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改良材料及其生态化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17720发布日期:2023-07-19 20: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土壤改良材料的生态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制粉/分级设备选用气流磨、蒸汽磨、球磨或雷蒙磨中的任意一种,要求设备耐腐蚀并配套湿式电除尘或耐酸、耐湿的布袋除尘器收集s2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制粉/分级设备选用中速磨、雷蒙磨、球磨中的任意一种,制取的颗粒为扁片状;制粉/分级设备选用气流磨、蒸汽磨中的一种,制取的颗粒为多面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土壤改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酸性气体、所述水蒸汽均为步骤s1中热解过程的产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改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所述菌根真菌复合菌剂,由菌根真菌、根际促生细菌、腐霉菌、保水剂和碳基载持吸附材料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壤改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每平方米隔层二上,菌根真菌复合菌剂与营养土、泥炭土或风化煤中的一种按质量比1:1000搅拌均匀,彻底分散化后均匀铺撒在隔层二上,其中,菌根真菌复合菌剂的用量为0.1-5g,营养土、泥炭土或风化煤中的一种的用量为0.1-5kg。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壤改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种植或移栽植物时,使用菌根真菌复合菌剂对种子或植物枝条进行处理,种子需进行包衣、拌种,枝条需进行蘸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土壤改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7建设绿库过程中,选配根部滴灌增氧系统,并建设取样走廊、配备太阳能辅助光源系统,促进植物发育、土壤熟化和防治病虫害。

9.一种土壤改良材料,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土壤改良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土壤改良材料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改良材料及其生态化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土壤改良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矸石、钢渣、粉煤灰、炉渣等工业固废,厨余垃圾、市政污泥等城镇固废和秸秆、粪便等农业固废为主要原材料,充分利用固废热解过程中的烟气组分和余热用于制备微粉、超微粉的风选分级,利用菌根真菌复合菌剂增强宿主植物适应性、抗逆性、抗病性和穿透性,宿主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进行固碳,其根系及根周生命共同体不仅增加土壤中养分和有机质含量,而且生产丰富的有益微生物群落。制备过程绿色低碳,所产土壤改良材料使用提质效果好、综合效益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邹炎,靳大鹏,刑宇,张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格润合泰生态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