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452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约束车辆乘客的安全带系统的安全带带扣呈现器,尤其涉及提供一种限制负载的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该呈现器使其限制负载的性能适应于实际的车辆和车辆乘客状态。
背景技术
机动车通常配备有车辆约束乘客系统,该系统包括绕着就座乘客布置并通过安全带带扣闭锁的安全带。带扣可安装在车辆座椅或车辆结构上。现有技术中已经提出将安全带带扣安装在呈现器机构上,呈现器结构会相对于就座乘客移动带扣。例如,当乘客进入座椅并准备扣上安全带时,带扣可被更大程度地向上且向前移动,以使带扣更加易于被接触。然后在扣上时,带扣可缩回至安全带将被有效定位在其关于乘客的约束位置的位置。另外,所述呈现器可用于绕着乘客预张紧安全带。期望提供一种还适于车辆和乘客的特定操作条件从而通过限制乘客经受的安全带负载而给就座乘客提供最佳的约束的安全带带扣呈现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包括支撑管,其固定在所述车辆上;犁组件,其可在所述管内移动,并连接至所述带扣,使得所述犁组件的移动会在相对于乘客的多个位置呈现所述带扣。所述犁组件具有多个犁元件,所述多个犁元件与所述管接合以便当所述带扣上的约束乘客负载的出现引起所述犁组件在所述管内的移动时在所述管中犁出槽。槽的犁出提供了所述带扣的受控移动,还吸收能量,从而限制了安全带和乘客上的负载。所述犁组件具有犁致动器机构,在约束乘客负载出现时,所述多个犁元件中所选择的数量的犁元件通过所述犁致动器机构可与所述管选择性地接合或不接合,从而使所述限制负载的呈现器适应所感测的车辆和乘客使用的状态。控制器和各种传感器协作以操作用于在所述管内平移所述犁组件的调节马达,以在期望位置呈现所述带扣,并且还操作旋转致动器,以选择将被接合或不接合的犁元件的数量。例如,所述传感器可为车辆速度传感器与乘客重量传感器、或座椅位置传感器、车门位置传感器或其它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多个。从下文提供的详细描述可清楚本发明适用性的其它方面。应当理解,尽管包括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其详细描述和具体实例仅意欲示出性目的,而不是意欲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方案
方案1. 一种用于约束车辆中乘客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包括 固定在所述车辆上的支撑管;
犁组件,其可在所述管内移动并连接至所述带扣,使得所述犁组件的移动会在相对于所述乘客的所选择位置呈现所述带扣;所述犁组件具有多个犁元件,当所述带扣上的约束乘客的负载的出现引起所述犁组件在所述管内移动时,所述多个犁元件能选择性地与所述管接合以在所述管中犁出槽;
并且所述犁组件具有犁致动器机构,在约束乘客的负载开始时,所述多个犁元件中所选择的数量的犁元件通过所述犁致动器机构可与所述管选择性地接合或不接合,从而使所述呈现器适应感测到的车辆和乘客使用状态。方案2.如方案1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所述犁组件包括螺接导螺杆的螺母,所述导螺杆通过调节马达旋转,以在所述管内平移所述犁组件,从而在相对于就座乘客的所选择的位置处呈现所述带扣。方案3.如方案2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所述带扣的呈现至少包括所述带扣位于给所述乘客提供有效约束的位置、以及包括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在内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其中在所述延伸位置中,带扣更易于所述乘客接近以扣住或解扣, 在所述缩回位置中,所述带被绕着所述乘客预张紧以期实现约束乘客的负载。方案4.如方案2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和传感器协作以操作所述调节马达,从而响应于感测到的状态在所述管内平移所述犁组件。方案5.如方案4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所述感测到的状态为车辆速度、车门位置、座椅的调节位置和乘客重量中的一项或多项。方案6.如方案2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所述犁组件包括通过所述螺母带动的犁楔块,所述螺母具有绕着所述犁楔块的圆周交替间隔设置的多个坡面和驻面,所述犁元件与驻面或坡面对准,犁元件与驻面的对准使所述犁元件不能与所述管接合,所述犁元件与所述坡面的对准定位所述犁元件,以便在乘客约束负载开始时与所述管接合。方案7.如方案6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所述犁元件被可相对于所述犁楔块旋转的保持架带动,从而将所述犁元件带动到与驻面或坡面的选择对准。方案8.如方案7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被所述保持架带动的所述犁元件及沿周向布置在所述犁楔块上的所述坡面,使得在所述保持架旋转定位时,所选择数量的犁元件会与所述坡面对准以准备在乘客约束负载开始时与所述管接合。方案9.如方案7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作用在所述犁楔块与所述保持架之间的旋转致动器,以使所述保持架和所述犁元件随该保持架旋转至所选择的旋转位置,在该旋转位置,所选择数量的犁元件与倾斜的所述坡面对准以准备在乘客约束负载开始时与所述管接合。方案10.如方案9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和传感器协作以操作所述旋转致动器,从而响应于感测到的状态通过该旋转致动器将所选择数量的犁元件与所述坡面对准。方案11.如方案9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乘客感测系统和车辆事故感测系统,所述乘客感测系统和车辆事故感测系统操作所述旋转致动器以转动所述保持架并将所选择数量的犁元件与倾斜的所述坡面对准,以在乘客约束负载开始时提供最佳的能量吸收和所述犁楔块的限制负载行程。
方案12.如方案1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马达和旋转致动器,该马达可被激励以在所述管内平移所述犁组件,从而在相对于乘客的期望位置处呈现所述带扣;所述旋转致动器由所述犁组件带动并可操作以选择在约束乘客的负载开始时能与所述管接合的多个犁元件的数量,从而使所述呈现器适应感测到的车辆和乘客使用状态。方案13.如方案12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车辆事故感测系统,其操作所述马达以将所述犁楔块平移至相对于就座乘客呈现所述带扣的最佳位置,并操作所述旋转致动器选择一定数量的犁元件用以与所述管接合,以在乘客约束负载开始且可释放的连接释放时提供最佳的能量吸收和犁楔块的限制行程。方案14.如方案2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在所述犁组件内的可释放连接,该连接在施加在所述犁组件上的乘客约束负载出现时释放并且允许所述犁元件与所述管接合且在所述管中犁出限制负载的槽。方案15.如方案6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在所述犁楔块与所述螺母之间的可释放连接,使得所述犁楔块在正常情况下在所述管内与所述螺母平移, 但是在施加于所述犁楔块上的乘客约束负载开始时,所述犁组件从所述螺母释放并且允许所述犁元件与所述管接合且在所述管中犁出限制负载的槽。方案16. —种用于约束车辆中乘客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包括 支撑管,其固定在所述车辆上,并具有限定孔的管壁;
犁楔块,其可在所述管内移动并通过线缆连接至所述带扣,使得所述犁楔块在所述管内的移动会在相对于乘客的所选择的位置处呈现所述带扣,所述犁楔块具有面向所述管的孔的圆柱形外表面并具有绕着所述圆柱形外表面交替间隔设置的轴向延伸驻面和倾斜的坡面;
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管内的螺杆;
螺母,其安装在所述螺杆上并通过可释放连接连接至所述犁楔块,所述可释放连接在正常情况下将所述犁楔块连接至所述螺杆,使得所述螺杆的旋转会在所述管内平移所述犁楔块,从而在选择的位置上呈现所述带扣,所述可释放连接响应于通过所述线缆作用在所述犁楔块上的约束乘客的负载的开始而释放,以允许所述犁楔块朝着乘客移动; 用于有选择地转动所述螺杆的马达;
保持架,其支撑多个犁元件,并将所述犁元件定位在所述管的壁与所述犁楔块的外周表面之间;以及
旋转致动器,其用于相对于所述犁楔块转动所述保持架,使得所述多个犁元件中所选择数量的犁元件与倾斜的坡面对准,并且在所述犁楔块从所述螺母的释放开始时,所述犁元件会滑上所述坡面并在所述管壁上犁出槽,以吸收能量和限制乘客经受的约束乘客的负载的大小。方案17.如方案16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所述犁元件为圆球。方案18.如方案17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所述保持架具有径向壁和杯形壁,其中所述径向壁被所述犁楔块带动,直到从所述犁楔块释放为止,所述杯形壁带动所述犁元件。
方案19.如方案17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乘客感测系统和车辆事故感测系统,所述乘客感测系统和车辆事故感测系统操作所述马达以转动所述螺杆,从而将所述犁楔块平移至用于相对于乘客呈现所述带扣的最佳位置,并所述乘客感测系统和车辆事故感测系统操作所述旋转致动器以转动所述保持架,并将所选择数量的犁元件与所述倾斜的坡面对准,以在乘客约束负载和可释放连接的释放开始时提供最佳的能量吸收和所述犁楔块的限制行程。方案20. —种用于约束车辆中乘客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包括 支撑管,其固定在车辆上,并具有限定孔的管壁;
犁楔块,其可在所述管内移动并通过线缆连接至所述带扣,使得所述犁楔块在所述管内的移动会在相对于乘客的所选择的位置处呈现所述带扣,所述犁楔块具有面向所述管的孔的圆柱形外表面并具有绕着所述圆柱形外表面交替间隔设置的轴向延伸驻面和倾斜的坡面;
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管内的螺杆;
螺母,其安装在所述螺杆上并通过可释放连接连接至所述犁楔块,所述可释放连接在正常情况下将所述犁楔块连接至所述螺杆,使得所述螺杆的旋转会在所述管内平移所述犁楔块,从而在选择的位置处呈现所述带扣,所述可释放连接响应于通过所述线缆作用在所述犁楔块上的约束乘客的负载的出现而释放; 用于有选择地转动所述螺杆的马达;
保持架,其支撑多个犁元件,并将所述犁元件定位在所述管的壁与所述犁楔块的外周表面之间;
旋转致动器,其用于相对于所述犁楔块转动所述保持架,使得所述多个犁元件中所选择数量的犁元件与倾斜的坡面对准,并且在所述犁楔块从所述螺母的释放开始时,所述犁元件会滑上所述倾斜的坡面,并在所述管壁上犁出槽,以吸收能量和限制乘客经受的约束乘客的负载的大小;以及
乘客感测系统和车辆事故感测系统,所述乘客感测系统和车辆事故感测系统操作所述马达以转动所述螺杆,从而将所述犁楔块平移至用于相对于乘客呈现所述带扣的最佳位置,并所述乘客感测系统和车辆事故感测系统操作所述旋转致动器以转动所述保持架,并将所选择数量的犁元件与所述倾斜的坡面对准,以在乘客约束负载和所述可释放连接的释放开始时提供最佳的能量吸收和所述犁楔块的限制行程。


从其详细描述和附图可全面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呈现器的车辆座椅的透视图; 图2为局部被剖切并以截面示出安全带带扣的透视图; 图3为局部被剖切并以截面示出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呈现器的透视图; 图4为图3中一部分的放大不完整图,其局部被剖切并以截面示出在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呈现器的管内的犁组件;
图5为示出了犁组件的犁楔块和犁元件的透视图6、7、8和9为通过犁组件截取的截面图并示出了多个位置,在该多个位置中当车辆乘客约束负载出现时犁元件的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被定位成实现与管的能量吸收接合;
图10示出了用于控制本发明的安全带呈现器的控制器和传感器; 图11示出了用于监测乘客的存在以及操作被定位的带扣和自适应负载限制器的算
法;
图12示出了用于监测乘客的存在以及操作被定位的带扣和自适应负载限制器的算法;以及
图13为类似于图4的视图,但是示出了乘客加载安全带期间犁组件的操作。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质上仅仅是示意性的,不意欲限制要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参考图1,总地以10表示的车辆座椅通过座椅调节机构12安装在机动车辆的客舱中,座椅调节机构12允许前后及上下调节座椅10。车辆设有包括安全带组件的传统乘客约束系统14。安全带组件包括连接在插销22上的肩带16和腰带18、以及安装在车辆上特别是在车座10上(如图1中所示)或车座调节机构12上或车身结构上的其他某处的带扣组件 M。当乘客进入车辆时,抓住插销22,肩带16和腰带18被拉过乘客躯干,并且插销22被插入带扣组件对。就座乘客可在扣住安全带14之前或之后伸展并关闭车门(未示出)。图1示出了总地以30表示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如图1中所示, 呈现器30包括安装在座椅后面的管32及安装带扣组件M的一对线缆34和36。如图2中所示,安装托架38安装在座椅侧面,并且安装有并导向线缆34和36。特别地,线缆34滑动通过被卡在托架38内的护套42,使得线缆34可滑动通过护套42和托架 38。同样,线缆36在安装于托架38上的护套44内滑动。因此,通过伸缩线缆34和36,带扣组件M可上下移动至图1中它的各个位置。特别地,参考图1,可理解,所示带扣M处在常规的实线所示位置,但是可延伸至图示在24A的虚线所示延伸位置,或者可缩回一些至另一虚线缩回位置MB,从而围绕着就座的乘客预张紧安全带以期就座的乘客对该安全带加载。现在参考图3,看到管32为圆柱形形状,并具有孔48。管32的后端被端盖50封闭,管32的前端被端盖52封闭。总地表示为56的犁组件可在管32的孔48内滑动。线缆 34和36进入端盖52,并具有安装在端盖52上的各自的护套42和44。线缆34和36伸入管32,并恰当地连接到犁组件56上,如下文中所进一步描述的,使得犁组件56在管32内的滑动移动会伸缩线缆34和36,以确定图1中安全带带扣组件M的位置。导螺杆64具有通过轴承66安装在端盖50内的后端和通过轴承68安装在端盖52内的前端。总地表示为74的马达通过连接器76连接至导螺杆64,使得马达74的旋转会转动导螺杆64。导螺杆64螺接至犁组件56,如下文中参考图4详细描述的。导螺杆64的旋转会引起犁组件56 在管32内平移和滑动,从而在图1中所示各个位置之间伸缩带扣组件M的位置。参考图4,看到犁组件56包括螺母80,该螺母80具有与导螺杆64的外螺纹84接合的内螺纹82。圆柱形犁楔块88具有配合在螺母80的外表面92上的孔90。螺母80在其后端具有肩部凸缘94,该肩部凸缘94被犁楔块88接合使得螺母80的右向移动会沿着右向方向带动犁楔块88。垫片96通过旋转致动器98、杯形保持架100和止动螺母102保持抵靠着螺母80的前端。止动螺母102螺接在设于螺母80上的螺母106上。旋转致动器 98包括键接至螺母80的定子和键接至保持架100的转子,使得转子98的致动会转动保持架 100。线缆34的末端通过延伸进犁螺母88的腔108内的线缆末端以及模压在线缆34 末端上的保持器110连接至犁楔块88。线缆36类似地连接至犁楔块88。可替换地,线缆 34和36可通过焊接、卡夹或其它紧固件连接至犁楔块88。现在参考图5,以分解透视图示出了犁楔块88和保持架100。犁楔块88包括坡面 112和轴向驻面114,坡面112与驻面114绕着圆柱形犁楔块88的圆周交替地设置。另外, 如图5中所示,保持架100为具有径向壁115和杯壁116的杯形,使得保持架100安装在犁楔块88的末端上。保持架100的杯壁116具有多个圆开口 118。犁元件,尤其是球120A、 120B、120C和120D松散地设置在每个圆开口 118中。因此,应当理解,绕着标识为IM的中心轴线转动保持架100会重新定位球120A、120B、120C和120D,并确定这些犁元件球是与坡面112还是与轴向驻面114对准。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球与坡面112和轴向驻面114的相对圆周位置。看出,球 120A、120B、120C和120D绕着保持架100的圆周等距间隔。图6还示出了犁楔块88,该犁楔块88具有被轴向驻面114A、114B和114C隔开的坡面112A、112B和112C。虽然球120A、 120B、120C和120D等间隔设置,请注意,坡面112A、112B和112C其圆周范围不同,使得每个坡面对着不同的圆弧。同样,轴向驻面114A、114B和114C其圆周范围不同,使得每个驻面对着不同的圆弧。图6中,保持架100被旋转致动器98转动至旋转位置,使得球120A、120B、120C和 120D分别与坡面112A、112B、112C对准。因此,所有四个犁元件都与坡面对准。图7中,保持架100被旋转致动器98转动至旋转位置,使得球120B、120C和120D 分别与坡面112B、112C和112A对准。球120A与轴向驻面114A对准。因此,三个球与坡面对准,一个球与轴向驻面对准。图8中,保持架100被旋转致动器98转动至旋转位置,使得球120B和120D分别与坡面112B禾口 112A对准。球120A禾口 120C与轴向驻面114A禾口 114C对准。图9中,保持架100被旋转致动器98转动至旋转位置,使得只有球120D与坡面 112A对准。其它三个球120A、120B禾口 120C与轴向驻面114A、114B和114C对准。图10示出了用于操作马达74和旋转致动器98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控制器121 从乘客感测系统122、车辆事故感测系统123的输入以及其它车辆状态输入器1 接收输入。乘客感测系统通常包括乘客体重传感器和座椅位置传感器。车辆事故感测系统123通常包括气囊传感器和或雷达、红外或其它碰撞传感器。其它车辆状态输入器126包括例如车辆速度、车门位置传感器等输入器。控制器121处理这些输入,并激励马达74和旋转致动器98。图11示出了用于乘客感测系统122的算法。并且,图12示出了用于车辆事故感测系统123的算法。操作
参考图1,当乘客进入车辆时,安全带带扣组件M优选位于其正常位置对,使得带扣M不会阻碍乘客进入座椅10。然后,在关闭车门或乘客坐在座椅上时,乘客感测系统122会操作安全带呈现器30的马达74以将带扣组件M延伸至就座乘客容易将插销22插入带扣M 的位置24A。然后,乘客感测系统122会操作马达74转动导螺杆64,从而将犁楔块88的螺母80在管32内向左移动,使得线缆34和36将带扣M重新定位至常规带扣位置24。当车辆被驱动时,乘客感测系统122、车辆事故系统123及其它车辆状态信号输入器1 持续地监测乘客和车辆状况,并根据图11和12的算法调节马达74和旋转致动器 98。参考图13,可以看到,发生了车辆事故,在事故中就座的车辆乘客在安全带系统上施加巨大的负载,并且该负载通过线缆34和36传递,并引起犁组件56在管32内向右移动。 特别地,应当理解,螺母80螺接在导螺杆64上,因此在安全带系统加载期间不会移动。相反,如通过垫片96的破裂或弯曲以及保持架100的径向壁115的破裂或弯曲所允许的,犁组件56,特别是犁楔块88相对于螺母80向右移动。另外,保持架100落后于犁楔块88的向右运动,使得当犁楔块被作用在线缆34和36上的乘客约束力向右拉时,球120A骑上坡面112A,并在管的壁32内犁出槽130。因此,垫片96的破裂或弯曲及保持架100的径向壁 115的破裂或弯曲协作提供螺母80与犁楔块88之间的可释放连接,该连接响应于由连接至带扣组件M的线缆34和36作用在犁楔块上的约束乘客负载的开始而释放。应当理解,由球120A犁出槽130允许带扣向右的行程较短,从而限制乘客经历的约束负载并吸收能量。另外,应当理解,能量吸收的大小依赖于在乘客施加的安全带负载出现时有多少个犁元件与坡面对准。因此,通过将保持架100旋转至图6、7、8和9的各个位置,可调节犁组件56提供的限制负载功能,以为乘客提供最佳的约束。该调节根据图11和 12的算法来提供。另外,应当理解,也可通过修改犁元件的数量,通过改变坡面的坡度、通过修改管的硬度和壁厚度,或改变坡面112A、112B、112C与管30的孔48之间的间隙来调节限制负载功能。另外,可修改犁元件的形状和尺寸,使得可改变要犁出的槽的深度和或宽度。因此,看出本发明提供了适应车辆和乘客的特殊操作条件以通过限制乘客经受的安全带负载而给就座乘客提供最佳约束的安全带带扣呈现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约束车辆中乘客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包括固定在所述车辆上的支撑管;犁组件,其可在所述管内移动并连接至所述带扣,使得所述犁组件的移动会在相对于所述乘客的所选择位置呈现所述带扣;所述犁组件具有多个犁元件,当所述带扣上的约束乘客的负载的出现引起所述犁组件在所述管内移动时,所述多个犁元件能选择性地与所述管接合以在所述管中犁出槽;并且所述犁组件具有犁致动器机构,在约束乘客的负载开始时,所述多个犁元件中所选择的数量的犁元件通过所述犁致动器机构可与所述管选择性地接合或不接合,从而使所述呈现器适应感测到的车辆和乘客使用状态。
2.如权利要求1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所述犁组件包括螺接导螺杆的螺母,所述导螺杆通过调节马达旋转,以在所述管内平移所述犁组件,从而在相对于就座乘客的所选择的位置处呈现所述带扣。
3.如权利要求2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所述带扣的呈现至少包括所述带扣位于给所述乘客提供有效约束的位置、以及包括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在内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其中在所述延伸位置中,带扣更易于所述乘客接近以扣住或解扣,在所述缩回位置中,所述带被绕着所述乘客预张紧以期实现约束乘客的负载。
4.如权利要求2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和传感器协作以操作所述调节马达,从而响应于感测到的状态在所述管内平移所述犁组件。
5.如权利要求4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所述感测到的状态为车辆速度、车门位置、座椅的调节位置和乘客重量中的一项或多项。
6.如权利要求2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所述犁组件包括通过所述螺母带动的犁楔块,所述螺母具有绕着所述犁楔块的圆周交替间隔设置的多个坡面和驻面,所述犁元件与驻面或坡面对准,犁元件与驻面的对准使所述犁元件不能与所述管接合,所述犁元件与所述坡面的对准定位所述犁元件,以便在乘客约束负载开始时与所述管接合。
7.如权利要求6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所述犁元件被可相对于所述犁楔块旋转的保持架带动,从而将所述犁元件带动到与驻面或坡面的选择对准。
8.如权利要求7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还包括,被所述保持架带动的所述犁元件及沿周向布置在所述犁楔块上的所述坡面,使得在所述保持架旋转定位时,所选择数量的犁元件会与所述坡面对准以准备在乘客约束负载开始时与所述管接合。
9.一种用于约束车辆中乘客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包括支撑管,其固定在所述车辆上,并具有限定孔的管壁;犁楔块,其可在所述管内移动并通过线缆连接至所述带扣,使得所述犁楔块在所述管内的移动会在相对于乘客的所选择的位置处呈现所述带扣,所述犁楔块具有面向所述管的孔的圆柱形外表面并具有绕着所述圆柱形外表面交替间隔设置的轴向延伸驻面和倾斜的坡面;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管内的螺杆;螺母,其安装在所述螺杆上并通过可释放连接连接至所述犁楔块,所述可释放连接在正常情况下将所述犁楔块连接至所述螺杆,使得所述螺杆的旋转会在所述管内平移所述犁楔块,从而在选择的位置上呈现所述带扣,所述可释放连接响应于通过所述线缆作用在所述犁楔块上的约束乘客的负载的开始而释放,以允许所述犁楔块朝着乘客移动;用于有选择地转动所述螺杆的马达;保持架,其支撑多个犁元件,并将所述犁元件定位在所述管的壁与所述犁楔块的外周表面之间;以及旋转致动器,其用于相对于所述犁楔块转动所述保持架,使得所述多个犁元件中所选择数量的犁元件与倾斜的坡面对准,并且在所述犁楔块从所述螺母的释放开始时,所述犁元件会滑上所述坡面并在所述管壁上犁出槽,以吸收能量和限制乘客经受的约束乘客的负载的大小。
10. 一种用于约束车辆中乘客的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包括支撑管,其固定在车辆上,并具有限定孔的管壁;犁楔块,其可在所述管内移动并通过线缆连接至所述带扣,使得所述犁楔块在所述管内的移动会在相对于乘客的所选择的位置处呈现所述带扣,所述犁楔块具有面向所述管的孔的圆柱形外表面并具有绕着所述圆柱形外表面交替间隔设置的轴向延伸驻面和倾斜的坡面;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管内的螺杆;螺母,其安装在所述螺杆上并通过可释放连接连接至所述犁楔块,所述可释放连接在正常情况下将所述犁楔块连接至所述螺杆,使得所述螺杆的旋转会在所述管内平移所述犁楔块,从而在选择的位置处呈现所述带扣,所述可释放连接响应于通过所述线缆作用在所述犁楔块上的约束乘客的负载的出现而释放;用于有选择地转动所述螺杆的马达;保持架,其支撑多个犁元件,并将所述犁元件定位在所述管的壁与所述犁楔块的外周表面之间;旋转致动器,其用于相对于所述犁楔块转动所述保持架,使得所述多个犁元件中所选择数量的犁元件与倾斜的坡面对准,并且在所述犁楔块从所述螺母的释放开始时,所述犁元件会滑上所述倾斜的坡面,并在所述管壁上犁出槽,以吸收能量和限制乘客经受的约束乘客的负载的大小;以及乘客感测系统和车辆事故感测系统,所述乘客感测系统和车辆事故感测系统操作所述马达以转动所述螺杆,从而将所述犁楔块平移至用于相对于乘客呈现所述带扣的最佳位置,并所述乘客感测系统和车辆事故感测系统操作所述旋转致动器以转动所述保持架,并将所选择数量的犁元件与所述倾斜的坡面对准,以在乘客约束负载和所述可释放连接的释放开始时提供最佳的能量吸收和所述犁楔块的限制行程。
全文摘要
一种自适应限制负载安全带带扣呈现器,包括可在管内移动并通过线缆连接至所述带扣的犁组件。所述犁组件的移动在相对于乘客的多个位置处呈现所述带扣。所述犁组件具有多个犁元件,当约束乘客负载在所述管内移动所述犁组件时,所述多个犁元件与所述管接合以在管内犁出槽。犁致动器机构在所述多个犁元件中选择一定数量的犁元件与所述管接合或不接合,从而适应所述呈现器的限制负载能力。控制器和多个传感器协作以操作用于在所述管内平移所述犁组件的调节马达,以在期望位置呈现所述带扣,并且还操作旋转致动器,以选择要接合或不接合的一定数量的犁元件。
文档编号B60R22/30GK102189976SQ20111005722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0日
发明者王 J-T., 董 K., R. 赫夫曼 T. 申请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