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组合式汽车行李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910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组合式汽车行李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行李架,特别是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组合式汽车行 李架。
背彔技术
现有的汽车车顶行李架,使由一组两个侧架,按汽车前后方向平行的 方式安装在车顶板上而构成的。而所说的侧架,是由安装在汽车车顶板上 的支脚和安装在两只支脚间的横杆所组成的。而支架与横杆间的安装方法 有两者配合连接的,或者用小螺钉或螺栓副连接的。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授权公告号CN2536446Y)公开了-一种
汽车车顶行李架,它具有两根能安装于车顶板上的侧架,侧架包括侧架支 脚、沿着车顶板曲面平缓弯曲的侧架横杆和用来令侧架支脚与汽车车顶板
固定连接的装配螺钉。该支脚和横杆的配合连接部位的两者间具有间隙, 而在间隙间,填充有粘结剂固化的柔软性构件。因此,本产品除了能在车 顶放置行李,而且可以避免支脚部位车顶板变形。
但是,现有车顶行李架的侧架支脚的高度是不能调节的,因此,行李 架的高度有限,为了固定体积较大的行李,就必须用绳索配合行李架进行 固定,这样一来,操作十分麻烦和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组合式汽车行李架,主 要解决现有的车顶行李架的侧架支脚的高度是不能调节的,不利于固定体 积较大的行李的技术问题,而且可以根据行李的体积大小,选择组配行李 架的高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种可调节高度的组合式汽车行李架,它包括二侧架,每一侧架两 端均具有固定于车顶的支脚,其特征在于二支脚的具有L型截面,且 截面开口处相对设置;支脚的一侧壁分别铰接活动侧架,该活动侧架为 中空管体结构,且在向内的两个方向上均竖直排列有穿孔,该活动侧架 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弹性连接机构;该车顶上还具有前、后架,该前、后 架的间距与侧架二支脚的间距相同,且前、后架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穿孔, 所有的穿孔孔径一致;另配置若干长度与前、后架间距相同的可穿设于 穿孔内的长度可伸縮的连接杆,以及若干长度与二侧架之间间距相同的 可穿设于孔内的长度可伸縮的连接杆。
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组合式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 后架高于支脚。
藉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具有活动侧架,它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节行李架 的高度,有利于放置和固定体积较大的行李。
2、本实用新型的行李架式组合式结构,可根据使用者需要进行组配 合安装,特别是在不使用的时候,不会额外增加车辆的高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l一车顶;
2 —侧架;
31、 32 —支脚;
41、 42 —活动侧架;
411、 412、 421、 422 —穿孔;
413、 423 —弹性连接机构;;
5 —前架;
6 —后架;
51、 61 —的穿孔;
7、 8 —长度可伸缩的连接杆。
具体实旌方式
请参阅图1,它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组合式汽车行李架的
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包括二侧架2,每一侧架2两端均具有固定于
车顶1的支脚31、 32。 二支脚31、 32的具有L型截面,且截面开口处相
对设置;支脚31、 32的一侧壁分别通过铰接件铰接活动侧架41、 42,该 活动侧架41、 42为中空管体结构,且在向内的两个方向上均竖直排列有 穿孔41K 412、 421、 422,该活动侧架41、 42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弹性连 接机构413、 423;该车顶l上还具有前、后架5、 6,该前、后架5、 6的 间距与侧架2二支脚31、 32的间距相同,且前、后架5、 6上具有相对设 置的穿孔51、 61,所有的穿孔411、 412、 421、 422、 51、 61孔径一致; 另配置若干长度与前、后架5、 6间距相同的可穿设于穿孔内的长度可伸 縮的连接杆7,以及若干长度与二侧架2之间间距相同的可穿设于孔内的 长度可伸縮的连接杆8。
当需要放置体积较大的行李时,可将各活动侧架41、 42翻起来呈垂 直于车顶的状态,然后再用可伸縮的连接杆7、 8穿设于活动侧架41、 42 两个方向上均竖直排列有穿孔4U、 412、 421、 422中,这样就可以形成 一个高的围栏结构。
当行李架不需要使用时,将可伸縮的连接杆7、 8穿设于穿孔51、 61、 411、 421之中,而活动侧架41、 42翻下来后通过其顶端的弹性连接机构 413、 423进行连接。
另外,该前、后架5、 6可高于支脚31、 32,这样一来,当活动侧架 41、 42翻下来后且可伸縮的连接杆7穿设于穿孔51、 61后就形成一普通 的行李架。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 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 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组合式汽车行李架,它包括二侧架(2),每一侧架(2)两端均具有固定于车顶(1)的支脚(31)、(32),其特征在于二支脚(31)、(32)的具有L型截面,且截面开口处相对设置;支脚(31)、(32)的一侧壁分别铰接活动侧架(41)、(42),该活动侧架(41)、(42)为中空管体结构,且在向内的两个方向上均竖直排列有穿孔(411)、(412)、(421)、(422),该活动侧架(41)、(42)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弹性连接机构(413)、(423);该车顶(1)上还具有前、后架(5)、(6),该前、后架(5)、(6)的间距与侧架(2)二支脚(31)、(32)的间距相同,且前、后架(5)、(6)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穿孔(51)、(61),所有的穿孔(411)、(412)、(421)、(422)、(51)、(61)孔径一致;另配置若干长度与前、后架(5)、(6)间距相同的可穿设于穿孔内的长度可伸缩的连接杆(7),以及若干长度与二侧架(2)之间间距相同的可穿设于孔内的长度可伸缩的连接杆(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组合式汽车行李架,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前、后架(5)、 (6)高于支脚(31)、 (3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组合式汽车行李架。它包括二侧架,每一侧架两端均具有固定于车顶的支脚,支脚的具有L型截面,且截面开口处相对设置;支脚的一侧壁分别铰接活动侧架,活动侧架在向内的两个方向上均竖直排列有穿孔,且其顶端分别设置有弹性连接机构;该车顶上还具有前、后架,该前、后架的间距与侧架二支脚的间距相同,且前、后架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穿孔;另配置若干长度与前、后架间距相同的可穿设于穿孔内的长度可伸缩的连接杆,以及若干长度可伸缩的连接杆。它主要解决现有的车顶行李架的侧架支脚的高度是不能调节的,不利于固定体积较大的行李的技术问题,而且可以根据行李的体积大小,选择组配行李架的高度。
文档编号B60R9/00GK201058585SQ20072007154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5日
发明者陈示旦, 敏 项 申请人:上海市闵行中学;项 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