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996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可大幅增加视野角度及范围,不再如以往用猜测的方式来推断无法观看或难以观看的视野及物体间的相关位置,如将之应用于交通工具,能达到辅助驾驶,促进交通安全的目的,如将之应用于设备或建筑物上,则能达到更完善的影像监控的目的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传统的人力及兽力运输工具已被蒸汽,柴油,汽油,电力等交通运输工具取代。其中汽车,几乎已俨然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代步工具。
现在几乎到处都充斥着人,建筑及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不论是行走,伫足,行驶,停车等,随时都要留意周遭的人或交通工具。对骑自行车或摩托车的人来说,不论是在行驶或停车,对于无法透过后视镜看到的死角,可以藉由转头来观看,但对汽车或巴士的驾驶而言,对于无法透过车外二侧的后视镜或车内后照镜观看的死角,例如在会车时,无法看到车头两侧与对方来车的间距,在这样的情形下,只能凭经验用猜测的方式来推测该二车的相对位置,故擦撞难免,更甚者,会造成交通事故及人员伤亡。同样,车头两侧的死角不仅在会车时需要观看,在顺着车子前行方式停车时亦需要,一般因无法观看车头两侧外缘与其他物体间的相对关系,而难以顺着车子前行的方式停车,故驾驶人员常用倒车方式停车,但是在拥挤的马路边,先剎车再以倒车的方式停车,不仅危险,而且会造成交通更加拥塞。
为了增进交通安全,目前大都于汽车或巴士看不到的死角,如车后方或车后方的安全杆装设摄影机,并搭配装设于驾驶人员视线所及处的显示器显示出来,透过这样的方式来弥补后视镜及后照镜的不足。
然而,透过上述装设摄影机的方式,仍会有以下的缺点产生1.摄影机安装费用高,安装时程久,且必须与显示器搭配才能作用,以及需配置摄影机及显示器之间的连接线。
2.汽车或巴士的死角不只一处,除了车后方,车底,还有车头两侧,以及靠近左右后视镜两侧处,均是死角。
3.摄影机所能摄录的影像有其限制,广角或可伸缩镜头的摄影机费用高,且摄影机亦无法控制其摄录位置及角度。
4.在需使用多摄影机的场合,显示器需能整合所有摄影机的画面,或允许使用者选取所欲观看的摄影机画面,这需再增加输入装置,或是将显示器改为触控显示器,并需与软体搭配,建置成本更高。
5.透过摄影机来解决汽车或公共汽车死角的问题目前大都以新款上市的车辆为主,旧款的车辆车主接受度小,除了是成本的考量外,也牵涉到整体美观,因此无法全面落实,对交通安全的改善有限。
如何提供一种辅助视觉角度装置,除了建置快速及低建置成本外,并能适用于任何一个无法或难以观看之处,为本发明人所欲探讨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传统后视镜及摄影辅助装置仍存在有不完善之处,创作人长时间不断的研究开发,终于研发出此种可大幅增加视野角度及范围,不再如以往用猜测的方式来推断无法观看或难以观看的视野及物体间的相关位置,且应用不仅限于交通工具,亦可应用于设备或建筑物上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
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包括一设置于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适当处,用以反射无法直接观看,难以观看或所欲观看的视野角度,其包括第一反射镜,以及与第一反射镜相对应的第二反射镜。藉由如此的设计,从所欲观看的目标物,经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至使用者眼睛形成一影像传递路径,使用者可透过观看第二反射镜所反射第一反射镜上的影像,大幅增加视野角度及范围,不再如以往用猜测的方式来推断无法观看或难以观看的视野及物体间的相关位置,如将之应用于交通工具,能达到辅助驾驶,促进交通安全的目的,如将的应用于设备或建筑物上,则能达到更完善的影像监控的目的。
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并可依需要设置一至数个中间反射镜,透过改变第一反射镜及此一至数个中间反射镜的位置及角度,使用者可以在保持第二反射镜固定不动下,轻易的将视觉角度扩展到任一死角。此外,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第二反射镜可以由一具摄影机搭配一显示器所取代。同样的,使用者可以在保持摄影机位置固定不动下,手动或自动的调整第一反射镜及该一至多个中间反射镜的位置及角度,而能轻易的将视野角度扩展到任一视野角度。
透过数个第一反射镜的设置,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第二反射镜(或摄影机)可以依需要显示所需观看的视野角度,或进一步将所有视野角度合并显示出来。
于影像传递路径中,可依需要设置光学装置,透过光学装置,可以轻松达到滤镜,折射,反射,聚焦,散焦,变焦,强化背景,照明,去雾,夜视,镜射,旋转影像,影像锐化等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具有以下的优点1.安装费用低廉,安装速度快,无需配置连接线路。
2.所有的死角都可依需要设置第一反射镜,使用者只需观看第二反射镜即可。
3.透过控制第一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的位置及角度,再搭配具聚焦,变焦及放大功能的光学装置,第二反射镜(或是以一简单功能的摄影机及显示器取代)可以达到如同高功能摄影机一样具有广角及可伸缩镜头的功能,且能快速变换到其他的死角。
4.传统的摄影机如需控制其角度及位置,设备及建置费用均高,易损坏且视野角度的范围变动有限,而本发明只须小幅度的控制第一反射镜的位置及角度,就能快速变动视野角度。
5.反射镜非属电子设备,不用安装,布线,调校,且易更换,且适用于各种恶劣的环境(例如高温或潮湿)6.透过多个第一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的设置,所需要观看的死角可以合并显现出来,或藉由变更第一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的位置及角度,来随时变更显示使用者所需观看的死角。
7.本发明可以安装于任一型式的车子,不论是旧车型,或是新款车型要将本发明与车体整合均可,唯有适用于现行车辆的本发明,才能全面的改善行车安全。
此外,本发明可再包含一至多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该一至多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可同时具有录影及收录声音的功能或与具录影功能的装置及收录声音功能的装置连结或整合,用以摄录交通工具仪表板或交通工具内人车状态,并可储存至储存装置。如此的设计,可兼具同时同步摄录车外环境,行车状态,及车内仪表板,人(驾驶员及乘客)车状态,而能应用于以下数种情况例如在交通事故发生的后,从储存装置所摄录资料还原事故发生当时人车的状态,据以研判了解事故发生时的原因;或让驾驶人员从储存装置所摄录资料来检讨开车的状态。
为了能让审查员能更容易了解本发明的特点,请参阅以下附图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说明。


图1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A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六实施例(反射两侧前方视野角度)的示意图;图7B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六实施例(反射两侧后方视野角度)的示意图;图8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八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套件化示意图;图11A为十字通道型包覆体结构图;图11B为多通道型包覆体结构图;图12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九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3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十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套件化示意图;图15A为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第一反射镜由一至多面反射镜面所取代,来与第二反射镜搭配的示意图;图15B为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第一反射镜由一至多面反射镜面所取代,来与一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搭配的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第一反射镜与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整合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呈立体形状的第一反射镜搭配具摄影功能的装置的示意图;图18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球面体结构的第一反射镜,包覆体,及一具摄影功能的装置的搭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所示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而图2则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包括第一反射镜10以及第二反射镜20。其中第一反射镜10设置于交通工具A(如汽车或巴士)两侧适当处,用以反射无法直接观看,难以观看或所欲观看的视野角度B;而第二反射镜20设置于原后视镜E附近适当处,与第一反射镜10相对应。藉由如此的设计,从所欲观看的视野角度B,经第一反射镜10(影像传递路径D1),再经第二反射镜20(传递路径D2),最后到使用者C(传递路径D3)的眼睛形成一影像传递路径,使用者C可透过观看第二反射镜20所反射第一反射镜10上的影像,大幅增加视野角度及范围,且对于无法观看或难以观看的位置,不再如以往须凭经验用猜测的方式来推断。于此实施例中,由于交通工具A前面两侧无法直接观看,故透过第二反射镜及第一反射镜的设置即可完全克服此种情形。
虽然前述实施例是设置于交通工具上,但并不限定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只能应用于交通工具上,对于设备或建筑物上无法直接观看,难以观看或所欲观看的视野角度,亦可透过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设置来轻易克服。
请参阅图3,图3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其结构与图一类似,唯一不同处是将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反射镜20以一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0来取代,同时以一显示装置F与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0搭配,以显示出视野角度B的影像。此时影像传递路径从所欲观看的视野角度B,经第一反射镜10(影像传递路径D1),再经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0(传递路径D2),然后以有线及无线的方式传送至显示装置F,最后再由显示装置F到使用者C(传递路径D3)的眼睛形成一影像传递路径。
前述显示装置F可以是外加的,或是共用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上原有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F可与反射镜或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整合成一体,或与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内外原有的反射镜或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整合成一体(例如与后照镜或后视镜整合),以利于观看。在多个影像传递路径的应用中,显示装置F并可依使用者需求切换至指定的具摄影功能的装置以显示其所摄影的影像,或将多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所摄影的影像整合在一起。
搭配不同的影像传递路径,显示装置设置的数量不只一个。该一至多个显示装置并可以处理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所传送来的影像,包括合并显示数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传送过来的影像,变更影像大小,变更影像显示位置,变更影像显示比例,局部放大影像,旋转影像,影像镜射,杂讯滤除,影像聚焦,影像锐化,强化影像背景,影像隐藏,影像特效及切换至不同影像传递路径的影像的功能。
请参阅图4,图4所示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在一些应用场合,第一反射镜11与第二反射镜间21的影像传递路径无法呈一直线,此时就需要设置中间反射镜40,来使影像传递路径能连贯。于此实施例中,从所欲观看的视野角度B,经第一反射镜11(影像传递路径D1),经中间反射镜40(传递路径D2),再经第二反射镜21(传递路径D3),最后到使用者C(传递路径D4)的眼睛形成一影像传递路径,使用者C可透过观看第二反射镜21所反射第一反射镜11上的影像。虽然交通工具原有的后照镜即可将交通工具A后方的影像显现出来,但其视角有限,且无法看到交通工具A后方整体外缘。
值得一提的是,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反射镜21可以是加设上去的,或是与交通工具原有的后照镜整合,或被交通工具原有的后照镜所取代。如为后者,则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可以设计为完全取代后照镜的功能,或是设计为两者共用。例如可以将中间反射镜40移离开影像传递路径而使其无作用,即切换至原来后视镜的功能。
请参阅图5,图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以一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1来取代第三实施例的第二反射镜21,同时以一显示装置F与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1搭配,已显示出视野角度B的影像,于此实施例中是不设置中间反射镜40。此时影像传递路径从所欲观看的视野角度B,经第一反射镜11(影像传递路径D1),再经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1(传递路径D2),然后以有线及无线的方式传送至显示装置F,最后再由显示装置F到使用者C(传递路径D3)的眼睛形成一影像传递路径。在此情形下,透过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1搭配显示装置F来让使用者观看,亦即以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1搭配显示装置F来取代第二反射镜的角色,藉由直接摄影第一反射镜11上所显示的影像,再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送到显示装置F上供使用者C观看。
值得注意的是,于此实施例中,影像传递路径中并不如图四的第三实施例一样,需要一中间反射镜的存在,但是在以下的应用场合,中间反射镜仍有存在的必要1.摄影机无法直接对第一反射镜摄影通常是无合适地方设置摄影机或是设置附近的环境为高温潮湿或是震动频繁的环境,依影像传递路径的设计,中间反射镜的数量可以多个,依实际情况需要而定。
2.需中间反射镜作影像放大或缩小的光学处理此时中间反射镜的设置不是为了传递影像,而是为了对传递的影像作光学处理。除了放大或缩小的光学处理外(如凸面镜或凹面镜),亦可以再辅以其他的光学装置,或以其他的光学装置取代中间反射镜,以达到影像处理的目的。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中所谓的光学装置,指达到辅助影像呈现或改变影像效果的装置或光学元件称的,包括用以改变光学路径,像是具有折射,反射,聚焦,散焦,变焦,旋转影像特性的装置或光学元件,代表性的如反射镜,凹透镜,凸透镜;或具有改变影像颜色,及强化背景特性的,代表性的如有色滤镜,或具有辅助影像效果的装置,可提供照明,去雾,夜视,镜射或影像锐化,代表性的如照明灯,此外,上述光学装置可以数个一起搭配或整合成一个而应用于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
中间反射镜设置的主要目的系将第一反射镜的影像传递至第二反射镜。在此需强调的是,该中间反射镜是可以共用的,也就是该一至多个中间反射镜并可以同时作为其他影像传递路径的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或中间反射镜。
前述中间反射镜或光学装置的位置并不受限,它们可以设置于第一反射镜及第二反射镜附近适当处,或与第一反射镜及第二反射镜相整合,或设置于使用者眼睛与目标物间的影像传递路径适当处。
此外,前述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及光学装置的部份或全部可以与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整合成一体,或是将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及光学装置的部份以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原有的反射镜或光学装置取代,或整合(可设计为依需要切换为原有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原有的反射镜或光学装置的功能)。
在需设置中间反射镜的情况下,中间反射镜亦可被一具摄影功能的装置及用以将其所摄影影像显示出来的显示器所取代,透过本实例中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1直接摄影上述显示器的画面。同样的,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中的第一反射镜,光学装置也可以被一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所取代。
由上述实例可知,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光学装置的部份或全部可与具摄影功能的装置连结或整合,或由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所取代,前述具摄影功能的装置可同时具有录影及收录声音的功能或与具录影功能的装置及收录声音功能的装置连结或整合。
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并可包含一储存装置,用以储存摄录的影像及声音,该储存装置可以是一电脑主机,该储存装置可以加装于交通工具、设备及建筑物上,或与交通工具、设备及建筑物原有的储存装置整合或共用,或与交通工具、设备及建筑物整合,或与交通工具、设备及建筑物原有的电脑主机整合或共用。
此外,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可再包含一至多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该一至多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可同时具有录影及收录声音的功能或与具录影功能的装置及收录声音功能的装置连结或整合,用以摄录交通工具仪表板或交通工具内人车状态,并可储存至储存装置,该一至多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可与其他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或交通工具上原有具摄影功能的装置共用。如此的设计,可兼具同时同步摄录车外环境,行车状态,及车内仪表板,人(驾驶员及乘客)车状态,而能应用于以下数种情况例如在交通事故发生的后,从储存装置中的摄录资料还原事故发生当时人车的状态,据以研判了解事故发生时的原因;或让驾驶人员从储存装置中的摄录资料来检讨开车的状态。同样的,此种设计亦可以应用于设备及建筑物上。
请参阅图6,图6所示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的实施例架构于图5的实施例类似,不同处仅在于图5的第四实施例是用以观看交通工具A后端的影像,而图6的第五实施例则是用来看交通工具前方A的影像。此时影像传递路径从所欲观看的视野角度B,经第一反射镜12(影像传递路径D1),再经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2(传递路径D2),然后以有线及无线的方式传送至显示装置F,最后再由显示装置F到使用者C(传递路径D3)的眼睛形成一影像传递路径。在此情形下,透过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2搭配显示装置F来让使用者观看,亦即以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2搭配显示装置F来取代第二反射镜的角色,藉由直接摄影第一反射镜12上所显示的影像,再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送到显示装置F上供使用者C观看。
此外,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可巧妙的应用光学反射的原理,除了藉由中间反射镜的设置来观看平时无法观看的死角外,更能进一步的将不同的视野角度的影像整合在一起,如图7A所示。图7A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使用者欲观看的前方左视野角度B的影像,经第一反射镜130(影像传递路径D1),经一中间反射镜410(传递路径D2),再经一中间反射镜42(传递路径D3),再经一中间反射镜43(传递路径D4),再至第二反射镜21(传递路径D5),最后到使用者C(传递路径D6)的眼睛形成一影像传递路径。同样的,前方右视野角度的影像也是先经第一反射镜131,经一中间反射镜411,再经一中间反射镜42,再经一中间反射镜43,再至第二反射镜21,最后到使用者C的眼睛形成另一影像传递路径。这两个影像传递路径在中间反射镜42后就合并整合在一起了,直到传递到第一反射镜21。透过这种设计,使用者C能在第二反射镜中21看到整合不同视野角度的影像。同样的原理,可以很轻易的应用在更多个不同的影像传递路径,而能将更多个不同的视野角度合并显示。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反射镜130,131可以设计一控制装置来调整角度及位置,透过调整角度及位置可以改变影像传递路径,而能变换至其他视野角度,同样的两个中间反射镜410,411的角度及位置也可以调整。两个中间反射镜410,411如果调整位置,则其间的距离G的大小就能调整,且由于距离G的存在,本实施例除了整合前方两侧视野角度外,亦可同时将后方视野角度一并整合进来,一起呈现给使用者。
请参阅图7B,图7B与图7A结构类似,差异处仅在于两侧第一反射镜130,131的角度调为反射两侧后方的视野角度B’的影像。一般驾驶人员倒车时,最方便的方式便是直接回头观看车后方及两侧后方,但此种倒车方式在左右转时会造成左右方向感颠倒的情形,如不回头而采透过两侧后视镜分别观看车尾二侧与二侧外缘的物体的相关位置,并同时搭配后照镜看清楚车后方的影像,虽然不会有左右颠倒的情形,但要分别看后视镜及后照镜,不易倒车。如透过此实施例,使用者仅需看后照镜(即第二反射镜),即清楚看到倒车的视野及车尾二侧与二侧外缘的物体的相关位置,让驾驶人员能在后退左右转时即能如原本向前开车一般,左右方向感完全一致,完全突破以往交通工具后退驾驶的不便处。特别一提的是,第一反射镜130,131的形状可以设计为L型构造,如同将中间反射镜410,411连接在一起的结构,如此的结构设计将可以将前视的视野角度与后视的视野角度的影像合并在一起,此时使用者将可以同时看到车子左前视的视野角度,左后视的视野角度,右前视的视野角度,右后视的视野角度,以及后方的视野角度。
将不同的影像传递路径整合一起显示的架构尚有许多种型式,此实施例仅是其中的一项应用,透过一至数个中间反射镜的设置,辅以控制装置的控制各反射镜的位置及角度,尚可达到其他许多种特殊的功能,以适应各种场合情况。举例来说,于前述左前视的视野角度,左后视的视野角度,右前视的视野角度,右后视的视野角度,以及后方的视野角度等五个视野角度的整合显示结构中,透过适当的中间反射镜设置及控制,使用者可以变更所看到的影像,例如变更其在第二反射镜21上的五个视野角度影像的呈像位置,或透过控置中间反射镜的位置及角度来切换至左后视的视野角度,右后视的视野角度,以及后方的视野角度等仅三个视野角度的影像呈现亦可作到。更进一步的,透过中间反射镜的位置及角度来切换各视野角度的在第二反射镜21上的呈现比例也没问题,由于各种影像合并及呈现方式非常多,故在此不另赘述。
请参阅图8,图8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其结构与图7类似,唯一不同处是将图7的第六实施例的中间反射镜42,43,以及第二反射镜21以一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3来取代,同时以一显示装置F与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3搭配,以显示出左视野角度及右视野角度合并的影像。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3在摄录到中间反射镜410,411传递过来的影像后,便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送至显示装置F。如果是与原有交通工具的显示装置共用,可以设计成让使用者手动切换,或是设计成在交通工具后退时自动切换。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图7的第六实施例或图8的第七实施例,中间反射镜410,411可搭配具有变更位置及角度功能的控制装置412,藉由改变中间反射镜410,411的位置及角度以改变视野角度B。同样的,第一反射镜130,131亦可搭配具有变更位置及角度的控制装置1301,1311,藉由操控控制装置1301,1311来改变第一反射镜130,131的位置及角度以调整视野角度,例如,改变第一反射镜130,131的角度,如图虚线1302,1312所示的角度,即可将视野角度B调整至视野角度B’,也就是将原来的前视的视野角度就变成后视的视野角度。
除了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外,于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其他装置,如第二反射镜及光学装置(如有设置的话)均可设置独立或连动的控制装置用以独立或连动的控制其位置,方向及角度,各装置的控制装置亦可整合在一起,或是与交通工具,设备及建筑物上其他的控置装置整合,如将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应用于交通工具上,则可以与交通工具原有后视镜的控制装置整合,或透过一后视镜同步连动装置,透过控制后视镜的作动,同步调整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及光学装置部份或全部的位置,方向及角度。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以及影像传递路径系大部份设置在交通工具本体外部,然而在实际应用上,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光学装置以及影像传递路径的部份或全部均可以与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整合,例如影像传递路径经过交通工具本体内部(一般建议在交通工具制造时即整合在内部),或例如于交通工具上设有控制开关,透过控制开关可以将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及光学装置收纳至车体内,在需要使用的场合,再将它们外露至交通工具外。
请参阅图9,图9所示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八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与图8的实施例类似,不同处仅在于以一包覆体50来包覆第一反射镜150,151,以及中间反射镜440,441。此实施例并未包覆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4,但亦可设计为一并包覆此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4。包覆体50的设计目的除了具保护作用,免受外力撞击或风吹雨淋外,亦可透过此包覆体50将第一反射镜,中间反射镜,以及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整合在一起。同样的,包覆体50的部份或全部可以整合于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内部。为了能让影像的明亮度足够,包覆体可以使用透明材质,或具透光部位501,502来采光,并可辅以具照明功能的光学装置,如照明灯。
此外,更可进一步的藉由包覆体将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套件化,模组化,如图10所示。图10所示为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套件化示意图。包覆体50可再被分解为包覆体51,52,53,54,以及55。各包覆体为可外加,拆卸,更换,或为可携式。不同形式的包覆体可以组合在一起,而能让使用者依据各种场合作变化,以搭配出各种影像传递路径,例如图10所示的包覆体53为向前,而包覆体55为向后。包覆体亦可以设计控制装置来手动或自动的调整其位置及角度。此外,包覆体亦可以具有或整合有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的装置,使的可以藉由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的方式,使的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
同样的,如同包覆体一样,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及光学装置的部份或全部亦可设计为可外加,拆卸,更换,或可携式的装置;以及部份或全部可以具有或整合有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的装置,使的可以藉由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的方式,使的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
其中,与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搭配34的包覆体51可具有许多型式可供更换。如图11A所示是十字通道型包覆体511,图11B则为多通道型包覆体512。
请参阅图12,图12所示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九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与图8的第七实施例类似,不同处仅在于图8巧妙的藉由中间反射镜的设置来将不同影像传递路径的影像传递到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3合并显示于显示装置F上,而图12的第九实施例则是直接透过两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50,351来将由第一反射镜130,131而来的不同视野角度的影像传递到显示装置F合并显示出来。
请参阅图13,图13所示为应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于交通工具的第十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与图12的第九实施例类似,不同处仅在于以一包覆体56,57来包覆第一反射镜160,161,及包覆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50,351,包覆体56,57可部份设计为透明以达到透光的目的,或可再辅以照明装置。图14所示为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套件化示意图。包覆体56可被分解为包覆体561,562及563,而包覆体57则可被分解为包覆体571,572及573。
请参阅图15,图15A所示为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第一反射镜由一至多面反射镜170所取代,来与第二反射镜22搭配的示意图;图15B所示为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第一反射镜由一至多面反射镜170所取代,来与一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6搭配的示意图。170的各反射镜可以是凹面反射镜,凸面反射镜或其他种类的反射镜,它们的位置及角度可被另外设置的控制装置来单独或连动的控制,或被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其他控制装置整合一起控制。透过轻微变动第二反射镜22或是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6的位置及角度,可以快速的切换至第一反射镜的不同面反射镜170,而能变更至不同的视野角度,亦即可以快速的切换影像传递路径,这是传统直接透过单一摄影镜头取像的设备无法作得到的。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第一反射镜外,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亦可以是一多面反射镜结构。
同样的,多面反射镜170的各反射镜的部份或全部亦可以设计为可外加,拆卸,更换,或为可携式的装置;以及部份或全部可以具有或整合有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的装置,使的可以藉由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的方式,使的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
另外,将设置于不同处的数个反射镜共同组成第一反射镜,亦与上述以多面反射镜作为第一反射镜一样具有相同的效果,在此不赘述。
请参阅图16,图16所示为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第一反射镜与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整合示意图。图16A是将第一反射镜18整合一具有可弯折构造371的摄影装置37,该摄影装置37的可弯折构造371一端连接第一反射镜18,如图所示,使用者可以藉由此可弯折构造371轻松的任意调整摄影装置37的位置及角度,来变更视野角度。图16B则是将摄影装置38设置于固定盖381上,固定盖381一端与第一反射镜18连接,藉由调整固定盖381的上下位置,来达到变更视野角度B的目的。如图16A及图16B的整合结构的设计,并不限于第一反射镜,同样的,也能整合应用于中间反射镜或第二反射镜。
请参阅图17,图17为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立方体结构的第一反射镜与四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搭配示意图。第一反射镜191为一立方体结构,其四面均为反射镜,并具一可转动第一反射镜191的旋转装置1911。四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11,312,313,314分别与第一反射镜191的四个反射镜相对,以反射视野角度B的影像。透过此设计,在摄影机的角度及位置固定不变下,可透过旋转装置1911来旋转第一反射镜191,藉以同时改变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11,312,313,314所摄影的视野角度。
请参阅图18,图18为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球面体结构的第一反射镜,包覆体,及一具摄影功能的装置的搭配示意图。其中,第一反射镜192为一球面体结构,其被一包覆体58所包覆。该包覆体58可以在第一反射镜192上旋转,该包覆体58上具有一个反射孔581,一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15设置于包覆体58上,并与该反射孔581对应,透过如此的设计,其作动原理与图17的结构相反,亦即在第一反射镜192固定不变下,可透过手动或自动旋转包覆体58,来改变具摄影功能的装置315所摄影的视野角度。
除了图17及图18的立方体结构及球面体结构以外,其他的几何结构的反射镜或光学装置均可应用在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中,而不受其他实施例所限制。
此外,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可再包含一资料传送接收装置,用以透过网际网路,公众线路,行动电话网路或无线通讯网路与外界连接,而能传送及接收影音资料至外界其他地方,或让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上的装置接受外界其他地方的控制。
本发明辅助视觉角度装置的实施例不限于前述,将前述实施例修改或将数个实施例的结构合并亦可,例如图16的实施例与图5实施例的整合,可以达到如图7B的实施例于后退时方向感一致的功能。
上述实施例中光学装置的种类,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的设置位置,包覆体的形式及材质,显示装置的数量,各反射镜的形状,各反射镜与具摄影功能的装置彼此之间的整合,与影像处理软体搭配改变使用者所看到的影像等,均有许多实施方式,而诸如此类的种种改良并不受上述实施例所述及的方法所限制,与其他现有电子设备的整合,均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范畴。
以上所述仅是藉由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然而对于该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与变化,皆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由以上详细说明可使熟知本项技艺者明了本发明的确可达成前述的目的,实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爰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
1.一种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包括一第一反射镜,该第一反射镜设置于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适当处,用以反射无法直接观看,难以观看或所欲观看的视野角度;以及一第二反射镜,该第二反射镜与第一反射镜相对应,藉由如此的设计,从所欲观看的目标物,经第一反射镜,再经第二反射镜,最后到使用者眼睛形成一影像传递路径,使用者可透过观看第二反射镜所反射第一反射镜上的影像,大幅增加视野角度及范围,不再如以往用猜测的方式来推断无法观看或难以观看的视野及物体间的相关位置,如将的应用于交通工具,能达到辅助驾驶,促进交通安全的目的,如将之应用于设备或建筑物上,则能达到更完善的影像监控的目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于影像传递路径中,可再包括一至多个中间反射镜,以将第一反射镜的影像传递至第二反射镜,该一至多个中间反射镜并可以同时作为其他影像传递路径的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或中间反射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第二反射镜相对应的第一反射镜可为一至多个,以形成一至多个不同影像传递路径,于该一至多个不同影像传递路径中可包含一至多个中间反射镜,透过此一至多个中间反射镜将一至多个不同影像传递路径中的影像传递到第二反射镜上合并显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第二反射镜相对应的第一反射镜可为一至多个,以形成一至多个不同影像传递路径,于该一至多个不同影像传递路径中可包含一至多个中间反射镜,透过此一至多个中间反射镜将一至多个不同影像传递路径中的影像传递到第二反射镜上合并显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再包含一至数个辅助影像呈现或改变影像效果的光学装置,该一至数个光学装置可以设置于第一反射镜及第二反射镜附近适当处,或与第一反射镜及第二反射镜相整合,或设置于使用者眼睛与目标物间的影像传递路径适当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再包含一至数个辅助影像呈现或改变影像效果的光学装置,该一至数个光学装置可以设置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附近适当处,或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相整合,或设置于使用者眼睛与目标物间的影像传递路径适当处。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再包含一至数个辅助影像呈现或改变影像效果的光学装置,该一至数个光学装置可以设置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附近适当处,或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相整合,或设置于使用者眼睛与目标物间的影像传递路径适当处。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再包含一至数个辅助影像呈现或改变影像效果的光学装置,该一至数个光学装置可以设置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附近适当处,或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相整合,或设置于使用者眼睛与目标物间的影像传递路径适当处。
9.如权利要求5、6、7或8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一至数个光学装置可以是具有滤镜,折射,反射,聚焦,散焦,变焦,旋转影像,强化背景,照明,去雾,夜视,镜射或影像锐化的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及光学装置均可设置独立或连动的控制装置用以独立或连动的控制其位置,方向及角度,该控制装置亦可整合在一起。
11.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如设置于交通工具上,可以加设一个与交通工具后视镜同步连动装置,透过控制后视镜的作动,能同步调整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及光学装置部份或全部的位置,方向及角度。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可以与交通工具原有后视镜的控制装置整合。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可以与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原有的控制装置整合。
14.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及光学装置的部份或全部可以与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整合成一体,或是将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及光学装置的部份以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原有的反射镜或光学装置来取代。
15.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光学装置,以及影像传递路径的部份或全部可以与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整合。
16.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影像传递路径以及其中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及光学装置可部份或全部可以整合于一包覆体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包覆体的部份或全部可以整合于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内部,该包覆体并可以设计为可外加,拆卸,更换,以及可携式。
18.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均可由一至多个反射镜所组成或由一至多面反射镜整合或组合而成,并可设置独立或连动的控制装置用以独立或连动的控制一至多个反射镜或一至多面反射镜的位置,方向及角度,该控制装置可以与交通工具原有后视镜的控制装置整合,或与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原有的其他控制装置整合。
19.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及光学装置的部份或全部可与具摄影功能的装置连结或整合,或由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所取代,或由具备反射及摄影功能的装置所取代,前述具摄影功能的装置可同时具有录影及收录声音的功能或与具录影功能的装置及收录声音功能的装置连结或整合,所摄录的影像及声音可再储存至一储存装置,该储存装置可以是一电脑主机,该储存装置可以加装于交通工具、设备及建筑物上,或与交通工具、设备及建筑物整合,或与交通工具、设备及建筑物原有的储存装置整合或共用,或与交通工具、设备及建筑物原有的电脑主机整合或共用。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组成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的一至多个反射镜,及整合或组合成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的一至多面反射镜的部份或全部可与具摄影功能的装置连结或整合,或由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所取代,或由具备反射及摄影功能的装置所取代,前述具摄影功能的装置可同时具有录影及收录声音的功能或与具录影功能的装置及具收录声音功能的装置连结或整合,所摄录的影像及声音可再储存至一储存装置,该储存装置可以是一电脑主机,该储存装置可以加装于交通工具、设备及建筑物上,或与交通工具、设备及建筑物整合,或与交通工具、设备及建筑物原有的储存装置整合或共用,或与交通工具、设备及建筑物原有的电脑主机整合或共用。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尚包含一至多个显示装置用以显示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所摄影到的影像,该一至多个显示装置可以共用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上原有的显示装置,以及可与反射镜或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整合成一体,或与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内外原有的反射镜或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整合成一体,以利于观看,并可依使用者需求切换至指定的具摄影功能的装置以显示其所摄影的影像,或将多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所摄影的影像整合在一起。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尚包含一至多个显示装置用以显示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所摄影到的影像,该一至多个显示装置可以共用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上原有的显示装置,以及可与反射镜或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整合成一体,或与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内外原有的反射镜或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整合成一体,以利于观看,并可依使用者需求切换至指定的具摄影功能的装置以显示其所摄影的影像,或将多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所摄影的影像整合在一起。
23.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及光学装置的部份或全部为可外加,拆卸,更换,或可携式的装置;以及部份或全部可以具有或整合有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的装置,使之可以藉由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的方式,使之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覆体可以为可外加,拆卸,更换,或为可携式的装置;以及包覆体可以具有或整合有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的装置,使之可以藉由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的方式,使之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组成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的一至多个反射镜,或整合或组合成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的一至多面反射镜的部份或全部为可外加,拆卸,更换,或为可携式的装置;以及部份或全部可以具有或整合有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的装置,使之可以藉由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的方式,使之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
2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光学装置,以及具摄影功能的装置的部份或全部为可外加,拆卸,更换,或为可携式的装置;以及部份或全部可以具有或整合有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的装置,使之可以藉由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的方式,使之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光学装置,具摄影功能的装置,以及一至多个显示装置的部份或全部为可外加,拆卸,更换,或为可携式的装置;以及部份或全部可以具有或整合有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的装置,使之可以藉由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的方式,使之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
2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组成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的一至多个反射镜,或整合或组合成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的一至多面反射镜,光学装置,具摄影功能的装置,以及一至多个显示装置的部份或全部为可外加,拆卸,更换,或为可携式的装置;以及部份或全部可以具有或整合有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的装置,使之可以藉由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的方式,使之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
29.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组成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的一至多个反射镜,或整合或组合成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的一至多面反射镜,光学装置,具摄影功能的装置,以及一至多个显示装置的部份或全部为可外加,拆卸,更换,或为可携式的装置;以及部份或全部可以具有或整合有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的装置,使之可以藉由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的方式,使之移动,旋转,转动或升降。
30.如权利要求21、22、27、28或29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一至多个显示装置可以处理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所传送来的影像,包括合并显示数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传送过来的影像,变更影像大小,变更影像显示位置,变更影像显示比例,局部放大影像,旋转影像,影像镜射,杂讯滤除,影像聚焦,影像锐化,强化影像背景,影像隐藏,影像特效及切换至不同影像传递路径的影像的功能。
31.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及光学装置可部份或全部整合成一体。
3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组成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的一至多个反射镜,及整合或组合成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的一至多面反射镜可部分或全部整合成一体。
33.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及光学装置可部份或全部整合成一体。
3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光学装置,具摄影功能的装置,以及一至多个显示装置可以部份或全部整合成一体。
35.如权利要求21、24、26或27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中间反射镜,光学装置,具摄影功能的装置,包覆体以及一至多个显示装置可以部份或全部整合成一体。
36.如权利要求20,22,24,25,28或29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组成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的一至多个反射镜,或整合或组合成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中间反射镜的一至多面反射镜,光学装置,具摄影功能的装置,包覆体以及一至多个显示装置可以部份或全部整合成一体。
3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再包含一资料传送接收装置,用以透过网际网路,公众线路,行动电话网路或无线通讯网路与外界连接,而能传送及接收影音资料至外界其他地方,或接受外界其他地方的控制。
38.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再包含一至多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该一至多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可同时具有录影及收录声音的功能或与具录影功能的装置及收录声音功能的装置连结或整合,用以摄录交通工具仪表板或交通工具内人车状态,并可储存至储存装置,该一至多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可与其他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或交通工具上原有具摄影功能的装置共用,而该储存装置可以是一电脑主机,该储存装置可以加装于交通工具上,或与交通工具整合,或与交通工具原有的储存装置整合或共用,或与交通工具原有的电脑主机整合或共用。
39.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再包含一至多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该一至多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可同时具有录影及收录声音的功能或与具录影功能的装置及收录声音功能的装置连结或整合,用以摄录交通工具仪表板或交通工具内人车状态,并可储存至储存装置,该一至多个具摄影功能的装置可与其他具摄影功能的装置或交通工具上原有具摄影功能的装置共用,而该储存装置可以是一电脑主机,该储存装置可以加装于交通工具上,或与交通工具整合,或与交通工具原有的储存装置整合或共用,或与交通工具原有的电脑主机整合或共用。
全文摘要
一种辅助视觉角度装置,其设置于交通工具,设备,或建筑物适当处,用以反射无法直接观看,难以观看或所欲观看的视野角度,其包括第一反射镜,以及与第一反射镜相对应的第二反射镜。藉由如此的设计,使用者可透过观看第二反射镜所反射第一反射镜上的影像,大幅增加视野角度及范围,且对于无法观看或难以观看的视野或物体间的相关位置,不再如以往须凭经验猜测,如将之应用于交通工具,能达到辅助驾驶,促进交通安全的目的,如将之应用于设备或建筑物上,则能达到更完善的影像监控的目的。
文档编号B60R1/00GK1873463SQ200510073109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31日
发明者陈旭, 简靖峰 申请人:陈旭, 简靖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