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刹车灯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148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刹车灯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刹车灯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动车刹车灯开关见图1所示,包括基座6a、螺套23a、绝缘套8a,连接导 线9a和插口座la,基座6a上设有一对弹性触片,该弹性触片伸出基座6a后端面形成连接 片10a,螺套23a后端为一套筒2a并套设于基座6a前端面并罩住弹性触片,前端具有一中 空螺杆3a,一柱杆4a通过一弹簧弹性地设于该中空螺杆3a内且尾端作用于弹性触片之间, 插口座Ia内设有一对插接脚5a,连接导线9a为两根,分别连接对应的连接片IOa和插接 脚5a,绝缘套8a套设于基座6a后端面将连接片IOa罩住,两根导线9a外还套设有一绝缘 橡胶套7a。应用时,柱杆与踏板接触,初始状态,柱杆在踏板的作用下插入弹性触片之间,刹 车灯断电,踩刹车时,踏板转动,同时柱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这时,一对弹性触片导 通,刹车灯亮;松开踏板,踏板复位,克服弹簧弹力,柱杆向上移动,插入弹性触片,使弹性触 片之间不得电,刹车灯熄灭。虽然该种设计的产品应用较为普遍,但存在不足首先,零部件 较多,连接繁琐,装配麻烦;其次,导线两端连接通过锡焊实现,如果电压不稳的话,容易烧 坏、烧断,影响刹车灯的正常使用;最后,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实现刹车灯的开关,不能与汽 车其他机构配合,如自动变速车上自动变速箱的控制。作为改进,现有技术中公开了这样一种刹车灯开关,见专利号为ZL98100034. 7的 中国发明专利《刹车灯开关》(授权公告号CN1073518C),该专利体积大为减小,且增加了 闪烁器及其回路,以增加提醒和警示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另外提供一种两种回 路控制的机动车刹车灯开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的双回路控制机动车刹车 灯开关。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机动车刹车灯开关,包括插 座、触片、螺套、柱杆及复位件,前述的触片设于插座上,前述的螺套具有套筒部及由套筒 部一端延伸设置的中空螺杆部,前述的套筒部套设于插座前端面;柱杆插设于螺套的中空 螺杆部内并能来回移动,前述的复位件始终迫使柱杆头部离开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片包括第一触片,为一对,每个第一触片包括位于插座前端面的具有弹性的第一接触部 和伸出插座后端部的第一插接脚,无外力作用下两个第一接触部彼此靠拢导通;以及第二触片,为一对,每个第二触片至少包括位于插座内的第二接触部和伸出插座 后端部的第二插接脚,无外力作用下两个第二接触部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的套筒部将前述第一触片的第一接触部罩住,[0011]所述的柱杆克服复位件弹力处于向插座方向运动状态下,柱杆能促使前述的两个 第一接触部断开并同时促使两个第二接触部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的插座上设有一能相对插座作前后移动的导电片,该导电片的设置满足如下 要求处于无外力作用下,前述的导电片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接触部接触导通;所述的 柱杆克服复位件弹力处于向插座方向运动状态下,前述的导电片受力向插座后端部移动并 至少一端脱离所述的第二接触部而使两个第二接触部断开;一复位元件设于所述的插座 上,始终迫使所述导电片复位。当然,也可以不通过导电片来实现,第二触片之间的通断,如原始状态下因第二触 片之间的挡块而使第二触片之间不形成回路,当柱杆移动后,柱杆作用于该挡块而使挡块 移位,并且,第二触片两种接触,形成回路。进一步,所述的导电片位于所述的两个第二接触部中间,所述的第二接触部前端 具有凸起的导通部,后端则与受力后移动的导电片至少一端之间存在间隔,而所述的插座 在该间隔内形成有一绝缘挡板部。导电片优化设计如下所述的导电片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有第一传动件和第二 传动件,前述的第一传动件具有与所述柱杆的头部配合的受力部,前述的第二传动件具有 供复位元件前端设置的凹腔。考虑到开关整体体积的小型化,优选如下设计所述的第一接触部两侧具有凸起 于端面的触点,而触点之间形成有凹陷区,两个第一接触片彼此相对设置而使两个凹陷区 组成一个环形容置腔,而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受力部处于无外力作用则位于前述的环形容置 腔内。进一步是整体体积的小型化,所述的插座上具有安装腔,而所述的第一传动件、导 电片、第二传动件及复位元件自前向后依次设于该安装腔内,并且,所述的触片则设置于该 安装腔四周,并两两相对布置,而所述的绝缘挡板部则形成于该安装腔内壁。所述的导电片两端因具有弹性的弯曲部而使导电片两端与所述的安装腔内壁始 终处于相抵接触状态。所述的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装配组合为一体,而所述的导电片则设置于两者 之间并露出两端,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装配方式优选如下之一第一种,所述的第一传动件后端面周向至少布置有两个具有倒钩的卡部,对应地, 所述的第二传动件前端面具有供前述卡部咬合的配合部;第二种,所述的第二传动件前端面周向至少布置有两个具有倒钩的卡部,对应地, 所述的第一传动件后端面具有供前述卡部咬合的配合部。所述的第一接触部因自身具有弧形部而具有弹性复位功能,并且,该弧形部压制 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前端面以防止第一传动件在复位元件的作用下弹出插座。弧形部具有两 个功能,一个使第一接触部自身具有弹性而能复位,另外一个可以压制第一传动件。进一步,所述的套筒部一端面具有两个嵌入孔,对应地,所述的中空螺杆部一端具 有两个与前述嵌入孔嵌装配合的嵌入凸块。所述的复位件为一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套于 所述柱杆外并位于中空螺杆部内,并且,所述的柱杆中部凸设有一供前述压缩弹簧作用的 施力部。[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增设了一对触片,使得回路增加了一 条,轻松地可以实现同时的双通双断,一条回路用于刹车灯,另一条可以与自动变速箱控制 等配合使用,扩大了刹车灯开关应用范围,同时开关整体体积没有任何增加,设计简洁紧 凑,结构布置合理,另外无需锡焊,所以不易烧坏和烧断,保证刹车灯的正常长久使用。

图1为现有技术的机动车刹车灯开关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分解装配图。图4为图3中第一传动件、导电片和第二传动件的分解装配图。图5为图4的另一视角的分解装配图。图6为插座的立体剖视图。图7为未刹车时第二触片与导电片的状态图。图8为刹车时第二触片与导电片的状态图。图9为刹车时第一触片与柱杆的状态图。图10为未刹车时第一触片与柱杆的状态图。图11为图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机动车刹车灯开关包括插座1、触片、螺套2、柱 杆4及复位件41,触片设于插座1上,螺套2具有套筒部21及由套筒部21 —端延伸设置的 中空螺杆部22,套筒部21套设于插座1前端面;柱杆4插设于螺套的中空螺杆部22内并 能来回移动,复位件41始终迫使柱杆4头部离开插座1,套筒部21 —端面具有两个嵌入孔 211,对应地,中空螺杆部22 —端具有两个与嵌入孔211嵌装配合的嵌入凸块221。如图3所示,触片包括一对第一触片5和一对第二触片6,每个第一触片5包括位 于插座1前端面的具有弹性的第一接触部51和伸出插座1后端部的第一插接脚52,套筒部 21将第一触片的第一接触部51罩住,每个第二触片6包括位于插座1内的第二接触部61 和伸出插座1后端部的第二插接脚62。结合图4、图5和图6所示,插座1的安装腔内11上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传动件 7、导电片3、第二传动件8及复位元件9,复位元件9始终迫使导电片3复位,触片则设置于 该安装腔11四周,并两两相对布置,而绝缘挡板部13则形成于该安装腔11内壁。具体地,导电片3位于两个第二接触部61中间,第二接触部61前端具有凸起的导 通部611,后端612则与受力后移动的导电片3两端之间存在间隔,插座1在该间隔内形成 有绝缘挡板部13。导电片3两端因具有弹性的弯曲部32而使导电片3两端与安装腔11内 壁始终处于相抵接触状态,如图5所示,导电片3中部具有通孔31,安装时,该通孔31与第 二传动件的定位柱73配合,实现准确定位。导电片3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有第一传动件7和第二传动件8,第一传动件7具 有与柱杆4的头部配合的受力部71,第二传动件8具有供复位元件9前端设置的凹腔82。 第一传动件7与第二传动件8装配组合为一体,导电片3则设置于两者之间并露出两端,第一传动件7与第二传动件8装配方式如下第二传动件8前端面周向布置有四个具有倒钩 的卡部81,对应地,第一传动件7后端面具有供卡部81咬合的配合部72。导电片3的设置满足如下要求处于无外力作用下,导电片3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 接触部61接触导通;柱杆4克服复位件41弹力处于向插座1方向运动状态下,导电片3受 力向插座1后端部移动并两端同时脱离第二接触部61而使两个第二接触部61断开。如图11所示,第一接触部51两侧具有凸起于端面的触点511,而触点511之间形 成有凹陷区,两个第一接触片5彼此相对设置而使两个凹陷区组成一个环形容置腔53,第 一传动件的受力部71处于无外力作用则位于环形容置腔53内。结合图3,第一接触部51 因自身具有弧形部512而具有弹性复位功能,并且,该弧形部512压制第一传动件7的前端 面以防止第一传动件7在复位元件9的作用下弹出插座1。本实施例中的复位件41和复位元件9均采用压缩弹簧,复位件41套于柱杆4外 并位于中空螺杆部22内,并且,柱杆4中部凸设有一供复位件41作用的环形施力部42。复 位元件9 一端位于第二传动件的凹腔82,另一端套设于插座的凸柱12上,如图6所示。如图10所示,初始状态,柱杆4与踏板接触,柱杆4在踏板的作用下插入第一触片 5之间,刹车灯断电,同时,见图7所示,导电片3两端与第二接触部61均不接触,第二触片 6之间不形成回路;见图9所示,踩刹车时,踏板转动,同时柱杆4在复位件41的作用下向下 (即图中为向上)移动,这时,一对第一触片5导通,刹车灯亮,同时,见图8所示,导电片3 两端与第二接触部61均接触,第二触片6之间形成回路;松开踏板,踏板复位,克服复位件 41弹力,柱杆4向上(即图中为向下)移动,插入第一触片5,使第一触片5之间不得电,刹 车灯熄灭,同时,导电片3复位,两端与第二接触部61均不接触,第二触片6之间不形成回 路。本实施例中第二触片6形成的回路可以用于自动变速箱的控制。
权利要求一种机动车刹车灯开关,包括插座(1)、触片、螺套(2)、柱杆(4)及复位件(41),前述的触片设于插座(1)上,前述的螺套(2)具有套筒部(21)及由套筒部(21)一端延伸设置的中空螺杆部(22),前述的套筒部(21)套设于插座(1)前端面;柱杆(4)插设于螺套的中空螺杆部(22)内并能来回移动,前述的复位件(41)始终迫使柱杆(4)头部离开插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片包括第一触片(5),为一对,每个第一触片(5)包括位于插座(1)前端面的具有弹性的第一接触部(51)和伸出插座(1)后端部的第一插接脚(52),无外力作用下两个第一接触部(51)彼此靠拢导通;以及第二触片(6),为一对,每个第二触片(6)至少包括位于插座(1)内的第二接触部(61)和伸出插座(1)后端部的第二插接脚(62),无外力作用下两个第二接触部(61)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的套筒部(21)将前述第一触片的第一接触部(51)罩住,所述的柱杆(4)克服复位件(41)弹力处于向插座(1)方向运动状态下,柱杆(4)能促使前述的两个第一接触部(51)断开并同时促使两个第二接触部(61)处于断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刹车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座(1)上设有一能 相对插座作前后移动的导电片(3),该导电片(3)的设置满足如下要求处于无外力作用下,前述的导电片(3)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接触部(61)接触导通;所 述的柱杆(4)克服复位件(41)弹力处于向插座(1)方向运动状态下,前述的导电片(3) 受力向插座(1)后端部移动并至少一端脱离所述的第二接触部(61)而使两个第二接触部 (61)断开;一复位元件(9)设于所述的插座(1)上,始终迫使所述导电片(3)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刹车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片(3)位于所述 的两个第二接触部(61)中间,所述的第二接触部(61)前端具有凸起的导通部(611),后端 (612)则与受力后移动的导电片(3)至少一端之间存在间隔,而所述的插座(1)在该间隔内 形成有一绝缘挡板部(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刹车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片(3)前端面和 后端面分别设有第一传动件(7)和第二传动件(8),前述的第一传动件(7)具有与所述柱杆 (4)的头部配合的受力部(71),前述的第二传动件(8)具有供复位元件(9)前端设置的凹 腔(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刹车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触部(51)两侧 具有凸起于端面的触点(511),而触点(511)之间形成有凹陷区,两个第一接触片(5)彼此 相对设置而使两个凹陷区组成一个环形容置腔(53),而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受力部(71)处 于无外力作用则位于前述的环形容置腔(5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刹车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座(1)上具有安装 腔(11),而所述的第一传动件(7)、导电片(3)、第二传动件(8)及复位元件(9)自前向后依 次设于该安装腔(11)内,并且,所述的触片则设置于该安装腔(11)四周,并两两相对布置, 而所述的绝缘挡板部(13)则形成于该安装腔(11)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车刹车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片(3)两端因具 有弹性的弯曲部(32)而使导电片(3)两端与所述的安装腔(11)内壁始终处于相抵接触状 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刹车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动件(7)与第 二传动件(8)装配组合为一体,而所述的导电片(3)则设置于两者之间并露出两端,第一传 动(7)与第二传动件(8)装配方式为如下之一所述的第一传动件后端面周向至少布置有两个具有倒钩的卡部,对应地,所述的第二 传动件前端面具有供前述卡部咬合的配合部;所述的第二传动件(8)前端面周向至少布置有两个具有倒钩的卡部(81),对应地,所 述的第一传动件(7)后端面具有供前述卡部(81)咬合的配合部(72)。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刹车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触部(51)因自 身具有弧形部(512)而具有弹性复位功能,并且,该弧形部(512)压制所述第一传动件(7) 的前端面以防止第一传动件(7)在复位元件(9)的作用下弹出插座(1)。
10.根据权利要求1 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动车刹车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套筒部(21) —端面具有两个嵌入孔(211),对应地,所述的中空螺杆部(22) —端具有两个 与前述嵌入孔(211)嵌装配合的嵌入凸块(221)。
专利摘要一种机动车刹车灯开关,包括插座、触片、螺套、柱杆及复位件,触片设于插座上,触片包括一对第一触片和一对第二触片,每个第一触片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一插接脚;每个第二触片至少包括第二接触部和第二插接脚,无外力作用下两个第一接触部彼此靠拢导通且两个第二接触部处于导通状态,柱杆处于向插座方向运动状态下能促使两个第一接触部断开并同时促使两个第二接触部处于断开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增设了一对触片,使得回路增加了一条,轻松地可以实现同时的双通双断,一条回路用于刹车灯,另一条可以与自动变速箱控制等配合使用,扩大了刹车灯开关应用范围,同时开关整体体积没有任何增加,设计简洁紧凑,结构布置合理。
文档编号B60Q1/44GK201655560SQ20102010375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5日
发明者邓方 申请人:阮坚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