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液体抽排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323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走式液体抽排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沼液沼渣抽排的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自走式液体抽排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抽取池内液体的主要设备有直吸式真空罐、沼液抽渣设备等,但此类设备有 两个缺点一、真空泵无分离器装置,消耗有效功二、均不具有行走功能,吸运效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分离真空泵功能且能自走的自走式液体抽排 车辆。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走式液体抽排车,包括动力装置、底盘、储液罐、真空泵,其特殊之处在于 所述动力装置通过分离器与真空泵相连接,动力装置通过三角带与底盘上的连体后桥离合 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自走式液体抽排车,所述动力装置通过分离器与真空泵相连接,保证 真空泵不工作时,不消耗有效功,动力装置通过三角带与底盘上的连体后桥离合器相连接, 使真空泵与车体共用一个动力装置。为了方便的往储液罐内抽沼液、沼渣,储液罐的上部前后分别设有抽气管、吸液 管,为了方便的往外排沼液、沼渣,其后部下方设有出液口。为了能使储液罐液体抽满时,能自动停止吸液功能,储液罐的内壁上部设有湿度 传感器,所述储液罐上部设有电磁阀,当液体填满罐体,液面与湿度传感器接触时,湿度传 感器发信号给电磁阀,电磁阀开始动作,打开单向止回阀,使罐体内与大气相通,从而实现 吸液管不再吸运液体。本实用新型自走式液体抽排车的有益效果该自走式液体抽排车结构简单,性能 可靠,此车辆配备的分离器,避免了此车辆行走时真空泵空转,造成的真空泵的过早磨损, 有效利用动力装置;并能把所吸液体从池边移到指定地点排放,具有行走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动力装置,2、控制阀,3、真空泵,4、抽气管,5、湿度传感器,6、储液罐,7、电 磁阀,8、吸液管,9、出液口,10、底盘,11、分离器,12、三角带,13联体后桥。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动力装置1、底盘10、储液罐6、真空泵3、其特征是所述动力装置1通过分离器11与真空泵3相连接,动力装置1通过 三角带12与底盘10上的连体后桥13离合器相连接,所述储液罐6的上部前后分别设有抽 气管4、吸液管8,其后部下方设有出液口 9,抽气管4上设有控制阀2,所述储液罐的内壁上 部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储液罐8上部设有电磁阀7。 当自走式液体抽排车到达指定地点后,启动动力装置1,接合分离器11,同时把控 制阀手柄拨到吸的位置,动力装置1通过皮带传动带动真空泵3工作,真空泵3与储液罐通 过抽气管4连接,抽出罐内气体,使罐内形成负压,池内液体经吸液管8进入储液罐6,并通 过罐体内壁的湿度传感器5,当储液罐6的液体抽满时,电磁阀7动作,吸液管8不再吸液, 同时分离分离器手柄,使真空泵不在工作。此时此车辆通过动力装置1与三角带12带动联 体后桥离合器,从而实现自走功能。当自走式液体抽排车到达排放指定地点后,打开出液口 9,沼液沼渣就能自然流出。当需要加压排放时,把控制阀2的手柄拨到排位置,接合分离器 手枘,加大动力装置1的油门后可加压排放。
权利要求一种自走式液体抽排车,包括动力装置(1)、底盘(10)、储液罐(6)、真空泵(3)、其特征是所述动力装置(1)通过分离器(11)与真空泵(3)相连接,动力装置(1)通过三角带(12)与底盘(10)上的连体后桥(13)离合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液体抽排车,其特征是所述储液罐(6)的上部前后分别设有抽气管(4)、吸液管(8),其后部下方设有出液口(9),抽气管(4)上设有控制阀 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液体抽排车,其特征是所述储液罐(6)的内壁上部 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储液罐(6)上部设有电磁阀(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沼液沼渣抽排的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自走式液体抽排车。该种自走式液体抽排车,包括动力装置、底盘、储液罐、真空泵,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动力装置通过分离器与真空泵相连接,动力装置通过三角带与底盘上的连体后桥离合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自走式液体抽排车的有益效果该自走式液体抽排车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此车辆配备的分离器,避免了此车辆行走时真空泵空转,造成的真空泵的过早磨损,有效利用动力装置;并能把所吸液体从池边移到指定地点排放,具有行走功能。
文档编号B60P3/00GK201703296SQ20102017451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9日
发明者刘公星, 徐海港, 朱训栋, 林连华, 王萃, 郭明 申请人: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