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调理剂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13612发布日期:2020-01-31 18:46阅读:8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到一种土壤调理剂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土壤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并且还存在相当比例因成土因素或人为因素而具有障碍因子的土壤。其中,主要包括侵蚀、质地不良、结构或耕性差、盐碱、酸化、有毒物质污染、土壤中存在妨碍植物根系生长的不良土层、土壤水分过多或不足、肥力低下或营养元素失衡等。土壤调理剂来源于农业生产,源自广大农民的发明创造。在我国农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由广大农民创造出了许多障碍土壤改良的措施。例如,针对土壤质地不良的情况,客土法的砂掺粘或粘掺砂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在我国南方红土丘陵,酸性粘质红壤和石灰质的紫砂土往往相间分布,因此就近紫砂土掺拌于粘质红壤,便可很好改良土壤质地和调节酸碱度。针对土壤结构不良,增施有机肥是农业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此外,碱性土壤施用石膏和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成为土壤酸碱度调节和结果改良的常用方法。例如,cn2013105948538发明名称“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制备方法”中公开了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制备方法,它由发酵沼液、磷酸氢二钾、碳酸钾一定比例制成,步骤包括量取完全发酵沼液:用量筒量取1升的完全发酵沼液放入2升洁净玻璃烧杯中,量取酸性土壤调理剂的用量;根据体积质量比:1升/5克/10克,用百分之一的天平分别按比例称取磷酸二氢钾和克碳酸钾;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按比例加入磷酸二氢钾和碳酸钾至1升的完全发酵沼液中,边加边搅拌至全部溶解,先加入的磷酸二氢钾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碳酸钾,获得调理剂。该发明能调节酸性土壤的ph值至农作物正常生长范围,成本低,无环境污染,操作简便。酸性土壤调理剂能够在不同的作物品种、不同的地域气候中施用。cn105112070b发明名称为“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公开了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由草甘膦废液制备含磷酸盐固体物、土壤调理剂配制、造粒与烘干等步骤。与ck相比,使用了本发明酸性土壤调理剂的番茄小区土壤ph提高了0.53个单位;抗线虫方面,使用了本发明酸性土壤调理剂小区的番茄根结线虫发病级数由4.86降低到了1.24,寄生在根中的线虫及残留的线虫卵数量也有大幅降低;另外,番茄果实中的镉、铅、总汞、总砷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4.29%、26.56%、28.13%和23.64%。该发明实现了高污染的草甘膦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可持续利用,并提高了酸性土壤的ph,将根际线虫数量控制在了较低水平,并降低了植物对有害重金属离子的吸收量。cn103436266b发明名称为“利用工业硅钙板废料生产中量元素酸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中公开了利用工业硅钙板废料生产中量元素酸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其主要操作是将硅钙板、白泥、白云石等以及助添加剂a和b作为混合物料,后经球磨,烘干,成型加工,焙烧活化,冷却,粉碎,制得矿物质营养型酸性土壤调理剂。酸性土壤调理剂中的有效养分大于60%,其中有效氧化钙大于25%,有效二氧化硅大于20%,有效氧化镁大于5%,有效三氧化硫大于5%,有效氯含量大于2%,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成分。产品呈弱碱性(ph=9~12)。该发明制备的酸性土壤调理剂产品可用来调节酸性或盐碱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全面提升土壤中微量元素水平。本发明则采用天然矿产资源通过科学配方研制加工成颗粒状的土壤调理剂,生产过程以及产品均绿色无害,且生产成本低,适用于酸性土壤,且利于作物生长所需营养的改善,便于农户施用。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调理剂,生产成本低,可以有效改善酸性土壤,利于增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土壤调理剂,所述土壤调理剂的组成包括石灰石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草木灰以及水。进一步的,所述土壤调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石灰石粉80~90%、草木灰5~15%、木薯粉1~5%、水4~10%;其中各个组分含量之和为100%。进一步的,所述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木薯粉。进一步的,所述石灰石粉的颗粒粗细标准为大于80目。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土壤调理剂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全部的石灰石粉以及草木灰加入搅拌仓内,然后加入全部的水并搅拌;s2:在搅拌的同时加入全部的木薯粉,混合均匀,得到底料;s3:将底料输送至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状的料体;s4:将料体输送至筛分装置进行筛选,并将通过筛选的合格料体输送至烘干装置进行烘干,未通过筛选的不合格料体则重新作为底料进行回收操作;s5:将烘干完成的合格料体输送至包装装置进行包装,得到成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土壤调理剂,不同于现有的土壤调理剂的配方构成,采用石灰石粉(即矿粉)作为底料,辅以富含矿质元素的草木灰以及富含营养的木薯粉,混合之后造粒成为颗粒状的调理剂,便于包装以及施用,适用于酸性土壤且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绿色纯天然、对人畜无毒害无副作用、施用安全粉尘少、肥力均衡持久利用率高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该土壤调理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80~90%的石灰石粉、1~5%有机高分子化合物、5~15%草木灰以及4~10%水,其中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木薯粉,为作物提供养分同时利于原料的搅拌混合,同时石灰石粉的颗粒粗细标准为大于80目。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将80%石灰石粉(重量百分比,下同)以及5%草木灰加入搅拌仓内,然后加入10%水并搅拌;在搅拌的同时匀速加入5%木薯粉,混合均匀,得到底料;将底料输送至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状的料体;将料体输送至筛分装置进行筛选,并将通过筛选的合格料体输送至烘干装置进行烘干,未通过筛选的不合格料体则重新作为底料进行回收操作;将烘干完成的合格料体输送至包装装置进行包装,得到颗粒状的成品。实施例2将80%石灰石粉(重量百分比,下同)以及15%草木灰加入搅拌仓内,然后加入4%水并搅拌;在搅拌的同时匀速加入1%木薯粉,混合均匀,得到底料;将底料输送至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状的料体;将料体输送至筛分装置进行筛选,并将通过筛选的合格料体输送至烘干装置进行烘干,未通过筛选的不合格料体则重新作为底料进行回收操作;将烘干完成的合格料体输送至包装装置进行包装,得到颗粒状的成品。实施例3将80%石灰石粉(重量百分比,下同)以及10%草木灰加入搅拌仓内,然后加入8%水并搅拌;在搅拌的同时匀速加入2%木薯粉,混合均匀,得到底料;将底料输送至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状的料体;将料体输送至筛分装置进行筛选,并将通过筛选的合格料体输送至烘干装置进行烘干,未通过筛选的不合格料体则重新作为底料进行回收操作;将烘干完成的合格料体输送至包装装置进行包装,得到颗粒状的成品。实施例4将90%石灰石粉(重量百分比,下同)以及5%草木灰加入搅拌仓内,然后加入4%水并搅拌;在搅拌的同时匀速加入1%木薯粉,混合均匀,得到底料;将底料输送至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状的料体;将料体输送至筛分装置进行筛选,并将通过筛选的合格料体输送至烘干装置进行烘干,未通过筛选的不合格料体则重新作为底料进行回收操作;将烘干完成的合格料体输送至包装装置进行包装,得到颗粒状的成品。实施例5将85%石灰石粉(重量百分比,下同)以及9%草木灰加入搅拌仓内,然后加入5%水并搅拌;在搅拌的同时匀速加入1%木薯粉,混合均匀,得到底料;将底料输送至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状的料体;将料体输送至筛分装置进行筛选,并将通过筛选的合格料体输送至烘干装置进行烘干,未通过筛选的不合格料体则重新作为底料进行回收操作;将烘干完成的合格料体输送至包装装置进行包装,得到颗粒状的成品。实施例6将85%石灰石粉(重量百分比,下同)以及9%草木灰加入搅拌仓内,然后加入4%水并搅拌;在搅拌的同时匀速加入2%木薯粉,混合均匀,得到底料;将底料输送至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状的料体;将料体输送至筛分装置进行筛选,并将通过筛选的合格料体输送至烘干装置进行烘干,未通过筛选的不合格料体则重新作为底料进行回收操作;将烘干完成的合格料体输送至包装装置进行包装,得到颗粒状的成品。实施例7将85%石灰石粉(重量百分比,下同)以及9%草木灰、4%水以及2%的木薯粉依次加入搅拌仓内并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均匀之后,得到底料;将底料输送至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状的料体;将料体输送至筛分装置进行筛选,并将通过筛选的合格料体输送至烘干装置进行烘干,未通过筛选的不合格料体则重新作为底料进行回收操作;将烘干完成的合格料体输送至包装装置进行包装,得到颗粒状的成品。实施例1-7的土壤调理剂的技术指标见表1。表1实施例的土壤调理剂的技术指标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氧化钙%67646471696868ph值9.19.59.310.19.29.39.0粒度(1nm~4.75nm)88%92%90%94%96%90%87%实施例1-7的土壤调理剂的实施效果见表2。表2实施例的土壤调理剂的实施效果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ck用量g/亩150g/次,重复4次150g/次,重复4次150g/次,重复4次150g/次,重复4次150g/次,重复4次150g/次,重复4次150g/次,重复4次不使用土壤ph值6.776.546.316.537.016.696.535.13大田作物增产率%稻谷增产12.5稻谷增产13.1稻谷增产13.6稻谷增产14.5稻谷增产15.8稻谷增产15.4稻谷增产14.70由表中可以得出,实施例1-7的产品技术指标较为优秀,氧化钙含量均大于50%,ph值位于8.5~10.5之间,同时粒度(1nm~4.75nm)的含量大于85%,颗粒均匀,且色泽较为淡白色,同时酸性土壤在使用了本实施例1-7的土壤调理剂之后,与不使用土壤调理剂相比,土壤ph值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差异显著,且对大田作物稻谷的增产作用明显,均大于10个百分点,差异显著。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