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组惯性功率比的电网机组运行方式的确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13613发布日期:2020-01-31 18:4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机组惯性功率比的电网机组运行方式的确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输配电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电网机组运行方式调配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电网机组的运行,在通过负荷预测确定负荷需求、以及考虑机组出力限值及裕度之后,通过电力平衡形成机组运行方式的安排。由于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并网容量增加,直流输送功率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受端电网呈现出低惯量特性,在遇到功率缺额时,系统频率下降较快,系统最低频率较低,但以往的机组运行方式安排并未考虑系统整体惯量水平。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考虑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组惯性功率比的电网机组运行方式的确定方法,以便在设置机组运行方式时,在满足电力平衡的条件下,实现系统惯量最大的目标,提升系统频率特性。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机组惯性功率比的电网机组运行方式的确定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依据负荷需求pload,结合裕度η考虑,确定发电负荷p;其中,pload为负荷需求,η为裕度指标,p为发电负荷。(2)计算各个可投运机组的惯性功率比λa;其中,ha为机组a的惯性时间常数,pna为机组a的额定容量;(3)依据惯性功率比,由大到小进行机组编号;依据惯性功率比,由大到小进行机组编号,如果惯性功率比相同则依据额定功率由大到小进行编号;(4)以电力平衡为目标,依据机组惯性功率比的序列编号,选择前k台机组投入运行,投入运行机组的总功率如下式所示:其中,k为考虑惯性功率比的机组序列编号,pni为机组i的额定功率。有益效果本发明在满足电力平衡目标时,选择机组惯性功率比较大的前k台机组投入运行,可以在保证负荷需求及裕度的基础上,实现系统惯量最大,快速提升电网系统频率特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在确定电网机组运行方式时的程序框图;图2为电网网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不同机组方案下的系统频率曲线。文中各符号分别表示为:pload为负荷需求;η为裕度指标;p为发电负荷;ha为机组a的惯性时间常数;pna为机组a的额定容量;λa为可投运机组的惯性功率比;pni为机组i的额定功率,k为考虑惯性功率比的机组序列编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如图2所示电网,电厂1、电厂2及电厂3各有2台机组,各机组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表1各机组相关参数(1)假设负荷预测为pload=600mw,考虑裕度η为10%,则发电机负荷为600/(1-10%)=666.67mw;(2)计算各机组的惯性功率比,如表2所示。表2各机组惯性功率比机组名惯性功率比a8%b8%c4%d4%e2%f2%(3)依据惯性功率比由大到小进行机组编号,如表3所示。机组名惯性功率比机组编号a8%1b8%2c4%3d4%4e2%5f2%6(4)基于电力平衡基于机组惯性功率比选择前k台机组。当k=5时,满足600<666.67<750,故选前5台机构成投入运行机组的方式。本发明所提优选的机组运行方案为机组序号1-5,同其他方案进行对比,其他方案假定为机组序号1、3-6进行对比,假定负荷突然提升4mw,系统频率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在本发明优选方案下,当系统遭遇功率缺额时,系统频率下降速率较慢,频率最低点较高。随着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广泛接入,电力系统源侧功率扰动逐步凸显,同时负荷侧具有天然的不可控性,电力系统的源荷双侧不确定性,是系统频率控制的难点。通过本发明所提方法,可以在保证系统负荷需求的前提下,实现整个电力系统惯量最大化。当系统具备较大的惯量时,相同的功率扰动导致的频率变化速率较慢,为系统一次调频、二次调频功率的调节争取了时间,有利于系统的频率控制。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