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盐单体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944869发布日期:2022-10-26 04:0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丙烯酸盐单体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防水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丙烯酸盐单体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是一项由成膜材料、喷膜设备、施工工艺、检测方法构成的系统技术。主要包括成膜材料的配方、喷射设备和喷射工艺三大方面。成膜材料是由丙烯酸盐溶液配置而成的双组分主液(a、b组分),通过专用设备输送至喷枪,两种液体在空气中瞬间发生聚合反应、快速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弹性防水膜层。
3.本发明申请人在前期的发明专利cn112608629 a中公开了一种喷膜防水材料、双组分喷膜防水材料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喷膜防水材料可以组成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盐单体溶液100~130份;b组分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盐单体溶液100份,改性硅酮0.5~5份,保湿剂0.01~0.1份,填料5~20份。由于喷膜防水材料中的丙烯酸盐和硅酮,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和其它组分之间发生反应;因而使得喷膜防水材料不能长时间储存;这样既浪费了材料也耽误了施工时间。
4.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将丙烯酸盐和硅酮粉单独分离出来,制备成一种全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在使用时再加入其它成分,这样可以避免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丙烯酸盐和硅酮粉与其它组分之间发生反应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背景技术中指出的至少之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丙烯酸盐单体液。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7.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丙烯酸盐单体液,其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8.丙烯酸盐30~50份;硅酮粉0.5~5份;表面活性剂0.5~5份;水50~70份。
9.优选地,所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10.丙烯酸盐40~50份;硅酮粉0.5~2份;表面活性剂0.5~2份;水50~60份。
11.最优选地,所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12.丙烯酸盐40份;硅酮粉1份;表面活性剂1份;水60份。
13.优选地,所述的丙烯酸盐为丙烯酸镁。
14.优选地,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由表面活性剂a、表面活性剂b以及表面活性剂c组成。
15.进一步优选地,表面活性剂a、表面活性剂b以及表面活性剂c的重量比为1:2~4:1~2。
16.最优选地,表面活性剂a、表面活性剂b以及表面活性剂c的重量比为1:3:1。
17.优选地,所述的分散剂a选自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
18.优选地,所述的表面活性剂b选自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
19.优选地,所述的表面活性剂c选自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
20.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将丙烯酸盐和硅酮粉加入到水,丙烯酸盐和硅酮粉并不能充分的分散在水中,使得制备得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容易出现分层以及产生沉淀,不能长时间保存;如果丙烯酸盐单体液在存储过程中出现了分层以及产生沉淀,那么则会严重影响后续的使用效果。
21.为了解决丙烯酸盐和硅酮粉在水中的分散性问题,发明人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常规的表面活性剂并不能将丙烯酸盐和硅酮粉很好的分散在水中,使得制备得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容易出现分层以及产生沉淀;发明人在大量的实验中惊奇的发现,当表面活性剂选用由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的表面活性剂时,其能够将丙烯酸盐和硅酮粉充分的分散在水中,使得制备得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长时间保存并不会出现分层以及产生沉淀的显现;其对丙烯酸盐和硅酮粉在水中的分散效果远远好于表面活性剂选自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的组合,同样也远远好于其它表面活性剂或表面活性剂的组合。
2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丙烯酸盐单体液的制备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
23.将丙烯酸盐、硅酮粉以及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即得所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
24.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本发明所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喷膜防水材料能够长时间储存;同时,所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还可以适合大规模运输,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因温度、摇晃、碰撞导致的丙烯酸盐和硅酮粉与其它组分之间发生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对本发明不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26.实施例1丙烯酸盐单体液的制备
27.原料重量份组成:丙烯酸镁40份;硅酮粉1份;表面活性剂2份;水60份;
28.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由重量比为1:3:1的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
29.制备方法:将丙烯酸镁、硅酮粉以及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即得所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
30.实施例2丙烯酸盐单体液的制备
31.原料重量份组成:丙烯酸镁50份;硅酮粉2份;表面活性剂2份;水50份;
32.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由重量比为1:4:2的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
33.制备方法:将丙烯酸镁、硅酮粉以及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即得所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
34.实施例3丙烯酸盐单体液的制备
35.原料重量份组成:丙烯酸镁30份;硅酮粉5份;表面活性剂5份;水70份;
36.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由重量比为1:2:2的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
37.制备方法:将丙烯酸镁、硅酮粉以及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即得所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
38.对比例1丙烯酸盐单体液的制备
39.原料重量份组成:丙烯酸镁40份;硅酮粉1份;表面活性剂2份;水60份;
40.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
41.制备方法:将丙烯酸镁、硅酮粉以及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即得所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
42.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仅仅采用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而实施例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则是由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
43.对比例2丙烯酸盐单体液的制备
44.原料重量份组成:丙烯酸镁40份;硅酮粉1份;表面活性剂2份;水60份;
45.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
46.制备方法:将丙烯酸镁、硅酮粉以及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即得所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
47.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2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仅仅采用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而实施例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则是由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
48.对比例3丙烯酸盐单体液的制备
49.原料重量份组成:丙烯酸镁40份;硅酮粉1份;表面活性剂2份;水60份;
50.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
51.制备方法:将丙烯酸镁、硅酮粉以及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即得所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
52.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3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仅仅采用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而实施例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则是由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
53.对比例4丙烯酸盐单体液的制备
54.原料重量份组成:丙烯酸镁40份;硅酮粉1份;表面活性剂2份;水60份;
55.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56.制备方法:将丙烯酸镁、硅酮粉以及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即得所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
57.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4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仅仅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而实施例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则是由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
58.对比例5丙烯酸盐单体液的制备
59.原料重量份组成:丙烯酸镁40份;硅酮粉1份;表面活性剂2份;水60份;
60.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由重量比为1:3的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和蓖麻油聚氧
乙烯醚el40组成。
61.制备方法:将丙烯酸镁、硅酮粉以及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即得所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
62.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5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仅仅由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和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组成;而实施例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则是由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
63.对比例6丙烯酸盐单体液的制备
64.原料重量份组成:丙烯酸镁40份;硅酮粉1份;表面活性剂2份;水60份;
65.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由重量比为3:1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
66.制备方法:将丙烯酸镁、硅酮粉以及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即得所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
67.对比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6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仅仅由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而实施例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则是由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
68.对比例7丙烯酸盐单体液的制备
69.原料重量份组成:丙烯酸镁40份;硅酮粉1份;表面活性剂2份;水60份;
70.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由重量比为1:1的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
71.制备方法:将丙烯酸镁、硅酮粉以及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即得所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
72.对比例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7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仅仅由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而实施例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则是由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
73.对比例8丙烯酸盐单体液的制备
74.原料重量份组成:丙烯酸镁40份;硅酮粉1份;表面活性剂2份;水60份;
75.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由重量比为1:3:1的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组成。
76.制备方法:将丙烯酸镁、硅酮粉以及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即得所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
77.对比例8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8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由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组成;而实施例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则是由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
78.对比例9丙烯酸盐单体液的制备
79.原料重量份组成:丙烯酸镁40份;硅酮粉1份;表面活性剂2份;水60份;
80.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由重量比为1:3:1的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
81.制备方法:将丙烯酸镁、硅酮粉以及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分散均匀即得所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
82.对比例9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9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由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而实施例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则是由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
83.分别取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9制备得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1l,分别装入不同的烧杯中,密封保存;观察并记录各丙烯酸盐单体液产生沉淀或出现分层的天数,连续观察90天,并将结果进行记录,具体见表1。
84.表1.
[0085][0086][0087]
从表1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其保存90天以上未产生沉淀或出现分层;其保存天数远远高于表面活性剂选用单一的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这说明: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三者组合后可以对丙烯酸盐和硅酮粉产生协同的分散效果,大幅的延长了制备得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的保存时间。
[0088]
从表1实验数据还可以看出,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其保存时间同样远远高于对比例5~7制备得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这说明: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任意二者组合后并不能对丙烯酸盐和硅酮粉产生协同的分散效果,并不能大幅的延长制备得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的保存时间。
[0089]
从表1实验数据还可以看出,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其保存时间同样远远高于对比例8和9制备得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这说明:只有选用由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以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的表面活性剂,才能对丙烯酸盐和硅酮粉产生优异的分散效果;才能大幅的延长制备得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的保存时间。而采用其它表面活性剂的组合,并不能对丙烯酸盐和硅酮粉产生优异的分散效果;并不能大幅的延长制备得到的丙烯酸盐单体液的保存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