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1901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刹车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刹车辅助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提高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正向压力,增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提升车辆刹车效能、增进行车安全的刹车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在行驶中都依赖刹车使车辆减速达到停车的目的。然而一般车辆在平面道路上行驶时,因车辆的重量相对固定,因此车辆的轮胎与路面产生的最大静摩擦力也大致固定,也就是车辆在相同时速下,从紧急刹车到完全停止所需的距离大致上是固定的。然而一般驾驶人通常受到驾驶习惯与经验所影响,平时开车所习惯的行驶时速以及维持与前车保持的距离均大致上相同,然而容易忽略在不同情况下,如雨天、下坡路段以及精神、情绪等,往往需要更长的刹车距离。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刹车补助装置,提高汽车轮胎与路面的正向压力而增加刹车制动力量,因此可缩短汽车刹车所需要的距离而维持行车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刹车补助装置,可提供汽车驾驶人依据行车状况调整车辆的刹车制动力量,使车辆的刹车距离随实际需要而能弹性调整,因而提高行车的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刹车辅助装置,具有接设于汽车车架的下支撑件与接设于车壳底面的上支撑件并且呈弯折形状的提升部;具有一端顶持于上述提升部的上支撑件且相对另一端顶持于提升部的下支撑件而呈椭圆形的传动部;以及具有与上述传动部连接且能输出动力使该传动部转动的驱动部,该驱动部顶端经由一连接座固接在车壳底面;通过上述组件的组合,由驱动部输出动力使传动部动作,顶持该提升部的上、下支撑件产生弹性位移,使车架上下跳动,车体被抬升或降下,因而提高车轮接触地面的垂直正向压力,使刹车的摩擦力量为之增加而有效缩短停车距离,达成辅助刹车增进行车安全的目的。
上述的驱动部具有一轴心且与传动部相连设,并且驱动部具有电源输入端,可与外部的电源相连设而构成电性连接,以产生动力带动传动部动作。


图1为本发明刹车辅助装置装设在汽车部位示意图;图2A及图2B为本发明刹车辅助装置的构造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刹车辅助装置的操作系统示意图;图4及图5为本发明刹车辅助装置的使用动作示意图;以及图6为本发明刹车辅助装置的驱动部与传动部连设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点及功效,以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本发明的刹车辅助装置装设于汽车后方部位的示意图,汽车在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车辆在减速过程中,汽车的重量会由后向前移动,将大部分重量加在前轮上,此时前轮的刹车制动力量约占整车的65%至75%。因此常见到在刹车时,汽车的后部被向上抬起的情形。本发明的刹车辅助装置特针对上述汽车在刹车时,前、后车轮的摩擦制动力量分布不均的情况,将刹车辅助装置装设在汽车的后车轮部位,借以提高后轮接触地面的正向压力,使其摩擦制动力量增加,因此整个车辆的刹车制动力总量不但增加,而且是以均匀状态分布在各个车轮,使汽车刹车的停止距离有效缩短,且刹车制动过程更加稳定,进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2A,本发明的刹车辅助装置100主要包括安装在汽车车架的下支撑件116与安装在车壳底面212的上支撑件112,以及呈弯折形状的提升部110,该提升部110可以是如图2A所示,是由具有良好弹性的金属材质构成的一体的弯折形状,其中下支撑件116的长度比上支撑件112的长度长,并且下支撑件116的端缘在未刹车时是顶持在一顶座117上,该顶座117是固定在车壳底面212上。或者如图2B所示,上、下支撑件112、116的两端分别被弹簧体133连接,其中提升部110位于上支撑件112的外表形状,是配合着所支撑的车壳底面212部位的形状而形成,也就是该上支撑件112可均匀贴合的安装在车壳底面212部位。上述提升部110位于下支撑件116外表形状,是配合着所支撑的汽车车架部位形状而构成,也即该下支撑件116可向下接设在汽车车架上。此外,上述下支撑件116也可依汽车后方悬挂系统构造的不同,选择如图2A、图2B所示的方式安装在车轮轴壳316上。上述提升部110是以车轮为单位分别独立的安装在各后车轮的上方部位,因此该装置可对后车轮施加不同的压力;一传动部132,具有一端顶持在上述提升部110的上支撑件112,相对另一端顶持在提升部110的下支撑件116上,是一呈椭圆形状的组件,例如图2A、图2B所示,可以是一凸轮装置夹设在该上支撑件112与该下支撑件116之间,也可以是一偏心轴装置夹设在上述部位;一驱动部150,该驱动部150顶端经由一连接座151固定安装在车壳底面212,该驱动部150与上述传动部132连接,能输出动力使该传动部132转动,例如图2A、图2B所显示的是一减速马达,通过适当的齿轮配比,可以达到每分钟适宜的转速与增加扭力输出;如图6所示,有一轴心152设置在该驱动部150侧面,该驱动部150如图3所示具有一电源输入端156,可与外部电源,例如与车辆刹车灯225共同使用汽车的电源系统200,其间设置一产生电性连接、具有换转功能的第一电源开关222,如图3所示,在该第一电源开关222至该驱动部150的电源输入端156之间的适当位置,可增设第二电源开关224,供驾驶人选择上述驱动部150与刹车器220系统电流形成通路或为断路。若选择电流通路则当驾驶人踩踏刹车板220时,电流将导通,使驱动部150动作同时带动传动部132转动。当该传动部132形成直立状态时,将顶持并撑开该提升部110的上支撑件112与下支撑件116,如图4所示,借由该下支撑件116顶住车轮轴壳316,同时产生的支撑力量,使得上支撑件112向上顶住车壳底面212,使车体向上挺升。当该传动部132形成水平状态时,如图5所示,因支撑力的消失,而使车体下降恢复原状,借由该驱动部150不停转动,从而带动该传动部132不断以水平、垂直交替旋转,使车体产生上下有规律的跳动,增加轮胎对地面的垂直正向压力,从而增大轮胎对地面的摩擦力,故可有效缩短刹车距离,达到辅助刹车、增进行车安全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刹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具有接设于汽车车架的下支撑件与接设于车壳底面的上支撑件并且呈弯折形状的提升部;具有一端顶持于上述提升部的上支撑件且相对另一端顶持于提升部的下支撑件而呈椭圆形的传动部;以及具有与上述传动部连接能输出动力使该传动部转动的驱动部,该驱动部顶端经由一连接座固接在车壳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部是上支撑件的两侧端分别被两弹性体相连接于下支撑件两侧端而构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部是为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相连接一体而呈弯曲状的弹性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部为一凸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部为一偏心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部是一个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构成电性连接而产生动力的减速马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支撑件的长度要比上支撑件的长度长,并且下支撑件的端缘在未刹车时是顶持在固接于车壳底面的一顶座上。
全文摘要
一种刹车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一提升部,具有接设于车壳底面的上支撑件与接设于汽车车架的下支撑件,并且呈弯折形状的弹性体;一传动部,其一侧顶持在上述提升部的上支撑件,相对另一侧顶持在提升部的下支撑件;一驱动部,与上述传动部连接,且能输出动力使该传动部转动,通过驱动部的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产生电性连接,输出动力使传动部动作顶持该提升部的上、下支撑件产生弹性位移,使车架上下跳动,将车体抬升或降下,提高车轮接触地面的垂直正向压力而使摩擦力增加,达到辅助刹车增进行车安全的目的。
文档编号B60T13/00GK1493484SQ0214636
公开日2004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9日
发明者苏江水 申请人:苏江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