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增粘性导热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1349发布日期:2022-01-12 07:2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增粘性导热胶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热增粘性导热胶带。


背景技术:

2.在电子设备的组件中,导热胶带是必须的一种膜材,主要起导热作用。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目前的导热胶带趋于多功能型,除导热外,还兼具增强、抗碎裂等功能。以抗碎裂的导热胶带为例,一般的结构是:将铜箔与泡棉通过psa粘贴为一体;然而,由于粘贴需要一定厚度的psa,而psa为高分子化合物,导热效率较低,因此,降低了整体的散热效果。
3.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621281395 .8中公开有一种导热胶带,包括基材层、散热层、第一导热胶层以及第二导热胶层,散热层涂覆于基材层的内表面和第一导热胶层之间,第二导热胶层涂覆于基材层的外表面,其中,离型膜部包括重剥离型膜层和轻剥离膜层,重剥离型膜层设置于离型膜部的背面,轻剥离型膜层设置于离型膜部的正面,第二导热胶粘接轻剥离型膜层,当导热胶带成卷时,第一导热胶层粘接内圈背面的重剥离型膜层。该导热胶带,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胶带强度不够,容易发生断裂的缺点,以及导热方式单一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4.因此,提出一种热增粘性导热胶带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导热胶带,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胶带强度不够,容易发生断裂的缺点,以及导热方式单一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增粘性导热胶带。
7.(二)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9.一种热增粘性导热胶带,包括热增粘导热层,所述热增粘导热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层,所述第二导热层的内部设有导热填料,所述第二导热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碳纤维,所述加强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离型层。
10.进一步地,所述离型层的材料为opp薄膜,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10~100μm。
11.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层包括橡胶压敏粘胶层,所述橡胶压敏粘胶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层。
12.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基材层。
13.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抗氧化层。
14.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化层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耐磨层。
15.进一步地,所述热增粘导热层的底端开设有导气槽,所述导气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气槽呈菱形交错分布。
16.进一步地,所述导气槽深度为40~80μm。
17.(三)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热增粘导热层、第二导热层、加强层与离型层可以组成胶带整体,通过第二导热层内部的导热填料可以实现胶带的导热功能,通过加强层内部的导热碳纤维能够在热增粘导热层以及第二导热层的基础上再次导热,同时通过弯曲布局的导热碳纤维还可以增强胶带本体的强度,使其更加结实耐用。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橡胶压敏粘胶层、绝缘层、基材层、抗氧化层与耐磨层相适配,可以增强胶带的各方面的性能,通过绝缘层能够使胶带在有点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常使用,更加的安全,通过抗氧化层与耐磨层能够增强胶带的使用期限,使其更加耐磨,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更长时间的发挥使用效果。
21.3、本实用新型,通过热增粘导热层底端交错开设的导气槽可以在粘贴使用时自行将内部含有的空气导出,以防止内部的空气泡影响使用效果,同时可以防止在高温情况下胶带产生鼓包,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区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区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加强层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8.附图标记:1、热增粘导热层;2、导气槽;3、第二导热层;4、导热填料;5、加强层;6、通孔;7、导热碳纤维;8、离型层;9、橡胶压敏粘胶层;10、绝缘层;11、基材层;12、抗氧化层;13、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1
31.请参阅图1与4,一种热增粘性导热胶带,包括热增粘导热层1,热增粘导热层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层3,第二导热层3的内部设有导热填料4,第二导热层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层5,加强层5的内部开设有通孔6,通孔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碳纤维7,加强层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离型层8,离型层8的材料为opp薄膜,离型层8的厚度为10μm, 热增粘导热层1的底端开设有导气槽2,导气槽2深度为40μm。
32.本实施例中,通过热增粘导热层1、第二导热层3、加强层5与离型层8可以组成胶带整体,通过第二导热层3内部的导热填料4可以实现胶带的导热功能,通过加强层5内部的导
热碳纤维7能够在热增粘导热层1以及第二导热层3的基础上再次导热,同时通过弯曲布局的导热碳纤维7还可以增强胶带本体的强度,使其更加结实耐用。
33.实施例2
34.请参阅图2与5,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具体是,加强层5包括橡胶压敏粘胶层9,橡胶压敏粘胶层9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层10。
35.具体是,绝缘层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基材层11。
36.具体是,基材层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抗氧化层12。
37.具体是,抗氧化层1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耐磨层13。
38.具体是,加强层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离型层8,离型层8的厚度为55μm。
39.具体是,热增粘导热层1的底端开设有导气槽2, 导气槽2深度为60μm。
40.本实施例中,通过橡胶压敏粘胶层9、绝缘层10、基材层11、抗氧化层12与耐磨层13相适配,可以增强胶带的各方面的性能,通过绝缘层10能够使胶带在有点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常使用,更加的安全,通过抗氧化层12与耐磨层13能够增强胶带的使用期限,使其更加耐磨,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更长时间的发挥使用效果。
41.实施例3
42.请参阅图3与6,本实施例是在例1或例2的基础上做了如下优化,具体是,热增粘导热层1的底端开设有导气槽2,导气槽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气槽2呈菱形交错分布。
43.具体是,导气槽2深度为80μm。
44.具体是,加强层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离型层8,离型层8的厚度为100μm。
45.本实施例中,通过热增粘导热层1底端交错开设的导气槽2可以在粘贴使用时自行将内部含有的空气导出,以防止内部的空气泡影响使用效果,同时可以防止在高温情况下胶带产生鼓包,使用效果更好。
4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热增粘导热层1、第二导热层3、加强层5与离型层8可以组成胶带整体,通过第二导热层3内部的导热填料4可以实现胶带的导热功能,通过加强层5内部的导热碳纤维7能够在热增粘导热层1以及第二导热层3的基础上再次导热,同时通过弯曲布局的导热碳纤维7还可以增强胶带本体的强度,使其更加结实耐用,通过橡胶压敏粘胶层9、绝缘层10、基材层11、抗氧化层12与耐磨层13相适配,可以增强胶带的各方面的性能,通过绝缘层10能够使胶带在有点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常使用,更加的安全,通过抗氧化层12与耐磨层13能够增强胶带的使用期限,使其更加耐磨,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更长时间的发挥使用效果,通过热增粘导热层1底端交错开设的导气槽2可以在粘贴使用时自行将内部含有的空气导出,以防止内部的空气泡影响使用效果,同时可以防止在高温情况下胶带产生鼓包,使用效果更好。
4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