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排安全带固定端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910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后排安全带固定端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汽车后排安 全带的固定端片。
背景技术
在最新出台的国家标准GB 14167-2006中,对车辆的安全带固定点作 出了明确的,强制性的规定,部分摘录如下 "4.3.2.1 M1类车辆的前排座椅M1类车辆的a1 (非带扣侧)应在30° ~80°范围内a2(带扣侧) 应在45° ~ 80°范围内。前排座椅所有可正常移动的位置,角度要求同 上。在所有正常乘坐位置,a1和a2中至少有一个是恒定值时(如固定点 在座椅上),其值应为60。 ±10° 。对于带有调节机构的可调座椅,当靠 背角小于20°时,a1可以低于以上规定的最小值(30° ),但在任何正 常使用位置均不得小于20。。4.3.2.2 M1类车辆后排座椅对M1类车辆,所有后排座椅的a1和a2应在30。 ~ 80°范围内; 如果后排座椅是可调的,则在所有正常移动位置,上述要求均有效。4.3.2.3 M1类以外车辆的前排座椅对M1类以外车辆的前排座椅的所有正常移动位置,a1和2:应在 30° ~80°之间;对于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00kg车辆的前排座椅的所有 正常使用位置,a1和a2中至少有一个是恒定值时(如固定点在座椅上), 其值应为60° 土 10° 。4.3.2.4 M1类以外车辆后排座椅和特殊前排或后排座椅对M1类以外车辆带有调节机构且靠背角小于20。的(前、后排)长 条座椅以及在正常使用位置上的其他后排座椅,a1和a2允许在20° ~ 80°之间;对于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00 kg车辆的前排座椅所有正常乘坐
位置,a1和a2中至少有一个是恒定值时(如固定点在座椅上),其值应 为60° 土10° 。对M2和M3类车辆的非前排座椅的正常乘坐位置,a1和 a2应为45° ~90° 。4.3.2.5分别通过同一安全带的两个下固定点L1、 L2且平行于车辆纵 向中心平面的两个垂直平面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50mm。对M1和N1类 车辆的后排中央乘坐位置,若相对其他乘坐位置是不可移位的,则上述距 离不可小于240mm。座椅的纵向中心平面应在L1和L2点之间,且距离 至少为120mm。4.3.3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的位置4.3.3.1如果因采用织带导向件或类似装置而影响安全带上有效固定 点位置时,应根据织带纵向中心线通过J1点时固定点的位置的情况来确 定有效固定点位置。从R点开始,用下述3条线段确定J1点 RZ:从R点向上沿躯干线截取长530mm的线段; ZX:从Z点沿垂直于汽车纵向中心面的直线,向固定点方向截取长 120mm的线段;XJ1:从X点沿垂直于RZ和ZX确定的平面的直线,向前截取长 60mm的线段。J2点与J1点相对于过躯干线的纵向铅垂平面对称,该躯千线为安放 在座椅上的人体模型的躯干线。当用双开门为前后座椅提供通道,且上固 定点在B柱上时,固定点系统应不妨碍乘员上下车。4.3.3.2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应位于垂直于座椅纵向中心面并与躯干 线成65°角的FN平面下方。对于后排座椅,此夹角可减小至60。 。FN平 面与躯干线相交于D点,此时须保证DR-315mm+1.8S,但当S《200mm 时,DR-675 mm。4.3.3.3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应在垂直于座椅纵向中心面并与躯干线 成120°角且相交于B点的FK平面后方,此时须保证BR-260mm+S。 但当S》280mm时,制造商可选用BR = 260mmq+0.8S。4.3.3.4值不得小于140 mm。4.3.3.5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应位于通过R点并垂直于车辆纵向中心
平面的铅垂平面之后。4.3.3.6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应在通过A.1.3规定的C点的水平面上方。4.3.3.7除4.3.3.1规定的上有效固定点外,若满足下述条件之一,可 以装备另外的附加上有效固定点4.3.3.7.1附加固定点应符合4.3.3.1至4.3.3.6的要求。4.3.3.7.2无需借助工具应能使用附加固定点。该固定点应符合4.3.3.5 和4.3.3.6的要求,A.1所示沿铅垂方向上下各80mm所确定的区域内。4.3.3.7.3符合4.3.3.6规定要求的全背带式安全带的固定点应位于通 过躯干线的横向平面之后,并处于下述位置4.3.3.7.3.1对于单固定点,位于通过4.3.3.1规定的J1和J2点的 两个铅垂面夹角内。4.3.3.7.3.2对于两个固定点,固定点可位于上述二点之一的夹角内, 同时其中一固定点是另一个固定点相对于A.1.5中规定的座椅的P平面 的对称点,且二者间的3巨离不大于50 mm。"上述的新标准出台之后,给车辆的安全带设计,尤其是小型车辆后排 安全带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图1示出了传统设计中,后排安全带固定端片的结构, 一般,固定端 片会连接两根织带,这两根织带分别会穿过织带连接孔102和104中的一 个,而连接孔102和104会被对称的布置在固定螺栓106的两侧。在使用 时,两根织带分别向两側伸展。由于在新的标准中对于安全带固定点的位 置和尺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当这种固定端片用于车厢尺寸较小的车辆的 后排时,就会遇到固定点无法符合要求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安全带固定端片,充分利用车内 空间,使得小型车的后排安全带也能比较容易地符合固定点的标准。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安全带固定端片,所有的织带连
接孔位于固定端片固定孔的同一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中,包括两个织带连接孔,布置于固定端片上远离固定孔的一端。固定端片上第一织带连接孔至远离固定孔的一端的 部分形成第一织带固定部分,固定端片上第一织带连接孔和第二织带连接 孔之间的部分形成第二织带固定部分。第一织带穿过第一织带连接孔,绕过第一织带固定部分;第二织带穿过第一织带连接孔和第二织带连接孔,绕过第二织带固定部分。第一织带固定部分和第二织带固定部分可以具有相等的宽度。该固定端片的固定孔连接一 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固定在车身地板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织带连接孔布置到固定端片固定孔的同一侧,使得车内空间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使得小型车的后排安全带固定点也能容易地达到标准。


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 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 其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安全带固定端片的结构;图2示出了才艮据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固定端片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将织带连接孔布置到固定端片固定孔的同一侧,这样 两根织带就能向同一个方向伸展,由此更好地利用了车内的空间。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安全带固定端片200将所有的 织带连接孔位于固定端片固定孔的同一侧。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固定端片200包括两个织带连接孔202和 204,共同布置于固定端片上远离固定孔的一端。其中,固定端片上第一织带连接孔202至远离固定孔的一端的部分形 成第一织带固定部分201,而第一织带连接孔202和第二织带连接孔204
之间的部分形成第二织带固定部分203。第一织带302穿过第一织带连接孔202,绕过第一织带固定部分201; 而第二织带304穿过第 一 织带连接孔202和第二织带连接孔204 ,绕过第 二织带固定部分203。当第一织带302和第二织带304被拉伸时,它们都 会沿着固定端片200长边的方向,这样,两条织带的固定点都会集中到固 定端片200中线的位置。和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相比较,两条织带的固定 点都得到了延长,显然更加容易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织带固定部分201和第二织带固定部分 203具有相等的宽度。继续参考图2,该固定端片200的固定孔206连接一固定螺栓208, 固定螺栓208固定在车身地板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织带连接孔布置到固定端片固定孔的 同一侧,使得车内空间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使得小型车的后排安全带 固定点也能容易地达到标准。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 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 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 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后排安全带固定端片,其特征在于,所有的织带连接孔位于固定端片固定孔的同一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安全带固定端片,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个织带连接孔,布置于固定端片上远离固定孔的一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排安全带固定端片,其特征在于, 固定端片上第一织带连接孔至远离固定孔的一端的部分形成第一织带固定部分,固定端片上第一织带连接孔和第二织带连接孔之间的部分形成第二织 带固定部分。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排安全带固定端片,其特征在于, 第一织带穿过第一织带连接孔,绕过第一织带固定部分;第二织带穿过第一织带连接孔和第二织带连接孔,绕过第二织带固定部分。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排安全带固定端片,其特征在于, 第一织带固定部分和第二织带固定部分具有相等的宽度。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排安全带固定端片,其特征 在于,所述固定孔连接一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固定在车身地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汽车后排安全带固定端片,所有的织带连接孔位于固定端片固定孔的同一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织带连接孔布置到固定端片固定孔的同一侧,使得车内空间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使得小型车的后排安全带固定点也能容易地达到标准。
文档编号B60R22/18GK201049614SQ20072007191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9日
发明者文 何, 彭晓勇 申请人: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