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花箍筒刹车及小头钩辐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9217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花箍筒刹车及小头钩辐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自行车花箍筒刹车及小头钩辐条
技术領域本实用新型涉及轻便自行车的零部件改进,能减少故障和材料人工使用更方便。背肇技术自行车轻便灵活无污染,全世界多数国家里还少不了,现有轻便车的后轮刹车绝大多数是大空心盘加抱箍的式样,这种装在后花箍筒上的空心盘因为比较大,妨碍了后轮断掉左边辐条(车轮钢丝)的补装,而右边的辐条如断了也因为有飞轮挡着,必须将长辐条轧去头子再手工扳出个弯钩来,才能不用拆后轮就穿过孔安装,因为挺麻烦费事修车人十有八九会说"断掉这几根钢丝不要紧",这就是常见路上半新自行车后轮歪歪扭扭的原因,而车轮歪扭的缺点一是费力二是伤车胎(磨擦不均匀),三是给车技不太高者制造危险。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为提供一种"自行车花糖镩刹车及小头钩箱条"以解决上述常见难题,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l,花鐮筒刹车改变现有车上的后花箍筒(轮中心轴承筒)的结构,将现有装刹车空心盘的的左花箍筒宽边加厚1.5mm,即外径加大3mm,将这左花箍筒宽边制成0.5mm深的"横槽花"形状,并使其具有耐磨的热处理硬度;同时将原来的刹车抱糖盘和里面的刹车带都缩小到能与本品花箍筒相配的形状尺寸;再将后刹车钢丝绳从现有的2mm加粗为3mm;将前轮的花箍筒同样做出左筒宽边加抱籀刹车,然后将现有左后右前的刹车线改为左前右后。2.小头钩箱条本品是由生产车辐条的工厂直接生产出没有大头子的小头钩钢丝辐条,小头钩是在离头6mm处先弯折9(f略做圆势,再在离头2mm处向下弯折45"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要用花箍筒上的"横槽花"加大了刹车磨擦力,加粗了钢丝绳使前后刹车更耐用,左前右后也提高了刹车可靠性;这样就在保证刹车效果的前提下省掉原空心盘及其安装工序,又减少了抱箍盘和刹车带的耗用材料;现有辐条都带着能拉牢花箍筒上辐条孔的大弯头,遇到大盘子或飞轮就要拆轮子安装;本品小头钩辐条的特点是安装
方便,即使断掉一两根辐条都能不拆轮安装并对钢圈进行校正,减少因后轮歪扭引起的磨损和不安全问题。前轮用抱箍虽比现有用橡皮块的前刹车稍增成本,却寿命长更为合算。
附ffi说W


图1是是左筒宽边带横槽花形的后轮花箍筒示意图,图2和小头钩辐条比较示意图。图中U)是后轮花籀筒,(2)是小头钩辐条,其左是普通辐条右为放大了的小头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品附
图1的(1)花箍筒左筒宽边的"横槽花"应多作试验,在车床上滚轧
出几种深浅的"横槽花"再进行热代理后比较其刹车效果,以刹得牢又不易磨损为优选;
其刹车抱箍盘先要手工试制比较后确定尺寸,因为这是一次确定后要长久广泛应用的重要零
件;图2的小头钩辐条用机器轧弯头就有个圆势,比修车师傅手工钳弯出的会更耐用,辐条
的主要任务是拉牢钢圈使其不弯,这种小头钩辐条不光是可以方便地补装小轮车辐条,以往修车人总是将大轮车的辐条轧去头子弯钩的,大轮车断了辐条就没法弯钩,如各种车型都有
本品就使大轮车也能随时补装辐条;总之这是几个关联零件实现更为好用又能省料的改进,本品每一辆车至少能省三两钢铁15分钟人工,论全国年产量就能省下几十万吨钢。
权利要求1. 一种“自行车花箍筒刹车及小头钩辐条”其特征是花箍筒刹车将现有装刹车空心盘的的左花箍筒宽边加厚1.5mm,即外径加大3mm,将这左花箍筒宽边制成0.5mm深的“横槽花”形状,并使其具有耐磨的热处理硬度;同时将原来的刹车抱箍盘和里面的刹车带都缩小到能与本品花箍筒相配的形状尺寸;再将后刹车钢丝绳从现有的2mm加粗为3mm;将前轮的花箍筒同样做出左筒宽边加抱箍刹车,然后将现有左后右前的刹车线改为左前右后。
2. 根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花箍筒刹车及小头钩辐条,其特征是小头钩辐条由生产车辐条的工厂直接生产出没有大头子的小头钩钢丝辐条,小头钩是在离头6mm处先弯折90°略做圆势,再在离头2咖处向下弯折45°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轻便自行车零部件改进的“自行车花箍筒刹车及小头钩辐条”,现有轻便自行车的后轮刹车绝大多数是空心盘加抱箍,因为空心盘较大,妨碍了后轮左边辐条(车轮钢丝)断掉的补装,修车人常会嫌麻烦说“断掉两三根钢丝不要紧”,这就是常见路上半新自行车后轮歪歪扭扭的原因,而歪扭的缺点一是费力二是伤车胎三是增加危险。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1.改变车上后花箍筒(轮中心轴承筒)的结构,将原来装空心盘的左筒宽边加厚1.5mm后轧出横槽花淬硬,再将原来的刹车抱箍盘和里面的刹车带都相应缩小;又加粗后刹车钢丝绳;2.由专业厂制造小头钩辐条,就可以方便地穿过辐条孔不拆轮安装并校正钢圈,能节约修车时间降低损耗提高安全因素,不用刹车盘每年也能省几十万吨钢材。
文档编号B60B21/06GK201304849SQ200820151338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9日
发明者凌鹤轩 申请人:凌鹤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