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有至少一个搁腿架的儿童车座以及适用于该儿童车座的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673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设置有至少一个搁腿架的儿童车座以及适用于该儿童车座的底盘的制作方法
设置有至少一个搁腿架的儿童车座以及适用于该儿童车座
的底盘 本发明涉及设置有至少一个搁腿架的儿童车座,该搁腿架可通过对控制机构进行
操作而从至少内縮位置向伸展位置转动,反之亦然。 本发明还涉及适于与该儿童车座一起使用的底盘。 在这种可从美国专利US-5, 505, 519中得知的儿童车座中,搁腿架可通过控制机 构而在两个极端位置、即内縮位置与伸展位置之间移动。 控制机构包括细长的条构件,条构件设置有槽,该槽内有连接至儿童车座的轴。条 构件的第一端连接至搁腿架,而条构件的第二端设置有手柄。此外,弹簧在该第二端与儿童 车座的下侧之间延伸。弹簧在条构件上施加相对大的力,从而只能由能够在手柄上施加充 分大力的成人通过手柄移动条构件。弹簧锁定搁腿架,以防儿童在内縮位置与伸展位置之 间移动搁腿架。此外,手柄相对更接近儿童车座的下侧,从而实际上坐在儿童车座内的儿童 难以用其胳膊够到手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更方便操作的儿童车座。 这个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儿童车座实现,坐在儿童车座内的儿童能够操作控制 机构。 由于儿童能够操作控制机构,因此儿童自身能够根据其希望腿位于伸展位置或弯 曲位置来确定搁腿架将被移动到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儿童车座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儿童车座设置有将搁腿架锁
定在至少内縮位置和伸展位置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可借助于控制机构解锁。 由于儿童车座设置有锁定机构,搁腿架从内縮位置到伸展位置的不想要的移动是
不可能的,反之亦然。搁腿架只能够在儿童操作控制机构之后转动至期望的位置,从而解锁
锁定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儿童车座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锁定机构能够借助于控制机 构解锁,然后搁腿架能够独立于控制机构转动。 在这种方式中,儿童只需要在控制机构上施加足以解锁锁定机构的力。然后能够 通过在搁腿架上施力以使搁腿架移动至期望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儿童车座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搁腿架可在弹力的作用下从
内縮位置移动至伸展位置,而搁腿架也可抵抗该弹力从伸展位置移动至内縮位置。 在这种方式中,弹力能够抵抗重力,自动地将搁腿架移动至伸展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锁定机构已经借助于控制机构解锁之
后,搁腿架分别能够在弹力的作用下或抵抗弹力移动至伸展位置或内縮位置。 儿童只需要通过控制机构解锁锁定机构。然后搁腿架通过弹力自动地移动至伸展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儿童车座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搁腿架可通过儿童的腿施加 在搁腿架上的力从伸展位置移动至内縮位置。 当儿童希望将搁腿架移动至内縮位置时,儿童首先通过控制机构解锁锁定机构,
3然后儿童用其腿在搁腿架上施加向下的力,从而将搁腿架移动至期望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儿童车座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控制机构包括可移动的滑动
件,该滑动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部,而搁腿架设置有多个凹部,每个凹部限定搁腿架的一
个转动位置,该凸出部可被定位于每个凹部内。 可位于多个凹部中的一个内的凸出部能够实现可放置搁腿架的任意多个期望的 位置。当凸出部位于凹部内时,搁腿架被锁定在相关的位置中。通过移动滑动件将凸出部 移出凹部,从而搁腿架可被移动至期望的位置。 又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儿童车座包括底盘和可拆卸地连接至该底盘的座椅, 该底盘至少设置有搁腿架和控制机构。
由于底盘可拆卸地连接至座椅,所以能够彼此分离地运输座椅和底盘。此外,当儿
童想要这种搁腿架时,只需将设置有搁腿架的底盘连接至座椅。此外,能够单独买卖底盘,
从而底盘还能够与先前购买的座椅一起使用。 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解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带有根据本发明的儿童车座的车辆座椅的侧视图; 图2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儿童车座的座椅的底盘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立体视 图; 图3A-3E示出了如图2所示的底盘的各种视图,其中锁定机构位于锁定位置;
图4A-4E示出了如图2所示的底盘的各种视图,其中,锁定机构位于解锁位置;
图5A-5C是搁腿架分别位于伸展位置、中间位置和内縮位置处的底盘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儿童车座的座椅的底盘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7A-7D示出了如图6所示的底盘的各种视图,其中锁定机构位于锁定位置;
图8A-8D示出了如图6所示的底盘的各种视图,其中锁定机构位于解锁位置且右 侧手柄被操作; 图9A-9D示出了如图6所示的底盘的各种视图,其中锁定机构被解锁且两个手柄 被操作;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儿童车座的底盘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儿童车座的底盘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
附图中,类似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图1示出了置于车辆座椅101上且通过安全带102连接至车辆座椅101的根据本 发明的儿童车座100。车辆座椅101包括座部103和靠背部104。儿童车座100包括底盘1 和可拆卸地连接至底盘1的座椅105。底盘1位于车辆座椅101的座部103上。座椅105 包括儿童座部106和靠在车辆座椅101的靠背部104上的儿童靠背部107。儿童108由座 椅105舒适地支撑。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儿童车座100的底盘1,儿童车座100的座椅105能够可 拆卸地连接至底盘1 。底盘1设置有搁腿架2,搁腿架2绕着枢轴销3可转动地连接至U形 框架4。搁腿架2包括两个板状部件5、6以及环形部件7和条状部件8。部件5-8通过螺 钉9互连,形成刚性单元。如图3A、3B和图4A、4B中清晰示出,搁腿架2在其下侧设置有两 个弓形齿圈IO,每个弓形齿圈IO包括多个凹部11。 U形框架4包括两个支架构件13和在两个支架构件13之间延伸的桥构件14。每个支架构件13设置有连接部件15,座椅105能够可拆卸地连接至连接部件15。桥构件14 设置有两个间隔的开16,开口 16之间的间隔对应于齿圈IO之间的间隔。桥构件14容纳滑 动件17,滑动件17可在双箭头Pl所指的方向移动。滑动件17设置有两个凸出部18,凸出 部18位于开口 16内或与开口 16相反。分别参见图3D和图4D。滑动件17设置有以相对 于滑动件17的前侧约45°角延伸的两个槽19。位于槽19内的是销20,销20刚性地连接 至桥构件14。滑动件17的端部21通过缆线22连接至手柄23,手柄绕着倾斜轴24可倾斜 地连接至框架4的支架13。框架4的下侧由U形盖25封闭。如图3和4清晰所示,搁腿 架2绕着枢轴销3可转动地连接至框架4。弹簧26包围枢轴销3,该弹簧将搁腿架推向伸 展位置,如图3和4所示。 参照图3A-3E和图4A-4E更详细地解释底盘1的操作。 图3A、4A和3B、4B是分别包括和不包括支架13和桥构件14时的搁腿架2的对应 底视图,从而清晰地示出底盘1的各种细节。图3C和4C是框架4的底视图,而图3D和4D 是框架4的俯视平面图。图3E和4E是图3B和4B所示结构的底视图。
在图3A-3E所示的底盘1的情况下,搁腿架2处于其最大伸展位置,当儿童坐在底 盘1上的座椅105内时,儿童的腿基本上水平伸展并且由搁腿架2舒适地支撑。凸出部18 延伸通过开16并且与弓形齿圈10的最低凹部11啮合。因此搁腿架2被锁定在到位。
当儿童希望将搁腿架2移动至内縮位置或垂直位置时,儿童握住手柄23使其在箭 头P2 (见图4A-4E)所指的方向、绕着倾斜轴24倾斜,从而在箭头P3所指的方向移动缆线 22。缆线23在箭头P3所指方向的移动引起滑动件17在箭头P4所指的方向移动。箭头P4 所指的方向平行于箭头P1所指的方向延伸。滑动件17在箭头P4所指方向的移动引起槽 19沿着销20滑动,从而使滑动件17在箭头P5所指的、与箭头P4所指的方向横切的方向移 动。由于在箭头P5所指方向的移动,使得连接至滑动件17的凸出部18也在箭头P5所指 的方向移动,从而移动凸出部18使其不与弓形齿圈10的凹部11啮合。因此,搁腿架2的 锁定啮合将被释放。随后儿童通过用其脚在搁腿架2施力,绕着销3将搁腿架2转动至期 望的位置,如图5B和5C所示。 一旦到达期望位置,儿童将在箭头P2的相反方向上倾斜手 柄23,使得滑动件17在弹簧(未示出)的弹力作用下,沿与箭头P5和P4所指方向相反的 方向移动。因此,凸出部18再次延伸通过开口 16并且被移动至与弓形齿圈中的其他凹部 11啮合。 儿童在操作手柄23时只需要施加很小的力。用于将搁腿架2从伸展位置移动至 内縮位置(图5A-5B-5C)的力的施加通过儿童的腿实现。用于从内縮位置移动至伸展位置 (图5C-5B-5A)的力的施加在凸出部18与凹部11之间的锁定啮合被释放之后通过弹簧26 的弹力实现。 图6-9示出了设置有搁腿架102的底盘101的第二实施方式,其中搁腿架102绕着 销103可转动地连接至U形框架104。搁腿架102包括通过卡合连接而互连的两个壳形部 件105和106。搁腿架102设置有两个弓形齿圈110,每个弓形齿圈110包括多个凹部111。 框架104包括两个支架构件113和连接所述支架构件113的桥构件114。支架构件113均 设置有连接部件115,座椅105能够可拆卸地连接至连接部件115。桥构件114设置有两个 间隔的开口 116,开口 116之间的间隔对应于齿圈110之间的间隔。桥构件114容纳滑动件 117 。滑动件117设置有两个凸出部118 ,凸出部118之间的间隔与开口 116之间的间隔相同。滑动件117还设置有两个相对较大的三角形凹部119,凹部119位于滑动件117的外侧 附近。每个三角形凹部119包括壁部120 (见图7D、8D、9D),壁部120与桥构件的前侧成一 定角度延伸。位于凹部119之间的是两个较小的凹部121,每个凹部121包括壁部122 (见 图7D、8D、9D),壁部122与桥构件114的前侧成一定角度。壁部120和122朝向相反的方 向。 框架104包括第一条构件125,第一条构件125设置有位于凹部119内的两个三 角形凸轮126。条构件125通过弹簧127和缆线128连接至能够关于倾斜轴线129倾斜的 手柄130。框架104进一步包括设置有两个三角形凸轮136的第二条构件135,三角形凸轮 136位于凹部121内。条构件135通过弹簧137和缆线138连接至关于倾斜轴线139倾斜 的手柄140。 参照图7A-7D、8A-8D和图9A-9D更详细地解释底盘101的操作。 图7A、8A和9A是用于解释底盘101操作的搁腿架102和框架104的部件的立体图。 图7B、8B和9B是框架104的相关部件的立体图。 图7C、8C和9C是图7B、8B和9B中所示的结构的底视图,而图7D、8D和9D是其俯
视平面图。 在图7所示的情况下,搁腿架102处于最大程度的伸展位置,凸出部118与弓形齿 圈110的最低凹部111啮合。三角形凸轮126和136分别抵靠在壁部120和122,位于远离 凸出部118的一侧的附近。 当儿童希望将搁腿架102移动至不同的位置时,儿童握住手柄130、 140中的至少 一个并且使该手柄倾斜。在图8A-8D所示的情况下,手柄140已经沿箭头P2所指的方向倾 斜。因此,在缆线138上施加拉力,使条构件135沿箭头P11所指的方向移动。在这个移动 过程中,三角形凸轮136沿着壁部122滑动直到凸轮136位于壁部面向凸出部118的一侧 上。而且,滑动件117沿与箭头Pll横切的、箭头P12所指的方向移动,因此凸出部118不 再与弓形齿圈110的凹部111啮合。在这个移动过程中,凸轮126沿横切于滑动件117前 侧延伸的壁部150滑动。然后,儿童用腿在搁腿架102上施力,使搁腿架102绕着销103转 动至儿童想要的位置。在该期望位置处,儿童释放手柄140,从而条构件135在弹力137的 影响下返回图7所示的位置。与此同时,通过弹簧141在滑动件117上施力,使滑动件也返 回如图7A-7D所示的位置,从而凸出部118再次移动至与凹部111啮合。
可以用相同的方式仅操作手柄130。 在图9A-9D所示的情况下,儿童使两个手柄130、 140沿箭头P2所指的方向同时转 动。在这个转动移动中,条构件125的三角形凸轮126沿凹部119的壁部120滑动,三角形 凸轮136沿凹部121的壁部122滑动。这些运动使滑动件117沿箭头P12所指的方向移动, 从而移动凸出部118使其不与凹部111啮合。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儿童车座100的另一底盘的框架204,框架204设置有 手柄205,手柄205可沿双箭头P21所指的方向移动。手柄205通过缆线206连接至凸出部 (未示出),该凸出部可由于手柄205在双箭头P21所指方向的移动,而沿双箭头P22所指 的方向移动,从而该凸出部可被移动至与搁腿架中的凹部啮合或者不与搁腿架中的凹部啮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底盘的框架304的第四实施方式,框架304设置有 控制钮305,控制钮305通过可绕着枢轴306转动的杆307连接至与开口 16相对的凸出部 (未示出)。控制钮305沿箭头P23所指的向下的方向移动,使杆307向上移动接近开口 16,从而该凸出部沿箭头P24所指的方向转动。 还可以提供具有更多或更少凹部11的弓形齿圈。代替使用两个弓形齿圈IO,还可 以使用一个弓形齿圈或多个弓形齿圈。 搁腿架可与在汽车中使用的儿童车座一起使用,还可以在例如类似于轻便婴儿车 的车辆中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用手使儿童车座向前移动。
权利要求
一种儿童车座,设置有至少一个搁腿架,所述至少一个搁腿架能够通过操作控制机构而至少从内缩位置转动至伸展位置,反之亦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能够由坐在所述儿童车座内的儿童来操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车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搁 腿架至少锁定在所述内縮位置和所述伸展位置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能够通过所述控 制机构解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能够通过所述控制机 构解锁,然后所述搁腿架能够独立于所述控制机构转动。
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儿童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腿架能够在弹力的 作用下从所述内縮位置移动至所述伸展位置,而所述搁腿架能够抵抗所述弹力从所述伸展 位置移动至所述内縮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儿童车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定机构已经通过所述控 制机构解锁之后,所述搁腿架能够分别在弹力的作用下或抵抗弹力移动至所述伸展位置或 所述内縮位置。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儿童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腿架能够通过儿童 的腿施加在所述搁腿架上的力,从所述伸展位置移动至所述内縮位置。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儿童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可移动 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部,而所述搁腿架设置有多个凹部,每个所述凹 部限定所述搁腿架的转动位置,所述凸出部能够被定位在每个所述凹部中。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腿架设置有至少三个凹部。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儿童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手柄 和在所述手柄与所述滑动件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缆线,所述手柄能够至少在第一位置与第 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滑动件占据凸出部与凹部啮合的位置或者凸出部不与凹部啮合的位 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儿童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儿童 车座两侧的两个手柄。
11.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儿童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车座在其两侧设 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能够彼此独立地操作。
12.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儿童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车座包括底盘和 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底盘的座椅,所述底盘至少设置有所述搁腿架和所述控制机构。
1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儿童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至少设置有搁腿 架和用于操作所述搁腿架的控制机构。
全文摘要
一种设置有至少一个搁腿架的儿童车座,所述至少一个搁腿架可通过操作控制机构而至少从内缩位置转动至伸展位置,反之亦然。该控制机构可由坐在儿童车座内的儿童操作。儿童车座设置有用于将搁腿架至少锁定在内缩位置和伸展位置的控制机构。
文档编号B60N2/26GK101786429SQ200910261379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8日
发明者埃尔伯格·德仲, 皮特鲁斯·亨利库斯·玛利亚·斯托克曼 申请人:马克西米利安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