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汽车后视镜的手动折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8440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轻型汽车后视镜的手动折拢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后视镜相关零配件,特别涉及一种轻型汽车后视镜的手动折 拢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后视镜使用的类似手动折拢机构,如图1所示,挡位上的凸起和挡位凹 槽,通常采用钢珠作为挡位结构,或者使用三角凸起挡位结构,在折拢过程中由于是线接触 和点接触,磨损严重,耐久性差。这些类似手动折拢机构在折叠时,挡位凸起向上运动离开挡位凹槽,在平面上进 行折叠旋转,到下一个挡位时,挡位凸起再向下运动进入挡位凹槽。这样,在折拢转动时,镜 头也会发生上下运动,和镜座之间会出现缝隙,影响外观,造成不必要的位移,影响稳定性。并且,现有折拢机构以电动的居多,耗费材料和能源较多,且电动的配置高,价格 贵,易损坏,适用顾客群较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的轻型汽车后视镜的手动折拢机 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连接主体为环状体,其内壁有多边形凹坑;固定 轴的侧壁有锯齿形状的凸起;挡位块为与连接主体内壁多边形凹坑形状相对应的多边形 体;挡位片的内壁有与固定轴侧壁的锯齿形状相啮合的锯齿形凸起;挡位片的边缘有挡位 凸台,挡位块的边缘有挡位凹槽;所述连接主体套装在固定轴上,所述挡位块、挡位片以及 弹簧依次套装于固定轴上,挡位块放置于连接主体的多边形凹坑内,挡位片与固定轴咬 合,在弹簧的上部、固定轴的顶部安装弹簧挡圈。所述挡位片的挡位凸台和挡位块的挡位凹槽为相同的螺旋线,该螺旋线为χ = r*cos θ ;y = r*sin θ ;ζ = 2 π r θ *tga/360 ;其中,(χ, y, ζ)为螺旋线各点坐标,r为挡位片或挡位快半径,θ为角增量,α为 螺旋线上升角。所述角增量θ为0 8°,所述螺旋线上升角α为30 5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该装置转动时,发生上下滑动的只有弹簧和挡位片,其它零件不会发生上下滑 动,避免了不必要的位移,防止出现露缝、抖动、晃动等影响外观和稳定性的因素。2.螺旋挡位面结构在相对滑动的任一位置都是面接触,相对于以前的结构,在某 些位置会出现点接触或者线接触的现象,大大降低了磨损的几率和磨损程度,有效的增加 了使用寿命和使用耐久性。[0016]3.可快速的实现手动折拢,体积小,占用空间小;改善了工作时的外观,增强后视 镜的稳定性。4.相比电动折拢机构,可以降低了成本、资源和能耗,通用性强,可广泛使用。
图1为现有折拢机构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装置在应用中的位置关系图;图3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装置的结构爆炸图;图5为挡位片和挡位块的连接关系图。图中标号1-手动折拢机构;2-镜头固定骨架;3-镜座;4-弹簧挡圈;5-弹簧;6_挡位片; 7_固定块;8-固定轴;9-连接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型汽车后视镜的手动折拢机构,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2-图4所示,连接主体9为环状体,其内壁有多边形凹坑;固定轴8的侧壁有 锯齿形状的凸起;挡位块7为与连接主体9内壁多边形凹坑形状相对应的多边形体;挡位 片6的内壁有与固定轴8侧壁的锯齿形状相啮合的锯齿形凸起;挡位片6的边缘有挡位凸 台,挡位块7的边缘有挡位凹槽;所述连接主体9套装在固定轴8上,所述挡位块7、挡位片 6以及弹簧5依次套装于固定轴8上,挡位块7放置于连接主体9的多边形凹坑内,挡位片 6与固定轴8咬合,在弹簧5的上部、固定轴8的顶部安装弹簧挡圈4。如图5所示,挡位片6的挡位凸台和挡位块7的挡位凹槽,沿其边缘,根据圆柱形 螺旋线方程,绘制一条螺旋线χ = r*cos θ ;y = r*sin θ ;ζ = 2 π r θ *tg α/360 ;(χ,γ,ζ)为螺旋线各点坐标,r为挡位片或挡位块半径,θ为角增量(一般为0 8° ), α为螺旋线上升角(一般在30 55°之间取一个固定值)。取若干与轴心垂直的平面,平面与螺旋线相交产生若干交点,然后每个交点与轴 心连线,每条连线都与轴心垂直。若干条连线组成一个曲面,即为螺旋挡位面。绘制成功后, 再对尖角部位进行倒圆角处理。这种方法绘制的螺旋挡位面,保证了挡位片6的挡位凸台 在挡位块7的挡位凹槽里滑动时,在任何位置都是发生的面接触。应用到后视镜时,将手动折拢机构1的固定轴8和镜座3连接,连接主体9和镜头 固定骨架2连接。镜座3和车身连接,镜头固定骨架2和镜头连接。使用时,对镜头施加一个外力,此时挡位片6和挡位块7的螺旋挡位面在外力的作 用下,会发生相对面滑动,挡位片6的挡位凸台沿螺旋面上升,脱离挡位块的挡位凹槽,和 挡位快的平面发生和对滑动,即沿轴心转动。由于挡位片6和固定轴8是锯齿咬合的,所以, 挡位片6、固定轴8和镜座3是相对固定不动的。同理,挡位块7、连接主体9组件、镜头固定骨架2和镜头是相对固定不动的。此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的是挡位块7,镜头就 可跟随挡位块7沿轴心转动,折拢到和车身平行的位置,满足折拢的需求。本装置折拢时,镜头只会绕轴心转动,不会上下运动造成镜头、镜座之间出现缝 隙,改善了工作时外观,同时由于去掉了镜头等零件不必要的上下位移,增强了稳定性。挡 位结构首次采用螺旋面接触,工作的时候,由于采用面接触滑动,降低了磨损,增强了使用 耐久性。当汽车需要降低成本和能耗,降低配置以满足不同的客户群时,可以使用本装置替 换电动折拢装置。本装置现已用于两款越野车B40和B61的后视镜,还可以用于所有需手动折拢要 求的轻型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
权利要求1.一种轻型汽车后视镜的手动折拢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主体(9)为环状体,其内壁 有多边形凹坑;固定轴(8)的侧壁有锯齿形状的凸起;挡位块(7)为与连接主体(9)内壁 多边形凹坑形状相对应的多边形体;挡位片(6)的内壁有与固定轴(8)侧壁的锯齿形状相 啮合的锯齿形凸起;挡位片(6)的边缘有挡位凸台,挡位块(7)的边缘有挡位凹槽;所述连 接主体(9)套装在固定轴(8)上,所述挡位块(7)、挡位片(6)以及弹簧( 依次套装于固 定轴(8)上,挡位块(7)放置于连接主体(9)的多边形凹坑内,挡位片(6)与固定轴(8)咬 合,在弹簧(5)的上部、固定轴(8)的顶部安装弹簧挡圈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汽车后视镜的手动折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 位片(6)的挡位凸台和挡位块(7)的挡位凹槽面相同,但深度不同,均是由若干螺旋线组成 的面,各螺旋线为χ = r*cos θ ; y = r*sin θ ; ζ = 2 31 r θ *tg α/360 ;其中,(x,y,z)为螺旋线各点坐标,r为挡位片或挡位块各螺旋线的半径,θ为角增量, α为螺旋线上升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型汽车后视镜的手动折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 增量θ为0 8°,所述螺旋线上升角α为30 5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后视镜相关零配件,特别涉及一种轻型汽车后视镜的手动折拢机构。本装置采用了螺旋挡位面结构的挡位片设计,其优势在于,折拢机构转动时,发生上下滑动的只有弹簧和挡位片,其它零件不会发生上下滑动,避免了不必要的位移,防止出现露缝、抖动、晃动等影响外观和稳定性的因素;螺旋挡位面结构在相对滑动的任一位置都是面接触,相对于以前的结构,在某些位置会出现点接触或者线接触的现象,大大降低了磨损的几率和磨损程度,有效的增加了使用寿命和使用耐久性。
文档编号B60R1/076GK201890193SQ201020574990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8日
发明者冯永江, 林志刚, 熊伟 申请人:北京光华荣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