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实心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6305阅读:10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震实心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实心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人力车还是机动车,使用的是充气轮胎,当车辆在复杂路面行驶时, 很容易被扎穿,充气轮胎的维修既耽误工作时间,又花费维修费。有的车辆在复杂路面行驶 时安装了实心轮胎,但实心轮胎如橡胶轮胎存在弹力小,减震性差,耗费材料的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性好,经济实用的减震实心轮胎。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减震实心轮胎,轮胎的两侧面为向内凹的圆弧面,圆弧面上 设置数个圆弧孔,轮胎的内部设置环形空腔,环形空腔连接圆弧孔。为了实现产品优化,改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综合性能,进一步的措施是圆弧孔 内嵌装钢圈的定位弧板,圆弧孔的数量和形状与定位弧板相对应,钢圈的连接体嵌装在轮 胎的内孔中。本实用新型采用轮胎的两侧面为向内凹的圆弧面,圆弧面上设置数个圆弧孔,轮 胎的内部设置环形空腔,环形空腔连接圆弧孔,圆弧孔内嵌装钢圈的定位弧板,圆弧孔的数 量和形状与定位弧板相对应,钢圈的连接体嵌装在轮胎的内孔中,钢圈采用专利名称为《实 心轮胎及其实配的钢圈》(专利号为ZL200720062791. 6)中钢圈的方案,克服了充气轮胎易 被扎穿,实心轮胎减震性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1、使用该轮胎行驶的车辆,不会担心轮胎会爆裂或被扎穿;2、轮胎减震性好、采用环形空腔节约了原材料;3、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与各种车辆配套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轮胎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轮胎的装配主视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中1、环形空腔,2、圆弧面,3、圆弧孔,4、钢圈,5、定位弧板,6、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减震实心轮胎,轮胎的两侧面为向内凹的圆弧面2,圆弧面2上设置数个圆弧孔3,轮胎的内部设置环形空腔1,环形空腔1连接圆弧孔 3。圆弧孔3内嵌装钢圈4的定位弧板5,圆弧孔3的数量和形状与定位弧板5相对应,钢圈 4的连接体6嵌装在轮胎的内孔中。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钢圈4为专利名称为《实心轮胎及其实配的钢圈》(专利号为 ZL200720062791. 6)中的钢圈,钢圈4固定在车辆的轮毂上,由轮胎托载车辆及装载的货物 重量。该轮胎受压后,向内凹的圆弧面2的圆弧半径会变小,圆弧面2会更加向内凹。轮胎 内部的环形空腔1可以为多种形状,本实施例中环形空腔1设计为矩形,在车辆重量作用 下,环形空腔1的横截面会压缩成哑铃形状,随着重量加大,环形空腔1的两侧面会继续变 形,直至两侧面接触。两侧面接触后会起到相互支撑的作用,使轮胎的继续变形受到限制。 由于轮胎的圆弧面2的内凹变形变化和环形空腔1的内凹变形变化,使本实心轮胎具有良 好的减震性。本轮胎内部虽然有环形空腔1,但它的设计还是实心轮胎,因此具有很好的抗 扎伤和防爆裂性能。
权利要求一种减震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轮胎的两侧面为向内凹的圆弧面(2),圆弧面(2)上设置数个圆弧孔(3),轮胎的内部设置环形空腔(1),环形空腔(1)连接圆弧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孔(3)内嵌装钢圈 (4)的定位弧板(5),圆弧孔(3)的数量和形状与定位弧板(5)相对应,钢圈(4)的连接体(6) 嵌装在轮胎的圆弧孔(3)中。
专利摘要一种减震实心轮胎,采用轮胎的两侧面为向内凹的圆弧面,圆弧面上设置数个圆弧孔,轮胎的内部设置环形空腔,环形空腔连接圆弧孔,圆弧孔内嵌装钢圈的定位弧板,圆弧孔的数量和形状与定位弧板相对应,钢圈的连接体嵌装在轮胎的内孔中,钢圈采用专利名称为《实心轮胎及其实配的钢圈》(专利号为ZL200720062791.6)中钢圈的方案,克服了充气轮胎易被扎穿,实心轮胎减震性差的缺陷。适用于与各种车辆配套使用。
文档编号B60C7/10GK201677699SQ20102029605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9日
发明者唐启鑫 申请人:唐启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