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篷轿车的风隔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7555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敞篷轿车的风隔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敞篷轿车的风隔板装置,它包括一个风隔板、侧部固定元件以及 一个被保持在固定元件之间的扁平形体,其中固定元件具有用于扁平形体侧部边缘段的侧 部收纳导轨。
背景技术
这种风隔板装置在DE10061562A1中公开了。该装置包括风隔板,该风隔板可以为 固定的盘例如有机玻璃盘,但是也可以形成为具有固定于其上的风隔板轨道即扁平元件的 框架结构。为了把风隔板固定到两侧的翻车保护弓架元件之间,设置了侧向固定元件,该侧 向固定元件设计成收纳导轨,刚性的扁平形体从上面插入到该收纳导轨中。收纳导轨的横 截面形成为U形,因此刚性扁平形体的侧边缘段可以被插入到其中。这种公开的风隔板的 缺点在于,在不使用时,它需要较大的存放空间。
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始时所述的那种风隔板装置,该隔板装置没有 上述缺点。这个目的通过具有这样一种风隔板装置来实现包括一个风隔板、侧部固定元件 以及一个被保持在固定元件之间的扁平形体,其中固定元件具有用于扁平形体侧部边缘段 的侧部收纳导轨,其中扁平形体为柔性的并且无框架的构造,移动引导件各自固定在扁平 形体的侧部边缘段上,并且收纳导轨沿着横截面看具有用于移动引导件的底凹结构。本发明获得的主要优点在于,具有扁平形体的风隔板在没有安装在汽车中时可以 以一种简单的、节省空间的方式来合拢、折叠或者卷起。这可以通过本发明扁平形体无框架 的柔性结构来实现。通过安装在扁平形体的侧部或者竖直边缘段上的移动引导件,风隔板 能够以一种简单的方式被绷紧在收纳导轨之间,因此固定在汽车上。通过底凹结构,移动引导件被保持在收纳导轨中,因此,该底凹结构可以可靠地、 绷紧地把表面元件保持在固定元件之间。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扁平形体由网形材料形成。这种扁平形体可以以一种简单的 方式进行卷起、合拢或者折叠,此外它提供了防止敞篷轿车内的不良空气流动的良好性质。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扁平形体由可弹性伸缩的材料来形成。因此,它对 收纳导轨之间的误差不敏感,此外在收纳导轨之间进行绷紧固定时提供了很好的、无噪声 的功能,因为绷紧的扁平形体在行驶期间不会或者几乎不会摆动。如果固定在扁平形体侧边缘段上的移动引导件实施为塑料异型件,那么可以特别 方便地制造。移动引导件的这种塑料异型件例如以一种简单的方式被制造成具有底凹结构 相应横截面的挤压轮廓。也可以注塑制造该塑料异型件。为了固定侧向移动引导件,它们可以被插入和/或缝制和/或粘附在该扁平形体 中。但是,也可以想到的是,由塑料制造出的移动引导件喷射在扁平形体上。[0011]尤其是,在平面构成的网形材料中,至少在横向延伸的边缘上形成缝边或者折边,因此在边缘区域中,平面构成具有更高的强度,因此可以防止损坏如拉断。特别优选地,用来实现底凹结构的收纳导轨的实施方式是,它们具有用于横截面 被形成相应L形的移动引导件的L形收纳横截面。为了方便安装,收纳导轨在其自由端上具有作为辅助插入件的类似喇叭形扩大 部。

在下面借助实施例参照附图来更加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图1以前视图示出了敞篷轿车的风隔板装置;及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II所截取的通过风隔板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风隔板装置1具有柔性的、无框架的扁平形体2,该扁平形体2通过侧向 固定元件3、4与敞篷轿车(未示出)的装配部分5相连。在图1所示的作用位置上,它被 绷紧保持在装配部分5上。在实施例中,装配部分5是翻车保护弓架装置6,该翻车保护弓 架装置6具有两个侧部的、相互以一定距离布置的、反向U形的、固定的翻车保护弓架7和 8。扁平形体2被绷紧在两个翻车保护弓架7和8的两个相对转向的弯管9和10之间。作 为另一种选择,装配部分5可以通过配合装置(未示出)与至少两个并排地布置在敞篷轿 车中的汽车座椅连在一起,因此扁平形体2被绷紧在两个座席靠背和/或头枕之间。因此,作为风隔板11示出的风隔板装置1包括扁平形体2,该扁平形体由柔性的 网形材料制造而成。此外,风隔板装置1包括侧向的固定元件3,该侧向的固定元件3用于 把风隔板11固定在装配部分5上。这些固定元件3、4相同但镜面对称地且具有侧向间隔 地、大致平行延伸地安装或者固定在装配部分5上,尤其安装或者固定在相对的弯管9和10 上。根据图2,固定元件3、4包括配置给装配部分5的收纳导轨12,这些导轨12相对于倾 斜延伸的弯管9或者10以一个角度布置,以致它们大致是竖直的、也即垂直的。如果风隔板11或者扁平形体2固定在装配部分5上,使它从上面(图1的箭头 13)被放置到形成于收纳导轨12上端上的、类似喇叭形的插入辅助件14内,之后沿着箭头 方向13进一步插入到它的终端位置上。为此,扁平形体2在其侧部的、直立的、条纹形的边 缘段15上具有移动引导件16,该移动引导件16沿着箭头方向13被插入到收纳导轨12中。 因此,风隔板具有移动引导件16和扁平形体。收纳导轨12作为移动引导件16的收纳横截面分别具有底凹结构17,该底凹结构 17的横截面在实施例中形成L形。相应地,移动引导件16的横截面也形成L形,因此远离 侧面的、沿着X方向的移动引导件16的支腿18在后面钩住沿着X方向的、收纳导轨12的 壁19。因此,该收纳导轨12在朝向另一收纳导轨12的侧部20上敞开,其中沿着Y方向延 伸的移动引导件16另一支腿22穿过开口 21进入。扁平形体2也固定在支腿22上,例如 缝在、粘在支腿22上,或者移动引导件16被喷射在扁平形体2上。在此,底凹结构17或者 移动引导件16的L形横截面和收纳导轨12的L形收纳横截面在X-Y-平面(参见图2)如 此地取向,以致沿着Y方向通过绷紧的扁平形体2所施加的拉力通过移动引导件16从后面钩在收纳导轨12中而被吸收,因此防止了移动引导件16从收纳导轨12沿着拉力方向ZR 出来。拉力方向ZR大致平行于Y方向或者平行于行驶横向FQ。因此可以想到沿着拉力方 向ZR能够承受相同拉力的底凹结构的其它横截面形状。风隔板11在Y-Z平面(参见图1) 内被绷紧。此外,收纳导轨12的收纳横截面可以如此地形成,以致移动引导件16形状配合 连接地被容纳于其中,如图2所示那样。在支 腿18的自由端上可设置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加 厚部分,收纳横截面形状配合连接地包围该加厚部分。在侧面的移动引导件16外部,扁平形体或者风隔板11无框架,在横向延伸的边缘 23或者24上(参见图1)也没有设置框架件。因此,如果风隔板11从收纳导轨12取出并 且装载到汽车中,则可以被折叠、卷起或者通过其它方式来合拢。在边缘23、24上,扁平形 体2可以根据缝边的种类来缝制和/或弯曲。移动引导件16可以由硬的或者弹性的、可弯 曲的材料来制造出。扁平形体2由柔性材料带来形成,该材料带呈网形地设置有许多较小的孔(图1)。 优选地,材料可使用至少沿着汽车横向FQ(Y方向)可伸缩的材料,因此扁平形体2在张力 作用下被保持在收纳导轨12之间。图2中的每个翻车保护弓架7、8具有呈管形的真正的翻车保护弓架结构,该结构 在图2中标有附图标记25。收纳导轨12被保持在其中。管形结构25由后面的外壳件26 罩住,该外壳件26形成为壳层并且套装在管形结构25上或者与之固定在一起。还有一个 变形件28被布置在朝向汽车内室27 (沿着向前的行驶方向FR看去)的、翻车保护弓架8 的前部零件上以保护乘客,该变形件28本身是公知的。变形件28还盖住了收纳导轨12。沿着与箭头方向13相反的方向,风隔板11从收纳导轨12中拔出。之后,它可以 沿着其边缘23、24例如被卷起并且被装载到敞篷轿车的收纳室中。
权利要求一种敞篷轿车的风隔板装置(1),它包括一个风隔板(11)、侧部固定元件(3、4)以及一个被保持在固定元件(3、4)之间的扁平形体(2),其中固定元件(3、4)具有用于扁平形体(2)侧部边缘段(15)的侧部收纳导轨(12),其特征在于,扁平形体(2)为柔性的并且无框架的构造,移动引导件(16)各自固定在扁平形体(2)的侧部边缘段(15)上,并且收纳导轨(12)沿着横截面看具有用于移动引导件(16)的底凹结构(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隔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扁平形体(2)由网形材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风隔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扁平形体(2)可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隔板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引导件(16)形成为塑料异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隔板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引导件(16)被插入和/或缝 制和/或粘附或者喷射在扁平形体(2)的侧部边缘段(15)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隔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扁平形体(2)在它的横向延伸边缘 (23,24)具有缝边或者折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隔板装置,其特征在于,用来实现底凹结构(17)的收纳导 轨(12)具有L形收纳横截面,并且移动引导件(16)相应地形成有L形横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隔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收纳导轨(12)在它的自由端上具 有类似喇叭形的扩大部(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敞篷轿车的风隔板装置(1),它包括一个风隔板(11)、侧部固定元件(3、4)以及一个被保持在固定元件(3、4)之间的扁平形体(2),其中固定元件(3、4)具有用于扁平形体(2)侧部边缘段(15)的侧部收纳导轨(12)。一种可方便地合拢的风隔板(11)的特征在于,该扁平形体(2)为柔性的并且无框架,在扁平形体(2)的侧部边缘段(15)上分别固定一个移动引导件(16),并且收纳导轨(12)沿着横截面看具有用于移动引导件(16)的底凹结构(17)。
文档编号B60J7/22GK201587307SQ20092015088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8日
发明者M·弗勒施勒 申请人: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