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曲面屏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73646发布日期:2021-06-29 23:3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曲面屏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屏幕保护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曲面屏保护膜。



背景技术:

对于智能电子产品来说,曲面屏盖板越来越多。对于这类产品,屏幕的触感及保护是使用者非常关心的部分。使用保护膜可防止日常使用当中对屏幕的划伤磨损,相比较更换屏幕,更换保护膜更为经济、便捷。

市面上曲面屏保护膜,主要有热弯玻璃膜、热弯pet膜、热压pmma等。保护膜生产商与盖板生产商数据并不互通,上述保护膜与电子产品匹配度相差大,消费者购买电子产品后,较难一次性购买到适配完美的保护膜。生产的保护膜膜片需要大量储备库存,以适应每个保护膜消费者购买到适配的膜,造成浪费巨大。

现有技术公开了专利号cn201821265212.2的一种曲面屏保护膜,包括第一贴纸、保护膜主体、pet基材层和防尘网,所述保护膜主体的内部设置有pet基材层,且pet基材层的顶端设置有聚噻吩类抗静电涂层,所述保护膜主体顶端一侧的边缘处均匀设置有感应器预留孔,且感应器预留孔一侧的保护膜主体上设置有听筒预留孔,所述保护膜主体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按键预留孔,所述保护膜主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薄膜,且第一薄膜一侧两端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一贴纸,所述保护膜主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薄膜,且第二薄膜一侧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贴纸。该保护膜虽然具有良好的抗静电能力,但仍然存在贴合性不够好,适配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曲面屏保护膜,该保护膜可以和曲面屏更好的贴合,具有优异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曲面屏保护膜,该保护膜可适配不同尺寸的曲面屏,能够有效的减少库存;

本实用新型的最后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曲面屏保护膜,该保护膜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和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曲面屏保护膜,该保护膜包括:

定位膜,为保护膜提供贴合定位功能;

多层复合使用膜,用于形成保护膜主体;

离型膜,用于保持保护膜主体的清洁;

所述定位膜、多层复合使用膜、离型膜依次粘接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膜包括透明pet层、第一硅胶层,所述透明pet层贴合在第一硅胶层之上且与第一硅胶层一体成型。所述定位膜为保护材料提供支撑力,保持材料的平直,材料模切后可提供贴合定位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pet层厚度为50um,所述透明pet层的制作材料为pet。所述透明pet层为定位膜的主要结构,利用pet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来固定多层复合使用膜的位置,实现定位膜的定位功能。由于50um以下厚度pet较软无法保持膜片平直,且pet材料厚度越大,硬度越大,且硬度较大时,贴合刮头无法完全接触贴合物表面易产生气泡,透明pet层的厚度为50um时,最为合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硅胶层粘接贴合在多层复合使用膜上。所述第一硅胶层的厚度为10um,所述第一硅胶层的制作材料为硅胶,所述第一硅胶层具有粘性,所述第一硅胶层的粘力50gf,所述第一硅胶层可从多层复合使用膜上自由剥离,在保护膜贴膜完成后,可利用第一硅胶层的可剥离性,将定位膜从多层复合使用膜处揭掉。

进一步地,所述多层复合使用膜包括有硬化层、透明基材层、打底层、低聚物树脂层、透明分隔层、第二硅胶层,所述硬化层、透明基材层、打底层、低聚物树脂层、透明分隔层、第二硅胶层从上而下依次贴合且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5-13um,优选厚度为8um,制作材料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所述硬化层为多层复合使用膜提供固化功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辐射固化材料,固化后具有高耐磨性、粘附力、柔韧性、高剥离强度和优良的耐低温性能。硬化层厚度小于5um无法为材料表面提供3h铅笔测试硬度,硬化层厚度大于13um硬化层较脆易破碎。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基材层与透明分隔层的厚度均为20-25um,制作材料均为pet。所述透明基材层与透明分隔层用于分隔低聚物树脂层。

进一步地,所述打底层的厚度为0.8-1.2um,制作材料为可增加覆膜吸附力的树脂。所述打底层用于增加多层复合使用膜覆膜吸附过程中吸附力,使多层复合使用膜更加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低聚物树脂层的厚度为25-30um,制作材料为丙烯酸脂uv胶粘剂。所述低聚物树脂层为浓稠液态且可以固化成膜,为多层复合使用膜的提供固化成型的功能,保持保护膜成型后形状稳固。所述丙烯酸脂uv胶粘剂具有热固化性能,通过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光聚合交联反应,形态变为固态,且形成与贴附物相同曲度且尺寸相适配的稳定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基材层与透明分隔层的优选厚度为23um,所述低聚物树脂层优选厚度为27um。所述低聚物树脂层固化后形变应力大且与厚度成正比,且固态低聚物树脂厚度越大越脆易破碎;50um以下厚度的pet材料的硬度较软无法保持膜片平直,且pet厚度过小无法达到保护效果;为保持材料变形状态稳定,固态低聚物树脂层形变应力要大于透明基材层和透明分隔层形变应力之和。通过测试得知,厚度50umpet形变应力约等于厚度25um固态低聚物树脂层形变应力,进而,所述透明基材层、透明分隔层的优选厚度为23um,所述低聚物树脂层优选厚度为27u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硅胶层粘接贴合离型膜上,所述第二硅胶层的厚度为8um制作材料为粘力为700gf的硅胶。所述第二硅胶层具有粘性,可从离型膜上自由剥离,为多层复合使用膜提供粘接功能。在贴膜时,将离型膜从第二硅胶层上剥离,然后将多层复合使用膜的第二硅胶层向下贴合在电子产品的曲面屏进行贴膜。

进一步地,所述离型膜的厚度为50um,制作材料为透明pet。所述离型膜粘接贴合在多层复合使用膜的底部,用于保护多层复合使用膜,防止多层复合使用膜被污染。

进一步地,本保护膜的使用方法为:第一步,电子产品将屏幕擦拭干净,去除表面的油污或水分等;第二步,将离型膜剥离丢弃;第三步,将保护膜挂上贴膜定位治具,采用薄板等缓慢将保护膜压实;第四步,将上层的定位膜撕离;第五步,使用紫外线照射,贴膜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线灯功率为1w,波长为365nm,灯珠为15颗,高度4cm,照射时间为30秒。材料接受紫外线能量大于500mj/cm2

进一步地,本保护膜的使用原理为:保护膜未经紫外线照射时,低聚物树脂层为浓稠液态,材料整体柔软保持平直,材料贴附在电子产品表面,经紫外线照射后,低聚物树脂发生光聚合交联反应,形态变为固态,且形成与贴附物相同曲度且尺寸相适配的的稳定形状,保护膜保持光照时的形状且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首先,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膜的含有低聚物树脂层,低聚物树脂层为浓稠液态,能够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发生光聚合交联反应,形态变为固态,且形成与贴附物相同曲度的稳定形状,能够与电子产品的曲面屏更好的适配贴合;其次,本保护膜在贴膜时使用有贴膜定位治具,定位治具配合低聚物树脂层的可形成不同尺寸的屏幕保护膜,适配不同的电子产品,无需大量备货,有效的减少库存,减少了资金占用;最后,本保护膜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曲面屏保护膜,该保护膜包括:

定位膜1,为保护膜提供贴合定位功能;

多层复合使用膜2,用于形成保护膜主体;

离型膜3,用于保持保护膜主体的清洁;

所述定位膜1、多层复合使用膜2、离型膜3依次粘接贴合。

在本实例中,所述定位膜1包括透明pet层11、第一硅胶层12,所述透明pet层11贴合在第一硅胶层12之上且与第一硅胶层12一体成型。所述定位膜1为保护材料提供支撑力,保持材料的平直,材料模切后可提供贴合定位功能。

在本实例中,所述透明pet层11厚度为50um,所述透明pet层11的制作材料为pet。所述透明pet层11为定位膜的主要结构,利用pet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来固定多层复合使用膜的位置,实现定位膜的定位功能。由于50um以下厚度pet较软无法保持膜片平直,且pet材料厚度越大,硬度越大,且硬度较大时,贴合刮头无法完全接触贴合物表面易产生气泡,透明pet层的厚度为50um时,最为合适。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硅胶层12粘接贴合在多层复合使用膜2上。所述第一硅胶层12的厚度为10um,所述第一硅胶层12的制作材料为硅胶,所述第一硅胶层12具有粘性,所述第一硅胶层12的粘力50gf,所述第一硅胶层12可从多层复合使用膜2上自由剥离,在保护膜贴膜完成后,可利用第一硅胶层12的可剥离性,将定位膜1从多层复合使用膜2处揭掉。

在本实例中,所述多层复合使用膜2包括有硬化层21、透明基材层22、打底层23、低聚物树脂层24、透明分隔层25、第二硅胶层26,所述硬化层21、透明基材层22、打底层23、低聚物树脂层24、透明分隔层25、第二硅胶层26从上而下依次贴合且一体成型。

在本实例中,所述硬化层21的厚度为5-13um,优选厚度为8um,制作材料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所述硬化层21为多层复合使用膜2提供固化功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辐射固化材料,固化后具有高耐磨性、粘附力、柔韧性、高剥离强度和优良的耐低温性能。21硬化层厚度小于5um无法为材料表面提供3h铅笔测试硬度,21硬化层厚度大于13um较脆易破碎,进而,所述硬化层21优选厚度为8um。

在本实例中,所述透明基材层22与透明分隔层25的厚度均为20-25um,制作材料均为pet。所述透明基材层22与透明分隔层25用于分隔低聚物树脂层。

在本实例中,所述打底层23的厚度为0.8-1.2um,制作材料为可增加覆膜吸附力的树脂。所述打底层23用于增加多层复合使用膜2覆膜吸附过程中吸附力,使多层复合使用膜2更加紧固。

在本实例中,所述低聚物树脂层24的厚度为25-30um,制作材料为丙烯酸脂uv胶粘剂。所述低聚物树脂层24为浓稠液态且可以固化成膜,为多层复合使用膜2的提供固化成型的功能,保持保护膜成型后形状稳固。所述丙烯酸脂uv胶粘剂具有热固化性能,通过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光聚合交联反应,形态变为固态,且形成与贴附物相同曲度且尺寸相适配的稳定形状。

在本实例中,所述透明基材层22与透明分隔层25的优选厚度为23um,所述低聚物树脂层24优选厚度为27um。所述低聚物树脂层24固化后形变应力大且与厚度成正比,且固态低聚物树脂厚度越大越脆易破碎;50um以下厚度的pet材料的硬度较软无法保持膜片平直,且pet厚度过小无法达到保护效果;为保持材料变形状态稳定,固态低聚物树脂层形变应力要大于透明基材层和透明分隔层形变应力之和。通过测试得知,厚度50umpet形变应力约等于厚度25um固态低聚物树脂层形变应力,进而,所述透明基材层、透明分隔层的优选厚度为23um,所述低聚物树脂层优选厚度为27um。

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二硅胶层26粘接贴合离型膜3上,所述第二硅胶层26的厚度为8um制作材料为粘力为700gf的硅胶。所述第二硅胶层26具有粘性,可从离型膜3上自由剥离,为多层复合使用膜2提供粘接功能。在贴膜时,将离型膜3从第二硅胶层26上剥离,然后将多层复合使用膜2的第二硅胶层26向下贴合在电子产品的曲面屏进行贴膜。

在本实例中,所述离型膜3的厚度为50um,制作材料为透明pet。所述离型膜3粘接贴合在多层复合使用膜2的底部,用于保护多层复合使用膜2,防止多层复合使用膜2被污染。

在本实例中,本保护膜的使用方法为:第一步,电子产品将屏幕擦拭干净,去除表面的油污或水分等;第二步,将离型膜剥离丢弃;第三步,将保护膜挂上贴膜定位治具,采用薄板等缓慢将保护膜压实;第四步,将上层的定位膜撕离;第五步,使用紫外线照射,贴膜完成。

在本实例中,所述紫外线灯功率为1w,波长为365nm,灯珠为15颗,高度4cm,照射时间为30秒。材料接受紫外线能量大于500mj/cm2

在本实例中,本保护膜的使用原理为:保护膜未经紫外线照射时,低聚物树脂层为浓稠液态,材料整体柔软保持平直,材料贴附在电子产品表面,经紫外线照射后,低聚物树脂发生光聚合交联反应,形态变为固态,且形成与贴附物相同曲度且尺寸相适配的的稳定形状,保护膜保持光照时的形状且稳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