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在车内调节角度的汽车外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122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在车内调节角度的汽车外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外后视镜,特别是一种可在车内调节角度的汽车 外后视镜。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是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 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 者的视野范围。汽车后视镜属于重要安全件,它的镜面、外形和操纵都 颇讲究。后视镜的质量及安装都有相应的行业标准,不能随意。
后视镜以安装位置划分,分有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以 用途划分,外后视镜反映汽车后侧方,下后视镜反映汽车前下方,内后 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
现有的汽车外后视镜通常都是通过一支撑装置将嵌设有镜片的后视 镜壳体固定安装在汽车驾驶舱外两侧,这种支撑装置通常都设有一个或 多个铰接转动机构,通过这些铰接转动机构可以调节外后视镜镜片角度 的朝向,因此,它可以根据驾驶员的操作要求调节后视镜镜面朝向不同 的角度,藉以使驾驶员能够观察到车侧面和车后更大的范围,提高了驾 驶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但是,上述现有的汽车外后视镜调节机构在调节使用时,均需要驾 驶员将手伸到车窗外才能调节,当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发现外后视镜的 镜片角度需要调节时是没有办法进行操作的。另外,现有的汽车外后视 镜调节均只能在一个平面范围(水平面)内进行角度调节,对于身高不 同的驾驶员而言,仅仅通过水平面角度的调节并不能完全达到最佳的观 察角度和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车内调节角度的汽车外后视镜,主 要解决现有汽车外后视镜的角度调节时,必须将手伸出汽车车窗外才能 实现调节,且镜片调节角度范围有限的技术问题,驾驶员可以在车内和 行驶中随时对汽车外后视镜的角度进行调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在车内调节角度的汽车外后视镜,它包括设置于车窗外的 具有外后视镜壳体,该壳体上设有镜片,该壳体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 汽车外,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机构上分别设有水平面角度调节机构和 垂直面角度调节机构,该水平面角度调节机构和垂直面角度调节机构 上均具有转动电机,该转动电机均通过控制信号线连接位于车内的具 有操纵杆的操纵单元。
所述的可在车内调节角度的汽车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该水平 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一具有中空内腔的调节体,该内腔中水平设置一齿轮,该齿轮固定穿设在一转动电机控制的电机轴上,该外后视镜壳体 连接在一连接杆的一端,该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设在调节体内且其顶端 具有与齿轮相互啮合的齿端。
所述的可在车内调节角度的汽车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该垂直 面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垂直连接在车体上的转动电机,该电机连接一水 平的转轴的一端,该转轴的另外一端连接在调节体上。
所述的可在车内调节角度的汽车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该水平 面角度调节机构和垂直面角度调节机构均设置于一保护套体内,该保 护套体两端分别连接在壳体上和汽车外侧。
藉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发明装置可以在车内完成对汽车外后视镜的角度调节,驾驶 员完全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完成上述调节工作,确保了行驶安全。
2、 本发明装置可以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上调节汽车外后视镜的角 度,因此,完全符合各种人群对其角度调节的要求。
图l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l-壳体;
ll一连接杆;
12 —齿端;2 —镜片;
3 —水平面角度调节机构; 31—转动电机;
32 —调节体;
33 —齿轮; 34—电机轴;
4一垂直面角度调节机构;
41一转动电机;
42 —转轴;
5 —操纵单元;
51、 52—操纵杆。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l,它是本发明一种可在车内调节角度的汽车外后视镜的 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包括设置于车窗外的具有外后视镜壳体l, 该壳体1上设有镜片2,该壳体1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汽车外,其特 征在于该连接机构上分别设有水平面角度调节机构3和垂直面角度 调节机构4,该水平面角度调节机构3和垂直面角度调节机构4上均 具有转动电机31、 41,该转动电机31、 32均通过控制信号线连接位 于车内的具有操纵杆51、 52的操纵单元5。
该水平角度调节机构3包括一具有中空内腔的调节体32,该内腔中水平设置一齿轮33,该齿轮33固定穿设在一转动电机31控制的电 机轴34上,该外后视镜壳体1连接在一连接杆11的一端,该连接杆 11的另一端穿设在调节体32内且其顶端具有与齿轮'33相互啮合的齿 端12。
该垂直面角度调节机构4包括垂直连接在车体上的转动电机41, 该电机41连接一水平的转轴42的一端,该转轴42的另外一端连接在 调节体32上。
使用时,通过操控位于车内的操纵杆51 、52可以调节转动电机31 、 41转动,进而控制后视镜壳体1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进行角度调节。
另外,该水平面角度调节机构3和垂直面角度调节机构4均设置 于一保护套体6内,该保护套体6两端分别连接在壳体1上和汽车外 侧,这样可以使两套转动机构均不裸露在外,有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 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 都应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在车内调节角度的汽车外后视镜,它包括设置于车窗外的具有外后视镜壳体(1),该壳体(1)上设有镜片(2),该壳体(1)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汽车外,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机构上分别设有水平面角度调节机构(3)和垂直面角度调节机构(4),该水平面角度调节机构(3)和垂直面角度调节机构(4)上均具有转动电机(31)、(41),该转动电机(31)、(32)均通过控制信号线连接位于车内的具有操纵杆(51)、(52)的操纵单元(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在车内调节角度的汽车外后视镜,其 特征在于该水平角度调节机构(3)包括一具有中空内腔的调节体(32), 该内腔中水平设置一齿轮(33),该齿轮(33)固定穿设在一转动电机(31)控制的电机轴(34)上,该外后视镜壳体(1)连接在一连接杆 (11)的一端,该连接杆(11)的另一端穿设在调节体(32)内且其顶 端具有与齿轮(33)相互啮合的齿端(1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在车内调节角度的汽车外后视镜,其 特征在于该垂直面角度调节机构(4)包括垂直连接在车体上的转动 电机(41),该电机(41)连接一水平的转轴(42)的一端,该转轴(42) 的另外一端连接在调节体(32)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在车内调节角度的汽车外后 视镜,其特征在于该水平面角度调节机构(3)和垂直面角度调节机 构(4)均设置于一保护套体(6)内,该保护套体(6)两端分别连接 在壳体(1)上和汽车外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外后视镜,特别是一种可在车内调节角度的汽车外后视镜。它包括设置于车窗外的具有外后视镜壳体,该壳体上设有镜片,该壳体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汽车外,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机构上分别设有水平面角度调节机构和垂直面角度调节机构,该水平面角度调节机构和垂直面角度调节机构上均具有转动电机,该转动电机均通过控制信号线连接位于车内的具有操纵杆的操纵单元。它主要解决现有汽车外后视镜的角度调节时,必须将手伸出汽车车窗外才能实现调节,且镜片调节角度范围有限的技术问题,驾驶员可以在车内和行驶中随时对汽车外后视镜的角度进行调节。
文档编号B60R1/062GK101468623SQ20071017362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8日
发明者炜 张, 敏 项 申请人: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项 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