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种植用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30171发布日期:2019-06-28 22:34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种植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园林种植用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园林植物有着多样性,土壤是植物生长环境中的必要物质条件,不同的植物生长需要不同的土壤条件与之相适应,在园林施工工程中,通过土壤改良来为园林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园林植物成活率的关键工序。在园林绿化施工中,通过土壤改良为园林植物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条件,是提高园林植物种植成活率、提高施工质量,达到创造预期园林景观的重要手段,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的表层,肥力是土壤的基本特性。影响肥力的土壤基本性状很多,其中主要有:土壤耕作层的厚度、耕层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土壤酸碱度等。

长期地施用化肥使土壤性质改变,土壤环境逐渐不适宜作物生长,同时土壤酸化严重,土壤内部ph降低,盐基性阳离子减少,有毒金属离子活性增大,造成土壤黏重性极强,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且土壤粘重板结造成空气少,通透性差,或者是土壤荒漠化盐碱化比较严重,而且现有土壤改良剂存在诸多缺陷,一方面,现有土壤改良剂有效成分单一,易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园林作物根系发育、成长;另一方面,现有土壤改良剂一般为颗粒或液体,不能完全均匀地施用在所需土壤表面,从而降低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效果。

因此,研发出一种可有效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改变有毒金属存在形态并能均匀施用在园林种植土壤之上的土壤改良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改变有毒金属存在形态并能均匀施用在园林种植土壤之上的土壤改良剂,解决目前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园林种植用土壤改良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泥炭20-25份,树皮8-10份,葡萄藤粉22-26份,珍珠岩12-22份,陶粒8-10份,硅藻土20-30份,em菌剂4-6份,聚乙二醇5-10份,乙二胺四乙酸铁钠5-10份,水30-3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泥炭形成于第四纪,由沼泽植物的残体,在多水的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堆积而成,含有大量水分和未被彻底分解的植物残体、腐殖质以及一部分矿物质,泥炭在自然状态之下,其组成的物质横跨液相、气相和固相,是由三种相态合成的,有机质含量在30%以上,泥炭的添加令本发明土壤改良剂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腐熟树皮、葡萄藤粉、硅藻土和聚乙二醇的复配能够增加土壤孔隙度和渗透性,并能保蓄大量水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陶粒内部为蜂窝状孔隙,具有适宜的持水量和阳离子交换量,该陶粒可改善土壤的通气性;珍珠岩通气性好,无菌,阳离子交换量低,ph为7.0-7.5;em菌剂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同时抑制真菌类、细菌、放线菌活动,减少土传病害;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可有效调节土壤ph值,令土壤的酸碱度更适于园林种植用。

进一步,所述腐熟树皮的树种为松属、柏属、杨属、柳属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进一步,所述陶粒的粒径范围为5-10mm。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适宜粒径的陶粒可以令后期粉碎更加容易,降低生产成本,令混合更加均匀,提高本发明园林种植用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园林种植用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2)将泥炭、树皮、葡萄藤粉、珍珠岩和硅藻土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过筛,搅拌均匀,得混合物a;

(3)向步骤(2)所得混合物a中加入陶粒、em菌剂、聚乙二醇、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和水,搅拌均匀,送入发酵池中发酵,得混合物b;

(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b均匀铺设在塑料薄膜上晒干,得到本发明园林种植用土壤改良剂。

进一步,步骤(2)所述过筛为过50-60目筛。

进一步,步骤(2)所述搅拌速度为220-280r/min,搅拌时间为15-20分钟。

进一步,步骤(3)所述搅拌速度为220-280r/min,搅拌时间为20-25分钟。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限定过筛目数可以令各原料的效力充分发挥出来,一定的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可以使原料混合更加均匀,提高本发明园林种植用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步骤(3)所述发酵温度为25-35℃,发酵时间为5-8天。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最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发酵完全,达到杀灭土壤改良剂内杂菌和害虫的目的。

进一步,步骤(4)所述晒干至含水量为8-10%。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土壤改良剂中的含水量,提高土壤水分,并且令本发明土壤改良剂更易制备、储存和运输。

进一步,步骤(4)所述混合物b在塑料薄膜上均匀铺设的厚度为5-30mm。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将本发明土壤改良剂制成一定的厚度,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园林种植用土壤改良剂本身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对作物生长十分有利,可有效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改变有毒金属存在形态,改善产品品质,能够均匀平铺在园林种植的土壤上,避免了土壤改良剂播撒不均匀,提高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本发明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在于详细说明本发明,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1)称取泥炭20千克,树皮8千克,葡萄藤粉22千克,珍珠岩12千克,陶粒8千克,硅藻土20千克,em菌剂4千克,聚乙二醇5千克,乙二胺四乙酸铁钠5千克,水30千克;

(2)将泥炭、树皮、葡萄藤粉、珍珠岩和硅藻土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过50目筛,以搅拌速度为220r/min,搅拌15分钟,得混合物a;

(3)向步骤(2)所得混合物a中加入陶粒、em菌剂、聚乙二醇、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和水,以搅拌速度为220r/min,搅拌20分钟,送入发酵池中发酵,发酵温度为25℃,发酵5天后得混合物b;

(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b均匀铺设在塑料薄膜上,铺设厚度为5mm,晒干至含水量为8%,得到本发明园林种植用土壤改良剂。

将实施例1得到的土壤改良剂平铺在园林种植土壤上,种植土初始ph值为5.5,拌入后马上测定ph值为5.9,拌入8天后ph值为6.6,已达到种植标准要求。种植土初始容重为1.4,总孔隙度为21%,通气孔隙度为8%,有机质含量为0.4%,30天后种植土容重、孔隙度等指标逐渐稳定,容重为1.2,总孔隙度为51%,通气孔隙度为16%,有机质含量为2.4%。

实施例2

(1)称取泥炭25千克,腐熟树皮10千克,葡萄藤粉26千克,珍珠岩22千克,陶粒10千克,硅藻土30千克,em菌剂6千克,聚乙二醇10千克,乙二胺四乙酸铁钠10千克,水35千克;

(2)将泥炭、树皮、葡萄藤粉、珍珠岩和硅藻土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过60目筛,以搅拌速度为280r/min,搅拌20分钟,得混合物a;

(3)向步骤(2)所得混合物a中加入陶粒、em菌剂、聚乙二醇、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和水,以搅拌速度为280r/min,搅拌25分钟,送入发酵池中发酵,发酵温度为35℃,发酵8天后得混合物b;

(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b均匀铺设在塑料薄膜上,铺设厚度为30mm,晒干至含水量为10%,得到本发明园林种植用土壤改良剂。

将实施例2得到的土壤改良剂平铺在园林种植土壤上,种植土初始ph值为5.5,拌入后马上测定ph值为6.2,拌入8天后ph值为6.8,已达到种植标准要求。种植土初始容重为1.4,总孔隙度为25%,通气孔隙度为10%,有机质含量为0.5%,30天后种植土容重、孔隙度等指标逐渐稳定,容重为1.1,总孔隙度为55%,通气孔隙度为20%,有机质含量为2.5%。

实施例3

(1)称取泥炭23千克,腐熟树皮9千克,葡萄藤粉24千克,珍珠岩18千克,陶粒9千克,硅藻土25千克,em菌剂5千克,聚乙二醇8千克,乙二胺四乙酸铁钠8千克,水32千克;

(2)将泥炭、树皮、葡萄藤粉、珍珠岩和硅藻土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过55目筛,以搅拌速度为260r/min,搅拌18分钟,得混合物a;

(3)向步骤(2)所得混合物a中加入陶粒、em菌剂、聚乙二醇、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和水,以搅拌速度为260r/min,搅拌23分钟,送入发酵池中发酵,发酵温度为30℃,发酵6天后得混合物b;

(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b均匀铺设在塑料薄膜上,铺设厚度为20mm,晒干至含水量为9%,得到本发明园林种植用土壤改良剂。

将实施例3得到的土壤改良剂平铺在园林种植土壤上,种植土初始ph值为5.5,拌入后马上测定ph值为6.2,拌入8天后ph值为6.5,已达到种植标准要求。种植土初始容重为1.4,总孔隙度为25%,通气孔隙度为10%,有机质含量为0.5%,30天后种植土容重、孔隙度等指标逐渐稳定,容重为1.2,总孔隙度为55%,通气孔隙度为16%,有机质含量为2.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