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候专用耐候性好的复合防水涂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7922发布日期:2020-12-08 13:40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高原气候专用耐候性好的复合防水涂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高原气候专用耐候性好的复合防水涂层。



背景技术:

涂层是涂料施涂所得到的固态连续膜,对涂覆物体起到防护、绝缘、装饰的作用。对于户外使用的涂层,太阳辐射、水和热是导致涂层出现失效故障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高原地区,由于环境气压低、大气含氧量低、太阳辐射量高、日温差大等特点,极易使涂层发生变色、分化、起泡、开裂、剥落等现象,进而使涂覆物体得不到保护。因此,高原气候对涂层的耐候性有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原气候专用耐候性好的复合防水涂层,所述复合防水涂层从下到上包括基材、底涂层、防水层、粘结层、吸收层、反射层、罩面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涂层的材质选自环氧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中的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用底涂层的厚度为3~7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层的材质选自硅丙乳液、纯丙乳液、苯丙乳液、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硅橡胶乳液中的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15~20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5~8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收层的厚度为15~19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7~13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射层包括石墨烯和嵌入其中的反光玻璃微珠。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罩面层的厚度为10~15μ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原气候专用耐候性好的复合防水涂层,由上至下包括罩面层、反射层、吸收层、粘结层、防水层、底涂层、基材,所述罩面层采用环氧丙烯酸树脂,环氧丙烯酸树脂为光固化树脂,在强紫外光照射下,可吸收部分紫外光保护内部涂层结构,吸收的紫外光引发环氧丙烯酸树脂发生固化,在涂层表面形成更加致密的罩面层,进而增强了涂层表面的耐磨性、硬度和防水性,为涂层内部结构提供坚实的保护屏障;所述反射层包括石墨烯和嵌在其中的反光玻璃微珠,石墨烯具有独特的六角形蜂巢结构,反光玻璃微珠可稳固地嵌在其中,借助其高折射率,使涂层对太阳光起到很好的反射作用,同时石墨烯高导热性和反光玻璃微珠低导热性相中和,以及石墨烯的加入提高了涂层的韧性,可避免涂层内外因受热不均而导致开裂、剥落现象;所述吸收层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粒径在100~200nm的氧化钛,下层为粒径在10~30nm的氧化钛,上下两层的设置,通过吸收、散射、反射等作用,对紫外线进一步弱化,进而保护涂层结构发生老化;所述粘结层设置在吸收层和防水层之间,主要起到稳固涂层结构的作用;所述底涂层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基材表面具有较好的附着力,所述防水层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涂装在底涂层上面,固化形成密闭泡孔结构与底涂层有较好的结合力,不仅对涂层起到很好的防水防潮效果,而且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能够防止底涂层受热而影响其在基材表面的附着力,使涂层在高强度阳光照射条件下不易剥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高原气候专用耐候性好的复合防水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材,2-底涂层,3-防水层,4-粘结层,5-吸收层,6-反射层,601-反光玻璃微珠,7-罩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选以下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产品本身而言,指向产品内部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结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下、左、右”的含义指的是阅读者正对附图时,阅读者的所示视图上边即为上,阅读者的下边即为下,阅读者的左边即为左,阅读者的右边即为右,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结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的含义是为了区别产品中相同的结构特征,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结构的顺序限定。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局限于以下给出的具体实施例。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原气候专用耐候性好的复合防水涂层,所述复合防水涂层从下到上包括基材、底涂层、防水层、粘结层、吸收层、反射层、罩面层。

本实用新型中对所述基材不作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水泥板、玻璃钢板、大理石板、碳酸钙板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涂层的材质选自环氧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底涂层的材质选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本发明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简称pmma,是长链的高分子聚合物,在各种基材表面具有较好的附着力,可以商购得到,包括但不限于购买于东莞市胜源塑料有限公司,牌号为sg-7的产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用底涂层的厚度为3~7μm;优选地,所述底涂层的厚度为4μ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层的材质选自硅丙乳液、纯丙乳液、苯丙乳液、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硅橡胶乳液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防水层的材料选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简称eva,涂装在底涂层表面,固化形成密闭泡孔结构,与底涂层有较好的结合力,不仅对涂层起到很好的防水防潮效果,而且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能够防止底涂层受热而影响其在基材表面的附着力,使涂层在高强度阳光照射条件下不易剥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15~20μm;优选地,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18μ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5~8μm;优选地,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6μm。本实用新型中对所述粘结层的材质不作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有机硅胶粘剂或环氧树脂胶粘剂,可以通过商购得到,包括但不限于购买于广州崃克保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1038的硅树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收层的厚度为15~19μm;优选地,所述吸收层的厚度为17μm。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收层的填充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所述吸收层又分为上下两层,上下层厚度比为1:2,上层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100~200nm,下层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10~30nm,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可以通过商购得到,包括但不限于购买于北京德科岛金科技有限公司的纳米氧化钛,型号分别为dk405(粒径为15nm)、dk405-3(粒径为200n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7~13μm;优选地,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10μ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层包括石墨烯和嵌入其中的反光玻璃微珠。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石墨烯为多层石墨烯,呈六角蜂巢结构,所述反光玻璃微珠嵌在石墨烯的蜂巢结构中,所述石墨烯可以通过商购得到,包括但不限于购买于南京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所述反光玻璃微珠可以通过商购得到,包括但不限于购买于广州顶凡变色颜料有限公司的fg26白色高折射反光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罩面层的厚度为10~15μm;优选地,所述罩面层的厚度为12μm。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罩面层的材质为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包括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酚醛环氧丙烯酸酯、环氧化油丙烯酸酯,优选地,所述罩面层的材质为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可以通过商购得到,例如购买于江门市恒光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复合防水涂层的制备方法不作限定,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实现:对基材表面进行处理,保证其干净、平整;采用喷涂、辊涂、刮涂等常规方式依次涂装底涂层、防水层、粘结层、吸收层、反射层、罩面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原气候专用耐候性好的复合防水涂层,由上至下包括罩面层、反射层、吸收层、粘结层、防水层、底涂层、基材,所述罩面层采用环氧丙烯酸树脂,环氧丙烯酸树脂为光固化树脂,在强紫外光照射下,可吸收部分紫外光保护内部涂层结构,吸收的紫外光引发环氧丙烯酸树脂发生固化,在涂层表面形成更加致密的罩面层,进而增强了涂层表面的耐磨性、硬度和防水性,为涂层内部结构提供坚实的保护屏障;所述反射层包括石墨烯和嵌在其中的反光玻璃微珠,石墨烯具有独特的六角形蜂巢结构,反光玻璃微珠可稳固地嵌在其中,借助其高折射率,使涂层对太阳光起到很好的反射作用,同时石墨烯高导热性和反光玻璃微珠低导热性相中和,以及石墨烯的加入提高了涂层的韧性,可避免涂层内外因受热不均而导致开裂、剥落现象;所述吸收层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粒径在100~200nm的氧化钛,下层为粒径在10~30nm的氧化钛,上下两层的设置,通过吸收、散射、反射等作用,对紫外线进一步弱化,进而保护涂层结构发生老化;所述粘结层设置在吸收层和防水层之间,主要起到稳固涂层结构的作用;所述底涂层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基材表面具有较好的附着力,所述防水层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涂装在底涂层上面,固化形成密闭泡孔结构与底涂层有较好的结合力,不仅对涂层起到很好的防水防潮效果,而且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能够防止底涂层受热而影响其在基材表面的附着力,使涂层在高强度阳光照射条件下不易剥落。此外,涂层各层和整体的厚度对涂层各层的作用以及整体的传热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为提高涂层的耐候性和防水性,需调控各层的厚度在一定的范围内,特别是吸收层、反射层和防水层的厚度。

实施例

实施例1

如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原气候专用耐候性好的复合防水涂层,所述复合防水涂层从下到上包括基材、底涂层、防水层、粘结层、吸收层、反射层、罩面层,基材为水泥板,底涂层、防水层、粘结层、吸收层、反射层、罩面层的厚度分别为4μm、18μm、6μm、17μm、10μm、12μm。

实施例2

如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原气候专用耐候性好的复合防水涂层,所述复合防水涂层从下到上包括基材、底涂层、防水层、粘结层、吸收层、罩面层,基材为水泥板,底涂层、防水层、粘结层、吸收层、罩面层的厚度分别为4μm、18μm、6μm、17μm、12μm。

实施例3

如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原气候专用耐候性好的复合防水涂层,所述复合防水涂层从下到上包括基材、底涂层、防水层、粘结层、反射层、罩面层,基材为水泥板,底涂层、防水层、粘结层、反射层、罩面层的厚度分别为4μm、18μm、6μm、10μm、12μm。

实施例4

如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原气候专用耐候性好的复合防水涂层,所述复合防水涂层从下到上包括基材、底涂层、防水层、粘结层、吸收层、反射层、罩面层,基材为水泥板,底涂层、防水层、粘结层、吸收层、反射层、罩面层的厚度分别为4μm、18μm、6μm、30μm、10μm、12μm。

实施例5

如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原气候专用耐候性好的复合防水涂层,所述复合防水涂层从下到上包括基材、底涂层、防水层、粘结层、吸收层、反射层、罩面层,基材为水泥板,底涂层、防水层、粘结层、吸收层、反射层、罩面层的厚度分别为4μm、18μm、6μm、17μm、5μm、12μm。

实施例6

如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原气候专用耐候性好的复合防水涂层,所述复合防水涂层从下到上包括基材、底涂层、防水层、粘结层、吸收层、反射层、罩面层,基材为水泥板,底涂层、防水层、粘结层、吸收层、反射层、罩面层的厚度分别为4μm、10μm、6μm、17μm、10μm、12μm。

性能测试

参照gb/t1766-2008《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以及gbt16777-2008《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对涂层耐老化性能和防水性能进行评级,根据结果可知,实施例1中所述涂层在模拟高原气候中12个月不会出现变色、起泡、开裂、剥落现象,具有较好的耐候性,且涂层的防水性为优,实施例2~6中所述涂层在模拟高原气候中分别在2个月、3个月、5个月、4个月、6个月出现变色、开裂、剥落现象,耐候性较差,导致防水效果也较差。

本公开的实施例附图只涉及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它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此外,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的厚度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比例绘制。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法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一些数值范围也包括了在其之内的子范围,这些范围中的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