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轻型客车的变速箱悬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515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轻型客车的变速箱悬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变速箱悬置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轻型客车变速箱悬置机构。
技术背景变速箱悬置系统用于支撑变速箱,保证变速箱正确姿态,保证在变速箱重力和其 他载荷条件下的变形不超出允许范围,保证变速箱在车辆的极限工况下不发生超出允许范 围的位移,同时悬置系统还应具有较好的抑制振动能力,避开可能的共振区域。变速箱后悬 置系统一般安装在发动机飞轮壳两侧,长期以来后悬置系统结构件尺寸较大,重量大,扭转 振动抑制能力差,经常出现因变速箱悬置胶垫开裂而引起发动机飞轮壳开裂等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提高变速箱悬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减轻了传统悬置大尺寸和高重量的 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在轻型客车上的变速箱悬置。具体的结构改进设计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轻型客车的变速箱悬置机构包括变速箱安装梁1和后悬置胶垫总成2 ;所述变速箱安装梁1两侧向上弯曲,变速箱安装梁1的两端通过连接板连接着过 渡支架;所述过渡支架为折杆状槽钢,垂直的上部一侧设有安装板5,下部向变速箱安装梁 一侧弯曲,过渡支架的下部槽钢内通过螺纹连接件设有减振胶垫3 ;所述后悬置胶垫总成2包括U形的后胶垫过渡支架4,后胶垫过渡支架4内底部均 布设有两个后减振胶垫,后胶垫过渡支架4两端外翻,所述两端外翻处分别设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决了传统的变速箱悬置结构具有较大尺寸和重量,同时变速箱悬置软垫力臂 较小,难于抑制扭转方向振动,特别是在变速箱启动和停车过程有较大的扭转角位置和振 动的问题。2、悬置软垫在发动机上的安装位置对发动机的减振、隔振起到关键作用本后悬 置胶垫总成2的安装位置保证其悬置中心线的汇交点通过动力总成的惯性主轴,可以起到 良好的隔振、减振作用。3、悬置软垫保证了静态刚度和上下方向单自由度振动隔振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部的局部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部的局部视图,图4为变速箱安装梁的主视放大图,图5为减振胶垫的主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用于轻型客车的变速箱悬置机构包括变速箱安装梁1和后悬置胶 垫总成2。参见图2和图4,变速箱安装梁1两侧向上弯曲,变速箱安装梁1的两端通过连接 板连接着过渡支架;所述过渡支架为折杆状槽钢,垂直的上部一侧设有安装板5,下部向变 速箱安装梁一侧弯曲,过渡支架的下部槽钢内通过螺纹连接件设有减振胶垫3。变速箱安装 梁1通过其过渡支架上的安装板5和螺栓与车架相连,变速箱安装梁1中部支撑着发动机 底部,变速箱安装梁1两侧的减振胶垫3分别连接着发动机两侧安装架。参见图3和图5,后悬置胶垫总成2包括U形的后胶垫过渡支架4,后胶垫过渡支 架4内底部均布设有两个后减振胶垫,后胶垫过渡支架4两端外翻,所述两端外翻处分别设 有安装孔。后悬置胶垫总成2通过螺栓与变速箱安装梁1相连接。
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轻型客车的变速箱悬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安装梁(1)和后悬 置胶垫总成⑵;所述变速箱安装梁(1)两侧向上弯曲,变速箱安装梁(1)的两端通过连接板连接着过 渡支架;所述过渡支架为折杆状槽钢,垂直的上部一侧设有安装板(5),下部向变速箱安装 梁一侧弯曲,过渡支架的下部槽钢内通过螺纹连接件设有减振胶垫(3);所述后悬置胶垫总成( 包括U形的后胶垫过渡支架G),后胶垫过渡支架(4)内底部 均布设有两个后减振胶垫,后胶垫过渡支架(4)两端外翻,所述两端外翻处分别设有安装 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轻型客车的变速箱悬置机构。包括变速箱安装梁和后悬置胶垫总成。变速箱安装梁的两端连接着过渡支架;过渡支架为折杆状槽钢,垂直的上部设有安装板,下部向变速箱安装梁一侧弯曲,过渡支架的下部槽钢内通过螺纹连接件设有减振胶垫;后悬置胶垫总成包括U形的后胶垫过渡支架,其上设有两个后减振胶垫。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变速箱悬置机构体积和重量均大,同时变速箱悬置软垫力臂较小,难于抑制扭转方向振动,特别是在变速箱启动和停车过程有较大的扭转角位置和振动的问题。悬置软垫对发动机的减振、隔振起到关键作用本后悬置软垫总成保证其悬置中心线的汇交点通过动力总成的惯性主轴,可以起到良好的隔振、减振作用。
文档编号B60K17/00GK201843933SQ20102024936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6日
发明者赖智翔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