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扇客车门电动内摆门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7073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扇客车门电动内摆门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车门开关技术,具体为一种双扇客车门电动内
摆门机系统,国际专利主分类号拟为Int.Cl.B60J 5/00 (2006.01)1。
背景技术
现有双扇客车门机系统的动力操纵机构主要为双气缸推动车门开关机
构。这种气缸操纵机构的主要缺点是1.双扇车门同时启闭,容易夹挤乘 客,安全性能较差,并且车门开关振动噪声较大;2.车门控制系统复杂,制 造成本高,需要定期维护检查,使用不便;3.气缸时刻处于工作状态,能量 消耗大,不利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新的 客车门机系统,具体称为双扇客车门电动内摆门机系统。该门机系统具有, 整体结构简单,防夹性能好,安全性高,开关振动噪声小,工作功耗小且稳 定可靠,应急开门机构简单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门机系统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双扇客 车门电动内摆门机系统,它包括车身及左扇车门和右扇车门、传动机构、车 门摆动机构、应急开门机构和协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电 机及其驱动的减速器,主动转臂、从动转臂、键、锥形摩擦套、右连杆、右 摇臂、左连杆、左摇臂和支撑套;所述减速器安装在从动转臂上,从动转臂 安装在支撑套上,支撑套安装在车身上,从动转臂与右连杆的一端铰接,右 连杆另一端铰接在右摇臂上,右摇臂固定在车门摆动机构的右门柱上,减速 器输出轴通过键与锥形摩擦套连接在一起,锥形摩擦套通过锥面摩擦与主动 转臂配合,主动转臂与左连杆一端铰接,左连杆另一端铰接在左摇臂上,左 摇臂固定在车门摆动机构的左门柱上;
所述的应急开门机构包括应急扳手、偏心凸轮、滑动销套、滑动销、调 节螺栓、蝶型弹簧、锥形摩擦套和定螺母;所述的与应急扳手悍接在一起的 偏心凸轮铰接在滑动销套上,并顶在滑动销的下面,滑动销套与锁定螺母端 面配合,锁定螺母与传动机构的锥形摩擦套连接;.
所述的协调机构包括推杆、滑套和拉伸弹簧;'所述推杆的一端与传动机 构的右摇臂铰接,另一端与滑套滑动配合连接,滑套的另一端与传动机构的 左摇臂铰接,拉伸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右摇臂上,另一端安装在车身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客车门机系 统采用了减速器安装在从动转臂上的设计,可以实现一台电机带动两扇门运 动,机构简化,并且通过协调机构可保证两扇车门按要求顺序先后启闭,安 全性大为提高;应急开门机构采用碟簧压紧凸轮式操纵机构,以锥面传力, 碟簧(碟形弹簧)压紧的形式,实现车门的应急开门功能,不仅结构简单紧 凑,零部件少,而且具有过载保护和防夹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扇客车门电动内摆门机系统一种实施例的传动机构 结构主视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扇客车门电动内摆门机系统一种实施例的传动机构 结构俯视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扇客车门电动内摆门机系统一种实施例的摆动机构 结构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扇客车门电动内摆门机系统一种实施例的应急开门 机构结构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扇客车门电动内摆门机系统一种实施例的协调机构 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以本实用新型 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过程。但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双扇电动内摆客车门机系统(简称门机系统,参见图
l一5)包括车身29及左扇车门23和右扇车门27、传动机构、车门摆动机
构、应急开门机构和协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1及其
驱动的减速器2,主动转臂4、从动转臂5、键6、锥形摩擦套9、右连杆 19、右摇臂20、左连杆16、左摇臂17、支撑套3;所述减速器2安装在从 动转臂5上,从动转臂5安装在支撑套3上,支撑套3安装在车身29上, 从动转臂5与右连杆19的一端铰接,右连杆19另一端铰接在右摇臂20 上,右摇臂20固定在车门摆动机构的右门柱22上;减速器2输出轴通过键 6与锥形摩擦套9连接在一起,锥形摩擦套9通过锥面与主动转臂4配合, 主动转臂4与左连杆16 —端铰接,左连杆16另一端铰接在左摇臂17上, 左摇臂17固定在车门摆动机构的左门柱18上。
本实用新型门机系统所述的车门摆动机构为现有技术,它包括左门柱 18、右门柱21、左摆臂22、右摆臂26、左门扇导向滚轮24、右门扇导向滚 轮25、导槽26;所述左摆臂21的一端固定在左门柱18上,另一端与左扇 车门23铰接,左门柱18上下端铰接在车身29上,安装在左扇车门23上的 左门扇导向滚轮24与导槽26配装,导槽26安装在车身29上;右摆臂26 一端固定在右门柱21上,另一端与右扇车门27铰接,右门柱18上下端铰 接在车身29上,安装在右扇车门27上的右门扇导向滚轮25与导槽26配 装。
本实用新型门机系统所述的应急开门机构包括应急扳手15、偏心凸轮 14、滑动销套12、滑动销IO、调节螺栓7、蝶型弹簧8、锥形摩擦套9和锁 定螺母ll;所述的应急扳手15与偏心凸轮14焊接在一起,偏心凸轮14铰 接在滑动销套12上,并顶在滑动销10的下面,锁定螺母11与滑动销套12 端面配合,锁定螺母11与传动机构的锥形摩擦套9连接。
本实用新型门机系统所述的协调机构包括推杆31、滑套32和拉伸弹簧 30;所述的推杆31的一端与传动机构的右摇臂20铰接,另一端与滑套32 的一端滑动配合安装,滑套32的另一端与传动机构的左摇臂17铰接,拉伸 弹簧30 —端安装在传动机构的右摇臂20上,另一端安装在车身29上。
本实用新型门机系统的启闭车门工作过程及原理是当车门处于关闭状 态时,从动转臂5和右连杆19处在一个轴线上,主动转臂4和左连杆16处 在一个轴线上,它们均处于死点位置,电机1不转动,传动机构处于自锁位 置,车门处于关闭锁定状态。当需要开启车门时,指令电机1正向转动时,驱动减速器2输出轴转动,输出轴通过键6带动锥形摩擦套9传出力矩,带 动主动转臂4转动,通过左连杆16将力传递到左摇臂17,左摇臂17带动 与它固定在一起的车门摆动机构的左门柱18转动;与此同时减速器2带动 从动转臂5,通过右连杆19将力传动到右摇臂20,右摇臂20带动与它固定 在一起的车门摆动机构的右门柱21转动;由于在右摇臂20上安装有一拉伸 弹簧30,使得右摇臂20受到驱动力矩,从而使得右扇车门27在开门时开 启速度较快,此时右侧车门27先打开,并通过协调机构推杆31与滑套32 间的滑动间隙,可实现在右扇车门27开启一定角度后,左扇车门23再开 启,实现错位或错时开门。由于传动机构的右摇臂20带动右门柱21转动, 从而带动右摆臂28转动,从而带动右扇车门27上与右摆臂28的铰接点绕 右门柱21转动,同时装在右扇车门27上的右门扇导向滚轮25在滑槽26里 做直线运动,从而使右扇车门27内摆打开;传动机构的左摇臂17带动左门 柱18转动,从而带动左摆臂22转动,从而带动左扇车门23上与左摆臂22 的铰接点绕左门柱18转动,同时装在左扇车门23上的左门扇导向滚轮24 在滑槽26里做直线运动,从而使左扇车门23内摆打开。当需要关闭车门 时,指令电机1反转,系统实施与上述开门过程的相反运动拉伸弹簧30 提供一阻力矩,使右摇臂20转动的速度较慢,再通过协调机构的推杆31与 滑套32之间调节间隙t调节,使得左扇车门23提前一定时间关闭后,右扇 车门27再关闭,实现错位关闭或错时关闭,并且关闭后,能够使从动转臂 5和右连杆19处在一个轴线上,主动转臂4和左连杆16处在一个轴线上, 它们均处于死点位置。本实用新型这种结构设计省去了现有技术的车门锁定 机构,使门机系统结构简化,费用降低,使用方便,且安全性提高。
本实用新型所述应急开门机构的工作过程及原理是当遇有紧急情况 时,用手转动应急扳手15,可使偏心凸轮14从小径位置转到大径位置,拉 动滑动销套12向下移动,进而推动锥形摩擦套9向下移动一定距离,使锥 形摩擦套9与调节螺钉7间的膜片弹簧8压紧度进一歩加大,造成锥形摩擦
套9与主动转臂4间存在一间隙,从而中止了电机1与传动机构之间力的传 递,这时车门即可用较小的力推开,实现车门的应急开启;当紧急情况排除 后,可用手转动应急扳手15,使其回到初始位置,所述锥形摩擦套9在膜 片弹簧8的作用下重新与主转动臂4压紧,并传递摩擦转矩,应急开门机构 的应急功能消失。
本实用新型门机系统所设计的车门传动机构不仅利用减速器2输出轴的 动力,而且还巧妙地利用了减速器2的反作用动力,具有车门产生转矩大, 需要电机转矩小的特点。车门关闭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从动转臂5和右连 杆19在一个轴线上,主动转臂4和左连杆16在一个轴线上,两者均处于死 点位置,实现了自锁,省掉了现有技术复杂的车门锁定机构,结构简单。本 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协调机构可以实现左右两扇车门按要求的顺序开启与关闭
(如右扇车门先开后关,左扇车门后开先关),实现错位启闭或错时启闭, 使左、右扇车门关闭之前,可以有更多的开启时间,两者之间可以有更大的 开启空间,可有效地防止了乘客上下车时,两扇车门同时启闭可能产生的夹
(挤)伤情况,安全性高,人性化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应急开门机构,由 于设计了碟簧压紧凸轮式操纵机构或结构,因此杠杆比大,操纵省力,方便 实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门机系统所述的"上、下"、"前、后"、 "左、右"等零部件的安装方位词只具有相对性,或者仅是为了叙述方便, 不代表该安装位置的唯一性和必须性。本实用新型门机系统的实施例完全可 以根据需要做非本质的适当地调整和变化。
本实用新型门机系统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特别是适用于申请人 的在先专利或专利申请技术。
权利要求1. 一种双扇客车门电动内摆门机系统,它包括车身及左扇车门和右扇车门、传动机构、车门摆动机构、应急开门机构和协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及其驱动的减速器,主动转臂、从动转臂、键、锥形摩擦套、右连杆、右摇臂、左连杆、左摇臂和支撑套;所述减速器安装在从动转臂上,从动转臂安装在支撑套上,支撑套安装在车身上,从动转臂与右连杆的一端铰接,右连杆另一端铰接在右摇臂上,右摇臂固定在车门摆动机构的右门柱上,减速器输出轴通过键与锥形摩擦套连接在一起,锥形摩擦套通过锥面摩擦与主动转臂配合,主动转臂与左连杆一端铰接,左连杆另一端铰接在左摇臂上,左摇臂固定在车门摆动机构的左门柱上;所述的应急开门机构包括应急扳手、偏心凸轮、滑动销套、滑动销、调节螺栓、蝶型弹簧、锥形摩擦套和定螺母;所述的与应急扳手焊接在一起的偏心凸轮铰接在滑动销套上,并顶在滑动销的下面,滑动销套与锁定螺母端面配合,锁定螺母与传动机构的锥形摩擦套连接;所述的协调机构包括推杆、滑套和拉伸弹簧;所述推杆的一端与传动机构的右摇臂铰接,另一端与滑套滑动配合连接,滑套的另一端与传动机构的左摇臂铰接,拉伸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右摇臂上,另一端安装在车身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扇客车门电动内摆门机系统,它包括车身及左扇车门和右扇车门、传动机构、车门摆动机构、应急开门机构和协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采用了减速器安装在从动转臂上的设计;应急开门机构采用了碟簧压紧凸轮式操纵机构设计;协调机构采用了左右两扇车门顺序开启设计,省掉了现有技术复杂的车门锁定机构,结构简单;同时本实用新型两扇车门可实现错位启闭或错时启闭,提高了车门启闭的安全性和人性化水平。
文档编号E05F15/12GK201212323SQ20082007513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6日
发明者卞学良 申请人:河北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