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古建筑修复的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95517发布日期:2023-09-19 22:13阅读: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古建筑修复的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建筑防水材料。


背景技术:

1、防水材料是建筑物的围护结构,要防止雨水、雪水和地下水的渗透;要防止空气中的湿气、蒸汽和其他有害气体与液体的侵蚀;要防止给排水的渗翻。建筑物需要进行防水处理的部位主要是屋面、墙面、地面和地下室。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证用户具有良好的居住体验,经常会用到多种防水材料,从而起到对一些遇水易受损材料的保护,目前现有防水材料的防水性能稍差同时粘结性不好,且易老化,针对的施工部位是砼及水泥基层比较多。

2、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古建筑修复的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提高纤维层的致密程度,增大隔水作用,纤维层致密程度的提高有效降低了水通量,提高了纤维层与隔水材料的防水效果。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3、一种适用于古建筑修复的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所述防水涂料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改性纤维层、粘合剂层与纺丝层,所述改性纤维层、粘合剂层与纺丝层之间的厚度比为(10~100):1:(3~5);

4、制备步骤包括制备改性纤维层、粘附和制备防水材料;

5、所述制备改性纤维层步骤为:将天然纤维与丁苯纤维在开炼机上薄通并均匀包辊,塑炼后加入纤维总重3.8~4.5%经预混合并粉碎的白炭黑与2,4-吡唑啉酮的混合物,打三角包混匀后下片;

6、依次加入活性氧化铁、硬脂酸钠、防老剂、胍唑、油酸甲酯,调小辊距,将胶料薄通后再打三角包,调大辊距,出片;胶料停放后,在开炼机上返炼,下片;

7、胶料中加入硫黄,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出模后常温涂刷,后凝固即得改性纤维层。

8、开炼机:开放式炼胶机的简称。橡胶工厂用来制备塑炼胶、混炼胶或进行热炼、出型的一种辊筒外露的炼胶机械。

9、薄通:薄通塑炼法是保证开炼机的辊距在1mm以下,胶料通过辊间后不包辊而直接落在接料盘上,等胶料全都通过辊距后,再将胶料返回到辊距上方重新通过辊距,这样反复数次,直至达到要求的可塑度为止。

10、白炭黑是白色粉末状x-射线无定形硅酸和硅酸盐产品的总称,主要是指沉淀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和超细二氧化硅凝胶,也包括粉末状合成硅酸铝和硅酸钙等。白炭黑是多孔性物质,其组成可用sio2·nh2o表示,其中nh2o是以表面羟基的形式存在。能溶于苛性碱和氢氟酸,不溶于水、溶剂和酸(氢氟酸除外)。耐高温、不燃、无味、无嗅、具有很好的电绝缘性

11、硬脂酸钠:指十八酸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7h35coona,白色油状粉末,有滑腻感和脂肪气味。易溶于热水或热醇。水溶液因水解呈碱性,醇溶液为中性。由十八烷酸和氢氧化钠相互作用而制得。用于牙膏制造,也用作防水剂和塑料稳定剂。

12、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备改性纤维层步骤中,天然纤维与丁苯纤维的重量比为1:1.5~2。

13、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备改性纤维层步骤中,每1000重量份纤维中依次加入8~12重量份活性氧化铁、12~15重量份硬脂酸钠、3~5重量份防老剂、3~5重量份胍唑、10~15重量份油酸甲酯。

14、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备改性纤维层步骤中,硫化条件为160~170℃×tc90,硫化压力为6~8mpa。

15、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粘附步骤为:在170~200℃下,往熔融的非晶态a-烯烃共聚物中加入纳米钛白粉、二甲硫醚,搅拌,接着加入乙烯-苯乙烯共聚物,搅拌至完全熔融,得到粘合剂,趁热将所述粘合剂涂覆在纤维层上,即得粘合剂层。

16、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粘附步骤中,10重量份熔融的非晶态a-烯烃共聚物中加入0.2~0.5重量份纳米钛白粉、0.01~0.015二甲硫醚、5~8重量份乙烯-苯乙烯共聚物。

17、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备防水材料步骤为:将异丁酸甲酯与四甲基硅氧烷以摩尔比1:0.88~1.42混合均匀,滴入浓盐酸与对氯苯磺酸,再加入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室温下磁力搅拌后静置陈化,脱去水与乙醇即得溶胶层,在粘合剂层冷却之前,将溶胶层涂覆在粘合剂层上方,然后在溶胶层与纤维层之间施加压力,保压固化后即得。

18、有益效果:

1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古建筑修复的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并牢固粘附的改性纤维层、粘合剂层与纺丝层,各材料层均具有较强的阻水作用,其相互间粘附牢靠,可以有效防止水的渗入,是一种具有优良隔水作用且塑性好,适应性好的防水材料。本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备改性纤维层步骤可以大大提高纤维层的致密程度,增大隔水作用,纤维层致密程度的提高有效降低了水通量,提高了纤维层与隔水材料的防水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古建筑修复的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古建筑修复的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改性纤维层步骤中,天然纤维与丁苯纤维的重量比为1:1.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古建筑修复的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改性纤维层步骤中,每1000重量份纤维中依次加入8~12重量份活性氧化铁、12~15重量份硬脂酸钠、3~5重量份防老剂、3~5重量份胍唑、10~15重量份油酸甲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古建筑修复的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改性纤维层步骤中,硫化条件为160~170℃×tc90,硫化压力为6~8mpa。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适用于古建筑修复的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步骤为:在170~200℃下,往熔融的非晶态a-烯烃共聚物中加入纳米钛白粉、二甲硫醚,搅拌,接着加入乙烯-苯乙烯共聚物,搅拌至完全熔融,得到粘合剂,趁热将所述粘合剂涂覆在纤维层上,即得粘合剂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古建筑修复的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步骤中,10重量份熔融的非晶态a-烯烃共聚物中加入0.2~0.5重量份纳米钛白粉、0.01~0.015二甲硫醚、5~8重量份乙烯-苯乙烯共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古建筑修复的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防水材料步骤为:将异丁酸甲酯与四甲基硅氧烷以摩尔比1:0.88~1.42混合均匀,滴入浓盐酸与对氯苯磺酸,再加入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室温下磁力搅拌后静置陈化,脱去水与乙醇即得溶胶层,在粘合剂层冷却之前,将溶胶层涂覆在粘合剂层上方,然后在溶胶层与纤维层之间施加压力,保压固化后即得。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古建筑修复的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建筑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制备改性纤维层、粘附和制备防水材料步骤;将天然纤维与丁苯纤维在开炼机上薄通并均匀包辊,塑炼后加入纤维总重3.8~4.5%经预混合并粉碎的白炭黑与2,4‑吡唑啉酮的混合物,打三角包混匀后下片;依次加入活性氧化铁、硬脂酸钠、防老剂、胍唑、油酸甲酯,调小辊距至,将胶料薄通后再打三角包,调大辊距,出片;胶料停放后,在开炼机上返炼,下片;胶料中加入硫黄,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出模后常温涂刷,后凝固即得改性纤维层。本发明目的提高纤维层的致密程度,增大隔水作用,纤维层致密程度的提高有效降低了水通量,提高了纤维层与隔水材料的防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珅,杨国勋,陶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