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涂布的聚碳酸酯制品的方法

文档序号:376358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产涂布的聚碳酸酯制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涂布的聚碳酸酯薄膜的方法;更具体地讲,涉及改进的方法以(1)在聚碳酸酯薄膜表面提供控制的表面精整和可印刷的、紫外线辐射固化的涂层,(2)透过聚碳酸酯树脂薄膜的辐射不使未涂布的表面降解。聚碳酸酯树脂薄膜一般具有可接受水平的强度和透明度以用于多种目的和用途,但缺乏高水平的抗磨性和化学耐性。辐射可固化的丙烯酸涂料及其增强抗磨性和化学耐性的应用方法是已知的,参见美国专利4,929,506、5,162,390和5,271,968的说明书。尽管现有方法将辐射可固化的丙烯酸涂料用于聚碳酸酯薄膜上,但这些固化的涂层的表面精整以及可印刷性却不能达到要求。油墨或树脂对聚碳酸酯薄膜的粘合力受聚碳酸酯薄膜降解的负面影响。我们发现,通过用平均波长选定在大约320nm以上(最好是大约320-400nm)的紫外线辐射固化薄膜涂层,可大大提高油墨和树脂对聚碳酸酯薄膜的粘合力。在该波长的操作可减少未涂布的树脂表面的降解。本发明的涂布薄膜产品表现出增强的抗磨性和化学耐性,扩大了它们在用以生产汽车、用具和商业设备的部件的模内(in-mold)装饰(IMD)方面的用途。模内装饰包括置于模具中的印刷膜或嵌花(它们可以制成三维形状)的使用,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将热塑性树脂注射到薄膜后面。本发明的焦点是使用较长波长的UV辐射,以生产“UV硬涂布的”薄膜,随后将其用于IMD应用中。这在用具市场方面是特别重要的,因为这些用具需要使用硬涂布薄膜用于抗磨性和化学耐性。我们发现,使用较短波长的UV光(<320nm)固化聚碳酸酯表面的“涂层”时,引起聚碳酸酯表面光化学诱导的氧化。本发明包括生产涂布的聚碳酸酯薄膜的方法,包括提供具有上下表面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热塑性薄膜;用辐射可固化的丙烯酸涂料组合物至少涂布上下薄膜表面中的一面;用平均波长选定在大约320nm以上的紫外线辐射固化薄膜表面上的涂层。本发明也包括涂布薄膜产品及其在模内装饰中的用法。本文使用的“涂布”包括连续涂布和诸如丙烯酸油墨丝网印刷技术使用的制图法等的不连续涂布。附图是实施本发明方法的浇铸鼓的水平正视示意图。本发明方法的推荐实施方案涉及以下步骤(i)将基本上不含不反应的挥发性成分(诸如溶剂等)的紫外线辐射(UV可固化)涂料组合物用于聚碳酸酯树脂基材的表面;(ii)将未固化涂料组合物和基材表面加热至在90-150°F中选定的温度,以使一部分未固化的涂料组合物进入聚碳酸酯树脂基材表面之下的区域;(iii)将上面限定波长(平均波长)的紫外线辐射导向涂料组合物和渗透的区域,紫外线辐射固化应用的涂料组合物。涂料组合物UV固化时,聚碳酸酯树脂基材表面之下的渗透区域在基材和固化的涂层之间提供一个连锁带,以提高强度。本发明方法提供聚碳酸酯树脂薄膜表面上的紫外线辐射固化的涂层。附图中描绘的具体设备用来应用和固化连续的聚碳酸酯薄膜基材上的涂料。与附图的设备一起使用的薄膜基材应该柔性的,并且能够允许紫外线辐射能通过,而聚碳酸酯薄膜的性质不应该不可接受地受这种辐射能通过的影响。辐射能源选择以紫外线辐射频率(平均波长为大约320-400nm)进行操作。本发明方法推荐的聚碳酸酯薄膜是用诸如LEXAN树脂(GeneralElectricCompany的产品)之类的热塑性聚碳酸酯材料制成的聚碳酸酯薄膜。美国专利4,351,920(在此并入作为参考)描述了聚碳酸酯树脂的一般实例,通过芳族二羟基化合物与诸如光气之类的碳酸酯前体反应来获得。推荐的芳族二羟基化合物是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即双酚-A。芳族聚碳酸酯树脂包括由二羟基苯酚、碳酸酯前体和诸如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之类的二羧酸的反应产物获得的聚酯碳酸酯。也可以将大量的乙二醇可选地用作反应物。聚碳酸酯薄膜可以用众所周知的方法制造。通常将熔化的聚碳酸酯浇铸到压出轧辊架上,将材料的两面都抛光并压成一致的厚度。结合附图的设备,根据基材保持柔性的能力,聚碳酸酯薄膜基材的厚度可以为大约0.5-30密尔,最好为5-20密尔。紫外线辐射可固化的涂料组合物一般包含单体和含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乙烯不饱和的低聚物,以及其它100%固体可转化的材料(例如可溶性单体聚合物和高弹体、无机硅石填料和颜料等)。涂料系统一般包含分子量为大约100-1000以及具有单不饱和或二不饱和、三不饱和或高级多官能不饱和位点的单体。在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中,涂料基本上不含(<1%)挥发性的不反应成分,涂料组合物最好是99-100%(重量)反应成分和固体材料,优选99.9-100%(重量)反应成分和固体材料,最优选100%(重量)反应成分和固体材料。固体材料包括诸如聚合材料和胶态硅石之类的非挥发性固体材料。适宜的聚合材料包括醋酸纤维素丁酸酯。涂料组合物暴露于紫外线辐射时,最好可以100%转化为固体。涂料组合物可以含有大量诸如间苯二酚单苯甲酸酯之类的潜在的UV筛网。涂料组合物也含有大量的光引发剂,以有效地允许在选定的波长下光固化成分。推荐的丙烯酸涂料组合物含有基本水平的相对低分子量的脂族烷二醇二丙烯酸酯,后者在接触和暴露于较高温度时,通过扩散,渗透到聚碳酸酯基材表面之下的区域。适宜的脂族烷二醇二丙烯酸酯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推荐的丙烯酸涂料组合物基于涂料组合物总重含有5-60%(重量)的脂族烷二醇二丙烯酸酯。脂族烷二醇二丙烯酸酯最好在其脂族部分含有2-12个碳原子。适宜的脂族烷二醇二丙烯酸酯包括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丁二醇二丙烯酸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辛二醇二丙烯酸酯、癸二醇二丙烯酸酯。推荐的涂料组合物含有大约37%(重量)三甲醇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大约15%(重量)二季戊四醇单羟基五丙烯酸酯(DIPEPA)、37%(重量)2,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大约9%(重量)醋酸纤维素丁酸酯(CAB)和大约2%(重量)光引发剂-二乙氧基苯乙酮(DEAP)。推荐的硅石填充的丙烯酸涂料应用22%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22%三甲醇丙烷三丙烯酸酯、35%官能化胶体硅石、7%潜在的紫外线辐射吸收剂(诸如D.R.Olson在J.AppliedPolymerScience28,1983,页1159描述(在此并入作为参考)的Cyasorb5411(BSEX)的苯磺酸酯等)和3%光引发剂(诸如二乙氧基苯乙酮(DEAP)等)。Olson等人的美国专利4,455,205、Olson等人的美国专利4,491,508、Chung的美国专利4,478,976和Chung的美国专利4,486,504(在此并入作为参考)提出了典型的官能化胶体硅石。脂族烷二醇二丙烯酸酯、特别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由于它能够快速地膨胀聚碳酸酯模,在涂料组合物固化时,便于迅速地和恰当地使足够量的涂料组合物渗透和扩散到基材表面之下的区域,促进涂层和基材之间的粘合。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以下实施例和附图时,会理解本发明。附图描述了按照本发明方法在聚合基材表面应用和固化涂层的适宜的设备。辐射可固化涂料10通过使其以控制的速率流到薄膜基材14表面来连续应用。由通常未涂布基材14辊(当按照本发明方法待应用的涂层为丝网印刷图案时,基材辊14可以为用接受油墨的涂料预先涂布的聚碳酸酯薄膜轧辊)环绕核心16形成基材辊12。根据浇铸鼓18(在下面描述)的运动,基材14的松散的。通过使用点样器20将材料滴到基材14上,将涂料10用于基材14表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明显看出,在涂布系统中可进行调整,以有效地将涂料用于基材。可以用多种众所周知的辊涂方法(诸如喷涂、刷涂、幕涂和浸渍等),也可以用其它众所周知的辊涂方法(诸如反向辊涂等)将涂料10用于基材14。用于基材的辐射可固化涂料10的厚度以及产物固化的硬涂层21的厚度取决于最终的制品和所需的物理性质,它们的厚度可以为大约0.05-5.0密尔不挥发性涂料。推荐的厚度为大约0.2-0.5密尔。将涂料10用于基材14后,将涂布的基材22导向压料辊24。制成本发明所用压料辊24的材料的选择并不重要。轧辊可以由塑料、金属(即不锈钢、铝)、橡胶、陶瓷材料等制成。压料辊24可以装有套管,最好由诸如四氟乙烯或聚丙烯之类的弹性材料或由多种市售合成橡胶化合物及其掺合物制成。套管很好地适合轧辊表面,提供一个光滑的、摩擦力最小的表面以接触基材22。压料辊24可以调整与浇铸鼓18的相对位置(在下面描述),并且可以可选地单独驱动。如附图所示,浇铸鼓18位于压料辊24相邻的位置,使得压料辊24的外周与浇铸鼓18相互邻近,在界面定义一个夹26(在下面描述)。施于压料辊24和浇铸鼓18界面的压力可以用众所周知的方法(诸如气缸(未显示)附着于压料辊24的轴28上,选择性地将轧辊压向浇铸鼓18)进行调整。当基材不通过夹26时,通常用于界面的压力是轻微的。当具有涂层的基材通过夹26时(如下描述),可以根据大量参数再调整所用的压力。浇铸鼓18环绕轴19,最好由导热材料制成,最好由不锈钢或镀铬钢制成。而且,浇铸鼓最好由外部电源(未显示)单独驱动。根据需要赋予涂料10和产物硬涂层38的纹理或图案,浇铸鼓表面30可以带有多种纹理或图案。例如,如果硬涂层38需要高度的光彩,那么表面30可以带有高度抛光的镀铬表面。如果硬涂层38需要低光泽,那么表面30可以低度抛光,以提供涂层粗糙的纹理。相似地,表面30可以压印设计的图案,以赋予硬涂层38镜像的设计图案。固化的涂层产生硬涂层38,因此硬涂层38变为永久性的浇铸鼓表面30的镜像图案。尽管可以使用氮气过滤层以确保涂料组合物的厌氧固化,但最好不用这种氮气过滤层而获得厌氧固化。为了在固化前减少涂料10中存在的空气,小心地调整能够施于夹26上的压力。可以按上述完成示于上夹26的压力。为了获得一定的涂层厚度,施于夹26的准确压力取决于诸如涂料10的粘度、基材速度、表面30上设计图案(如果存在)的精细程度、浇铸鼓的温度之类的因素。对于厚度为15mis的基材,通常在涂布的基材上应用涂布于其上的、厚度为0.6密尔、粘度为220厘泊的基于丙烯酸的涂料,基材速度为50英尺/分钟,辊套的硬度为55硬度计硬度(肖氏A),夹压力为25磅/线性英寸。藉此将涂料10压至既与基材22接触,也与浇铸鼓表面30都接触,因此确保涂料在固化期间基本上缺乏游离的双原子氧,以确保基本上完成涂料的固化,固化的涂料-硬涂层38表现出浇铸鼓表面30上纹理和/或图案的镜像。过量的涂料在夹26上形成未固化涂料组合物材料的珠粒31。该珠粒31确保足够的涂料组合物通过夹26进入浇铸鼓的宽度方向。具有涂料10的基材通过夹26后,用光系统紫外线辐射能源进行固化。如附图所示,发射紫外线辐射能的工具32将紫外线辐射能发射到基材22的表面34(与具有涂料10的表面36相对)上。辐射能透过半透明的基材22,被涂料10吸收。UV辐射的平均波长在320nm以上,最好为大约320-400nm。用来产生这种UV辐射的灯系统可以包括放电灯,例如氙灯、金属卤化物灯、金属弧光灯,或高压、中压或低压汞蒸汽放电灯,每种灯的操作压从低至几个毫伏到高至10个大气压。透过基材22用于涂料10的辐射计量水平为大约2.0-10.0J/cm2。适用于本发明的典型的UV固化系统为300瓦的Fusion系统F-450微波型UV灯(D灯泡或V灯泡)。D灯泡的输出光谱为大约200-450nm(平均为320-400nm),而V灯泡的输出光谱为大约280-450nm(平均为大约320nm)。其它具有特定平均波长的市售灯由AmericanUltravioletCompanyorUVSystemsandEquipment生产。滤器也可以与辐射较宽波长光谱的UV灯一起使用,以消除较短的波长,藉此辐射特定的平均波长,参见例如美国专利4,042,849(在此并入作为参考)中描述的滤器。将UV光导向基材22表面的灯数不重要;然而较多的灯可以允许具有涂料10的基材的较高生产速率。当生产线速率为大约50英尺/分钟时,一般两个灯(每个产生300瓦/线性英寸的辐射能)对于厚度为大约0.5密尔的、基于丙烯酸的涂层来讲是足够的。这种固化步骤既导致多官能丙烯酸单体的聚合,也导致聚合物的交联,形成硬的、非粘合力涂层。涂层在离开浇铸鼓18表面后,可以通过进一步暴露于特定波长的紫外线辐射接受后固化。按照本发明方法在基材22上应用和固化涂料10后,产生的产物是硬涂布的聚碳酸酯薄膜制品38,将其导向托滚40、42和44,然后收集在导出滚46上,后者一般单独驱动,并且能够从浇铸鼓表面30分离硬涂布的聚碳酸酯制品38。本发明的推荐实施方案涉及在固化涂料组合物10之前,将聚碳酸酯基材22和未固化的涂料组合物10加热至大约90-150°F。在本发明推荐的方法中,应用的涂料组合物10在涂料组合物10应用后以及在固化前,需要在足以引起足够量的涂料组合物扩散到热塑性树脂基材22表面34之下区域的温度下,与热塑性树脂基材22接触足够时间。涂料组合物10最好渗透到表面之下的深度为0.05-5微米,更好是0.1-1微米,产生包含热塑性树脂和涂料组合物的区域。该区域邻近基材固化的表面36。基材22和涂料组合物10最好在90-150°F的较高温度下保持接触1-5秒。加热步骤不明显地涉及涂料组合物的固化。涂层10固化时,渗透的区域提供热塑性树脂和固化的涂层38的连锁基体,将涂层10和基材22锁在一起,提高它们之间的粘合力。在紫外线辐射能涂料组合物10之前,基材22和涂料10的加热步骤可以通过内部加热鼓18来完成。该鼓可以通过热油等进行内部加热(未显示)。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是辐射可固化成分,而不是加热可固化成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氮气过滤层可以单独使用或与本发明的设备和推荐方法一起使用。以下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方式和方法,但不应该解释为限制本发明最广泛的方面。实施例1使用上述设备以及附图所示的设备,用三种油墨中的一种涂布厚度为0.007-0.025”的聚碳酸酯树脂薄膜。涂层通过平均波长为大约400nm的掺镓弧光灯的辐射暴露进行固化。油墨类型、生产线速度、光功率和获得的粘合力示于以下表1中。表1墨水类型生产线速度灯功率粘性375fpm300w/i未通过(3)275fpm300w/i通过(4)275fpm200w/i通过(4)130fpm300w/i通过(4)330fpm300w/o通过(4)275fpm100w/i未通过(3)375fpm100w/i未通过(1)375fpm200w/i未通过(2)未印刷N/AN/AN/A对照粘性分级系统1=完全不合格2=不合格3=稍微不合格4=合格实施例2使用上述设备以及附图所示的设备,用多种U-V可固化硬涂料涂布厚度为大约10密尔的聚碳酸酯树脂薄膜(LexanGeneralElectricCompany,surpa.)。用掺镓灯(平均波长为大约320-400nm)固化后,涂布的薄膜(标志为“HP-S”、“HP-H”和“HP-W”)试验其粘合力、化学耐性和抗磨性。通过切割涂布薄膜HP-S、HP-H和HP-W的长条以及直接将聚碳酸酯树脂在薄膜表面上注模而获得薄膜/树脂片来进行试验。剥离强度(将薄膜拉离片所需的力)在英思特朗张力试验仪上测定。也可以进行试验以测定化学耐性、泛黄度指数(YI)和抗磨性(ASRM-D1044)。对照为未涂布的聚碳酸酯薄膜。以下表2阐明了试验结果。为了进行比较,重复该实施例的步骤,只是固化用平均波长为大约250-320nm的汞弧光灯(Hfusion系统灯)替代掺镓灯进行固化。试验结果也示于以下表2中。使用合成的聚合树脂薄膜或树脂片来装饰模塑的聚碳酸酯树脂制品是众所周知。模塑这类制品的方法(模内装饰)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在美国专利4,898,706、4,961,894和5,264,172(均在此并入作为参考)中描述的。嵌花薄膜或嵌花片通常制成三维形状并置于模具中。将熔化的热塑性树脂注入形成的基材之后的模腔空间中。脱模时,获得装饰的制品。表2</tables>对照剥离强度(psi)-(对照)=42上述表2表明,用掺镓灯固化的HP-H和HP-W涂布薄膜的起始泛黄度指数(YI)提高了。泰伯抗磨性试验(CS10F轮,500g,100个周期)和用甲基.乙基酮(MEK)进行的化学耐性试验不受固化的影响。然而,观察到的最具戏剧性的效果是两组样品的剥离强度。剥离强度测定未涂布薄膜表明和Lexan树脂之间的粘合力。用掺镓灯的剥离强度戏剧性地提高至>40psi,而用一般的汞弧光灯的剥离强度<1psi。使用未暴露于UV灯的PC薄膜时(对照),剥离强度为42psi。实施例3使用上述设备以及附图所示的设备,用辐射可固化的丙烯酸树脂涂料涂布一系列的聚碳酸酯薄膜(LexanGeneralElectricCompany,surpa.)。在薄膜制品上的一部分上用“H”型fusionUV灯进行固化,在薄膜制品上的一部分上用“D”型fusionUV灯进行固化,在薄膜制品上的剩余部分上用“V”型fusionUV灯进行固化。Fusion“H”灯为最短波长UV输出灯(250-320nm),而Fusion“V”灯产生最长波长的UV光(>380nm)。Fusion“D”灯产生的波长为320-400nm。该系列的薄膜接受不同次数的辐射暴露。每张薄膜(10密尔)用标准LEXAN树脂在注模打包机上用centergatedplaque工具进行模塑。由于多种模塑条件对最终结果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使用“最适”模塑条件。将每张模塑片切成1”宽的长条,在英思特朗张力试验仪用90°剥离夹具将薄膜拉离模塑片。以下表3总结了该结果。表3UV暴露粘合力Fusion灯次数(lbs/in2)H10,0,0,0H5-,-,-,-H10-,-,-,-H15-,-D1+,+,+,+D5○,○,○,○D10-,-,-,-D15-,-,-,-V1+,+,+,+V5+,+,+,+V10+,+,+,+V15+,+,+,+H1+,+,-,-H5+,+,-,-H10+,+,-,-H15+,+,-,-D1+,+,+,+D5+,+,+,+D10+,+,+,+D15-,-,-,-V1+,+,+,+V5+,+,+,+V10+,+,+,+V15+,+,-,-H1-,-,-,-H5-,-,-,-H10-,-,-,-H15-,-,-,-V1-,-,-,-V5-,-,-,-V10-,-,-,-V15-,-,-,-+=好(>10lbs/in2)注○=一般(5-10lbs/in2)-=差(<5lbs/in2)该系列试验清楚地表明,较长波长的Fusion灯(“D”和“V”)允许某些聚碳酸酯薄膜进行10次UV暴露。然而,额外的UV暴露,即使用较长波长的灯,对粘合力也没有好的影响。这暗示用较短波长的灯进行1次UV暴露产生足够的UV,在聚碳酸酯薄膜表面诱导光化学氧化作用,以分裂用于IMD应用的聚碳酸酯薄膜表面对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合力。实施例4如实施例3所见,由于这些薄膜对模塑树脂的粘合力<1psi,因此supra.聚碳酸酯薄膜难以用于IMD应用。这种薄膜的脱层确定为由于短波长UV在UV固化过程中诱导聚碳酸酯薄膜的第二表面氧化。按上述应用UV硬涂布系统,用Fusion系统“D”灯固化可固化的硬涂层。然后将样品用6”×8”的聚碳酸酯树脂片在JSW注塑模压机中再模塑。然后将再模塑片切成1”×8”的长条,用带有气动薄膜夹钳和90°剥离夹具的InstronModel1115测定薄膜对树脂的粘合力。获得的粘合力结果列于以下表4中。表4CtWt生产线(mils)固化速率/平均粘合力速度(起始)固化速度(psi)(2”/min)---42std0.3300w/45fpm28Hi0.3300w/45fpm33std0.7300w/45fpm31Hi0.3300w/45fpm37std0.7300w/45fpm26Hi0.7300w/45fpm44std0.3300w/45fpm27Hi0.7300w/45fpm35Hi0.3300w/45fpm35std0.3300w/45fpm30std0.7300w/45fpm37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使用较长波长的UV灯技术引起薄膜的光化学氧化较少。结果获得薄膜对树脂出色的粘合力。实施例5在该实施例中,使用不同类型的UV灯(FusionH、D、V和Aetek弧光灯Y)来暴露聚碳酸酯薄膜,然后按前述模塑样品。按照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方法模塑再注塑片(6”×8”)。获得的粘合力结果列于以下表5中。表5生产线#UV平均粘合力(fpm)灯类型暴露(psi)30Fusion“H”22.530Fusion“D”24.230Fusion“V”212.930AetekY21.9该实施例清楚地表明,较长波长的灯(FusionD和V)引起聚碳酸酯表面的损伤较小,因此获得的粘合力更好。其它灯(FusionH和AetekY)(较短波长的弧光灯)引起聚碳酸酯表面某种程度的氧化,因此获得的对树脂的粘合力较低。权利要求1.生产涂布的聚碳酸酯薄膜的方法,包括提供具有上下薄膜表面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热塑性薄膜;用辐射可固化的丙烯酸涂料组合物至少涂布上下薄膜表面中的一面;用平均波长选定在大约320nm以上的紫外线辐射固化薄膜表面上的涂层。2.生产具有紫外线辐射可固化表面涂层的聚碳酸酯薄膜的方法,包括a)在足以允许一部分所述涂料组合物扩散进入所述基材的所述表面之下的区域的温度下,在聚碳酸酯薄膜基质表面涂布紫外线辐射可固化的涂料组合物一段时间,产生包含涂料组合物和聚碳酸酯树脂的区域,所述温度为90-150°F,所述区域的厚度为0.1-15微米,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基本上不合不反应的挥发性成分;b)将所述涂料组合物暴露于足够的、平均波长选定在大约320nm以上的紫外线辐射下,进行所述涂料组合物的固化。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涂料组合物包含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光引发剂和大约20-50%(重量)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温度为110-130°F。5.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平均波长为大约320-400nm。6.权利要求1方法的产品。7.粘附于注射模塑的合成聚合物树脂制品表面上的权利要求1方法的产品。全文摘要提供涂覆的聚碳酸酯薄膜的方法,提供:(1)在聚碳酸酯膜表面上控制的表面精整的和可印刷的、UV可固化的涂层,(2)透过聚碳酸酯薄膜的辐射而不使未涂布表面降解。文档编号C09D4/02GK1170010SQ9711381公开日1998年1月14日申请日期1997年6月16日优先权日1996年6月18日发明者K·D·拉丁,K·L·利利,C·F·斯特沃特,B·巴斯申请人:通用电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