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047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装置,更详细地说,是关于为了防止车辆被盗、及防止装备于该车辆内的电器配件和置于车内的贵重部品等被盗的防盗装置。
这样,由于通过报警器响、灯闪亮,能够将车辆遭到盗窃的情况通知周围,被认为是可以将被害抑止到最小的方法。
然而,在车辆周围没有任何人,或者在车辆入侵者根本不在乎报警器响、灯闪亮的情况下,即使对车辆自身作了防范,但装备于车辆内的电器配件、置于车内的贵重部品被盗窃的危险性也非常高。
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对于欲进行车辆盗窃者,考虑有给予某种攻击,使其不能进行盗窃行为的方法,但是由于车辆盗窃包括从非常恶劣的至犯罪性质较轻的各种不同程度,所以如果对于只要是欲进行盗窃的盗窃者便一律进行相同攻击,则可能会造成法律上的问题。另外,过度的攻击反而有可能更刺激对方的情绪。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防盗装置(1)是一种防止车辆及装备于该车辆内的电器配件、置于车内的贵重部品等被盗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使膨胀体在车室内的规定空间部分中膨胀的膨胀系统;检测出进入车室内的入侵者的入侵者检测装置;和当通过该入侵者检测装置检测出在车室内存在入侵者时,控制所述膨胀体系统的驱动装置,使其驱动所述膨胀体膨胀的第1控制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防盗装置(2),是根据所述防盗装置(1)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侵者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乘员的就座状态,所述第1控制装置是,设定安全系统等,在第1规定条件成立时,检测出乘员的就座后,认定入侵者已就坐,控制所述膨胀体系统的驱动装置使所述膨胀体膨胀的装置。
根据所述防盗装置(1)或(2),则构成被装备在车辆内的具有在车室内的规定空间部分中使膨胀体膨胀的膨胀系统的防盗装置,当检测出在车室内存在入侵者时,通过膨胀所述膨胀体而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可以捕捉住入侵者,从而能够实现提高防范性能的防盗装置。
而且,根据所述防盗装置(2),由于当检测出入侵者的不仅存在,而且是坐在驾驶席等上时膨胀所述膨胀体,所以能够更确实地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
另外本发明的防盗装置(3),是一种防止车辆、及装备于该车辆的电器配件、置于车内的贵重部品等被盗窃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于车室内的规定空间部分中使膨胀体膨胀的膨胀系统;检测欲侵入车室内的入侵者的入侵前检测装置;和当从该入侵前检测装置检测出欲侵入车室内的人以后,经过了规定的时间时,控制所述膨胀体系统的驱动装置膨胀所述膨胀体的第2控制装置。
根据所述防盗装置(3),在检测出欲侵入车室内的人(例如,向车辆接近者)以后,经过规定的时间(例如,欲进行车辆盗窃者在接近所述车辆后,到坐到驾驶席及助手席所需要的时间)后,膨胀所述膨胀体。
即,估计欲进行车辆盗窃者坐到驾驶席及助手席上时,通过膨胀所述膨胀体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可以捕捉住入侵者,所以能够实现提高防范性能的防盗装置。
另外,所述防盗装置(1),由于在检测出在车室内存在入侵者时,膨胀所述膨胀体,所以为了使所述防盗装置(1)能够正常地发挥防范功能,必须要取得从设置在装备该装置的车辆中的,检测侵入车室内的入侵者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等。
然而,这样的传感器,有被手法巧妙的入侵者破坏的危险,如果假定,传感器在检测入侵者的存在之前被破坏掉,则不能膨胀所述膨胀体,因此存在着不能够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的问题。
但是,所述防盗装置(3)是,检测出在车室内存在入侵者时,不是膨胀所述膨胀体的装置,而是在检测出欲侵入车室内的人(例如,向车辆接近者)以后,经过所述规定的时间(例如,欲进行车辆盗窃者在接近所述车辆后,到坐到驾驶席及助手席所需要的时间)后,膨胀所述膨胀体的装置。
因此,为了使所述防盗装置(3)发挥正常的防范功能,只要能够从设置在装备该装置的车辆中的用于检测向车室接近的人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等便可。
当然,虽然对于这样的传感器也有被手法巧妙的入侵者破坏的危险,但由于所述传感器不是检测在车室内存在入侵者,而是检测向车辆接近者(即,欲侵入车室内的入侵者),所以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出向车辆的接近者之前,几乎不可能遭到破坏。
因此,即使所述传感器遭到破坏,也能够膨胀所述膨胀体,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4),是基于所述防盗装置(1)~(3)中的任意一种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体系统的驱动装置向车室内排出发泡苯乙烯的原状物质,并向排出的所述物质喷出蒸汽。
根据所述防盗装置(4),所述膨胀体系统的驱动装置向车室内排出发泡苯乙烯的原状物质,向排出的所述物质喷蒸汽。从而,在检测出向车室内的入侵者时,由于用发泡苯乙烯(包含气泡的聚苯乙烯)可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所以,即使对于侵入者,也能够不使其负重伤的前提下限制住其行动。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5),是基于所述防盗装置(1)~(3)中的任意一种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体系统是气囊系统。
根据所述防盗装置(5),由于所述膨胀体系统是气囊系统,所以在检测出侵入车室内的入侵者时,能够通过膨胀气囊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另外,由于气囊系统不是为了防止车辆盗窃而新装备到车辆上的装置,所以可降低成本。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6),是基于所述防盗装置(1)~(5)中的任意一种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与装备于所述车辆的向车室内喷出蒸汽及冷气等的气体的气体喷出系统的驱动装置连接的,在膨胀所述膨胀体的条件成立后,当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等的第2规定条件成立时,控制所述气体喷出系统的驱动装置向车内喷出气体的第3控制装置。
根据所述防盗装置(6),膨胀所述膨胀体的条件成立后,所述第2规定条件成立时(例如,开始所述膨胀体的膨胀后,经过某种程度的时间后),能够向车室内喷出蒸汽及冷气等的气体。
从而,即使不能通过膨胀所述膨胀体限制住入侵者,也能够通过喷出气体赶走入侵者。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7),是基于所述防盗装置(1)~(6)中的任意一种的防盗装置,具有向外部报警的报警装置,和膨胀所述膨胀体的条件成立后,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向外部报警的第1报警控制装置。
根据所述防盗装置(7),由于通过膨胀所述膨胀体,不仅能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而且还能够向外部(例如,警察等)报警,所以能够迅速捕捉住入侵者。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8),是一种防止车辆、及装备于该车辆的电器配件、置于车内的贵重部品等被盗窃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向车室内喷出蒸汽及冷气等的气体的气体喷出系统,和检测向车室内的入侵者的入侵者检测装置,和通过该入侵者检测装置,检测出在车室内存在入侵者时,向车室内喷出气体地控制所述气体喷出系统的驱动装置的第4控制装置。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9),是基于所述防盗装置(8)的防盗装置,其中所述入侵者检测装置,是检测乘员的就坐的装置,所述第4控制装置在设定了安全系统等的第1规定条件成立时,并且在检测出乘员的就坐时,认定入侵者已就坐,控制所述气体喷出系统的驱动装置向车室内喷出气体。
根据所述防盗装置(8)或(9),构成一种在具有向车室内喷出气体的气体喷出系统的车辆上装备的防盗装置,在检测出在车室内存在入侵者时,通过向车室内喷出气体,遮住入侵者的视线,使入侵者惊慌失措,能够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从车辆赶走入侵者,因此,能够实现提高防范性能的防盗装置。
并且,根据所述防盗装置(9),由于当检测出不仅入侵者存在,而且入侵者已坐在驾驶席等时,向车室内喷出气体,所以能够更加有效地遮住入侵者的视线。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10),是一种防止车辆、及装备于该车辆的电器配件、置于车内的贵重部品等被盗窃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向车室内喷出蒸汽及冷气等的气体的气体喷出系统,和检测欲侵入车室内的人的入侵前检测装置,和通过该入前检测装置,检测出欲侵入车室内的人后,经过规定时间,向车室内喷出气体地控制所述气体喷出系统的驱动装置的第5控制装置。
根据所述防盗装置(10),在检测出欲侵入车室内的人(例如,向车辆接近者)以后,经过所述规定的时间(例如,欲进行车辆盗窃者在接近所述车辆后,到坐到驾驶席及助手席所需要的时间)后,向车室内喷出气体。
即,由于在估计欲进行车辆盗窃者已经坐到驾驶席及助手席时,向车室内喷出气体,遮住入侵者的视线,使入侵者惊慌失措,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或从车辆赶走入侵者,所以能够实现提高防范性能的防盗装置。
另外,由于所述防盗装置(8)在检测出在车室内存在入侵者时,向车室内喷出气体,所以为了使所述防盗装置(8)能够发挥正常的防范功能,必须取得从设置在装备该装置的车辆中的,检测向车室内的入侵者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
然而,这样的传感器,有被手法巧妙的入侵者破坏的危险,如果传感器在检测入侵者的存在之前被破坏,由于不能向车室内喷出气体,则存在着不能够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的问题。
但是,所述防盗装置(10),在检测出在车室内存在入侵者时,不是向车室内喷出气体的装置,而是在检测出欲侵入车室内的人(例如,向车辆接近者)以后,经过所述规定的时间(例如,欲进行车辆盗窃者在接近所述车辆后,到坐到驾驶席及助手席所需要的时间)后,喷出气体的装置。
因此,为了使所述防盗装置(10)能够发挥正常的防范功能,只要能够取得从设置在装备该装置的车辆中的用于检测向车室内的接近的人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等便可。
当然,即使对这样的传感器也有被手法巧妙的入侵者破坏的危险,但由于所述传感器不是检测出在车室内存在入侵者,而是检测向车辆接近者(即,欲侵入车室内的入侵者),所以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出向车辆接近者之前,几乎不可能遭到破坏。
从而,即使所述传感器遭到破坏,也能够向车室内喷出气体,赶走入侵者。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11),是一种防止车辆、及装备于该车辆的电器配件、置于车内的贵重部品等被盗窃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变更设置于车室内的座椅的状态的座椅状态变更系统;检测向车室内的入侵者的入侵者检测装置,和在该入侵者检测装置检测出在车室内存在入侵者后,控制所述座椅状态变更系统的驱动装置将所述座椅状态变更为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第1规定状态的第6控制装置。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12),在所述防盗装置(11)中,所述入侵者检测装置是检测乘员的就坐的装置,所述第6控制装置,在设定了安全系统等的第1规定条件成立时,并且在检测出乘员的就坐后,认定入侵者已就坐,控制所述座椅状态变更系统的驱动装置将所述座椅的状态变更为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的第1规定状态。
根据所述防盗装置(11)或(12),构成装备在具有变更设置于车室内的座椅的状态的座椅状态变更系统的车辆防盗装置,当检测出在车室内存在入侵后,通过将所述座椅的状态变更向第1规定状态(例如,向车辆的前方滑动移动的状态),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可以捕捉入侵者,因此能够实现提高防范性能的防盗装置。
进而,根据所述防盗装置(12),当检测出入侵者不仅存在,而且还坐在驾驶席上等时,将所述座椅的状态变更向第1规定状态,因此能够更加确实地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13),是一种防止车辆、及装备于该车辆的电器配件、置于车内的贵重部品等被盗窃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调整设置于车室内的座椅的状态的座椅状态变更系统,和检测欲侵入车室内的人的入侵前检测装置,和当该入侵前检测装置检测出欲侵入车室内的人,并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后,控制所述座椅状态变更系统的驱动装置将所述座椅的状态变更为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的第1规定状态第7控制装置。
根据所述防盗装置(13),是装备在具有变更设置于车室内的座椅的状态的座椅状态变更系统的车辆的防盗装置,检测出欲侵入车室内的人(例如向车辆接近的人)后,经过所述规定的时间(例如,欲进行车辆盗窃者在接近所述车辆后,到坐到驾驶席及助手席所需要的时间)后,将所述座椅状态变更到所述第1规定状态(例如,滑动到车辆前方的状态)。
即,在估计欲进行车辆盗窃的盗窃者酌坐到驾驶席及助手席上时,通过将所述座椅的状态变更为所述第1规定状态而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以捕捉住入侵者,从而能够实现提高防范性能的防盗装置。
另外,所述防盗装置(11),由于是当检测出在车室内存在入侵者时,将所述座椅的状态变更向第1规定状态,因此为了使所述防盗装置(11)发挥正常的防范功能,必须要取得从设置在装备该装置的车辆中的,检测向车室内的入侵者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等。
然而,这样的传感器有被手法巧妙的入侵者破坏的危险,由于如果传感器在检测到入侵者的存在之前就已被破坏,则不能将所述座椅的状态变更为第1规定状态,因此存在着不能够限制住入侵者行动的问题。
但是,所述防盗装置(13),在检测出在车室内存在入侵者时,不是将所述座椅的状态变更向第1规定状态的装置,而是在检测出欲侵入车室内的人(例如,向车辆接近者)以后,经过规定的时间(例如,欲进行车辆盗窃者在从接近所述车辆后,到坐到驾驶席及助手席所需要的时间)后,将所述座椅的状态变更向第1规定状态的装置。
因此,为了使所述防盗装置(13)发挥正常的防范功能,只要能够取得从设置在装备该装置的车辆中的检测向车室内接近的人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等便可。
当然,虽然对这样的传感器也有被手法巧妙的入侵者破坏的危险,但由于所述传感器不是检测出在车室内存在入侵者,而是检测向车辆接近者(即,欲侵入车室内的人),因此,所述传感器在检测出向车辆接近者之前,几乎不可能被破坏。
从而,即使所述传感器已被破坏,也能够将所述座椅的状态变更为第1规定状态,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14),是基于所述防盗装置(11)~(13)中任意一种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规定状态,是将所述座椅移动向所述车辆的前方的状态,及/或使所述座椅的靠背部分向所述车辆的前方倾倒的状态。
根据所述防盗装置(14),所述第1规定状态,是将所述座椅移动向所述车辆的前方的状态,以及或者使座椅的靠背部分向所述车辆的前方倾倒的状态。从而,例如,当入侵者坐在驾驶席上时,由于使驾驶席的座椅向前方滑动移动,使座椅的靠背部分向前方倾倒,所以,能够确实地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并且即使是入侵者也不会使其负重伤。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15),是基于所述防盗装置(11)~(14)中任意一种的防盗装置,具有与装备于所述车辆的变更转动位置的状态的转动位置状态变更系统的驱动装置连接的,并且在将所述座椅的状态变更向第1规定状态的条件成立时,控制所述转动位置状态变更系统的驱动装置将所述转动位置的状态变更为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的第2规定状态的第8控制装置。
根据所述防盗装置(15),在将所述座椅的状态变更为所述第1规定状态的条件成立时,不仅是将所述座椅的状态变更向第1规定状态,而且还能够将所述转动位置状态变更为第2规定状态(例如,向下倾倒的状态)。
因此,即使通过改变所述座椅状态未能够确实地限制住入侵者,也可通过变更所述转动位置状态,来更确实地限制住入侵者。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16),是基于所述防盗装置(15)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规定状态,是将所述转动位置向下倾倒的状态,及/或向所述车辆的后方向探出的状态。
根据所述防盗装置(16),所述第2规定状态,是将所述转动位置向下倾倒的状态,及/或向所述车辆的后方向探出的状态。从而,例如,入侵者向驾驶席就坐时,由于使所述转动位置向下倾倒,使所述转动位置向入侵者探出,从而能够确实地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并且即便是入侵者也不会使其负重伤。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17),是基于所述防盗装置(11)~(16)中的任意一种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与装备于所述车辆的使膨胀体在车室内的规定的空间部分中膨胀的膨胀体系统的驱动装置连接的,当将所述座椅状态变更向所述第1规定状态的条件成立时,控制所述膨胀体系统的驱动装置膨胀所述膨胀体的第9控制装置。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18),是基于所述防盗装置(17)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的空间部分位于所述座椅的旁边。
根据所述防盗装置(17)或(18),在将所述座椅的状态变更向第1规定状态的条件成立时,不仅是将所述座椅的状态变更向第1规定状态,而能够膨胀所述膨胀体。因此,即使通过改变所述座椅状态未能够充分地限制住入侵者,也可通过膨胀所述膨胀体,来更确实地限制住入侵者。
进而,根据所述防盗装置(18),由于在所述座椅的旁边膨胀所述膨胀体,特别是对于坐在所述座椅的入侵者,所以能够确实地限制住并捕捉到入侵者。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19),是基于所述防盗装置(17)或(18)中任意一种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体系统的驱动装置是,用于向车室内排出发泡苯乙烯的原状物质并向排出的所述物质喷出蒸汽的装置。
根据所述防盗装置(19),由于所述膨胀体系统的驱动装置是向车室内排出发泡苯乙烯的原状物质并向排出的所述物质喷蒸汽的装置。因此,当检测出有侵入车室内的入侵者时,由于使用发泡苯乙烯(包含气泡的聚苯乙烯)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所以即使对入侵者也不使其负重伤地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20),是基于所述防盗装置(17)或(18)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体系统是气囊系统。
根据所述防盗装置(20),所述膨胀体系统由于是气囊系统,所以当检测出侵入到车室内的入侵者时,通过膨胀气囊能够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另外,由于该气囊系统不是为了防止车辆盗窃而额外装备到车辆上的气囊系统,因此可降低防盗装置的成本。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21),是基于所述防盗装置(11)~(20)中任意一种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与装备于所述车辆的向车室内喷出蒸汽及冷气等的气体的气体喷出系统的驱动装置连接的,当将所述座椅的状态变更向所述第1规定状态的条件成立并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等的第3规定条件成立时,控制所述气体喷出系统的驱动装置向车内喷出气体的第10控制装置。
根据所述防盗装置(21),当将所述座椅状态变更向所述第1规定状态的条件成立后,并且所述第3规定条件成立时(例如,变更座椅的状态后,经过了一定的时间后),能够向车室内喷出蒸汽及冷气等的气体。
从而,即使通过变更所述座椅的状态未能够限制住入侵者,也可通过喷出气体赶走入侵者。
另外,本发明防盗装置(22),是基于所述防盗装置(11)~(21)中任意一种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向外部报警的报警装置,和在将所述座椅的状态变更向所述第1规定状态的条件成立时,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向外部的报警的第2报警控制装置。
根据所述防盗装置(22),通过变更所述座椅的状态,不仅能够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而且还能够向外部(例如,警察等)的报警,因此,能够迅速地捕捉到入侵者。
图2是表示在利用实施例(1)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由微处理器进行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概略地表示利用实施例(2)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在利用实施例(2)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由微处理器进行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概略地表示利用实施例(3)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在利用实施例(3)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由微处理器进行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概略地表示利用实施例(4)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在利用实施例(4)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由微处理器进行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概略地表示利用实施例(5)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10是表示在利用实施例(5)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由微处理器进行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概略地表示利用实施例(6)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12是表示在利用实施例(6)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由微处理器进行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概略地表示利用实施例(7)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14是表示在利用实施例(7)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由微处理器进行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说明利用实施例(7)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的座椅及方向盘的位置变更处理的模式说明图。
图16是概略地表示利用实施例(8)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17是表示在利用实施例(8)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由微处理器进行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是概略地表示利用实施例(9)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19是表示在利用实施例(9)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由微处理器进行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中11表示信号发送机,信号发送机11包括微处理器12、锁定开关13、开启开关14、信号发送电路15、天线16、及储存ID码的EEPROM17。
锁定开关13及开启开关14连接到微处理器12的输入端子上,当锁定开关13、或开启开关14被按压时,微处理器12从ROM(未图示)取得对应于各开关的门锁指令码,在ID码上将附加所述门锁指令码的信号通过信号发送电路15,从天线16发送出。
构成防盗系统的主体的微处理器21,判断包含在通过天线23、信号接收电路22接收的信号(ID码+门锁指令码)的ID码,是否与记忆在EEPROM24中的ID码相一致,在一致时,实施对应包含在所述信号中的所述门锁指令码和检测车门开闭状态的车门状态开关25的信号的处理。
例如,所述车门锁指令码是表示车门为锁住状态的码,并且如果门状态开关25的检测信号是表示门为关闭状态的信号,则在控制门锁驱动装置26锁住车门的同时,设定成进入安全模式(即,启动安全系统的状态)。另外,所述门锁指令码如果是表示门的开启的码,则在控制门锁传动装置26开启车门的同时,解除安全模式,成为非安全模式(即,关闭安全系统)。
另外,微处理器21在被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时,取得检测出向车室内的入侵者的入侵者检测传感器27的信号,根据取得的信号,向驾驶席及助手席的周围排出大量发泡苯乙烯的发泡原物质(例如,直径为5mm左右的颗粒),控制驱动装置28启动向排出的所述物质喷出蒸汽的机关,控制驱动装置29启动喷出能够遮住入侵者视线的大量蒸汽(或冷气)的机关,控制车载电话30向警察报警。另外,作为入侵者检测传感器27,例如有对入侵到车室内的人的行动通过超声波进行检测的方法等。
下面,结合图2所示的流程图对在采用实施例(1)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的微处理器21的处理动作①进行说明。首先,判断表示在车室内入侵者存在的标志f1是否是1(步骤S1),如果判断标志f1不是1,则判断是否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步骤S2),如果判断已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根据入侵者检测传感器27的信号,判断是否在车室内有入侵者(步骤S3)。另外,如果判断为未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则结束处理动作①。
由在步骤S3的判断,如果判断在车室内有入侵者,则使标志f1为1(步骤S4),启动定时器t(步骤S5),控制驱动装置28向驾驶席及助手席的周围大量排出发泡苯乙烯的原状物质,向排出物质喷出蒸汽(步骤S6),进而通过车载电话30向警察报警(步骤S7),然后进入步骤S8。另外,如果判断为在车室内没有入侵者,由于没有必要排出发泡苯乙烯的原状物质,按原样结束处理动作①。
由步骤S8,判断定时器t是否经过规定的时间t1(例如,20秒)(步骤S8),如果判断为定时器t经过了规定的时间t1,即从开始发泡苯乙烯的形成到经过了规定的时间t1,则控制驱动装置29喷出大量的蒸汽(或冷气)(步骤S9),然后使标志f1返回0(步骤S10)。另外,如果判断为定时器t还没有经过规定的时间t1,按原样结束处理动作①。
另外,在步骤S1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为标志f1是1,即表示为发泡苯乙烯已经形成,并且已向警察报警,所以跳过步骤S2~S7,而直接进入步骤S8。
根据所述实施例(1)的防盗装置,检测出向车室内的入侵者时,向驾驶席及助手席的周围大量排出发泡苯乙烯的原状物质,向该物质喷出蒸汽而使其膨胀(例如,约30~80倍),通过由膨胀的发泡苯乙烯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从而能够捕捉入侵者。
另外,不仅形成发泡苯乙烯,而且由于向车室内喷出大量的蒸汽(或冷气),如果假定,即使通过发泡苯乙烯不能限制住入侵者,也能够通过气体赶走入侵者,进而,通过发泡苯乙烯及气体,不仅能够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而且由于进行向外部(例如,警察)的报警,所以能够迅速地捕捉住入侵者。
图3是概略地表示利用实施例(2)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但,有关与图1所示的防盗系统相同的构成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并在这里省略对其的说明。
构成防盗系统的主体的微处理器31,判断包含在通过天线23、信号接收电路22接收的信号(ID码+门锁指令码)中的ID码,是否与记忆在EEPROM24的ID码相一致,在一致时,实施对应于从包含在所述信号的所述门锁指令码和检测门的开闭状态的门状态开关25的信号的处理。
另外,微处理器31,取得从检测出欲侵入车室内的人(在这里,是接近车辆者)的接近者检测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根据从接近者检测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控制驱动装置28、驱动装置29、自动电话30,及报警装置33。另外,作为接近者检测传感器32,可举出有将接近车辆的人的行动由超声波检测的方法等。
下面,对在采用实施例(2)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由微处理器31进行处理动作②根据在图4表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首先,判断表示在车室内认定入侵者存在的标志f2(参照后述的步骤S29)是否是1(步骤S21),如果判断标志f2不是1,则判断表示向车辆的接近者存在的标志f3是否是1(步骤S22)。
如果判断标志f3不是1,则根据从接近者检测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判断是否接近车辆的人存在(步骤S23),如果判断接近者存在,则判断是否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步骤S24),另外,如果判断接近者不存在,则结束处理动作②。
在步骤S24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为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则使标志f3为1(步骤S25),启动定时器t(步骤S26),控制警报装置33使警报蜂鸣器发出报警音(步骤S27),然后判断定时器t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t2(例如,10秒)(步骤S28)。另外,如果判断为没有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则结束处理动作②。
在步骤S28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定时器t经过了规定时间t2,则认定接近车辆的人已入侵到车室内,并坐到驾驶席及助手席上,使标志f2为1(步骤S29),控制驱动装置28,向驾驶席及助手席的周围排出发泡苯乙烯的原状物质,并向该物质喷出的蒸汽(步骤S30),进而使用车载电话30向警察报警(步骤S31),然后进入步骤S32。
在步骤S32中,判断定时器t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t3(例如,30秒)(步骤S32),如果判断为定时器t经过规定时间t3,即,从开始形成发泡苯乙烯后经过了规定时间t1(=t3-t2),则控制驱动装置29喷出大量的蒸汽(步骤S33),并使标志f2、f3回到0(步骤S34)。另外,如果判断定时器t没有经过规定时间t3,则按原样结束处理动作②。
另外,在步骤S28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定时器t没有经过规定时间t2,则根据从接近者检测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判断接近车辆的人是否已从所述车辆离开(步骤S35)。如果判断为所述接近者从所述车辆离开了,由于没有必要向车内排出发泡苯乙烯的原状物质,使标志f3回到0(步骤S36)。另外,如果判断为所述接近者还没有从所述车辆离开,按原样结束处理动作②。
另外,在步骤S22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为标志f3是1,由于其表示为已检测出所述车辆的接近者,并且已经启动警报蜂鸣器报警,所以跳过步骤S23~S27,进入步骤S28。另外,在步骤S21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为标志f2是1,即表示已形成发泡苯乙烯,并已经向警察报警,所以跳过步骤S22~S31,进入步骤S32。
另外,根据所述实施例(2)的防盗装置,在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时,在检测出欲侵入车室内的人(例如,向车辆接近者)后,经过规定时间t2(例如,欲进行车辆盗窃的人接近所述车辆后,到坐到驾驶席及助手席所需要的时间)后,向驾驶席及助手席的周围大量排出发泡苯乙烯的原状物质,向该物质喷出蒸汽使其膨胀(例如,约30~80倍),通过由膨胀的发泡苯乙烯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从而能够捕捉入侵者。
即,通过估计在欲进行车辆盗窃者坐到驾驶席及助手席时,形成发泡苯乙烯,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可以捕捉住入侵者,从而能够实现提高防范性能的防盗装置。
另外,由于不仅形成发泡苯乙烯,而且还向车室内喷出大量的蒸汽(或冷气),所以即使假定通过发泡苯乙烯不能限制住入侵者,也能够通过气体赶走入侵者。而且,由于通过发泡苯乙烯及气体,不仅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而且还进行向外部(例如,警察)的报警,所以可迅速地捕捉住入侵者。
另外,在这里,作为检测欲侵入车室内的人的方法,仅就对接近车辆的人利用由超声波检测的接近者检测传感器32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作为别的检测方法,例如有对是否门由正当的方法打开,根据从检测钥匙筒的旋转的开关、检测有无钥匙筒的开关、和检测门的开闭的开关输出的信号,进行逻辑判断的方法,及由震动传感器检测玻璃窗破裂的方法等。
图5是概略地表示利用实施例(3)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但,有关与图1所示的防盗系统相同的构成部分,使用相同符号,在这里省略其说明。
构成防盗系统主体的微处理器34,判断包含在通过天线23、信号接收电路22接收的信号(ID码+门锁指令码)的ID码,是否与记忆在EEPROM24的ID码相一致,在一致时,实施对应于从包含在所述信号的所述门锁指令码和检测门的开闭状态的门状态开关25输出的信号的处理。
另外,微处理器34,取得从检测出向驾驶席及助手席就坐的就坐检测传感器35输出的信号,根据从就坐检测传感器35输出的信号,控制驱动装置28、驱动装置29、及自动电话30。另外,作为就坐检测传感器35,可举出由内藏于驾驶席等的重量传感器检测的方法等。
下面,对在采用实施例(3)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由微处理器34进行的处理动作③根据在图6表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首先,判断表示在车室内存在入侵者的标志f1是否是1(步骤S41),如果判断标志f1不是1,则根据从就坐检测传感器35输出的信号,判断是否有向驾驶席及助手席的就坐(步骤S42),如果判断有就坐,判断是否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步骤S43)。另外,如果判断没有就坐,结束处理动作③。
在步骤S42的判断中,如果判断已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坐在驾驶席及助手席的人被认定为车室内的入侵者(即,不是正规的使用者),使标志f1为1(步骤S44),启动定时器t(步骤S45),控制驱动装置28向驾驶席及助手席的周围排出发泡苯乙烯的原状物质,向该物质喷出蒸汽(步骤S46),进而使用车载电话30向警察报警(步骤S47),其后,进入步骤S48。另外,如果判断为没有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坐在驾驶席及助手席的人被认定为是正规的使用者,由于没有必要排出发泡苯乙烯的原状物质,按原样结束处理动作③。
在步骤S48,判断定时器t是否经过规定的时间t1(例如,10秒)(步骤S48),当判断为定时器t经过了规定的时间t1,即从开始发泡苯乙烯的形成后经过了规定的时间t1,则控制驱动装置29喷出大量的蒸汽(或冷气)(步骤S49),使标志f1返回0(步骤S50)。另外,如果判断定时器t没有经过规定的时间t1,则按原样结束处理动作②。
另外,在步骤S41的判断中,如果判断标志f1是1,由于其表示发泡苯乙烯已经形成,并已经向警察报警,所以跳过步骤S42~S47,进入步骤S48。
根据所述实施例(3)的防盗装置,在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时,检测出驾驶席及助手席的就坐时,向驾驶席及助手席的周围大量排出发泡苯乙烯的原状物质,并向该物质喷出蒸汽使其膨胀(例如,约30~80倍),通过由膨胀的发泡苯乙烯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能够捕捉入侵者。
另外,入侵者坐在驾驶席或助手席时,即入侵者存在于规定的场所时,由于由发泡苯乙烯限制住行动,所以能够更有效地捕捉入侵者。
另外,由于不仅形成发泡苯乙烯,而且还向车室内喷出大量的蒸汽(或冷气),所以即使假定通过发泡苯乙烯不能限制住入侵者,也能够通过气体赶走入侵者。而且,通过发泡苯乙烯及气体,不仅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而且还向外部(例如,警察)报警,所以可迅速地捕捉住入侵者。
另外,所述实施例(1)~(3)的防盗装置,是在车室内有入侵者或入侵者坐在驾驶席等时,向驾驶席及助手席的周围大量排出发泡苯乙烯的原状物质,向该物质喷出蒸汽,通过发泡苯乙烯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但在别的实施例的防盗装置中,也可以不形成发泡苯乙烯,而膨胀气囊等。
图7是概略地表示采用实施例(4)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但,有关与图1所示的防盗系统相同的构成部分,使用相同符号,在这里省略其说明。
构成防盗系统主体的微处理器36,判断包含在通过天线23、信号接收电路22接收的信号(ID码+门锁指令码)的ID码,是否与记忆在EEPROM24的ID码相一致,在一致时,实施对应于从包含在所述信号的所述门锁指令码和检测门的开闭状态的门状态开关25输出的信号的处理。
另外,微处理器36,在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时,取得从检测出向车室内的入侵者的检测的入侵者传感器27输出的信号,根据取得的信号,控制驱动装置29,使其喷出能够遮住入侵者的视线程度的大量的蒸汽(或冷气),控制车载电话30向警察报警。另外,作为入侵者检测传感器27,例如有利用超声波检测入侵到车室内的人的行动的方法等。
下面,将在采用了实施例(4)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的微处理器36进行的处理动作④根据在图8所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首先,判断是否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步骤S51),如果判断为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根据从入侵者检测传感器27输出的信号,判断是否在车室内有入侵者(步骤S52)。另外,如果判断没设定进入安全模式,结束处理动作④。
由在步骤S52的判断,如果判断在车室内有入侵者,则控制驱动装置29喷出大量的蒸汽(或冷气)(步骤S53),并且使用车载电话30向警察报警(步骤S54)。另外,如果判断在车室内没有入侵者,由于没有必要喷出蒸汽(或冷气),按原样结束处理动作④。
根据所述实施例(4)的防盗装置,检测出向车室内的入侵者时,向车室内喷出大量的蒸汽(或冷气),通过遮住入侵者的视线、使入侵者震惊,能够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将入侵者从车辆赶出。而且,由于通过气体不仅可遮住入侵者的视线,还可向外部(例如,警察)报警,所以可迅速地捕捉入侵者。
图9是概略地表示利用实施例(5)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但,有关与图1所示的防盗系统相同的构成部分,使用相同符号,在这里省略其说明。
构成防盗系统主体的微处理器37,判断包含在通过天线23、信号接收电路22接收的信号(ID码+门锁指令码)的ID码,是否与记忆在EEPROM24的ID码相一致,在一致时,实施对应于从包含在所述信号的所述门锁指令码和检测门的开闭状态的门状态开关25输出的信号的处理。
另外,微处理器37,取得从检测出向车室内的入侵者(在这里是接近车辆者)的检测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根据从接近者检测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控制驱动装置29,车载电话30,及警报装置33。另外,作为接近者检测传感器32,例如有将接近车辆者的行动由超声波检测的方法等。
下面,将在采用了实施例(5)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的微处理器37进行的处理动作⑤根据在图10所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首先,判断表示向车辆的接近者存在的标志f3是否是1(步骤S61),如果判断标志f3不是1,根据从接近者检测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判断是否存在接近车辆者(步骤S62),如果判断存在接近车辆者,判断是否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步骤S63)。另外,如果判断不存在接近车辆者,结束处理动作⑤。
在步骤S63的判断中,如果判断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使标志f3为1,(步骤S64),启动定时器t(步骤S65),使警报蜂鸣器响地控制警报装置33(步骤S66),下面判断定时器t是否经过规定时间t2(例如,10秒)(步骤S67)。另外,如果判断为没有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结束处理动作⑤。
在步骤S67的判断中,如果判断定时器t经过规定时间t2,则认定接近车辆的人已入侵到车室内,并坐到驾驶席及助手席上,此时,控制驱动装置29喷出大量的蒸汽(或冷气)(步骤S68),同时使用车载电话30向警察报警(步骤S69),然后使标志f3回到0(步骤S70)。
另外,在步骤S67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定时器t还没有经过规定时间t2,则根据从接近者检测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判断接近车辆的人是否已从所述车辆离开(步骤S71),如果判断所述接近者从所述车辆离开了,由于没有必要喷出蒸汽(或冷气),使标志f3回到0(步骤S70)。另外,如果判断所述接近者没有从所述车辆离开,按原样结束处理动作⑤。
另外,在步骤S61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标志f3是1,由于是表示已检测出所述车辆的接近者,所以使警报蜂鸣器发出报警音,跳过步骤S62~S66,进入步骤S67。
根据所述实施例(5)的防盗装置,在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时,检测出欲侵入车室内的人(例如,向车辆接近者)后,经过规定时间t2(例如,欲进行车辆盗窃的人接近所述车辆后,到坐到驾驶席及助手席所需要的时间)后,向车室内喷出大量的蒸汽(或冷气),通过遮住入侵者的视线,能够赶走入侵者。
即,在估计欲进行车辆盗窃的盗窃者已坐到驾驶席及助手席时,向车室内喷出蒸汽(或冷气),通过遮住入侵者的视线,使入侵者惊慌失措,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所以能够从车辆中赶走入侵者,从而实现了可提高防范性能的防盗装置。而且,由于通过气体不仅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而且还向外部(例如,警察等)报警,所以可迅速地捕捉住入侵者。
图11是概略地表示利用实施例(6)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但,有关与图1所示的防盗系统相同的构成部分,使用相同符号,在这里省略其说明。
构成防盗系统主体的微处理器38,判断包含在通过天线23、信号接收电路22接收的信号(ID码+门锁指令码)的ID码,是否与记忆在EEPROM24的ID码相一致,在一致时,实施对应于从包含在所述信号的所述门锁指令码和检测门的开闭状态的门状态开关25输出的信号的处理。
另外,微处理器38,取得从检测出向驾驶席及助手席就坐的就坐检测传感器35输出的信号,根据从就坐检测传感器35输出的信号,控制驱动装置29、和自动电话30。另外,作为就坐检测传感器35,例如有使用设置在驾驶席等内的重量传感器检测的方法等。
下面,对在采用实施例(6)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由微处理器38进行的处理动作⑥根据在图12表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首先,根据从就坐检测传感器35输出的信号,判断是否有在驾驶席及助手席的就坐(步骤S81),如果判断有就坐,则判断是否为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步骤S82)。另外,如果判断为没有就坐,结束处理动作⑥。
在步骤S82的判断中,如果判断为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则坐在驾驶席及助手席的人被认定为是侵入车室内的入侵者(即,不是正规的使用者),控制驱动装置29喷出大量的蒸汽(或冷气)(步骤S83),进而使用车载电话30,向警察报警(步骤S84)。另外,如果判断为没有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则认定坐在驾驶席及助手席的是正规的使用者,由于没有必要喷出蒸汽(或冷气),按原样结束处理动作⑥。
根据所述实施例(6)的防盗装置,在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时,检测驾驶席及助手席的就坐后,向车室内喷出大量的蒸汽(或冷气),通过遮住入侵者的视线,使入侵者惊慌失措,能够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能够从车辆赶走入侵者。进而,由于通过气体不仅能够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而且还能向外部(例如,警察等)报警,从而可迅速地捕捉住入侵者。
图13是概略地表示利用实施例(7)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但,有关与图1所示的防盗系统相同的构成部分,使用相同符号,在这里省略其说明。
构成防盗系统主体的微处理器39,判断包含在通过天线23、信号接收电路22接收的信号(ID码+门锁指令码)的ID码,是否与记忆在EEPROM24的ID码相一致,在一致时,实施对应于从包含在所述信号的所述门锁指令码和检测门的开闭状态的门状态开关25输出的信号的处理。
另外,微处理器39,在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时,取得从检测出向车室内的入侵者的检测传感器27输出的信号,根据取得的信号,控制驱动装置29,车载电话30,座椅位置调整装置40、斜椅调整装置41、和倾斜可伸缩调整装置42。另外、作为入侵者检测传感器27,例如有对入侵到车室内的人的行动由超声波检测的方法等。
座椅位置调整装置40,是将座椅向前后方向滑动移动的装置,斜椅调整装置41,是调整座椅靠背部分的倾斜角度的装置,倾斜可伸缩调整装置42是调整方向盘的角度及长度(即,与坐在驾驶席上的人的距离)的装置。
下面,对在采用实施例(7)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由微处理器39进行的处理动作⑦根据在图14表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首先,判断表示在车室内表示入侵者存在的标志f1是否是1(步骤S91),如果判断为标志f1不是1,则判断是否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步骤S92),如果判断为已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则根据从入侵者的检测传感器27输出的信号,判断在车室内是否有入侵者(步骤S93)。另外,如果判断为没有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则结束处理动作⑦。
由在步骤S93的判断中,如果判断为在车室内有入侵者,使标志f1为1(步骤S94),启动定时器t(步骤S95),控制座椅位置调整装置40,如图15所示,座椅51最为接近方向盘52地,将座椅51向前方向滑动移动(步骤S96),另外控制斜椅调整装置41,使座椅51的靠背部分51a向最前方侧倾倒(步骤S97),控制倾斜可伸缩调整装置42,使方向盘52向最下方侧倾倒,另外并且缩短与座椅51的距离(步骤S98、S99)。
进而使用车载电话30,向警察报警(步骤S100),其后,进入步骤S101。另外,由在步骤S93的判断处理,如果判断为在车室内没有入侵者,由于没有必要变更座椅51的位置等,按原样结束处理动作⑦。
在步骤S101,判断定时器t是否经过规定的时间t1(例如,20秒)(步骤S101),定时器t经过规定的时间t1,即,从开始座椅51的位置的调整后,如果判断为经过规定的时间t1,控制驱动装置29喷出大量的蒸汽(或冷气)(步骤S102),使标志f1回到0(步骤S103)。另外,如果判断为定时器t没有经过规定的时间t1,按原样结束处理动作⑦。
另外,在步骤S91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标志f1为1,则由于是已经就座椅51及方向盘52的位置变更完成,并且已经向警察报警,所以跳过步骤S92~S100,进入步骤S101。
根据所述实施例(7)的防盗装置,检测出向车室内的入侵者时,由于使座椅51向前方滑动移动,使靠背部分51a向前方侧倾倒,使方向盘52向下方侧倾倒,另外并且缩短与座椅51的距离,通过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可以捕捉入侵者,所以能够实现提高防范性能的防盗装置。
另外,不仅变更座椅51及方向盘52的位置,由于向车室内喷出大量的蒸汽(或冷气),即使假定通过座椅51等的位置变更不能限制住入侵者,也能够通过气体赶走入侵者。并且由于通过变更座椅位置等及气体,不仅能够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还能够向外部(例如,警察等)报警,所以可迅速地捕捉住入侵者。
图16是概略地表示利用实施例(8)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但,有关与图13所示的防盗系统相同的构成部分,使用相同符号,在这里省略其说明。
构成防盗系统主体的微处理器43,判断包含在通过天线23、信号接收电路22接收的信号(ID码+门锁指令码)的ID码,是否与记忆在EEPROM24的ID码相一致,在一致时,实施对应于从包含在所述信号的所述门锁指令码和检测门的开闭状态的门状态开关25输出的信号的处理。
另外,微处理器43,取得从检测出向车室内的入侵者(在这里是接近车辆者)的检测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根据从接近者检测传感器32取得的信号,控制驱动装置29、车载电话30、座椅位置调整装置40、斜椅调整装置41、和倾斜可伸缩调整装置42。另外,作为接近者检测传感器32,例如有将接近车辆者的行动由超声波检测的方法等。
下面,对在采用实施例(8)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由微处理器43进行的处理动作⑧根据在图17表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首先,判断表示在车室内认定入侵者存在的标志f2(参照后述的S119)是否是1(步骤S111),如果判断标志f2不是1,则判断表示向车辆的接近者存在的标志f3是否是1(步骤S112)。
如果判断f3不是1,则根据从接近者检测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判断接近向车辆者是否存在(步骤S113),如果判断接近者存在,则判断是否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步骤S114)。另外,如果判断接近者不存在,则结束处理动作⑧。
由在步骤S114的判断,如果判断为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则使标志f3为1(步骤S115),启动定时器t(步骤S116),控制警报装置33使警报蜂鸣器响(步骤S117),然后判断定时器t是否经过规定时间t2(例如,10秒)(步骤S118)。另外,如果判断为没有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结束处理动作⑧。
在步骤S118的判断中,如果判断为定时器t经过规定的时间t2,则认定接近车辆者已经入侵到车室内,并坐在驾驶席及助手席上,并且使标志f2为1(步骤S119),控制座椅位置调整装置41,将座椅51向前方向滑动移动到如图15所示的使座椅51最为接近方向盘52(步骤S120),另外控制斜椅调整装置41,使座椅51的靠背部分51a向最前方侧倾倒(步骤S121),控制倾斜可伸缩调整装置42,使方向盘52向最下方侧倾倒,另外并且缩短与座椅51的距离(步骤S122、S123),进而使用车载电话30,向警察报警(步骤S124),其后,进入步骤S125。
在步骤S125,判断定时器t是否经过规定时间t3(例如,30秒)(步骤S125),如果判断为定时器t经过了规定时间t3,即,从开始座椅位置的调整后,经过了规定时间t1(=t3-t2),则控制驱动装置29喷出大量的蒸汽(或冷气)(步骤S126),同时使标志f2、f3回到0(步骤S127)。另外,如果判断定时器t没有经过规定时间t3,则按原样结束处理动作⑧。
另外,在步骤S118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定时器t没有经过规定时间t2,则根据从接近者检测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判断接近车辆的人是否已从所述车辆离开(步骤S128)。如果判断为所述接近者从所述车辆离开了,由于没有必要变更座椅的位置,使标志f3回到0(步骤S129)。另外,如果判断所述接近者没有从所述车辆离开,则按原样结束处理动作⑧。
另外,在步骤S112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标志f3是1,由于是表示印检测到所述车辆的接近者,并已经启动警报蜂鸣器,所以跳过步骤S113~S117,进入步骤S118。另外,在步骤S111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标志f2是1,由于已经完成座椅及方向盘的位置变更,并且已经向警察报警,所以跳过步骤S112~S124,进入步骤S125。
根据所述实施例(8)的防盗装置,在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时,检测出欲侵入车室内的人(例如,向车辆接近者)后,经过规定时间t2(例如,欲进行车辆盗窃的人接近所述车辆后,到坐到驾驶席及助手席所需要的时间)后,使座椅51向前方向滑动移动,使座椅51的靠背部分51a向前方侧倾倒,使方向盘52向下方侧倾倒,另外并且缩短与座椅51的距离,通过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能够捕捉入侵者。
即,在估计欲进行车辆盗窃者已经坐到驾驶席及助手席上时,通过变更座椅51及方向盘52的位置,来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可以捕捉住入侵者,从而能够实现提高防范性能的防盗装置。
另外,由于不仅变更座椅51及方向盘52的位置,而且还向车室内喷出大量的蒸汽(或冷气),所以即使假定通过座椅51等的位置变更不能够限制住入侵者,也可以通过气体够赶走入侵者。而且,由于通过座椅位置等的变更及气体,不仅能够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还能够向外部(例如,警察等)报警,所以可迅速地捕捉住入侵者。
图18是概略地表示利用实施例(9)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但,有关与图13所示的防盗系统相同的构成部分,使用相同符号,在这里省略其说明。
构成防盗系统主体的微处理器44,判断包含在通过天线23、信号接收电路22接收的信号(ID码+门锁指令码)的ID码,是否与记忆在EEPROM24的ID码相一致,在一致时,实施对应于从包含在所述信号的所述门锁指令码和检测门的开闭状态的门状态开关25输出的信号的处理。
另外,微处理器44,取得从检测出向驾驶席及助手席就坐的就坐检测传感器35输出的信号,根据从就坐检测传感器35输出的信号,控制驱动装置29、和自动电话30、座椅位置调整装置40、斜椅调整装置41、和倾斜可伸缩调整装置42。另外,作为就坐检测传感器35,例如有利用设置在驾驶席等内的重量传感器检测的方法等。
下面,对在采用实施例(9)的防盗装置的防盗系统中由微处理器44进行的处理动作⑨根据在图19表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首先,判断表示在车室内认定入侵者存在的标志f1是否是1(步骤S131),如果判断标志f1不是1,则根据从就坐检测传感器35输出的信号,判断是否有向驾驶席及助手席的就坐(步骤S132),如果判断为有就坐,则判断是否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步骤S133)。另外,如果判断没有就坐,则结束处理动作⑨。
在步骤S133的判断中,如果判断为已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则认定坐在驾驶席及助手席的是侵入到车室内的入侵者(即,不是正规的使用者),此时使标志f1为1(步骤S134),启动定时器t(步骤S135),控制座椅位置装置41将座椅51向前方向滑动移动,形成如图15所示的座椅51最为接近方向盘52的状态,(步骤S136),另外控制斜椅调整装置41,使座椅51的靠背部分51a向最前方侧倾倒(步骤S137),控制倾斜可伸缩调整装置42,使方向盘52向最下方侧倾倒,另外并且缩短与座椅51的距离(步骤S138、S139)。
进而使用车载电话30,向警察报警(步骤S140),其后,进入步骤S141。另外,如果判断没有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则认定坐在驾驶席及助手席的是正规使用者,由于没有必要变更座椅的位置等,按原样结束处理动作⑧。
在步骤S141,判断定时器t是否经过规定时间t1(例如,10秒)(步骤S141),如果判断为定时器t经过了规定时间t1,即,从开始座椅位置的调整后,经过了规定时间t1,则控制驱动装置29喷出大量的蒸汽(或冷气)(步骤S142),同时使标志f1回到0(步骤S143)。另外,如果判断定时器t没有经过规定时间t1,则按原样结束处理动作⑧。
另外,在步骤S131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标志f1为1,由于是表示已经进行了就座椅及方向盘的位置变更,并且已经向警察报警,所以跳过步骤S132~S140,进入步骤S141。
根据所述实施例(9)的防盗装置,由于在设定为进入安全模式时,当检测出驾驶席及助手席的就坐后,通过将座椅51向前方滑动移动,使靠背部分51a向前方侧倾倒,使方向盘52向下方侧倾倒,另外并且缩短与座椅51的距离,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所以可以捕捉住入侵者,从而能够实现提高防范性能的防盗装置。另外,入侵者坐到驾驶席等上时,由于变更了座椅51及方向盘52的位置,所以能够更加有效地捕捉住入侵者。
另外,由于不仅可变更座椅51及方向盘52的位置,而且还向车室内喷出大量的蒸汽(或冷气),所以即使假定通过座椅51等的位置变更不能够限制住入侵者,也可以通过气体能够赶走入侵者。并且,由于通过座椅位置等的变更及气体,不仅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而且还能向外部(例如,警察等)报警,所以可迅速地捕捉住入侵者。
另外,所述实施例(7)~(9)中的任意一种防盗装置,是在车室内有入侵者或入侵者坐在驾驶席等时,变更座椅51及方向盘52的位置,喷出气体,但,其他实施例的防盗装置除了具有这些防范功能以外,还可以组合向座椅51周围排出发泡苯乙烯的原状物质、向该物质喷出蒸汽的功能及膨胀气囊等的功能。
另外,在别的实施例的防盗装置中,也可以通过与微处理器21、31、34、36~39、43、44连接选择开关,使使用者能够自由选择设定是否使所述的防范功能发挥作用,这样,可构成非常便于使用者使用的功能强大的系统。
并且,在其他实施例的防盗装置中,也可以通过至少组合这些防范功能中的2个功能,使使用者能够从这些被装备的多种功能中自由选择设定所希望利用的功能。
本发明的防盗装置,能够防止车辆、及装备于该车辆内的电器配件、置于车内的贵重部品等的盗窃,主要能够应用于汽车产业。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盗装置,是一种防止车辆、装备于该车辆的电器配件及置于车室内的贵重部品等被盗窃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使膨胀体在车室内的规定空间部分中膨胀的膨胀系统;检测侵入车室内的入侵者的入侵者检测装置;和当该入侵者检测装置检测出车室内存在入侵者时,控制所述膨胀体系统的驱动装置使所述膨胀体膨胀的第1控制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侵者检测装置是乘员就座检测装置,所述第1控制装置在设定了安全系统等的第1规定条件成立时,当检测出乘员的就座时,认定入侵者已就坐,并控制所述膨胀体系统驱动装置使所述膨胀体膨胀。
3.一种防盗装置,是一种防止车辆、装备于该车辆的电器配件及置于车室内的贵重部品等被盗窃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使膨胀体在车室内的规定空间部分中膨胀的膨胀系统;检测欲侵入车室内的人的侵入前检测装置;和当该侵入前检测装置检测出欲侵入车室内的人后经过了规定的时间时,控制所述膨胀体系统的驱动装置膨胀所述膨胀体的第2控制装置。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体系统驱动装置用于向车室内排出发泡苯乙烯的原状物质,并向排出的所述物质喷出蒸汽。
5.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体系统是气囊系统。
6.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与装备于所述车辆内的向车室内喷出蒸汽及冷气等气体的气体喷出系统的驱动装置连接,在膨胀所述膨胀体的条件成立后并且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等的第2规定条件成立时,控制所述气体喷出系统的驱动装置使其向车内喷出气体的第3控制装置。
7.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进行向外部报警的报警装置;和当膨胀所述膨胀体的条件成立后,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向外部报警的第1报警控制装置。
8.一种防盗装置,是一种防止车辆及装备于该车辆的电器配件、置于车内的贵重部品等被盗窃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向车室内喷出蒸汽及冷气等的气体的气体喷出系统;检测侵入车室内的入侵者的入侵者检测装置;和当该入侵者检测装置检测出在车室内存在入侵者时,控制所述气体喷出系统的驱动装置向车室内喷出气体的第4控制装置。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侵者检测装置是检测乘员的就坐的装置,所述第4控制装置,在设定了安全系统等的第1规定条件成立时,并且当检测出乘员的就坐时,认定入侵者已就坐,控制所述气体喷出系统的驱动装置向车室内喷出气体。
10.一种防盗装置,是一种防止车辆及装备于该车辆的电器配件、置于车内的贵重部品等被盗窃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向车室内喷出蒸汽及冷气等气体的气体喷出系统;检测欲侵入车室内的人的入侵前检测装置;和从该入前检测装置检测出欲侵入车室内的人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时,控制所述气体喷出系统的驱动装置向车室内喷出气体的第5控制装置。
11.一种防盗装置,是一种防止车辆及装备于该车辆的电器配件、置于车内的贵重部品等被盗窃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变更设置于车室内的座椅状态的座椅状态变更系统;检测侵入车室内的入侵者的入侵者检测装置;和当该入侵者检测装置检测出车室内存在入侵者时,控制所述座椅状态变更系统的驱动装置把所述座椅状态变更为限制住入侵者行动的第1规定状态的第6控制装置。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侵者检测装置是检测乘员的就坐的装置,所述第6控制装置,在设定了安全系统等的第1规定条件成立时,并且当检测出乘员的就坐时,认定入侵者已就坐,控制所述座椅状态变更系统的驱动装置把所述座椅状态变更为限制住入侵者行动的第1规定状态。
13.一种防盗装置,是一种防止车辆及装备于该车辆的电器配件、置于车内的贵重部品等被盗窃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调整设置于车室内的座椅状态的座椅状态变更系统;检测欲侵入车室内的人的入侵前检测装置;和当该入侵前检测装置检测出欲侵入车室内的人并经过了规定的时间时,控制所述座椅状态变更系统的驱动装置把所述座椅状态变更为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的第1规定状态的第7控制装置。
14.按照权利要求1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规定状态,是将所述座椅移动向所述车辆的前方的状态,和/或使所述座椅的靠背部分向所述车辆的前方倾倒的状态。
15.按照权利要求1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与装备于所述车辆内的变更转动位置状态的转动位置状态变更系统的驱动装置连接的,当把所述坐椅状态变更为所述第1规定状态的变更条件成立时,控制所述转动位置状态变更系统的驱动装置把所述转动位置状态变更为限制住入侵者行动的第2规定状态的第8控制装置。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述第2规定状态是将所述转动位置向下倾倒的状态,和/或向所述车辆的后方突出的状态。
17.按照权利要求1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与装备于所述车辆内的使膨胀体在车室内的规定空间部分中膨胀的膨胀体系统的驱动装置连接的,当把所述座椅状态变更为所述第1规定状态的条件成立时,控制所述膨胀体系统的驱动装置膨胀所述膨胀体的第9控制装置。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的空间部分位于所述座椅的旁边。
19.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体系统的驱动装置向车室内排出发泡苯乙烯的原状物质,并向排出的所述物质喷出蒸汽。
20.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体系统是气囊系统。
21.按照权利要求1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与装备于所述车辆内的向车室内喷出蒸汽及冷气等气体的气体喷出系统的驱动装置连接的,当在把所述座椅状态变更为所述第1规定状态的条件成立后,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等的第3规定条件成立时,控制所述气体喷出系统的驱动装置向车内喷出气体的第10控制装置。
22.按照权利要求1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向外部报警的报警装置;和在把所述座椅状态变更为所述第1规定状态的条件成立时,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向外部报警的第2报警控制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捕捉住欲进行车辆盗窃的偷盗者,可提高防止车辆被盗、防止装备于该车辆内的电器配件及置于车内的贵重部品等被盗的防范功能的防盗装置,具有通过使膨胀体在车室内的规定空间部分中膨胀而限制住入侵者行动的膨胀体系统,当检测出在车室内有入侵者时,向车室内排出发泡苯乙烯的原状物质并向该物质喷射蒸汽,利用发泡苯乙烯限制住入侵者的行动。
文档编号B60R25/00GK1460080SQ02800823
公开日2003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12日
发明者田中真一 申请人:富士通天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