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铝塑膜外层层间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12174发布日期:2024-03-13 21: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铝塑膜外层层间胶的制备方法,胶为聚合物树脂经溶剂溶解,其特征在于:聚合物树脂为将脂环族二元羧酸或脂环族酸酐和直链脂肪族二元醇混合进行酯化反应,待酯化反应后,加入带有支链的脂肪族二元醇和脂肪族二元羧酸,在低真空条件下继续进行酯化反应,而后提升系统真空度,在高真空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最终获得分子量在20000~45000的高分子聚合物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铝塑膜外层层间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树脂按50~60%的固含量溶于溶剂中,得到高固含低粘性的外层层间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铝塑膜外层层间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脂环族二元羧酸或脂环族酸酐和直链脂肪族二元醇混合,以50~80℃/h的速度由室温升温至140~180℃,保温反应1~2h,进行酯化反应;待酯化反应完成后,加入带有支链的脂肪族二元醇和脂肪族二元羧酸,于180~210℃在70~90kpa绝对压强下继续进行酯化反应1~2h,而后提升系统真空度,于210~250℃在0.1~0.5kpa绝对压强下进行缩聚反应1~3h,最终获得分子量在20000~45000的高分子聚合物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电池铝塑膜外层层间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环族二元羧酸中两个羧酸基团为邻位或间位;脂环族酸酐中脂环上的取代基团为邻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电池铝塑膜外层层间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高分子聚合物后将反应体系通入氮气恢复至常压,将物料与溶剂混合,使温度降到溶剂回流温度,使固体物料全部溶解,至体系内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电池铝塑膜外层层间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环族二元羧酸或脂环族酸酐、直链脂肪族二元醇、支链脂肪族二元醇和脂肪族二元羧酸的摩尔比为10:12~20:3~8:5~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铝塑膜外层层间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链脂肪族二元醇为c2-c7的直链二元醇;所述脂环族二元羧酸或脂环族酸酐为脂环含碳数为c4-c6的脂环族二元羧酸或酸酐;所述支链脂肪族二元醇为c3-c8的支链二元醇;所述脂肪族二元羧酸为c4-c12的脂肪族二元羧酸。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电池铝塑膜外层层间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选取亚磷酸三苯酯、对叔丁基苯酚、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或四(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酸)季戊四醇酯等,加入量为反应物质量的0.04~0.2%;所述催化剂选取氧化锑或二丁基氧化锡,加入量为脂肪族二元酸质量的0.02~0.2%。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锂电池铝塑膜外层层间胶,其特征在于:按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所得规整的、分子链中各功能结构片段分布更为均匀的、分子量20000~45000的锂电池铝塑膜外层层间胶聚合物。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铝塑膜外层层间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在作为锂电池铝塑膜中作为外层层间胶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铝塑膜外层层间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将脂环族二元羧酸或脂环族酸酐和直链脂肪族二元醇混合进行酯化反应,待酯化反应后,加入带有支链的脂肪族二元醇和脂肪族二元羧酸,在低真空条件下继续进行酯化反应,而后提升系统真空度,在高真空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最终获得分子量在20000~45000的高分子聚合物树脂。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过程安全可控,产品柔韧性能好,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粘结性和抗冲击性能。本发明制备的外层层间胶,可满足锂电池铝塑膜的应用性能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灿,魏田,段庆松,付洪娥,王新,卫金皓,胡曦华,鲁琴,李致轩,冯斯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