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62846发布日期:2020-04-10 23:48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胶水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有的无机胶水在耐温性能上都有比较优异的效果,但粘性较差,且无机胶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回潮”现象造成胶体软化脱落。现有的无机胶水选用的某种配方原料一般会存在一种或者两种颗粒较大,目数较低的原料,容易造成胶水大颗粒沉淀分层现象,且因为大颗粒的存在限制了胶水的使用方式和较小的物品无法使用胶水。

一般具有弹性的胶水的使用温度普遍低于300℃,而能够在1000℃使用的胶水一般以无机胶水为主,但是存在没有弹性,粘性很差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耐超温的弹性胶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胶水在1000℃能够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同时具有一定弹性和粘力。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其原料组分包括:8-12份的纳米氧化锆,3-4份的聚甲基氢硅氧烷,2-4份的小分子硅酮,2-4份的甲基丙烯酸,1-3份的三氯化铝,0.2-0.4份的分散剂,0.1-0.2份的引发剂,20-30份的水。

进一步地,一种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其原料组分包括:10份的纳米氧化锆,3.5份的聚甲基氢硅氧烷,3份的小分子硅酮,3份的甲基丙烯酸,2份的三氯化铝,0.3份的分散剂,0.15份的引发剂,25份的水。

进一步地,所述小分子硅酮的分子量为2000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氧化锆的平均粒径为20-50nm。

进一步地,所述聚甲基氢硅氧烷的分子量为5万-10万。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木质素磺酸盐其中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其中一种。

一种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12份的纳米氧化锆,3-4份的聚甲基氢硅氧烷,2-4份的小分子硅酮,2-4份的甲基丙烯酸,1-3份的三氯化铝,0.2-0.4份的分散剂,0.1-0.2份的引发剂,20-30份的水,混合均匀后,制得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的原浆料;

(2)将原浆料在80℃条件下,搅拌2小时后,涂布,然后120℃脱水2小时后,升温至650℃,作用6小时,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以纳米氧化锆作为主组分,通过聚甲基氢硅氧烷,小分子硅酮两种硅胶进行搭配,同时加入甲基丙烯酸进行进一步的接枝和聚合,能够有效的提高耐高温性能和粘性。其中,聚甲基氢硅氧烷,小分子硅酮进行了一个分子量的差别优选,使整个胶水在凝固后弹性更加。胶水在使用时,通过一个650℃高温处理,实现了整个体系一个陶瓷化的过程,同时具有被一定的弹性和机械强度。本发明中还加入了三氯化铝低熔点的盐,其能够起到促进交联提高弹性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改善高温下的流动性,在经过陶瓷化的过程中,其与硅胶、纳米氧化锆形成复杂的复合物体系,在具备耐高温的特性的同时,保证了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0份的纳米氧化锆,3.5份的聚甲基氢硅氧烷,3份的小分子硅酮,3份的甲基丙烯酸,2份的三氯化铝,0.3份的分散剂,0.15份的引发剂,25份的水,混合均匀后,制得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的原浆料;

(2)将原浆料在80℃条件下,搅拌2小时后,涂布,然后120℃脱水2小时后,升温至650℃,作用6小时,即可。

所述小分子硅酮的分子量为2000以下。所述纳米氧化锆的平均粒径为20-50nm。所述聚甲基氢硅氧烷的分子量为5万-10万。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实施例2

一种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份的纳米氧化锆,4份的聚甲基氢硅氧烷,2份的小分子硅酮,4份的甲基丙烯酸,1份的三氯化铝,0.4份的分散剂,0.1份的引发剂,30份的水,混合均匀后,制得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的原浆料;

(2)将原浆料在80℃条件下,搅拌2小时后,涂布,然后120℃脱水2小时后,升温至650℃,作用6小时,即可。

所述小分子硅酮的分子量为2000以下。所述纳米氧化锆的平均粒径为20-50nm。所述聚甲基氢硅氧烷的分子量为5万-10万。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实施例3

一种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2份的纳米氧化锆,3份的聚甲基氢硅氧烷,4份的小分子硅酮,2份的甲基丙烯酸,3份的三氯化铝,0.2份的分散剂,0.2份的引发剂,20份的水,混合均匀后,制得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的原浆料;

(2)将原浆料在80℃条件下,搅拌2小时后,涂布,然后120℃脱水2小时后,升温至650℃,作用6小时,即可。

所述小分子硅酮的分子量为2000以下。所述纳米氧化锆的平均粒径为20-50nm。所述聚甲基氢硅氧烷的分子量为5万-10万。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同,除了使用不添加聚甲基氢硅氧烷。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相同,除了不加入小分子硅酮。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相同,除了聚甲基氢硅氧烷的分子量为1-3万。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相同,除了硅酮的分子量为1万。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相同,除了不加入甲基丙烯酸。

对比例6

与实施例1相同,除了不加入三氯化铝。

将实施例和对比例的产品,凝固后,在25℃*55%rh*7日后,在1000℃下保温10,100小时后,测试胶水的各项性能。

表1

由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1-4的结果可知,通过添加特定分子量范围的聚甲基氢硅氧烷,硅酮,协同提高了产品的各项性能。由实施例和对比例5的对比可知,通过甲基丙烯酸的添加,进行进一步聚合,提高了产品的各项性能。由对比例6可知,本发明的产品中加入三氯化铝,高温性能明显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包括:8-12份的纳米氧化锆,3-4份的聚甲基氢硅氧烷,2-4份的小分子硅酮,2-4份的甲基丙烯酸,1-3份的三氯化铝,0.2-0.4份的分散剂,0.1-0.2份的引发剂,20-30份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包括:10份的纳米氧化锆,3.5份的聚甲基氢硅氧烷,3份的小分子硅酮,3份的甲基丙烯酸,2份的三氯化铝,0.3份的分散剂,0.15份的引发剂,25份的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硅酮的分子量为200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锆的平均粒径为20-5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甲基氢硅氧烷的分子量为5万-10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木质素磺酸盐其中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其中一种。

8.一种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8-12份的纳米氧化锆,3-4份的聚甲基氢硅氧烷,2-4份的小分子硅酮,2-4份的甲基丙烯酸,1-3份的三氯化铝,0.2-0.4份的分散剂,0.1-0.2份的引发剂,20-30份的水,混合均匀后,制得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的原浆料;

(2)将原浆料在80℃条件下,搅拌2小时后,涂布,然后120℃脱水2小时后,升温至650℃,作用6小时,即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超高温的弹性胶水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组分包括:8‑12份的纳米氧化锆,3‑4份的聚甲基氢硅氧烷,2‑4份的小分子硅酮,2‑4份的甲基丙烯酸,1‑3份的三氯化铝,0.2‑0.4份的分散剂,0.1‑0.2份的引发剂,20‑30份的水。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高耐高温性能和粘性。本发明中还加入了三氯化铝低熔点的盐,其能够起到促进交联提高弹性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改善高温下的流动性,在经过陶瓷化的过程中,其与硅胶、纳米氧化锆形成复杂的复合物体系,在具备耐高温的特性的同时,保证了弹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白;姚培;张启蒙;刘媛;周敏茹;周海浪;杨天宝;花佳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16
技术公布日:2020.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