所要改良的土壤添加土壤改良剂250-500kg。

实施例2

一种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土壤酸碱度的检测

对所要改良的土壤进行酸碱度的检测,确定土壤的ph值,根据土壤的ph值确定原料质量份的具体数值,当ph值为5.5时;

(2)原料的确定与称取

按质量份称取粉末状的磷酸一铵8kg、氯化镁15kg、硝酸钙10kg、尿素15kg,将磷酸一铵、氯化镁、硝酸钙、尿素混合均匀,另外按质量称取丙烯酸5kg、丙烯酰胺2kg并与磷酸一铵、氯化镁、硝酸钙、尿素充分混合;

(3)ph调节物的确定与称取

按质量份称取硝基腐殖酸10kg、雷公藤碱20kg并与步骤(2)中生成的混合物进行混合;

(4)造粒包装

将步骤(2)、(3)中的各材料充分混合后造粒,干燥至含水量10-12%,包装制得成品。

实施例3

一种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土壤酸碱度的检测

对所要改良的土壤进行酸碱度的检测,确定土壤的ph值,根据土壤的ph值确定原料质量份的具体数值,当ph值为9时;

(2)原料的确定与称取

按质量份称取粉末状的磷酸一铵8kg、氯化镁15kg、硝酸钙10kg、尿素15kg,将磷酸一铵、氯化镁、硝酸钙、尿素混合均匀,另外按质量称取丙烯酸5kg、丙烯酰胺2kg并与磷酸一铵、氯化镁、硝酸钙、尿素充分混合;

(3)ph调节物的确定与称取

按质量份称取硝基腐殖酸20kg、雷公藤碱6kg并与步骤(2)中生成的混合物进行混合;

(4)造粒包装

将步骤(2)、(3)中的各材料充分混合后造粒,干燥至含水量10-12%,包装制得成品。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原料选择磷酸一铵、氯化镁、硝酸钙、尿素,能够为所要改良的土壤提供氮、磷、镁、钙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元素,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同时添加的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土壤中水的净化处理;加入的硝基腐殖酸对碱性土壤有缓冲作用,故被用作水稻秧田的调酸剂,使土壤ph从8降至6~6.5。对土壤中的脲酶有抑制作用,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代换量,延缓磷的钝化,有蓄肥保肥作用,同时雷公藤碱同样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通过加入特定量的硝基腐殖酸与雷公藤碱能够对土壤ph值进行调节。

实施例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添加磷酸一铵、氯化镁、硝酸钙、尿素,能够为所要改良的土壤提供氮、磷、镁、钙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元素,保证植物正常生长,通过加入特定量的硝基腐殖酸与雷公藤碱能够对土壤ph值进行调节,根据特定土壤的ph值特点,生产特定的土壤改良剂,具有针对性的改良不同特点的土壤。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