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视镜雨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681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后视镜雨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后视镜雨刷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清除车辆后视镜镜面上的水液,以供清楚观看后视镜的雨刷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在驾驶时,驾驶者须经由搭配左、右后视镜来观看后方来车的动线,以供转弯、超车、变换车道、停车时注意及掌握行车状况;然而,由于车辆后视镜是设置于车体外侧,故每逢雨天行车时,雨水的水液会附着于车辆的后视镜镜面上,而使后视镜镜面布满水滴,使能见度大为降低,而影响后视镜的作用,导致驾驶者无法通过后视镜清楚观看后方来车状况,进而影响行车安全;因此,本发明人有鉴于现有雨天驾驶车辆存在有如上述的缺失,乃潜心研究、改良,遂得以首创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清除车辆后视镜镜面上的水液,以供清楚观看后视镜上反映的景象的车辆后视镜雨刷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于后视镜的背面设有雨刷传动装置,所述雨刷传动装置是设有传动马达,传动马达是伸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是与一变速齿轮组相啮合,所述变速齿轮组连动一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转轴是穿伸于后视镜正面的镜面上,于转轴上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有雨刷。
本发明的车辆后视镜雨刷结构,通过其设置的雨刷传动装置,借助传动马达的正反向旋转,带动连杆往复旋移动作,雨刷的刷面则可将镜面上的水滴去除干净,使镜面保持明亮,可供车辆驾驶清楚观看到后视镜内反映的景象,以确保行车安全。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发明雨刷传动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雨刷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图6为本发明雨刷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图7为本发明雨刷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三。
附图标记说明1后视镜;11镜面;12穿孔;13螺孔;2雨刷传动装置;20底座;200容室;201轴承;202轴孔;203挡块;204定位凹孔;205凸耳;206穿孔;21罩盖;210容室;211凸耳;212穿孔;213马达承座;214穿孔;215定位凹孔;22固接组件;23传动马达;230传动齿轮;24变速齿轮组;240支轴;241齿轮;242齿轮;25从动齿轮;250凸块;251转轴;252切面;253环槽;3连杆;30轴孔;4雨刷;40弹性片;41刷面;5定位件;50凹孔;51凸环。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有关本发明为达上述的使用目的与功效,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举出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所示,详述如下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是包括有后视镜1,于后视镜1的正面设有镜面11,所述镜面11上设有一穿孔12穿通于背面,于后视镜1的背面设有数个螺孔13;雨刷传动装置2,是设于后视镜1的背面,所述雨刷传动装置2设有底座20,所述底座20上设有容室200,于底座20内设有一轴承201,所述轴承201设有一轴孔202,于底座20的容室200内凸设有一挡块203(如图2所示),于容室200内面设有二定位凹孔204,所述底座20的周边设有数个凸耳205,于凸耳205上设有穿孔206;一罩盖21是盖设于底座20上,所述罩盖21内设有容室210,于罩盖21的周边对应底座20的凸耳205位置上相对设有凸耳211,于凸耳211上设有穿孔212,数个固接组件22是穿设于罩盖21与底座20的穿孔212、206并锁固于后视镜1背面的螺孔13上,于罩盖21上设有一马达承座213,所述马达承座213内设有一穿孔214穿通于容室210,于容室210内面设有二定位凹孔215;一传动马达23是组设于罩盖21的马达承座213内,所述传动马达23的转轴上是设有一传动齿轮230,所述传动齿轮230是穿设于马达承座213内的穿孔214,并位于罩盖21的容室210内;一变速齿轮组24是设于底座20与罩盖21的容室200、210内,所述变数齿轮组24是由二支轴240上设有数个大小不同的齿轮相互啮合传动组成,其二支轴240的一端是插设于底座20的定位凹孔204内,另一端则插设于罩盖21的定位凹孔215内定位,所述变速齿轮组24的其中一齿轮241是与传动马达23的传动齿轮230相啮合;一从动齿轮25是设于底座20的容室200内,所述从动齿轮25是与变速齿轮组24的另一齿轮242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25上设有一凸块250,于从动齿轮25上设有一转轴251,所述转轴251是穿伸于轴承201的轴孔202及后视镜1的穿孔12,所述转轴251近一端上设有一切面252,于转轴251上设有一环槽253;一连杆3,是设于从动齿轮25的转轴251上,并位于后视镜1的正面,所述连杆3上设有一与从动齿轮25的转轴251具切面252处的断面同形的轴孔30,供转轴251穿设定位;一雨刷4,是套设于连杆3上,所述雨刷4为软性体,于雨刷4内部设有弹性片40,使所述雨刷4的外端部靠合于镜面11的边缘时得以呈弹性弯折状,所述雨刷4的刷面41是贴靠于后视镜1的镜面11上;一定位件5,是设于连杆3的一侧,同时嵌固于从动齿轮25的转轴251上,所述定位件5内设有一凹孔50,于凹孔50内设有一凸环51,所述凸环51是嵌设于转轴251的环槽253内,供将连杆3的一端固定于转轴251上,如此,即为一具雨刷的后视镜。
当车辆欲刷除后视镜1镜面11上的雨水时,请参阅图3至图7所示,仅须启动雨刷传动装置2的传动马达23运转以使传动齿轮230转动,传动齿轮230则带动与的啮合的变速齿轮组24的其中一齿轮241转动,经由所述变速齿轮组24的多个齿轮传动变速得到所须的转速,而变速齿轮组24的另一齿轮242再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25转动,所述从动齿轮25的转轴251则带动连杆3旋动,其连杆3遂带动雨刷4随之旋动,雨刷4则以转轴251为轴心呈弧线旋移,所述雨刷4是设为软性体且于内部设有弹性片40,当雨刷4刷靠于后视镜1的镜面11底缘时,雨刷4的外端会沿镜面11的内缘被弯折,雨刷4内部的弹性片40则呈弹性弯折状态(如图7所示),当从动齿轮25的转轴251带动雨刷31旋转至后视镜1下缘的同时,其从动齿轮25上的凸块250是靠抵于底座20容室200内的挡块203一端缘,而使转轴251无法再旋转,其传动马达23持续运转下的扭力则会变大,扭力变大后的传动马达23则会停止所述向运转而呈反向运转,通过传动马达23的反向运转,使转轴251呈反向旋转,而带动雨刷4反向向上旋移,当雨刷4向上旋移时,雨刷4内部的弹性片40不再受后视镜1的边缘挤压而则呈弹性回复,将雨刷4导正为平直状(如图6所示),而得以平整刷除镜面11上的水滴,待雨刷4旋转至水平位置时(即后视镜1的顶缘),其从动齿轮25上的凸块250是靠抵于底座20容室200内的挡块203另一端缘,而使转轴251无法再旋转,其传动马达23的扭力再次变大后,则会停止所述向运转再次呈反向运转,再次带动雨刷4向下旋移,如此的往复旋移动作,雨刷4的刷面41则可将镜面11上的水滴去除干净,使镜面11保持明亮,可供车辆驾驶清楚观看到后视镜1内反映的景象,以确保行车安全。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后视镜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于后视镜的背面设有雨刷传动装置,所述雨刷传动装置是设有传动马达,传动马达是伸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是与一变速齿轮组相啮合,所述变速齿轮组连动一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转轴是穿伸于后视镜正面的镜面上,于转轴上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有雨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视镜雨刷结构,其中,雨刷传动装置是设有底座与罩盖,所述底座与罩盖是设有容室,将传动齿轮、变速齿轮组及从动齿轮设于底座与罩盖的容室内,底座与罩盖是固设于后视镜的背面,而罩盖上设有供传动马达组设的马达承座,底座上设有供从动齿轮的转轴穿设的轴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视镜雨刷结构,其中,从动齿轮上设有凸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视镜雨刷结构,其中,底座的容室内设有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视镜雨刷结构,其中,从动齿轮的转轴上设有切面,而连杆上设有与转轴上具切面处的所述断面同形的供转轴穿设定位的轴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视镜雨刷结构,其中,从动齿轮的转轴上设有环槽,而所述连杆上设有定位件,该定位件内设有凹孔,于凹孔内设有凸环,所述凸环是嵌设于转轴的环槽内,将连杆的一端定位于转轴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后视镜雨刷结构,其中,所述定位件同时嵌固于从动齿轮的转轴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后视镜雨刷结构,主要是于后视镜的背面设有雨刷传动装置,所述雨刷传动装置是设有传动马达,传动马达是伸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是与一变速齿轮组相啮合,所述变速齿轮组并连动一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转轴是穿伸于后视镜正面的镜面上,于转轴上设有一连杆,所述连杆上设有雨刷,通过启动雨刷传动装置以驱动雨刷刮除后视镜镜面上的水液,以使镜面保持明亮,可供车辆驾驶清楚观看到后视镜内反映的景象,以确保行车安全。
文档编号B60S1/56GK1903625SQ20061010932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8日
发明者林江分 申请人:林江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