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39030发布日期:2023-03-29 01:3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地,涉及新能源汽车柔性线路板覆盖膜材料;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汽车及汽车电子化程度的高速发展,柔性线路板(fpc)在智能化、多屏化、网联化、电动化等方面均有应用且呈现快速增长,fpc的单车价值量也不断提升。耐离子迁移能力是目前市场上比较认可的柔性线路板绝缘可靠性评价依据,离子迁移是指电路板线路上的金属铜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离子化并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绝缘层向另一极迁移,这种迁移形成的铜丝会在相邻导体间产生内部短路,失效后的线路板将给产品造成重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产品的长期可靠性。
3.近年来,fpc朝着小型化、高密度、多层化、高频高速化的方向发展,fpc中设计的线路、孔间距越来越密度,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必须具备优良的耐离子迁移能力。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动力电池系统的特殊应用场景,因为使用电压更高、环境更复杂、产品使用周期更长、失效损失难以承受,要求新能源汽车领域fpc具有比消费电子领域fpc更佳的绝缘可靠性。
4.fpc的覆盖膜,主要起覆盖保护线路作用,由聚酰亚胺层和胶层组成。其中胶粘剂层贴合在柔性线路板上,直接接触线路并填充在线路之间,因此其耐离子迁移能力对于fpc的绝缘可靠性起决定性作用。目前,覆盖膜的胶粘剂可分为环氧树脂和聚丙烯酸酯两大类,其中以环氧树脂为主。环氧树脂主要由多元酚、多元醇等含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与环氧氯丙烷经缩聚而得,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氯离子,难以被完全除去。残留的氯离子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相当于电解质,使铜离子更容易发生迁移,而导致绝缘可靠性大幅下降。而聚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目前以水乳液为主,其中含有一定的表面活性剂,而该表面活性剂属于离子化合物,同样容易导致离子迁移的发生。此外,这类传统的聚丙烯酸酯胶粘剂含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包括羟基和羧基,容易使材料吸水,同样不利于耐离子能力的提升。
5.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fpc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fpc的覆盖膜主要掌握在国外部分国家手中,并且耐离子性能有待提高,以适应fpc产品更新迭代。由此可见,急需开发出一种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及其所制备的覆盖膜。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其制备成本较低、工艺流程简单,所制得的耐离子迁移聚酰亚胺覆盖膜具有良好的耐离子迁移能力,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fpc的应用要求。
7.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8.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离子迁移胶粘剂,按重量份计,其配方包括如下的原料组分:
9.丙烯酸酯类单体10-150份;
10.功能单体0.5-26份;
11.引发剂0.2-2.0份;
12.溶剂150-600份,所述丙烯酸酯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辛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13.进一步地,本发明按重量份计,其配方包括如下的原料组分:
14.丙烯酸酯类单体35-150份;
15.功能单体1.5-26份;
16.引发剂0.25-1.50份;
17.溶剂150-600份。
18.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功能单体选自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19.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20.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溶剂选自四氢呋喃、四氯化碳、甲苯、二甲苯、二氧六环、丁酮、苯甲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21.本发明的另一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耐离子迁移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1)按配方称取各原料组分;
23.2)在保护气体作用下,在溶剂中加入丙烯酸酯类单体、功能单体,搅拌并加热,加入引发剂后反应完全,沉淀析出产物,过滤并洗涤,烘干得到聚丙烯酸酯树脂;
24.3)在聚丙烯酸酯树脂中加入溶剂,搅拌溶解后即得。
25.进一步地,本发明步骤2)中沉淀析出采用1500-2500份乙醚或石油醚;步骤2)采用乙醚或石油醚进行洗涤。
26.进一步地,本发明步骤3)聚丙烯酸酯树脂与溶剂的重量比为1:(1.5-3)。
27.本发明的另一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离子迁移聚酰亚胺覆盖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将上述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均匀涂敷在聚酰亚胺薄膜上,烘干,通过调节涂布胶粘剂厚度,控制覆盖膜胶层厚度为25
±
2μm。
29.进一步地,本发明烘干条件为放置70-90℃烘箱中处理0.5
±
0.1h即得。
30.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1.1、本发明采用溶液聚合所制得聚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完全不含离子化合物,因此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制备成覆盖膜后具有优秀的耐离子迁移性能。
32.2、本发明所制备的胶粘剂,通过功能单体引入了环氧基团和酸酐基团,可发生固化反应,使胶粘剂具有优秀的力学性能。
33.3、区别于传统的环氧树脂(含大量的羟基、氨基、羧基等活泼氢和少量的卤素杂质)或丙烯酸酯乳液(含大量的羟基、氨基、羧基等活泼氢和乳化剂等离子化合物),本发明所制备的胶粘剂不含羟基、羧基等活泼氢原子,能降低材料的吸水能力,有利于提高由其所制备覆盖膜的耐离子迁移能力。
34.4、本发明所提供的胶粘剂及其所制备的覆盖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性能优越,具有良好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35.图1是本发明的覆盖膜剥离强度测试方法示意图。
36.图2是本发明耐离子迁移测试fpc设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现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所提及重量份的单位为克。
38.本发明实施例及对比例中原料组分的来源若未提及的均为市购产品。本发明所用聚酰亚胺薄膜型号为fps,厚度25μm,购自日本钟渊公司。
39.一、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及聚酰亚胺覆盖膜的制备
40.实施例1
41.在三颈瓶中加入150份四氢呋喃,并持续通入氮气。15min后,加入25份丙烯酸甲酯、10份丙烯酸丁酯、5份丙烯酸缩水甘油酯、3份马来酸酐,持续进行磁力搅拌并加热至70℃,然后加入0.5份偶氮二异丁腈。经过5h反应后,将反应液倒入1500份的乙醚或石油醚中,进行沉淀析出产物,经过过滤并使用乙醚或石油醚洗涤,在60℃下烘干得到聚丙烯酸酯树脂。将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树脂按重量比1:2加入至四氢呋喃中,持续进行磁力搅拌,溶解后即得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将其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通过调节涂布胶粘剂厚度,控制覆盖膜胶层厚度为25微米。涂布后放置80℃的烘箱中处理0.5h进行烘干,即得耐离子迁移聚酰亚胺覆盖膜。
42.实施例2
43.在三颈瓶中加入300份四氯化碳,并持续通入氮气。15min后,加入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50份甲基丙烯酸乙酯、8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份马来酸酐,持续进行磁力搅拌并加热至80℃,然后加入2份过氧化二苯甲酰。经过5h反应后,将反应液倒入2000份的乙醚或石油醚中,进行沉淀析出产物,经过过滤并使用乙醚或石油醚洗涤,在60℃下烘干得到聚丙烯酸酯树脂。将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树脂按重量比1:1.5加入至四氯化碳中,持续进行磁力搅拌,溶解后即得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将其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通过调节涂布胶粘剂厚度,控制覆盖膜胶层厚度为25微米。涂布后放置80℃的烘箱中处理0.5h进行烘干,即得耐离子迁移聚酰亚胺覆盖膜。
44.实施例3
45.在三颈瓶中加入450份甲苯,并持续通入氮气。15min后,加入75份丙烯酸乙酯、15份丙烯酸丁酯、9份丙烯酸缩水甘油酯、6份马来酸酐,持续进行磁力搅拌并加热至70℃,然后加入0.75份偶氮二异丁腈。经过5h反应后,将反应液倒入2000份的乙醚或石油醚中,进行沉淀析出产物,经过过滤并使用乙醚或石油醚洗涤,在60℃下烘干得到聚丙烯酸酯树脂。将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树脂按重量比1:3加入至甲苯中,持续进行磁力搅拌,溶解后即得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将其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通过调节涂布胶粘剂厚度,控制覆盖膜胶层厚度为25微米。涂布后放置80℃的烘箱中处理0.5h进行烘干,即得耐离子迁移聚酰亚胺
覆盖膜。
46.实施例4
47.在三颈瓶中加入600份二甲苯,并持续通入氮气。15min后,加入100份甲基丙烯酸乙酯、40份甲基丙烯酸丁酯、8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份马来酸酐,持续进行磁力搅拌并加热至80℃,然后加入0.4份过氧化二苯甲酰。经过5h反应后,将反应液倒入2500份的乙醚或石油醚中,进行沉淀析出产物,经过过滤并使用乙醚或石油醚洗涤,在60℃下烘干得到聚丙烯酸酯树脂。将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树脂按重量比1:2加入至二甲苯中,持续进行磁力搅拌,溶解后即得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将其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通过调节涂布胶粘剂厚度,控制覆盖膜胶层厚度为25微米。涂布后放置80℃的烘箱中处理0.5h进行烘干,即得耐离子迁移聚酰亚胺覆盖膜。
48.实施例5
49.在三颈瓶中加入150份二氧六环,并持续通入氮气。15min后,加入25份丙烯酸甲酯、10份丙烯酸辛酯、1份丙烯酸缩水甘油酯、0.5份马来酸酐,持续进行磁力搅拌并加热至70℃,然后加入0.25份偶氮二异丁腈。经过5h反应后,将反应液倒入1500份的乙醚或石油醚中,进行沉淀析出产物,经过过滤并使用乙醚或石油醚洗涤,在60℃下烘干得到聚丙烯酸酯树脂。将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树脂按重量比1:3加入至二氧六环中,持续进行磁力搅拌,溶解后即得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将其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通过调节涂布胶粘剂厚度,控制覆盖膜胶层厚度为25微米。涂布后放置80℃的烘箱中处理0.5h进行烘干,即得耐离子迁移聚酰亚胺覆盖膜。
50.实施例6
51.在三颈瓶中加入300份丁酮,并持续通入氮气。15min后,加入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甲基丙烯酸辛酯、1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6份马来酸酐,持续进行磁力搅拌并加热至80℃,然后加入1份过氧化二苯甲酰。经过5h反应后,将反应液倒入1500份的乙醚或石油醚中,进行沉淀析出产物,经过过滤并使用乙醚或石油醚洗涤,在60℃下烘干得到聚丙烯酸酯树脂。将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树脂按重量比1:1.5加入至丁酮中,持续进行磁力搅拌,溶解后即得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将其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通过调节涂布胶粘剂厚度,控制覆盖膜胶层厚度为25微米。涂布后放置80℃的烘箱中处理0.5h进行烘干,即得耐离子迁移聚酰亚胺覆盖膜。
52.实施例7
53.在三颈瓶中加入450份苯甲醚,并持续通入氮气。15min后,加入75份丙烯酸乙酯、75份甲基丙烯酸乙酯、12份丙烯酸缩水甘油酯、9份马来酸酐,持续进行磁力搅拌并加热至70℃,然后加入2份偶氮二异丁腈。经过5h反应后,将反应液倒入2000份的乙醚或石油醚中,进行沉淀析出产物,经过过滤并使用乙醚或石油醚洗涤,在60℃下烘干得到聚丙烯酸酯树脂。将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树脂按重量比1:2加入至苯甲醚中,持续进行磁力搅拌,溶解后即得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将其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通过调节涂布胶粘剂厚度,控制覆盖膜胶层厚度为25微米。涂布后放置80℃的烘箱中处理0.5h进行烘干,即得耐离子迁移聚酰亚胺覆盖膜。
54.实施例8
55.在三颈瓶中加入600份苯甲醚,并持续通入氮气。15min后,加入100份丙烯酸甲酯、
30份甲基丙烯酸丁酯、12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8份马来酸酐,持续进行磁力搅拌并加热至80℃,然后加入0.4份过氧化二苯甲酰。经过5h反应后,将反应液倒入2500份的乙醚或石油醚中,进行沉淀析出产物,经过过滤并使用乙醚或石油醚洗涤,在60℃下烘干得到聚丙烯酸酯树脂。将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树脂按重量比1:1.5加入至苯甲醚中,持续进行磁力搅拌,溶解后即得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将其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通过调节涂布胶粘剂厚度,控制覆盖膜胶层厚度为25微米。涂布后放置80℃的烘箱中处理0.5h进行烘干,即得耐离子迁移聚酰亚胺覆盖膜。
56.实施例9
57.在三颈瓶中加入150份丁酮,并持续通入氮气。15min后,加入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丙烯酸辛酯、2份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份马来酸酐,持续进行磁力搅拌并加热至70℃,然后加入0.25份偶氮二异丁腈。经过5h反应后,将反应液倒入1500份的乙醚或石油醚中,进行沉淀析出产物,经过过滤并使用乙醚或石油醚洗涤,在60℃下烘干得到聚丙烯酸酯树脂。将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树脂按重量比1:3加入至丁酮中,持续进行磁力搅拌,溶解后即得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将其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通过调节涂布胶粘剂厚度,控制覆盖膜胶层厚度为25微米。涂布后放置80℃的烘箱中处理0.5h进行烘干,即得耐离子迁移聚酰亚胺覆盖膜。
58.实施例10
59.在三颈瓶中加入300份二氧六环,并持续通入氮气。15min后,加入50份丙烯酸甲酯、10份甲基丙烯酸辛酯、2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份马来酸酐,持续进行磁力搅拌并加热至80℃,然后加入1.5份过氧化二苯甲酰。经过5h反应后,将反应液倒入1500份的乙醚或石油醚中,进行沉淀析出产物,经过过滤并使用乙醚或石油醚洗涤,在60℃下烘干得到聚丙烯酸酯树脂。将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树脂按重量比1:2加入至二氧六环中,持续进行磁力搅拌,溶解后即得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将其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通过调节涂布胶粘剂厚度,控制覆盖膜胶层厚度为25微米。涂布后放置80℃的烘箱中处理0.5h进行烘干,即得耐离子迁移聚酰亚胺覆盖膜。
60.实施例11
61.在三颈瓶中加入450份二甲苯,并持续通入氮气。15min后,加入7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0份甲基丙烯酸丁酯、15份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份马来酸酐,持续进行磁力搅拌并加热至70℃,然后加入1.5份偶氮二异丁腈。经过5h反应后,将反应液倒入2000份的乙醚或石油醚中,进行沉淀析出产物,经过过滤并使用乙醚或石油醚洗涤,在60℃下烘干得到聚丙烯酸酯树脂。将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树脂按重量比1:1.5加入至二甲苯中,持续进行磁力搅拌,溶解后即得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将其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通过调节涂布胶粘剂厚度,控制覆盖膜胶层厚度为25微米。涂布后放置80℃的烘箱中处理0.5h进行烘干,即得耐离子迁移聚酰亚胺覆盖膜。
62.实施例12
63.在三颈瓶中加入600份甲苯,并持续通入氮气。15min后,加入100份甲基丙烯酸乙酯、40份丙烯酸丁酯、16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份马来酸酐,持续进行磁力搅拌并加热至80℃,然后加入1份过氧化二苯甲酰。经过5h反应后,将反应液倒入2500份的乙醚或石油醚中,进行沉淀析出产物,经过过滤并使用乙醚或石油醚洗涤,在60℃下烘干得到聚丙烯
酸酯树脂。将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树脂按重量比1:3加入至甲苯中,持续进行磁力搅拌,溶解后即得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将其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通过调节涂布胶粘剂厚度,控制覆盖膜胶层厚度为25微米。涂布后放置80℃的烘箱中处理0.5h进行烘干,即得耐离子迁移聚酰亚胺覆盖膜。
64.实施例13
65.在三颈瓶中加入150份四氯化碳,并持续通入氮气。15min后,加入25份丙烯酸乙酯、15份甲基丙烯酸丁酯、3份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份马来酸酐,持续进行磁力搅拌并加热至70℃,然后加入1份偶氮二异丁腈。经过5h反应后,将反应液倒入1500份的乙醚或石油醚中,进行沉淀析出产物,经过过滤并使用乙醚或石油醚洗涤,在60℃下烘干得到聚丙烯酸酯树脂。将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树脂按重量比1:2加入至四氯化碳中,持续进行磁力搅拌,溶解后即得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将其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通过调节涂布胶粘剂厚度,控制覆盖膜胶层厚度为25微米。涂布后放置80℃的烘箱中处理0.5h进行烘干,即得耐离子迁移聚酰亚胺覆盖膜。
66.实施例14
67.在三颈瓶中加入300份四氢呋喃,并持续通入氮气。15min后,加入50份丙烯酸乙酯、10份丙烯酸辛酯、4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份马来酸酐,持续进行磁力搅拌并加热至80℃,然后加入0.2份过氧化二苯甲酰。经过5h反应后,将反应液倒入1500份的乙醚或石油醚中,进行沉淀析出产物,经过过滤并使用乙醚或石油醚洗涤,在60℃下烘干得到聚丙烯酸酯树脂。将上述所得聚丙烯酸酯树脂按重量比1:1.5加入至四氢呋喃中,持续进行磁力搅拌,溶解后即得耐离子迁移胶粘剂,将其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通过调节涂布胶粘剂厚度,控制覆盖膜胶层厚度为25微米。涂布后放置80℃的烘箱中处理0.5h进行烘干,即得耐离子迁移聚酰亚胺覆盖膜。
68.对比例1
69.在三颈瓶中加入250份二氧六环,加热至70℃并回流,加入32份丁二酸,搅拌并充分溶解后,降温至35℃,继续加入50份epon828,继续充分搅拌30min混合均匀,继续加入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0.5份,并搅拌2min,即得胶粘剂。将所得胶粘剂涂布于聚酰亚胺薄膜上,通过调节涂布胶粘剂厚度,控制胶厚为25微米。涂布后放置80℃的烘箱中处理0.5h进行烘干,即得聚酰亚胺覆盖膜。
70.对比例2
71.在三颈瓶中加入150份去离子水、5份十二烷基磺酸钠、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丙烯酸丁酯、5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份丙烯酰胺、2份丙烯酸,1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持续进行机械搅拌(400rpm)并加热至70℃进行乳化,经过0.5h乳化后将机械搅拌转速降低为300rpm,然后加入0.5份过硫酸钾。经过3h反应后,得到胶粘剂乳液,将其均匀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上,通过调节涂布胶粘剂厚度,控制覆盖膜胶层厚度为25微米。涂布后放置80℃的烘箱中处理0.5h进行烘干,即得聚酰亚胺覆盖膜。
72.二、性能测试
73.1、测试方法
74.(1)剥离强度测试方法
75.将所得覆盖膜与覆铜板进行在180℃下进行5min压合,然后将样品放置180℃的烘
箱中进行2h的固化,然后进行剥离强度测试。将样品裁成200
×
25mm2的样条,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深圳新三思公司,型号为sans cmt 6000)进行剥离强度测试,如下图1所示。其中,拉伸速度为50mm
·
min-1
,有效剥离长度至少为100mm,剥离强度计算公式为σ=f/b(f为剥离力,n;b为试样宽度,mm;σ为剥离强度,n/mm)。
76.(2)耐离子迁移测试
77.将覆盖膜与设计如图2的fpc在180℃下进行5min压合,然后将复合了覆盖膜的fpc放置180℃的烘箱中进行2h的固化,然后使用激光切割得到测试样条。将测试样条放置温度为85℃和相对湿度为85%的环境箱中放置96小时进行前处理,然后马上转移至绝缘电阻测试系统(深圳市泰斯特尔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ti-sir128-5-2)中接通正负极进行耐离子迁移测试,设置测试条件为:工作电压100v,偏电压50v,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85℃和85%,测试时间为1008h,失效判定设置为电阻值小于10mω。
78.2、测试结果
79.将实施例1~14及对比例1~2的覆盖膜与铜箔复合后的剥离强度及与fpc复合后的耐离子迁移性能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所得结果如下表1所示:
80.表1.性能测试结果
[0081][0082][0083]
当前,传统覆盖膜的胶粘剂一般为环氧树脂,还有部分为聚丙烯酸酯。工业生产的环氧树脂主要由多元酚、多元醇等含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与环氧氯丙烷经缩聚而得,该过
程会产生大量的氯离子和钠离子(或钾离子),难以被完全除去。残留的氯离子和钠离子(或钾离子)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相当于电解质,容易使铜离子发生迁移,而导致绝缘可靠性大幅下降。如表1中的对比例1,使用传统的环氧树脂作为胶粘剂,所得覆盖膜的耐离子迁移测试在698h后失效,无法通过性能源汽车fpc所要求的1008h测试。覆盖膜用的聚丙烯酸酯类胶粘剂以水乳液为主,其中必不可少的表面活性剂成分属于离子化合物,同样容易导致离子迁移的发生,如表1中的对比例2所示。此外,传统的环氧树脂和聚丙烯酸酯胶粘剂均含有大量的极性基团(羧基、氨基、羟基等),赋予了胶粘剂材料优秀的剥离强度,但同时也容易使材料吸水率升高,不利于耐离子能力的提升。
[0084]
如表1中的实施例1-14,本发明采用溶液聚合法得到聚丙烯酸酯类树脂,该树脂采用丙烯酸酯类单体、功能单体共聚而成。丙烯酸酯类单体中含有长短不一的烷基,短烷基赋予材料良好的刚性,而长烷基赋予材料良好的韧性。而功能单体中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以及马来酸酐,因含有环氧基团和酸酐基团而使合成的聚丙烯酸酯类树脂支链上同时接枝这两种功能基团,使其后续加工压合烘烤过程可以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同时,本发明聚丙烯酸酯类树脂没有使用丙烯酸、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含有羧基、氨基、羟基的单体,因此合成树脂中不含活泼氢,从而使其较传统的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具有更低的吸水率,有利于覆盖膜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保持较好的耐离子迁移能力。虽然不含活泼氢使剥离强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实例1-14中的剥离强度均大于1.01n/mm,仍高于fpc要求的0.7n/mm的标准,不影响其使用性能。为提高耐离子迁移能力,本发明聚丙烯酸酯类树脂及其胶粘剂,通过溶液法合成,避免离子化合物的引入,从而降低高温高湿环境下出现原电池化学反应的发生风险,也即提高了覆盖膜材料的耐离子迁移能力,使其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对fpc在绝缘可靠性方面的严苛要求。
[0085]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