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轨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110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独轨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独轨交通的走行梁上运行的车辆。包括作业车辆、维修车辆及牵引车辆。
独轨交通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尚无现成的作业车辆、维修车辆及牵引车辆,因我国使用和技术的实际情况引进国外的独轨车辆不太适应于我国国情。如国外车辆采用充气橡胶轮胎,我国充气橡胶轮胎承载能力达不到要求;国外车辆制动采用液压制动,平台升降采用液压升降,由于液压存在泄露,不利于该车在城市使用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宜我国制造使用,运行维护的成本较低的独轨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车架、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走行装置、制动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独轨车辆。走行装置采用两对走行轮,走行轮压于走行梁之上,导向轮和稳定轮夹置于走行梁两侧,在稳定轮和导向轮上设置有轮压调节装置,走行轮经车轴齿轮箱和传动元件与动力系统连接,制动系统为空气制动,采用排气制动或给风制动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走行轮、导向轮和稳定轮用实心橡胶轮胎。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动力系统可以是发动机、发电机组、蓄电池和/或滑触线取电。当滑触线取电提供动力时,也可以同时设置发电机组或蓄电池作为备用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元件可以是交流牵引电机、机械变速箱或液力传动箱。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车架下部有可通过驱动机构上下升降的工作台;其驱动机构为螺旋传动机构螺杆经轴承座固定于车架支架上,套在螺杆的螺母固定于工作台,螺杆经传动机构与电动机相连。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螺杆旋转,螺杆的旋转使得螺母与工作台一道上下运动,实现工作台的升降功能。
升降工作台的驱动机构还可为齿轮齿条机构电动机及传动装置齿轮固定于车架的支架上,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固定于工作台。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齿轮旋转,齿轮的旋转使得齿条与工作台一道上下运动,实现工作台的升降功能。
本实用新型车辆可设置一个操纵台,也可在车辆两端头各设置一操纵台,以实现机车的双向驾驶。
本实用新型因走行轮、导向轮、稳定轮的车轮采用了实心橡胶轮胎,解决了国内空气橡胶轮胎单胎载荷不能满足轴重要求的问题,同时采用了空气制动系统、电动机驱动的工作台升降机构,避免了运行、作业时油污污染走行梁下的街道、行人;设置了工作台翻折地板和栏杆,在工作台降下后可使作业人员走行到走行梁下作业,同时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避免了工作时工具及其它物件坠落,是一种适宜我国制造使用,运行维护的成本较低的独轨车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以发动机为动力液力传动独轨车辆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以发动机为动力,机械传动独轨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3,以发电机组为动力交流电传动独轨车辆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4,以蓄电池为动力、交流电传动独轨车辆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5,利用以受电弓从滑触线取得的直流电为动力交流电传动独轨车辆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6,利用以受电弓从滑触线取得的直流电为动力以柴油发电机组为备用动力交流电传动独轨车辆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7,利用以受电弓从滑触线取得的直流电为动力以蓄电池为备用动力,交流电传动独轨车辆的示意图;图8为设有双端操纵台的独轨车辆示意图;图9为设有一个操纵台的独轨车辆示意图;
图10为未设置工作台的独轨车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走行装置示意图;
图12为导向轮、稳定轮的轮压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13为空气制动系统的排风制动原理图;
图14为空气制动系统的给风制动原理图;
图15为工作台螺旋传动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工作台齿轮齿条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17为工作台翻折示意图。
图1中,
图1-A为主视图,
图1-B为侧视图。发动机3经液力传动箱7、传动轴6、车轴齿轮箱9与走行轮4连接。发动机发出的动力通过液力传动箱7变速,经传动轴6、经车轴齿轮箱9驱动走行轮4旋转,从而驱动整车走行。前进后退通过控制液力传动箱7实现。
图2中,发动机3发出的动力通过变速箱13变速、经传动轴6传给换向箱14,换向箱14通过传动轴6传递给车轴齿轮箱9,经车轴齿轮箱9驱动走行轮4旋转,从而驱动整车走行。前进后退通过控制换向箱14实现。
图3中,发电机组15发出三相交流电,经变频器17被整流并逆变为电压、频率均可变的交流电,驱动两台交流变频异步牵引电动机16旋转,牵引电动机16将旋转运动传递给车轴齿轮箱9,经车轴齿轮箱9驱动走行轮4旋转,从而驱动整车走行。通过操纵控制手柄或按钮,对变频器17进行远程控制,实现平缓无冲击的起动和调速,换向控制通过开关实现。
图4中,蓄电池18的直流电经变频器17被逆变为电压、频率均可变的交流电,驱动两台交流变频异步牵引电动机16旋转,牵引电动机16将旋转运动传递给车轴齿轮箱9,经车轴齿轮箱9驱动走行轮4旋转,从而驱动整车走行。通过操纵控制手柄或按钮,对变频器17进行远程控制,得到电压和频率的不同变化关系,以获得对牵引力和速度的控制,实现平缓无冲击的起动和调速,换向控制通过开关实现。可以通过交流电源插座、变频器17直接采用交流电为蓄电池18充电。
图5中,滑触线上的直流电经受电弓19引入车内,经变频器17被逆变为电压、频率均可变的交流电,驱动两台交流变频异步牵引电动机16旋转,牵引电动机16将旋转运动传递给车轴齿轮箱9,经车轴齿轮箱9驱动走行轮4旋转,从而驱动整车走行。通过操纵控制手柄或按钮,对变频器17进行远程控制,实现平缓无冲击的起动和调速,换向控制通过开关实现。
图6中,图6-A为主视图,图6-B为侧视图。滑触线上的直流电经受电弓19引入车内,经变频器17被逆变为电压、频率均可变的交流电,驱动两台交流变频异步牵引电动机16旋转,牵引电动机16将旋转运动传递给车轴齿轮箱9,经车轴齿轮箱驱动走行轮4旋转,从而驱动整车走行。同时安装有发电机组15作为备用电源,在滑触线上无电源时或受电弓19取流系统损坏时,经过转换开关进入变频器17。通过操纵控制手柄或按钮,对变频器进行远程控制,得到电压和频率的不同变化关系,以获得对牵引力和速度的控制,实现平缓无冲击的起动和调速,换向控制通过开关实现。
图7中,图7-A为主视图,图7-B为侧视图。滑触线上的直流电经受电弓19引入车内,经变频器17被逆变为电压、频率均可变的交流电,驱动两台交流变频异步牵引电动机16旋转,牵引电动机16将旋转运动传递给车轴齿轮箱9,经车轴齿轮箱9驱动走行轮4旋转,从而驱动整车走行。同时安装有蓄电池18作为备用电源,在滑触线上无电源或受电弓取流系统损坏时,经过转换开关进入变频器。通过操纵控制手柄或按钮,对变频器进行远程控制,得到电压和频率的不同变化关系,以获得对牵引力和速度的控制,实现平缓无冲击的起动和调速,换向控制通过开关实现。可以通过交流电源插座、变频器17直接采用交流电为蓄电池18充电。
图8中,车辆的前后端均设有操纵台12,操纵系统20,司机椅21,可在前后两个方向实现对车辆运行的控制。
图9中,车辆内设有操纵台12,操纵系统20,司机椅21。
图10中,1为车体,2为车架,4为走行轮,9为车轴齿轮箱,8为制动盘,16为电机,本实施例不设置工作台。
图11中,走行装置由走行轮4、导向轮11、稳定轮10和导向轮11的轮压调节装置23及支架组成,通过调整导向轮和稳定轮的轮压可保证整车运行的稳定性及顺利通过曲线。
图11-A为结构示意图。
图11-B为
图11-A的A-A视图,其中23为轮压调节装置,22为臂,24为转轴。
图11-C为
图11-A的B-B视图,导向轮和稳定轮由实心橡胶轮胎25、轮辋26、轮毂29、轴承28、轴27及定位、密封件等组成。轮辋26与轮毂29之间有连接螺栓30,在拆卸螺栓30后,即可实现实心橡胶轮胎的更换。
图11-D为
图11-A的C-C视图,走行轮4由并列的两只实心橡胶轮胎31、轮辋32、轮毂35、轴承34、轴33及定位、密封件等组成。在拆卸轮辋与轮毂35间的连接螺栓36后,可进行两只实心橡胶轮胎31的更换。
图12中臂22的三个连接支点分别与导向轮(稳定轮)及装于车架上的二个轮支架活动连接,其中臂22的一个连接支点和一轮支架之间经销轴37、调节拉杆38、调节拉杆41、调节螺母39、并帽40相连接,调节拉杆38与调节拉杆41螺旋方向相反。旋转调节螺母39,即可进行轮压的调节,调节好用并帽40锁紧。
图13中,空气压缩机(44)经总风缸(43)、调压阀(45)、给风管(53)与操纵制动阀(42)相连,操纵制动阀通过列车管(52)和经阀(48)与副风缸(49)相连,副风缸(49)经阀(48)、制动管(54)与制动缸(51)相连,制动缸(51)的拉杆(55)与合拢后抱住制动盘(8)的制动蹄片(56)相连,均衡风缸(57)通过管路与操纵制动阀(42)相连,工作风缸(58)通过管路与阀(48)相连。其操作过程为空气压缩机44产生的压缩空气进入总风缸43储存,总风缸43的压缩空气经调压阀45调节为制动所需压力的压缩空气,充满给风管53,当操纵制动阀42缓解时,给风管53的压缩空气通过制动阀42进入列车管52和均衡风缸57,进入列车管52的压缩空气通过阀48充入副风缸49,同时制动缸51的压缩空气经制动管54由阀48排入大气,制动缸51在缓解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杠杆55,使制动蹄片56张开,离开制动盘8,实现缓解。当操纵制动阀42进行制动时,均衡风缸57内的压缩空气通过制动阀42排入大气,列车管52与大气相通,副风缸49的压缩空气通过阀48经制动管54进入制动缸51,制动缸51的活塞杆带动杠杆55,使制制动蹄片56合扰,抱住制动盘8,产生制动作用。两端操纵的车辆,在任意一端操纵均可产生同样的制动和缓解效果。列车管52设置有排风电磁阀50,可操纵开关使列车管52通过排风电磁阀排风,产生制动作用。可与其它与本车制动方式相同的车辆联挂,控制其它车辆的制动与缓解,也可以由其它车辆控制本车的制动与缓解。
图14中空气压缩机44经调压阀(45)、给风管53、总风缸43与制动阀42相连,制动阀42通过列车管52、加速阀60制动管54与制动缸51连接,制动缸(51)的拉杆(55)与合拢后抱住制动盘(8)的制动蹄片(56)相连,制动阀42通过给风管53、列车管52、拖车阀59与拖车用列车管62相连。其操作过程为空气压缩机44产生的压缩空气经调压阀45调节为制动所需压力的压缩空气进入总风缸43储存,总风缸43的压缩空气充满给风管53,当操纵制动阀42缓解时,制动缸51内的压缩空气通过制动管54经加速阀60后从制动阀42排入大气,制动缸51在缓解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杠杆55,使制动蹄片56张开,离开制动盘8,实现缓解。当操纵制动阀42进行制动时,给风管53的压缩空气经制动阀42进入列车管52,列车管52增压使压缩空气通过加速阀60由制动管54进入制动缸51,制动缸51的活塞杆带动杠杆55,使制动蹄片56合扰,抱住制动盘8,产生制动作用。列车管52设置有制动用电磁阀61,在操纵开关使列车管52与给风管53连通时,给风管53压缩空气进入列车管52,即可产生制动作用。通过车辆前后列车管52的接头,可与其它与本车制动方式相同的车辆联挂,控制其它车辆的制动和缓解,也可以由其它车辆控制本车的制动与缓解。本车还设有拖车阀59及拖车用列车管62,可控制不带动力的拖车的制动和缓解,拖车为排气制动。
图15中,
图15-A为主视图,
图15-B为俯视图。螺杆66经轴承座65固定在车架的支架68上,套在螺杆66上的螺母67固定于工作台5上,工作台与支架68之间设有磨耗块69。电动机63通过传动装置64带动螺杆66旋转,螺杆66的旋转使得螺母67与工作台一道上下运动,实现工作台的升降。
图16中,
图16-A为主视图,
图16-B为俯视图。电动机63及传动装置64、齿轮71固定在支架68上,与齿轮71相啮合的齿条70固定于工作台5上,工作台5与支架68之间设有磨耗块69。电动机63通过传动装置64带动齿轮71旋转,齿轮71的旋转使得齿条70与工作台5一道上下运动,实现工作台5的升降功能。
图17中,(见
图17-A、
图17-B)地板75通过铰轴73与工作台5连接,在放下时由限位装置76保持水平,栏杆72通过铰轴74与工作台5连接,能绕铰轴74进行转动,在展开时通过固定机构77与地板75固定。地板75和栏杆72在收回后能与工作台5固定。在不需要使用地板75和栏杆72时可将其拆卸。
权利要求1.一种独轨车辆,包括车架(2)、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走行装置、制动系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走行装置采用两对走行轮(4),走行轮(4)置于走行梁之上,导向轮(11)和稳定轮(10)夹置于走行梁两侧,在导向轮(11)和稳定轮(10)上设置有轮压调节装置;走行轮(4)经车轴齿轮箱(9)和传动元件与动力系统连接;制动系统为空气制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轨车辆,其特征在于走行轮(4)、导向(11)、稳定轮(10)采用实心橡胶轮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轨车辆,其特征在于导向轮和稳定轮上的轮压调节装置为臂(22)的三个连接支点分别与导向轮或稳定轮及装于车架(2)上的二个轮支架活动连接,其中臂(22)的一个连接支点和一轮支架之间经销轴(37)、调节拉杆(38)、调节拉杆(41)、调节螺母、并帽相连接,调节拉杆(38)与调节拉杆(41)螺旋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制动系统可为排气制动系统,其空气压缩机(44)经总风缸(43)、调压阀(45)、给风管(53)与操纵制动阀(42)相连,操纵制动阀通过列车管(52)和经阀(48)与副风缸(49)相连,副风缸(49)经阀(48)、制动管(54)与制动缸(51)相连,制动缸(51)的拉杆(55)与合拢后抱住制动盘(8)的制动蹄片(56)相连,均衡风缸(57)通过管路与操纵制动阀(42)相连,工作风缸(58)通过管路与阀(48)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制动系统可为给风制动其空气压缩机(44)经调压阀(45)、给风管(53)、总风缸(43)与制动阀(42)相连,制动阀(42)通过列车管(52)、加速阀(60)制动管(54)与制动缸(51)连接,制动缸(51)的拉杆(55)与合拢后抱住制动盘(8)的制动蹄片(56)相连,制动阀(42)通过给风管(53)、列车管(52)、拖车阀(59)与拖车用列车管(6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动力系统可以是发动机、发电机组、蓄电池和/或从滑触线取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轨车辆,其特征在于传动元件可以是交流牵引电机、机械变速箱或液力传动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轨车辆,其特征在于车架(2)下部有可通过驱动机构升降的工作台(5),工作台(5)设有可翻折栏杆和地板(7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独轨车辆,其特征在于工作台(5)的升降驱动机构为螺旋传动机构螺杆(66)经轴承座(65)固定在车架的支架(68)上,套在螺杆(66)上的螺母(67)固定于工作台(5),螺杆(66)经传动机构与电动机(63)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独轨车辆,其特征在于,工作台(5)的升降驱动机构还可为齿轮、齿条机构电动机、传动装置、齿轮(71)固定于车架的支架(68)上,与齿轮(71)相啮合的齿条(70)固定于工作台(5)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独轨车辆,其导向轮和稳定轮上设置有轮压装置,走行轮经车轴齿轮箱、传动轴和传动元件与动力系统连接,制动系统为空气制动。本实用新型因走行轮、导向轮、稳定轮的车轮采用了实心橡胶轮胎,解决了国内空气橡胶轮胎载荷不能满足轴重的要求的问题,因采用了空气制动系统、电动机驱动的工作台升降机构,避免了运行作业时油污污染走行梁下的街道行人。是一种适宜我国制造使用、运行维护的成本较低的独轨车辆。
文档编号B60L13/03GK2474389SQ0123966
公开日2002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3日
发明者陈斌, 韩高月, 杨林勇, 朱良凯, 肖绪明 申请人:襄樊轨道车辆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