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式汽车遮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524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式汽车遮阳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充气式汽车遮阳器。
背景技术
为适应汽车停放于郊外或路边无室内停车场处,汽车不致长时间曝晒于阳光底下,使乘坐者进入车内时,不会因车中高温闷热而感到不适,许多的汽车遮阳相关产品因而被开发出来。如图1所示,为以往的汽车遮阳器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汽车遮阳器1,其主要具有一可固定在汽车车顶20的壳体11,枢设于该壳体11内的二卷轴12、13,以及分别卷绕于卷轴12、13上的遮阳片14、15,借此,当汽车遮阳器1被置放并固定在汽车车顶20上时,该等遮阳片14、15可相对卷轴12、13往车身前后方向拉伸延长至车身前后端,覆盖于整个车子上表面,从而发挥其遮阳效果。
然而上述汽车遮阳器1虽然能够遮挡阳光,其隔热效果却不隹,因为,当汽车遮阳器1的遮阳片14、15展开覆盖于车顶20上时,遮阳片14、15与车顶20间的间隙很小,甚至有一部分是完全贴触在车顶20上的,这样的状态会使得车顶20与遮阳片14、15之间的空气不易流通,时间一久,会导致车内温度逐渐上升,以致于到后来仍会造成车内闷热,而无法达到其应有的遮阳防热目的。
因此,由上述可知,若要改善汽车遮阳器的隔热效果,除了其遮阳片需具有反射或吸收阳光的功能外,其遮阳布片与汽车车顶间是否具有适当间隙也是设计者所必须考虑的重点,因为若在遮阳布与车顶问具有一适当的高度差,则在遮阳布上所产生的热即不易传导至车顶上,并可借由其间流通的空气将热带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式汽车遮阳器,具有良好的遮阳隔热功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式汽车遮阳器,其包括有一遮阳布,一设于遮阳布内面的隔热装置,以及数个设于该隔热装置上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隔热装置包括有数个间隔排列于该遮阳布内面的充气垫,当该等充气垫处于充气状态时,于充气垫与遮阳布之间设有导流通道。
所述充气式汽车遮阳器,其特征在于该等充气垫是以一导管相互连通。
所述充气式汽车遮阳器,其特征在于各充气垫为条状,该隔热装置还包括有两个弧形充气垫,该二弧形充气垫是相对设置于该遮阳布的两侧,该二弧形充气垫是位于该各条状充气垫的两端,该二弧形充气垫与该各条状充气垫相连通,其中一弧形充气垫上设有一进气孔及一排气孔。
所述充气式汽车遮阳器,其特征在于该隔热装置更包括有多数条纵横交错在该等充气垫上的加强条,并令该等固定件是设置于加强条上。
所述充气式汽车遮阳器,其特征在于于该等加强条上,另分别设有多数个隔热垫。
所述充气式汽车遮阳器,其特征在于更设有二遮窗气垫,并于各该遮窗气垫的上下侧边分别设有多数个伸缩扣勾,可供勾扣于该隔热装置的加强条上。
本实用新型充气式汽车遮阳器,其优点在于其具有一遮阳布,一设于遮阳布内面的隔热装置及数个设于该隔热装置上的固定件,特别是,该隔热装置包括有数个间隔排列于该遮阳布内面的充气垫,以当该等充气垫充气时,可于充气垫之间及车顶与遮阳布之间形成导流通道,进而造成空气对流,以降低车内温度,进而达到良好隔热的功效,此外,当充气式汽车遮阳器使用完毕并欲将其收纳时,可将该等充气垫中的空气经由排气孔迅速放掉,其体积即缩小成扁平状,如此即可被轻易卷收成一小捆,收放在汽车后车厢中。
下面通过较隹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式汽车遮阳器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以往汽车遮阳器的实施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隹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是该较隹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该较隹实施例的遮窗气垫示意图;图5是该较隹实施例的遮窗气垫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较隹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显示的充气式汽车遮阳器3,其具有一遮阳布31,一设于遮阳布31内面的隔热装置32,以及数个设于该隔热装置32上的固定件33。该隔热装置32在本实施例中是包括有五个充气垫321及二个弧形充气垫322,该等充气垫321是呈条状,并沿遮阳布31横向等距间隔排列于遮阳布31的内面310,且该等充气垫321之间是以一导管323相连接呈相连通状态,该二弧形充气垫322是相对设置于该遮阳布31的横向两侧,位于该等充气垫321的两端并与该等充气垫321相连通,并且于一弧形充气垫322上分别设有一进气孔324及一排气孔328。
此外,该隔热装置32更包括有数条加强条325及数个隔热垫326,该等加强条325是纵横交错设在该等充气垫321上,且该等隔热垫326是平均设在该等加强条325上,再者,该等固定件33在本实施例中是设置在该等加强条325上,且该各固定件33具有一伸缩带331,该伸缩带331一端连接至加强条325端部,该伸缩带331另一端连接有一扣勾332。
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较隹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欲使用充气式汽车遮阳器3时,只要对进气孔324注入气体(可使用车用的轮胎充气机或一般的手动充气工具皆可),该等相连通的充气垫321、322则因充气膨胀,而将该遮阳布31撑开使呈一配合汽车2车顶20形状的弯弧形,并将已充气的充气式汽车遮阳器3放置在汽车2车顶20上该遮阳布31被展开呈一由车顶20往前后延伸至汽车2前后挡风玻璃底缘处的弯弧形,而对应遮盖整个车顶20,然后,拉伸该等设于各加强条325端部的固定件33伸缩带331并利用扣勾332对应勾于车子的窗缘21与车壳前后盖的侧面底缘22、23处,则可将整个汽车遮阳器3固定在车上,可避免风大时将充气式汽车遮阳器3吹掉。同时,于该等充气垫321之间设有导流通道327,使车顶2与遮阳布322之间具有一通风空间,因此,导流通道327可产生良好的空气对流,所以流通于该等导流通道327中的空气会将该留在车顶上的热气或车室内散发的热气带走,使热气无法聚积在车顶上或车室中,而形成良好的隔热效果,因此,借由遮阳布31隔离阳光及导流通道327的持续散热,将使得车内温度维持一常温,甚或逐渐降温,避免使用者进入车室中有闷热及不舒适的感觉。
此外,当充气式汽车遮阳器3放置在汽车2车顶20上时,该等隔热垫326将该等加强条325垫高,使充气垫321不会与车顶20直接线接触,而只有隔热垫326与车顶20的点接触,使车顶20可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而增进散热效果。
请再参阅图4及图5,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较隹实施例的侧窗的遮窗气垫示意图及其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于相对汽车2两侧车窗处,可进一步设有一遮窗气垫4,并于该遮窗气垫4的上下侧边分别设有伸缩扣勾41、42,可对应勾扣于上述隔热装置32的该等加强条325及汽车2的门把24上,以将遮窗气垫4固定在车窗处,使其发挥遮阳功能。
所以,本实用新型充气式汽车遮阳器3主要借由该隔热装置32的充气垫321间隔排列于遮阳布31的内面310,以当该等充气垫321处于充气状态时,可与遮阳布31之间设有导流通道327,以当已充气的汽车遮阳器3置放在汽车2车顶20上时,可借由在该等导流通道327中流动的空气将产生在车顶20上的热气携出,使车顶20保持在一常温状态,即使车内仍有些微余温,也绝不会有令人闷热难受的情况发生,不但改善了上述以往充气式汽车遮阳器缺失,也达到确实隔热的效果。
此外,当充气式汽车遮阳器3使用完毕并欲将其收纳时,可将该等充气垫321、322中的空气经由排气孔328迅速放掉,其体积即缩小成扁平状,如此即可被轻易卷收成一小捆,收放在汽车后车厢中。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式汽车遮阳器,确实能有效达到隔热及易于展开、收纳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充气式汽车遮阳器,其包括有一遮阳布,一设于该遮阳布内面的隔热装置,以及多数个设于该隔热装置上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隔热装置包括有多数个间隔排列于该遮阳布内面的充气的充气垫,该充气垫之间设有导流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充气式汽车遮阳器,其特征在于该各充气垫以一导管相互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充气式汽车遮阳器,其特征在于该各充气垫为条状,该隔热装置还包括有两个弧形充气垫,该二弧形充气垫是相对设置于该遮阳布的两侧,该二弧形充气垫是位于该各条状充气垫的两端,该二弧形充气垫与该各条状充气垫相连通,其中一弧形充气垫上设有一进气孔及一排气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充气式汽车遮阳器,其特征在于该隔热装置还包括有多数条纵横交错设置在该各充气垫上的加强条,该各固定件是设置于该加强条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充气式汽车遮阳器,其特征在于该各加强条上还分别设有多数个隔热垫。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充气式汽车遮阳器,其特征在于该充气式汽车遮阳器还包括有二遮窗气垫,该各遮窗气垫的上下侧边分别设有多数个伸缩扣勾,该各伸缩扣勾是勾扣于该隔热装置的加强条上。
专利摘要一种充气式汽车遮阳器,其包括有一遮阳布,一设于遮阳布内面的隔热装置,以及数个设于该隔热装置上的固定件;该隔热装置包括有数个间隔排列于该遮阳布内面的充气垫,当该等充气垫处于充气状态时,于各充气垫之间设有导流通道,于充气垫之间及车顶与遮阳布之间形成的导流通道造成空气对流,以降低车内温度,进而达到良好隔热的功效,此外,还易于展开、收存。
文档编号B60J3/00GK2542485SQ0220600
公开日2003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8日
发明者林胜杰 申请人:林嵘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