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的水基流型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643928发布日期:2022-07-05 22:41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温的水基流型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的水基流型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钻井领域。


背景技术:

2.流型调节剂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某些油气钻探条件复杂,钻井作业对钻井液体系的抗温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抗高温钻井液体系多是油基流型调节剂,其钻井废弃物处理难以达到环保标准。而环保型的常规水基流型调节剂无法承受150℃以上的高温,开发耐高温的水基流型调节剂在高温钻井领域有着良好的英语前景。
3.黄原胶的耐温性可达120℃,然而当温度高于120℃时,黄原胶快速降解,失去粘度,丧失流型调节剂的功能。中国专利申请(cn201410198623.4)公开了一种钻井液用有机-无机复合型弱凝胶流型调节剂:常温条件下黄原胶的流变性虽然很高,但是在120℃后完全失效,其采用有机无机复合弱凝胶制备了一种120℃热滚之后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流变性能的流型调节剂。因此开发耐温性更好的水基流型调节剂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150℃以上高温的流型调节剂,可应对深水深层水基钻井液的低温低粘粘和高温高粘的使用需求,实现水基钻井液在深水领域应用的技术突破。
5.本发明所提供的流型调节剂由下述质量份的组分制成:
6.黄原胶20~50份;聚乙二醇10~40份;葡聚糖10~40份;式a所示有机物5~35份;式b所示聚合物2~10份;过氧化物自由基引发剂0.05~0.5份;
[0007][0008]
式a中,n为1~15之间的自然数;
[0009][0010]
式b中,m为2000~20000之间的自然数。
[0011]
其中,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0~600000;
[0012]
所述葡聚糖的分子量为5000~20000;
[0013]
式a中,n为4~6之间的自然数;
[0014]
式b中,m为2000~4000之间的自然数。
[0015]
所述过氧化物自由基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或过氧化甲乙酮。
[0016]
本发明流型调节剂的组成优选为下述任一种:
[0017]
1)黄原胶20~30份;聚乙二醇20~25份;葡聚糖20~30份;式a所示有机物19~25份;式b所示聚合物5份;过氧化物自由基引发剂0.1份;
[0018]
2)黄原胶20~30份;聚乙二醇20份;葡聚糖25~30份;式a所示有机物19.9~25份;式b所示聚合物5份;过氧化物自由基引发剂0.1份;
[0019]
3)黄原胶20份;聚乙二醇20份;葡聚糖30份;式a所示有机物24.9份;式b所示聚合物5份;过氧化物自由基引发剂0.1份;
[0020]
4)黄原胶30份;聚乙二醇25份;葡聚糖20份;式a所示有机物19.9份;式b所示聚合物5份;过氧化物自由基引发剂0.1份;
[0021]
5)黄原胶30份;聚乙二醇20份;葡聚糖25份;式a所示有机物19.9份;式b所示聚合物5份;过氧化物自由基引发剂0.1份。
[0022]
本发明流型调节剂可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制备:
[0023]
按照配比将所述黄原胶、所述聚乙二醇、所述葡聚糖、式a所示有机物、式b所示聚合物和所述过氧化物自由基引发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0024]
优选在25~90℃的条件下进行混合。
[0025]
本发明提供的流型调节剂,能够耐150℃以上高温,其耐高温机理是,在120℃下,黄原胶可以提供粘度,在高温》120℃时,黄原胶发生降解,然而式a所示有机物的加入,苄基所连的甲羟基能够在高温下发生消除反应,发生消除反应,生成双键基团,在自由基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形成大分子聚合物,对高温段的粘度进行了良好的补充,自由基聚合为用自由基引发,使链增长(链生长)自由基不断增长的聚合反应;式b所示聚合物链端接枝了季铵盐的聚乙二醇,聚乙二醇段在高温下疏水作用增加,式b所示聚合物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其不会析出,保证粘度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7]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8]
实施例1、
[0029]
黄原胶20份,聚乙二醇20000 20份,葡聚糖(分子量5000)30份,式a(n为4)24.9份,式b(m为4000)5份,过氧化苯甲酰(bpo)0.1份,在25℃下混合均匀即可。
[0030]
实施例2、
[0031]
黄原胶30份,聚乙二醇20000 25份,葡聚糖(分子量5000)20份,式a(n为4)19.9份,式b(m为4000)5份,过氧化苯甲酰(bpo)0.1份,混合均匀即可。
[0032]
实施例3、
[0033]
黄原胶30份,聚乙二醇20000 20份,葡聚糖(分子量5000)25份,式a(n为6)19.9份,
式b(m为2000)5份,过氧化苯甲酰(bpo)0.1份,混合均匀即可。
[0034]
对比例1、
[0035]
黄原胶20份,聚乙二醇20000 20份,葡聚糖(分子量5000)30份,式a(n为4)24.9份,聚乙二醇4000 5份,过氧化苯甲酰(bpo)0.1份,在25℃下混合均匀即可。
[0036]
对比例2、
[0037]
黄原胶20份,聚乙二醇20000 20份,葡聚糖(分子量5000)30份,对苯乙烯磺酸钠24.9份,式b(m为4000)5份,过氧化苯甲酰(bpo)0.1份,在25℃下混合均匀即可。
[0038]
对比例3、
[0039]
黄原胶20份,聚乙二醇20000 20份,葡聚糖(分子量5000)30份,对苯乙烯磺酸钠24.9份,聚乙二醇4000 5份,过氧化苯甲酰(bpo)0.1份,在25℃下混合均匀即可。
[0040]
流变性能的测试方法如下:
[0041]
流变仪:marsⅲ,haake;六速旋转粘度计:nn-d6,青岛森欣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0042]
依据美国石油协会标准(api rp 13i,2004),使用六速旋转粘度计对流变性进行测试。
[0043]
θ_600和θ_300分别是旋转粘度计在转速为600rpm和300rpm时的值。
[0044]
根据宾汉模式,测定并计算体系的表观黏度(av)、塑性黏度(pv)以及动切力(yp),计算公式如下:
[0045]
av=θ_600/2(mpa
·
s)
[0046]
pv=θ_600-θ_300(mpa
·
s)
[0047]
yp=av

pv
[0048]
取10g流型调节剂,缓慢加入到高速搅拌的475ml去离子水种,再加入15g氯化钠,搅拌24h后,得到含有2%的流型调节剂的3%的盐水溶液,进行测试并计算。随后将其放入滚子加热炉中,150℃下滚动16h,取出冷却至室温,再高速搅拌5min,进行测试并计算。
[0049]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050]
表1本发明流型调节剂的流变性能
[0051][0052][0053]
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3在热滚前后的yp保持基本的稳定,证明所制备的流型调节剂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对比例1加入有机物a,将有机物b替换为基础分子聚乙二醇,其热滚前后的yp值下降了一半。对比例2中,将有机物a替换为基础分子对苯乙烯磺酸钠,yp值由11下降至3。对比例3中,将有机物a和有机物b均替换成基础分子,热滚后,其θ_300和θ_600数值显示其粘度显著下降。以上实验证明了有机物a和有机物b的加入增加了流型调节剂的耐温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