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车七档连体后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2385阅读:14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农用车七档连体后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车连体后桥变速箱的结构。
目前,农用运输车多分布于山区、丘陵等路况教为复杂的地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变换档位,且用户装载较多,还有的用户很需要一种能实现多用途的后桥,既能用于工程作业,又能用于农田水利作业等,这就需要农用车的性能可靠,爬坡能力强。但目前的农用车由于受变速箱结构的限制,其多为五档变速,档位少,不能满足上述需求。有的变速箱虽然档位多,但结构复杂,成本高,难以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高低档位变速,且档位操纵灵活的连体后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置于变速箱体内的I轴、II轴、III轴、IV轴及差速器总成,其结构特点是其动力输入轴I轴上装有主动齿轮,II轴上装有从动齿轮、固定齿轮及滑动齿轮,III轴上装有变档滑动齿轮、滑动齿轮及固定齿轮,在IV轴上装有两个固定齿轮及终端齿轮,主动齿轮与II轴上的从动齿轮啮合,III轴上的变档滑动齿轮可与II轴上的从动齿轮及固定齿轮啮合,III轴上的滑动齿轮可与IV轴上的两个固定齿轮中的任一个啮合,II轴上的滑动齿轮可与III轴上的固定齿轮啮合,终端齿轮与差速器总成啮合。
为便于农用车配备各种农机具,在变速箱体的外部后侧还设有悬挂具连接支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只是在变速箱体内的III轴上增加一个滑动齿轮,变速箱体内的IV轴上增加一个固动齿轮,即在原有档位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前进档,增大了高低档位的变速比,满足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变换档位的需求,结构简单,同时在变速箱体的外部后侧设有悬挂具连接支架,满足了农用车多用途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所示的农用车七档连体后桥,由变速箱和后桥连接装配而成,在变速箱体12内设有I轴13、II轴14、III轴15、IV轴16;I轴13为动力输入轴,其上的主动齿轮1与II轴14上的固定齿轮2啮合,在II轴14上还装有固定齿轮3及滑动齿轮7;在III轴15上装有滑动齿轮4、变档滑动齿轮5及固定齿轮8;在IV轴16上装有固定齿轮6、9,终端齿轮10,通过终端齿轮10与差速器总成11配合实现动力输出。当通过III轴15上的滑动齿轮4和IV轴16上的固定齿轮6啮合时,实现高档变速动力输出,和固定齿轮9啮合时,实现低档变速动力输出。当通过III轴15上变档滑动齿轮5与II轴14上的固定齿轮3啮合时,实现高低档位的I档动力传递,II轴14上的滑动齿轮7与III轴15上的固定齿轮8啮合时,实现高低档位的II档动力传递,III轴15上的变档滑动齿轮5再与II轴14上的固定齿轮2啮合时,实现高低档位的III档动力传递。倒档则是通过II轴14上的滑动齿轮7与IV轴16上的固定齿轮9啮合实现的。从而实现六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的变速结构。后桥总成可采用半浮式结构,分机械式和液压两种制动型式,也可采用全浮式结构,分机械式和液压两种制动型式,离合器采用通用的四槽双片干式结构。同时为便于配备各种农机具,在变速箱体12的外部后侧还设有悬挂具连接支架17。
权利要求1.一种农用车七档连体后桥,具有置于变速箱体(12)内的I轴(13)、II轴(14)、III轴(15)、IV轴(16)及差速器总成(11),其特征在于其动力输入轴I轴(13)上装有主动齿轮(1),II轴(14)上装有从动齿轮(2)、固定齿轮(3)及滑动齿轮(7),III轴(15)上装有变档滑动齿轮(5)、滑动齿轮(4)及固定齿轮(8),在IV轴(16)上装有固定齿轮(6、9)及终端齿轮(10)主动齿轮(1)与从动齿轮(2)啮合,III轴(15)上的变档滑动齿轮(5)可与II轴(14)上的从动齿轮(2)及固定齿轮(3)啮合,III轴(15)上的滑动齿轮(4)可与IV轴(16)上的固定齿轮(6、9)中的任一个啮合,II轴(14)上的滑动齿轮(7)可与III轴(15)上的固定齿轮(8)啮合,终端齿轮(10)与差速器总成(11)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车七档连体后桥,其特征在于在变速箱体(12)的外部后侧还设有悬挂具连接支架(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车七档连体后桥,它与目前通用的农用车五档连体后桥相比,主要是在Ⅲ轴上增装一个滑动齿轮,在Ⅳ轴上增装一个固定齿轮,增大了高低档位的变速比,为便于农用车配备各种农机具,在变速箱体的外部后侧还设有悬挂具连接支架。后桥总成可采用半浮式结构或可采用全浮式结构,离合器采用通用的四槽双片干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高低档位变速,满足了农用车多用途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文档编号B60K17/06GK2470171SQ01216718
公开日2002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7日
发明者魏明庆, 高宝瑞, 栾科之, 张大勇, 李巧风 申请人:山东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