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保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82233发布日期:2021-06-15 21:4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膜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保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业中施工材料的种类也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其中,铝板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被大量应用于建筑施工当中。通常在铝板成型后,外表面会粘附一层保护膜,既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造成划痕、磕碰等损伤,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施工接触面的表面质量。

目前,市场上铝板的保护膜通常为塑料材质,利用粘性剂将铝板与保护膜黏合为一体。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保护膜的粘附需专用设备来实现,当用于不同截面或结构的铝板生产时,设备调试及工序的排布较为复杂;另外当对铝板进行回收处理时,需先人工去除保护膜,由于保护膜去除后仍可能有残余粘性剂附着在铝板表面,导致人工去除保护膜效率低、见效慢,从而造成回收成本升高,保护膜也极易变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最后由于铝板表面与混凝土相接触,难免会有混凝土粘附于铝板表面,回收后需对沾有混凝土的铝板涂抹脱模剂,工艺流程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可回收保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从而可解决保护膜粘附工艺过于复杂、回收需人工去膜、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及涂抹脱模剂去除混凝土工艺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提供的一种可回收保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膜剂包括组分a和组分b,所述组分a包括有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乳酸、消泡剂及乙醇;所述组分b包括有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改性二氧化硅、催化剂及环已烷。其中,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乳酸可使组份a与铝板表面在初期的结合效果达到最佳,同时在持续10个月左右时间后从铝板表面自行脱离,避免产生残留。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组分a中的聚乙烯醇缩丁醛1~10份,聚乳酸1~20份,消泡剂0.01~0.05份。其中,消泡剂份数小于0.01份时,会造成气泡过多,成膜效果不佳;大于0.05份时,虽成膜效果更佳,但成本过高,造成资源浪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组分b中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1~15份,改性二氧化硅1~50份,催化剂0.001~0.01份。其中,催化剂可促使改性二氧化硅接枝到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上从而实现目标效果;催化剂的份数小于0.001份时,改性二氧化硅接枝到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速率低,会导致成膜效果不佳,催化剂的份数大于0.01份时,改性二氧化硅接枝到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速率更快,但会造成成本升高,资源浪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组分a的质量百分百浓度为30%~80%,所述组分b的质量百分百浓度为40%~60%。其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百浓度过高时,液体黏度高,成膜过程易出现局部过厚,造成使用效果不佳,且成本升高;各组分的质量百分百浓度过低时,液体黏度低,成膜过程易出现局部过薄或漏点,影响使用效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组分b中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中苯乙烯含量占比为30%~60%。其中,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中苯乙烯含量占比在30%~60%可实现膜的力学性能和柔性均达到最佳状态,从而使效果达到最佳。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组分b中的改性二氧化硅为含巯基的二氧化硅,催化剂为氯铂酸。

一种可回收保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乳酸及消泡剂混合后溶解于乙醇溶液中得到组分a;

步骤2,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改性二氧化硅及催化剂混合后溶解于环已烷溶液中得到组分b;

一种可回收保膜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可应用于铝板保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应用步骤如下:

步骤1,对铝板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浮尘及杂质,以保证后续组分a在铝板表面的粘附力;

步骤2,在清洁后的铝板表面喷涂组分a,然后在温度t1下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时长h1;

步骤3,在烘干后的组分a表面喷涂组分b,然后在温度t2下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时长h2;即得到可回收铝板保护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所述温度t1为60℃,烘干时长h1不少于1小时,步骤3所述温度t2为80℃,烘干时长h2不少于3小时。其中,烘干温度选用60℃、80℃分别对应可使组分a、组分b中的乙醇、环己烷充分脱除,有利于快速成膜;烘干时间不少于1小时、3小时分别对应可使组分a、组分b形成的膜充分固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回收保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组分a溶液中的聚合物具有自分离性,使用1-3个月后可自行从铝板表面分解剥离,从而解决了人力去除保护膜,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的问题;组分b具有疏水性,在施工过程中不与混凝土发生粘接,从而实现自清洁性,回收后的铝材无需再涂抹脱模剂即可正常使用;应用方式简单、快速,易于操作,从而解决了保护膜粘附工艺过于复杂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可回收保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将1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份聚乳酸及0.01份的消泡剂混合后,溶解于乙醇溶液配制成溶液质量百分百浓度为30%的组分a;

(2)将1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1份含巯基的二氧化硅及0.001份的氯铂酸混合后,溶解于环己烷溶液配制成溶液质量百分百浓度为40%的b溶液,其中,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中的苯乙烯含量占比为30%;

(3)对铝板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浮尘及杂质;

(4)在清洁后的铝板表面喷涂组分a,然后在60℃下烘干1小时;

(5)在烘干后的组分a表面喷涂组分b,然后在80℃下烘干3小时;

(6)保护膜的附着力1级,冲击强度15kg/cm2

实施例2

一种可回收保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将3份聚乙烯醇缩丁醛,8份聚乳酸及0.02份的消泡剂混合后,溶解于乙醇溶液配制成溶液质量百分百浓度为48%的组分a;

(2)将5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18份含巯基的二氧化硅及0.003份的氯铂酸混合后,溶解于环己烷溶液配制成溶液质量百分百浓度为45%的b溶液,其中,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中的苯乙烯含量占比为40%;

(3)对铝板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浮尘及杂质;

(4)在清洁后的铝板表面喷涂组分a,然后在60℃下烘干1.2小时;

(5)在烘干后的组分a表面喷涂组分b,然后在80℃下烘干3.3小时;

(6)保护膜的附着力1级,冲击强度18kg/cm2

实施例3

一种可回收保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将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0份聚乳酸及0.03份的消泡剂混合后,溶解于乙醇溶液配制成溶液质量百分百浓度为55%的组分a;

(2)将8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25.5份含巯基的二氧化硅及0.006份的氯铂酸混合后,溶解于环己烷溶液配制成溶液质量百分百浓度为50%的b溶液,其中,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中的苯乙烯含量占比为45%;

(3)对铝板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浮尘及杂质;

(4)在清洁后的铝板表面喷涂组分a,然后在60℃下烘干1.5小时;

(5)在烘干后的组分a表面喷涂组分b,然后在80℃下烘干3.5小时;

(6)保护膜的附着力1级,冲击强度20kg/cm2

实施例4

一种可回收保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将8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5份聚乳酸及0.04份的消泡剂混合后,溶解于乙醇溶液配制成溶液质量百分百浓度为70%的组分a;

(2)将9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35份含巯基的二氧化硅及0.008份的氯铂酸混合后,溶解于环己烷溶液配制成溶液质量百分百浓度为55%的b溶液,其中,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中的苯乙烯含量占比为52%;

(3)对铝板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浮尘及杂质;

(4)在清洁后的铝板表面喷涂组分a,然后在60℃下烘干1.8小时;

(5)在烘干后的组分a表面喷涂组分b,然后在80℃下烘干3.7小时;

(6)保护膜的附着力1级,冲击强度23kg/cm2。

实施例5

一种可回收保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将1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20份聚乳酸及0.05份的消泡剂混合后,溶解于乙醇溶液配制成溶液质量百分百浓度为80%的组分a;

(2)将15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50份含巯基的二氧化硅及0.01份的氯铂酸混合后,溶解于环己烷溶液配制成溶液质量百分百浓度为60%的b溶液,其中,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中的苯乙烯含量占比为60%;

(3)对铝板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浮尘及杂质;

(4)在清洁后的铝板表面喷涂组分a,然后在60℃下烘干2小时;

(5)在烘干后的组分a表面喷涂组分b,然后在80℃下烘干4小时;

(6)保护膜的附着力1级,冲击强度25kg/cm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