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车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7575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沙滩车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沙滩车,尤其涉及沙滩车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沙滩车都是以后轮驱动带动前轮运动居多(前轮没有直接 的动力)。沙滩车的两个前轮通过悬架机构安装在车架上,两个后轮套装在各自 的后桥半轴上。沙滩车的动力由发动机提供,发动机输出轴的后端通过连接轴 和第一万向节花键套与万向节花键轴的前端连接,万向节花键轴的后端通过第 二万向节花键套与后驱动箱的输入轴连接,后驱动箱的两输出轴套分别与两根 后桥半轴连接,这样发动机的动力依次通过第一万向节花键套、万向节花键轴、 第二万向节花键套、后驱动箱和后桥半轴,驱动后轮旋转,沙滩车整车向前或 向后行驶。由于沙滩车只有后轮有驱动力,动力性不强,通过性较差,当沙滩 车在爬很斜的坡时难以运行;当沙滩车在泥泞或翻浆路段行驶时,车轮容易陷 入泥坑或因打滑而难以行进,进而出现熄火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沙滩车驱动系统,以使沙滩 车根据需要选择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从而提高沙滩车的动力性和通过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沙滩车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其关键 在于所述发动机输出轴的前端从发动机壳体的前端面穿出,并通过花键套与前传动轴的尾端连接,该前传动轴的前端与前驱动箱的输入主轴花键连接,在 所述前驱动箱的输出主轴上设置有锥齿轮,该锥齿轮与差速器的输入螺旋伞齿 轮啮合,所述差速器的两个输出轴套分别与两根前桥半轴连接,两前桥半轴对 称布置在差速器的两侧;在所述前驱动箱的输入主轴和输出主轴上设置有形状
及大小相同的外花键,并在输出主轴的外花键上套装花键滑套,该花键滑套的 外表面开有环形槽,拨叉的叉部卡入该环形槽内,拨叉的柄部与滑动齿条相固 定,所述滑动齿条位于前驱动箱壳体上的让位孔中,并活套在导向销上,且滑 动齿条与驱动转换器的输出齿轮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将沙滩车前轮的安装结构由传统的悬架机构改为桥系机构,以 便于承接发动机的动力。在前桥桥系机构与发动机之间增设前驱动箱和前传动 轴,前驱动箱的输入主轴和输出主轴上设置有形状及大小相同的外花键,输出 主轴外花键上的花键滑套由拨叉控制,与拨叉固定连接的滑动齿条在驱动转换 器输出齿轮的带动下,可在导向销上滑移,同时带动拨叉和花键滑套一起运动。 由于驱动转换器的输出齿轮可正、反两个方向旋转,这样滑动齿条在导向销上 可以前、后滑移,滑动齿条带动花键滑套前、后运动,使前驱动箱输出主轴和 输入主轴之间分离或者接合,这样沙滩车可以根据路况选择只有后轮参与的驱 动形式或前后轮同时参与的驱动形式。
本实用新型中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输出轴的后端通过后传动机构带动两
根后桥半轴旋转,从而驱动后轮转动;发动机输出轴的前端带动前传动轴旋转, 前传动轴再带动与之连接的前驱动箱输入主轴同步转动,当前驱动箱输入主轴 与输出主轴处于分离状态时,前驱动箱输入主轴空转,输出主轴不发生转动, 此时沙滩车采用两个后轮驱动,适宜于在路面状况较好的道路上行驶。当前驱动箱输入主轴与输出主轴处于接合状态时,输入主轴通过花键滑套带动输出主 轴旋转,输出主轴再通过差速器带动两根前桥半轴旋转,从而驱动前轮转动, 此时沙滩车的前后轮都有驱动力,这样大大增强了沙滩车的动力性,有效提高 了沙滩车的通过性,使沙滩车在坡度较大及泥泞、翻浆路段上均能顺利行驶。
在上述前传动轴的前端设有鼓形外花键,该鼓形外花键伸入前驱动箱输入 主轴后部的内花键孔中,两者花键连接。前传动轴采用鼓形外花键与前驱动箱 输入主轴的内花键连接,降低了两者之间的配合难度,即使前传动轴和前驱动 箱的安装位置由于焊接变形等原因发生细微改变时,也能够装配到位,从而大 大降低了装配难度及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由于前传 动轴与前驱动箱输入主轴之间采用鼓形外花键与直齿形内花键配合,这样在传 动的过程中前传动轴可以绕着鼓形外花键的中心做喇叭形旋转,进而有效防止 了离心旋转时与前驱动箱输入主轴的内花键发生碰撞,消除了异响,并且保障 了传动性能的可靠性。
在上述前驱动箱输入主轴的内花键孔中设有弹簧,该弹簧的后端伸入前传 动轴的端面凹槽中。弹簧起消除前传动轴与前驱动箱输入主轴之间轴向间隙的 作用,以进一步保障传动的可靠性。
在上述前驱动箱输入主轴的前端设置有导向柱,该导向柱伸入输出主轴的 对应孔中,两者间隙配合。导向柱起导向的作用,使前驱动箱输入主轴与输出 主轴接合更容易。
上述驱动转换器的壳体由盒体和盒盖对接而成,在所述转换器壳体的内腔 中安装电机,该电机通过导线与转换器壳体外的转换开关连接,且电机的输出 轴上安装有一级输出蜗杆,该一级输出蜗杆与一级从动蜗轮啮合,在一级从动蜗轮的轴上套装二级主动齿轮,二级主动齿轮与二级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二级 从动齿轮套装在二级从动齿轮轴的一端,该二级从动齿轮轴的另一端伸出盒盖 外,且伸出部分套装输出齿轮。
驱动转换器体积小巧,可安装在前驱动箱上。驱动转换器电机的运转由按 压转换开关的按钮控制,操作非常简便。转换开关可通过改变电机输入电流的 正负极向来改变电机内部的磁场方向,使电机输出轴发生正向转动或反转。当 电机运转时,电机输出轴带动一级输出蜗杆旋转, 一级输出蜗杆带动一级从动 蜗轮以及与之同轴的二级主动齿轮转动,二级主动齿轮再带动二级从动齿轮旋 转,使与二级从动齿轮同轴的输出齿轮发生转动。在电机输出轴的带动下,驱 动转换器输出齿轮可正、反两向旋转,输出齿轮带动滑动齿条和拨叉前、后运 动,使花键滑套在前驱动箱输出主轴和输入主轴上滑移,以便于沙滩车根据路 况选择两轮驱动形式或四轮驱动形式。
在上述二级从动齿轮朝向盒体的盘面上装有电刷,该电刷具有三个相互平 行的支脚,与电刷支脚相配合的三块断电限位铜片固定在盒体内,三块断电限 位铜片均为圆弧形,它们的圆心在同一点上,其中第二断电限位铜片位于第一 断电限位铜片与第三断电限位铜片之间,第一断电限位铜片的弧长最大,第三 断电限位铜片的弧长最小,所述第一断电限位铜片的一端与第二断电限位铜片 的相应端对齐,第一断电限位铜片的另一端不超出第三断电限位铜片的相应端; 所述第一断电限位铜片通过第一导电片与电机的一个电极插片连接,电机的另 一个电极插片通过第四导电片及导线与转换开关连接,所述第二、第三断电限 位铜片分别通过第二导电片、第三导电片及相应的导线也与转换开关连接。
转换开关为通用的按压式开关,当按下转换开关的按钮时,第四导电片带正电,第二导电片带负电,电机的两个电极通过第四导电片、转换开关、第二 导电片、第二断电限位铜片、电刷、第一导电片和相应的导线形成回路,电极 向电机输出直流电,使电机输出轴发生正转(此时第三导电片和第三断电限位 铜片不起作用),二级从动齿轮和输出齿轮正向旋转,电刷上的三个支脚在三块 断电限位铜片上滑移。当二级从动齿轮和输出齿轮旋转一周后(旋转的周数可 通过改变齿轮的大小尿断电限位铜片的弧长来自由设定),电刷上的第二支脚与 第二断电限位铜片脱离,电机因控制电路断开而停止运转。再次按下转换开关的按钮,第四导电片带负电,第三导电片带正电,电机 的两个电极通过第四导电片、转换开关、第三导电片、第三断电限位铜片、电 刷、第一导电片和相应的导线形成回路,电极向电机输出反向直流电,使电机 输出轴发生反转(此时第二导电片和第二断电限位铜片不起作用),二级从动齿 轮和输出齿轮反向旋转,电刷上的三个支脚在三块断电限位铜片上滑移。当二 级从动齿轮和输出齿轮旋转一周后,电刷上的第三支脚与第三断电限位铜片脱 离,电机因控制电路断开而停止运转。由于前驱动箱输入主轴与输出主轴之间接合与分离由输出齿轮控制,在断 电限位铜片的作用下,输出齿轮正转或反向转动一周便停止,使前驱动箱输入 主轴与输出主轴之间刚好接合或分离,这样控制可靠,安全性好。在上述二级从动齿轮上安装缓冲片,该缓冲片上设有朝向输出齿轮的挂耳, 所述二级从动齿轮轴的中部固定弹簧支撑片,该弹簧支撑片上设有朝向二级从 动齿轮的支耳,在所述缓冲片与弹簧支撑片之间设置弹簧固定座,弹簧固定座 活套在二级从动齿轮轴上,该弹簧固定座的外端由弹簧支撑片上的支耳周向限 位,在所述弹簧固定座上套装蜗巻弹簧,该蜗巻弹簧的内端与弹簧固定座相固定,蜗巻弹簧的外端挂接在所述缓冲片的挂耳上。
蜗巻弹簧起缓冲减速的作用,当前驱动箱输入主轴和输出主轴的花键暂时 未同步而无法通过花键滑套接合的情况下,电机运转时,输出齿轮由于卡滞而 无法旋转,此时弹簧固定座由弹簧支撑片挡住不能转动,缓冲片随二级从动齿
轮旋转,把蜗巻弹簧由外向内慢慢巻紧,将电机传出的转力凝聚在弹簧上;当
前驱动箱输入主轴和输出主轴的花键同步时,蜗巻弹簧自动伸张,把转力传递 给输出齿轮,从而达到转换的效果,保障了两驱与四驱之间转换的可靠性。
上述二级从动齿轮通过衬套套装在二级从动齿轮轴上,所述缓冲片套装在 衬套上,且衬套与二级从动齿轮及缓冲片之间通过铆接固定,三者连接牢靠, 同步性好。
在上述缓冲片上设有两个通过弯折而成的卡扣,该卡扣的弯折方向与挂耳 相反,各卡扣卡入二级从动齿轮上对应的通孔中。缓冲片通过卡扣与二级从动 齿轮卡接配合,能有效防止两者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为了防止弹簧支撑片相对于二级从动齿轮轴转动,以保障蜗巻弹簧的缓冲 减速效果,上述弹簧支撑片通过方孔套装在二级从动齿轮轴上,弹簧支撑片与 二级从动齿轮轴之间通过铆接固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构思新颖、实施容易、灵活可靠、安全性好、 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它能够使沙滩车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 并且两轮驱动与四轮驱动之间切换方便、操纵简单,从而大大提高了沙滩车的 动力力及通过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前驱动箱和前传动轴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驱动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驱动转换器中电机和断电限位铜片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驱动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驱动转换器的传动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图9为驱动转换器中电刷、二级从动齿轮和缓冲片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后视图。图11为驱动转换器中弹簧支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驱动转换器中蜗巻弹簧与弹簧固定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13为驱动转换器中蜗巻弹簧起作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发动机1的内部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发动机1输出轴的后端通过后传动机构与两根后桥半轴2连接。后传动机构由连接轴19、 第一万向节花键套20、万向节花键轴21、第二万向节花键套22和后驱动箱23 构成,其中连接轴19通过轴承支承在发动机1的壳体上,连接轴19的前端与 发动机1输出轴的后端对接固定,连接轴19的尾端从发动机1壳体的后端面穿 出,并与第一万向节花键套20的前端花键连接,第一万向节花键套20的后端 与万向节花键轴21的前端花键连接,而万向节花键轴21的后端通过第二万向 节花键套22与后驱动箱23的输入轴连接,后驱动箱23的两输出轴套分别与两根后桥半轴2花键连接,两后桥半轴2对称布置在后驱动箱23的左右两侧,后 桥半轴2的轴心线与发动机1输出轴的轴心线相垂直。后驱动箱23的结构为现 有技术,在此也不做赘述。
从图l、图2可知,发动机l输出轴的前端从发动机壳体的前端面穿出,并 正对前传动轴4的尾端,两者通过花键套3花键连接,能一起转动。在前传动 轴4的前端一体形成有鼓形外花键,该鼓形外花键伸入前驱动箱输入主轴6后 部的内花键孔中,两者也花键连接。由于前传动轴4与前驱动箱输入主轴6之 间采用鼓形外花键与直齿形内花键配合,这样在传动的过程中前传动轴4可以 绕着鼓形外花键的中心做喇叭形旋转,进而有效防止了离心旋转时与前驱动箱 输入主轴6的内花键发生碰撞,消除了异响,并且保障了传动性能的可靠性。 输入主轴6的中部通过轴承支承在前驱动箱5的壳体18内,输入主轴6的后端 伸出前驱动箱壳体18的后端面,在输入主轴6内花键孔的前侧加工有与之同轴 线并相通的台阶槽, 一根弹簧15的前端伸入该台阶槽中,弹簧15的后端伸入 前传动轴4前端面开设的凹槽中。弹簧15起消除前传动轴4与前驱动箱输入主 轴6之间轴向间隙的作用,以进一步保障传动的可靠性。
从图1、图2中进一步可知,前驱动箱输出主轴7位于输入主轴6的前方, 两者的轴心线与发动机1输出轴的轴心线重合。输出主轴7的中部通过轴承支 承在前驱动箱5的壳体18内,在输出主轴7的前部一体形成有锥齿轮8,该锥 齿轮8与差速器9的输入螺旋伞齿轮10啮合,所述差速器9的两个输出轴套分 别与两根前桥半轴11花键连接,两前桥半轴11对称布置在差速器9的两侧, 前桥半轴11的轴心线与发动机1输出轴的轴心线相垂直。差速器9为现有技术, 其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在所述前驱动箱输入主轴6的前端一体形成有前小后大呈台阶形的导向柱6a,该导向柱6a伸入输出主轴7尾端的对应孔中,两者间隙 配合。输入主轴6紧邻导向柱6a的一段与输出主轴7的尾端并排,两者的外圆 周上设置有形状及大小相同的外花键,并在输出主轴7的外花键上套装花键滑 套12,花键滑套12与输出主轴7花键配合,且花键滑套12的外表面开有环形 槽。驱动转换器17安装在前驱动箱5的壳体18上,该驱动转换器17的输出齿 轮33位于前驱动箱壳体18上的让位孔中,并与让位孔中的滑动齿条14啮合, 滑动齿条14活套在导向销16上,导向销16以平行于输入主轴6轴心线的方向 布置。所述滑动齿条14与拨叉13的柄部固定连接,拨叉13的叉部卡入花键滑 套12外表面的环形槽内。驱动转换器17的输出齿轮33可正、反两个方向旋转,输出齿轮33的运转 可以带动滑动齿条14在导向销16上前后滑移,滑动齿条14滑移的同时带动花 键滑套12前后运动。初始时花键滑套12位于前驱动箱输出主轴7上,输入主 轴6和输出主轴7处于分离状态,此时发动机1输出轴的后端依次通过连接轴 19、第一万向节花键套20、万向节花键轴21、第二万向节花键套22和后驱动 箱23带动两根后桥半轴2旋转,从而驱动后轮转动;发动机1输出轴的前端带 动前传动轴4旋转,前传动轴4再带动与之连接的前驱动箱输入主轴6同步转 动,由于输入主轴6与输出主轴7分离,前驱动箱输入主轴6空转,输出主轴7 不发生转动,此时沙滩车采用两个后轮驱动,适宜于在路面状况较好的道路上 行驶。当驱动转换器17的输出齿轮33正转时,输出齿轮33带动滑动齿条14和 拨叉13向后运动,拨叉13拨动花键滑套12从输出主轴7向输入主轴6滑移,输出主轴7和输入主轴6通过花键滑套12连接在一起,输入主轴6通过花键滑
套12带动输出主轴7旋转,输出主轴7再通过差速器9带动两根前桥半轴11 旋转,从而驱动前轮转动,此时沙滩车的前后轮都有驱动力,这样大大增强了 沙滩车的动力性,有效提高了沙滩车的通过性,使沙滩车在坡度较大及泥泞、 翻浆路段上均能顺利行驶。要从四轮驱动切换回两轮驱动,只需控制驱动转换 器17的输出齿轮33反转即可,使输出齿轮33带动滑动齿条14和拨叉13向前 运动,拨叉13拨动花键滑套12从输入主轴6向输出主轴7滑移,直至花键滑 套12完全回到输出主轴7上,将输入主轴6与输出主轴7之间的动力切断。
驱动转换器17的具体结构为如图3、图4、图5、图7、图8、图9和图 IO所示,驱动转换器17的壳体由盒体24和盒盖25构成,在盒体24及盒盖25 的敞口端外缘设有形状相同、数目相等的支耳,盒体24和盒盖25的敞口端相 对接,两者相对应的支耳通过螺钉连接,使盒体24和盒盖25固定在一起。电 机26位于转换器壳体内腔的一端,并通过定位片固定在盒体24的内底壁。在 电机2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之同轴线的一级输出蜗杆28,该一级输出蜗杆28 与一级从动蜗轮29啮合, 一级从动蜗轮29的轴与一级输出蜗杆28在空间上垂 直,且一级从动蜗轮29的轴上套装二级主动齿轮30, 二级主动齿轮30的一端 嵌入一级从动蜗轮29中央开设的凹槽中,二级主动齿轮30的另一端与二级从 动齿轮31啮合。
二级从动齿轮31通过衬套46套装在二级从动齿轮轴32的一端,二级从动 齿轮轴32的另一端伸出盒盖25外,且伸出部分套装输出齿轮33。所述衬套46 上套装缓冲片42,该缓冲片42和输出齿轮33位于二级从动齿轮31的同一侧, 二级从动齿轮31、衬套46和缓冲片42三者之间通过铆接固定,三者连接牢靠,同步性好。在缓冲片42上设有朝向输出齿轮33弯折的挂耳42a、以及朝向二级 从动齿轮31弯折的两个卡扣42b,两个卡扣42b和挂耳42a呈等腰三角形分布, 各卡扣42b卡入二级从动齿轮31上对应的通孔中。缓冲片42通过卡扣42b与 二级从动齿轮31卡接配合,能有效防止两者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图7、图8、图ll、图12和图13所示,弹簧支撑片43的安装孔43b为 方孔,弹簧支撑片43通过该方孔套装在二级从动齿轮轴32的中部,弹簧支撑 片43与二级从动齿轮轴32之间通过铆接固定。在弹簧支撑片43上设有朝向二 级从动齿轮31弯折的支耳43a,支耳43a位于缓冲片挂耳42a的内侧。在缓冲 片42与弹簧支撑片43之间设置弹簧固定座44,该弹簧固定座44活套在二级从 动齿轮轴32上,弹簧固定座44的外端由弹簧支撑片43上的支耳43a周向限位。 在所述弹簧固定座44上套装蜗巻弹簧45,该蜗巻弹簧45的内端与弹簧固定座 44卡接固定,蜗巻弹簧45的外端挂接在所述缓冲片挂耳42a上。从图3、图5、图6和图9所示,在二级从动齿轮31朝向盒体24的盘面上 装有电刷34,该电刷34具有三个相互平行的支脚34a、 34b、 34c。与电刷支脚 34a、 34b、 34c相配合的三块断电限位铜片35、 36、 37固定在盒体24的内底壁, 三块断电限位铜片35、 36、 37均为圆弧形,位于不同的圆周上,它们的圆心在 同一点上,其中第二断电限位铜片36位于第一断电限位铜片35与第三断电限 位铜片37之间,第一断电限位铜片35的弧长最大,第三断电限位铜片37的弧 长最小,所述第一断电限位铜片35的一端与第二断电限位铜片36的相应端对 齐,第一断电限位铜片35的另一端不超出第三断电限位铜片37的相应端。所 述第一断电限位铜片35通过第一导电片38与电机26的一个电极插片26a连接, 电机26的另一个电极插片26b通过第四导电片39及导线与转换开关27的相应接线柱连接,转换开关27位于转换器壳体的外面。第二断电限位铜片36通过 第二导电片40及导线与转换开关27的相应接线柱连接,第三断电限位铜片37 通过第三导电片41及导线也与转换开关27的相应接线柱连接。转换开关27与 电机26之间的连接导线接入摩托车主线缆,由蓄电池47供电。
本实用新型中输出齿轮33的旋转是这样实现的电机26的运转由按压转 换开关27的按钮控制,转换开关27可通过改变电机26输入电流的正负极向来 改变电机内部的磁场方向,使电机26输出轴发生正向转动或反转。当电机26 运转时,电机输出轴带动一级输出蜗杆28旋转, 一级输出蜗杆28带动一级从 动蜗轮29以及与之同轴的二级主动齿轮30转动,二级主动齿轮30再带动二级 从动齿轮31旋转,使与二级从动齿轮31同轴的输出齿轮33发生转动。由于电 机的输出轴可正、反两向旋转,使得输出齿轮33的转向也有两个方向。
转换开关27为通用的按压式开关,转换开关27控制电机26输出轴正向转 动或反转是这样实现的当按下转换开关27的按钮时,第四导电片39带正电, 第二导电片40带负电,电机26的两个电极26a、 26b通过第四导电片39、转换 开关27、第二导电片40、第二断电限位铜片36、电刷34、第一导电片38和相 应的导线形成回路(见图6),电极26a、 26b向电机输出直流电,使电机输出轴 发生正转(此时第三导电片41和第三断电限位铜片37不起作用),二级从动齿 轮31和输出齿轮33正向旋转,电刷上的三个支脚34a、 34b、 34c随二级从动 齿轮31做圆周运动(如图6逆时针旋转),三个支脚34a、 34b、 34c在三块断 电限位铜片35、 36、 37上滑移。当二级从动齿轮31和输出齿轮33旋转一周后, 电刷上的第二支脚34b与第二断电限位铜片36脱离,电机26的控制电路发生 断路,电机26停止运转,此时前驱动箱输入主轴6和输出主轴7正好接合到位。再次按下转换开关27的按钮,第四导电片39带负电,第三导电片41带正 电,电机的两个电极26a、 26b通过第四导电片39、转换开关27、第三导电片 41、第三断电限位铜片37、电刷34、第一导电片38和相应的导线形成回路(见 图6),电极26a、 26b向电机输出反向直流电,使电机输出轴发生反转(此时第 二导电片40和第二断电限位铜片36不起作用),二级从动齿轮31和输出齿轮 33反向旋转,电刷上的三个支脚34a、 34b、 34c在三块断电限位铜片35、 36、 37上做如图6所示的顺时针滑移。当二级从动齿轮31和输出齿轮33旋转一周 后,电刷上的第三支脚34c与第三断电限位铜片37脱离,电机26的控制电路 发生断路,电机26停止运转,此时前驱动箱输入主轴6和输出主轴7正好完全 分离。当按下转换开关27的按钮,使沙滩车从两驱转换成四驱时,在正常情况下, 二级从动齿轮31、缓冲片42、弹簧固定座44、蜗巻弹簧45、弹簧支撑片43和 输出齿轮33随二级从动齿轮轴32 —起同步旋转(图13显示为逆时针),输出 齿轮33通过滑动齿条14和拨叉13带动花键滑套12从输出主轴7向输入主轴6 滑移,输出主轴7和输入主轴6通过花键滑套12连接在一起;但是按下转换开 关27的按钮,输入主轴6和输出主轴7的花键暂时未同步的情况下,输出齿轮 33由于卡滞而无法旋转,此时蜗巻弹簧45开始起缓冲减速的作用,弹簧固定座 44由弹簧支撑片43上的支耳43a挡住不能转动,缓冲片42随二级从动齿轮31 逆时针旋转(见图13),缓冲片挂耳42a把蜗巻弹簧45由外向内慢慢巻紧,将 电机26传出的转力凝聚在弹簧45上,当输入主轴6和输出主轴7的花键同步 时,蜗巻弹簧45自动伸张,把转力传递给输出齿轮33,使输出齿轮33通过滑 动齿条14和拨叉13带动花键滑套12移动,从而达到转换的效果,保障了转换 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1、一种沙滩车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输出轴的前端从发动机壳体的前端面穿出,并通过花键套(3)与前传动轴(4)的尾端连接,该前传动轴(4)的前端与前驱动箱(5)的输入主轴(6)花键连接,在所述前驱动箱(5)的输出主轴(7)上设置有锥齿轮(8),该锥齿轮(8)与差速器(9)的输入螺旋伞齿轮(10)啮合,所述差速器(9)的两个输出轴套分别与两根前桥半轴(11)连接,两前桥半轴(11)对称布置在差速器(9)的两侧;在所述前驱动箱(5)的输入主轴(6)和输出主轴(7)上设置有形状及大小相同的外花键,并在输出主轴(7)的外花键上套装花键滑套(12),该花键滑套(12)的外表面开有环形槽,拨叉(13)的叉部卡入该环形槽内,拨叉(13)的柄部与滑动齿条(14)相固定,所述滑动齿条(14)位于前驱动箱壳体(18)上的让位孔中,并活套在导向销(16)上,且滑动齿条(14)与驱动转换器(17)的输出齿轮(33)相啮合。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沙滩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传动轴 (4)的前端设有鼓形外花键,该鼓形外花键伸入前驱动箱输入主轴(6)后部的内花键孔中,两者花键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沙滩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驱动箱 输入主轴(6)的内花键孔中设有弹簧(15),该弹簧(15)的后端伸入前传动 轴(4)的端面凹槽中。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沙滩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前驱动箱输入主轴(6)的前端设置有导向柱(6a),该导向柱(6a)伸入输出主轴(7)的对应孔中,两者间隙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滩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转换器(17)的壳体由盒体(24)和盒盖(25)对接而成,在所述转换器壳体的内腔 中安装电机(26),该电机(26)通过导线与转换器壳体外的转换开关(27)连 接,且电机(2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一级输出蜗杆(28),该一级输出蜗杆(28) 与一级从动蜗轮(29)啮合,在一级从动蜗轮(29)的轴上套装二级主动齿轮(30), 二级主动齿轮(30)与二级从动齿轮(31)啮合,所述二级从动齿轮(31) 套装在二级从动齿轮轴(32)的一端,该二级从动齿轮轴(32)的另一端伸出 盒盖(25)夕卜,且伸出部分套装输出齿轮(33)。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沙滩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级从动 齿轮(31)朝向盒体(24)的盘面上装有电刷(34),该电刷(34)具有三个相 互平行的支脚(34a、 34b、 34c),与电刷支脚(34a、 34b、 34c)相配合的三块 断电限位铜片(35、 36、 37)固定在盒体(24)内,三块断电限位铜片(35、 36、 37)均为圆弧形,它们的圆心在同一点上,其中第二断电限位铜片(36) 位于第一断电限位铜片(35)与第三断电限位铜片(37)之间,第一断电限位 铜片(35)的弧长最大,第三断电限位铜片(37)的弧长最小,所述第一断电 限位铜片(35)的一端与第二断电限位铜片(36)的相应端对齐,第一断电限 位铜片(35)的另一端不超出第三断电限位铜片(37)的相应端;所述第一断 电限位铜片(35)通过第一导电片(38)与电机(26)的一个电极插片(26a) 连接,电机(26)的另一个电极插片(26b)通过第四导电片(39)及导线与转 换开关(27)连接,所述第二、第三断电限位铜片(36、 37)分别通过第二导 电片(40)、第三导电片(41)及相应的导线也与转换开关(27)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沙滩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级从动齿轮(31)上安装缓冲片(42),该缓冲片(42)上设有朝向输出齿轮(33)的 挂耳(42a),所述二级从动齿轮轴(32)的中部固定弹簧支撑片(43),该弹簧 支撑片(43)上设有朝向二级从动齿轮(31)的支耳(43a),在所述缓冲片(42) 与弹簧支撑片(43)之间设置弹簧固定座(44),弹簧固定座(44)活套在二级 从动齿轮轴(32)上,该弹簧固定座(44)的外端由弹簧支撑片(43)上的支 耳(43a)周向限位,在所述弹簧固定座(44)上套装蜗巻弹簧(45),该蜗巻 弹簧(45)的内端与弹簧固定座(44)相固定,蜗巻弹簧(45)的外端挂接在 所述缓冲片(42)的挂耳(42a)上。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沙滩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从动齿 轮(31)通过衬套(46)套装在二级从动齿轮轴(32)上,所述缓冲片(42) 套装在衬套(46)上,且衬套(46)与二级从动齿轮(31)及缓冲片(42)之 间通过铆接固定。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沙滩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冲片(42) 上设有两个通过弯折而成的卡扣(42b),该卡扣(42b)的弯折方向与挂耳(42a) 相反,各卡扣(42b)卡入二级从动齿轮(31)上对应的通孔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沙滩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支撑 片(43)通过方孔套装在二级从动齿轮轴(32)上,弹簧支撑片(43)与二级 从动齿轮轴(32)之间通过铆接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沙滩车驱动系统,发动机输出轴的前端通过前传动轴与前驱动箱的输入主轴连接,在前驱动箱的输出主轴上设置有锥齿轮,该锥齿轮与差速器的输入螺旋伞齿轮啮合,差速器的两个输出轴套分别与两根前桥半轴连接;在所述前驱动箱的输入主轴和输出主轴上设置有形状及大小相同的外花键,并在输出主轴的外花键上套装花键滑套,该花键滑套的外表面开有环形槽,拨叉的叉部卡入该环形槽内,拨叉的柄部与滑动齿条相固定,所述滑动齿条活套在导向销上,且滑动齿条与驱动转换器的输出齿轮相啮合。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沙滩车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并且两轮驱动与四轮驱动之间切换方便、操纵简单,从而大大提高了沙滩车的动力力及通过性。
文档编号B60K17/34GK201158309SQ20082009757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9日
发明者勇 伯, 陈良钱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