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滑轨装置的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4519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座椅滑轨装置的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的座椅滑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锁定机构,其可选择地限制和允许上导轨相对于下导轨的移动。
背景技术
第2005-225386号日本专利公开揭露了一种现有的用于座椅滑轨装置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一对下导轨、一对上导轨、及一对锁杆。下导轨固定至车厢底板,并且上导轨可在相应的下导轨上滑动。各个锁杆容纳在相应的一个上导轨中。各个锁杆由相应上导轨中的支撑轴可枢转地支撑。锁杆通过把手相互连接。把手的各个端部从上导轨的前端插入相应上导轨,并且通过互锁支撑部连接至上导轨中相关锁杆的前端。通过操作把手而进行互锁,锁杆可选择地与相应下导轨的锁孔接合与分离。在现有的锁定机构中,各上导轨形成为槽状,并且各支撑轴支撑在上导轨的侧板之间。各锁杆由支撑轴支撑,以可相对于上导轨作枢转。因此,上导轨、锁杆、及支承轴的装配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座椅滑轨装置的锁定机构,其便于上导轨与锁定部件(锁杆)在由上导轨可枢转地支撑的锁定部件的一部分上进行装配,并且保持上导轨与锁定部件在枢转支撑部分上的装配状态。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座椅滑轨装置的锁定机构,所述座椅滑轨装置设在车辆中的车厢底板与座椅之间,并且允许所述座椅的滑动。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一对下导轨、一对上导轨、多个锁定部、锁定部件、把手、支撑部、和阻挡部。下导轨由固定至所述车厢底板的第一下导轨和第二下导轨形成。上导轨由固定至所述座椅且支撑为可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下导轨和第二下导轨移动的第一上导轨和第二上导轨形成。锁定部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下导轨之中至少形成在所述第一下导轨中。所述锁定部沿第一和第二上导轨的移动方向对齐。锁定部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导轨之中至少插入并且附接至所述第一上导轨。所述锁定部件具有端部。把手从所述锁定部件延伸出来。支撑部通过形成在所述第一上导轨和所述锁定部件中的一个上的凹部与形成在所述第一上导轨和所述锁定部件中的另一个上的凸部之间的接合而对所述锁定部件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所述锁定部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上导轨作枢转。阻挡部保持所述支撑部的凹部与凸部之间的接合。经由操控所述把手,通过可选择地使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锁定部相接合以及相分离,所述第一上导轨可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上导轨锁定至所述第一下导轨,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一上导轨与所述第一下导轨解锁。结合附图,通过下文以示例方式阐述本发明主旨的描述,可更清楚本发明及其其他方面和优点。


结合附图,参考下文示出现时较佳实施例的说明,可最佳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 (a)为设在车辆的车厢底板上的带有座椅滑轨装置的座椅的示意侧视图;图1 (b)为整体示出图1 (a)所示座椅滑轨装置的侧剖视图;图2为整体示出座椅滑轨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示出座椅滑轨装置中的一个座椅轨道的分解立体图;图4(a)为示出一部分座椅滑轨装置的侧剖视图;图4(b)为示出图4(a)所示部分的俯视剖视图;图5(a)为沿图1(b)的A-A线的剖视图;图5(b)为沿图1(b)的B-B线的剖视图;图5 (c)为沿图1(b)的C-C线的剖视图;图5(d)为沿图1(b)的D-D线的剖视图;图6(a)为示出处于正常状态的座椅滑轨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及图6(b)为示出处于非正常状态的座椅滑轨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座椅滑轨装置的锁定机构。如图1 (a)所示,座椅滑轨装置1附接至车辆的车厢底板2,并且具有一对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座椅轨道3。两根座椅轨道3沿垂直于前后方向X的方向(换言之,即车辆的宽度方向)相互隔开。座椅轨道3设为与座椅5的两侧相一致。各座椅轨道3包括下导轨4 和上导轨6。下导轨4固定至车厢底板2。固定至座椅5的两侧中的相应一侧的各根上导轨6插入相应的一根下导轨4,并且支撑为可沿前后方向X移动。图2示出了整体的座椅滑轨装置1。参考图3和图5(a) 5(d),各座椅轨道3的下导轨4沿前后方向X在前端如和后端4b之间延伸。各下导轨4包括底板7、一对侧板 8、一对顶板9、及一对末端板10。两块侧板8从底板7的两侧向上弯曲。两块顶板9从相应侧板8的上端开始沿垂直于前后方向(或者,换言之即各上导轨6的移动方向)的宽度方向Y延伸从而相互面对地向内弯曲。两块末端板10从相应的顶板9向下弯曲。底板7、 侧板8、顶板9、及末端板10界定出容纳室11。容纳室11具有开口 Ila和一对槽lib。开口 Ila形成在末端板10之间并且沿前后方向X延伸。各槽lib形成在相应的一个侧板8 与相应的一个末端板10之间,并且沿前后方向X延伸。容纳室11在开口 Ila处向上开放, 并且沿前后方向在前端如和后端4b处开放。各末端板10具有多个锁槽12 (锁定部),各锁槽从末端板10的下端向上延伸。锁槽12在末端板10上更靠近前端如的预定范围之内设置,并且沿前后方向X对齐。如图3和图5 (a)-5(d)所示,各上导轨6在前端6a和后端6b之间沿前后方向X 延伸。上导轨6具有顶板13、一对侧板14、及一对导向板15。两块侧板14从顶板13的两侧向下弯曲,并且沿宽度方向Y以一定的间隔相互隔开。两块导向板15沿宽度方向Y从相应侧板的下端开始向外弯曲,并且向上凸起。顶板13和侧板14形成容纳室16。容纳室16 向下开放,并且沿前后方向在前端6a和后端6b处开放。各侧板14与相关导向板15之间形成有槽17。槽17向上开放并且沿前后方向X在前端6a和后端6b处开放。在侧板14和导向板15的大致中间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在各侧板14中从相关导向板15的下端向上延伸的孔18,并且所述多个孔18沿前后方向X对齐。顶板13的前端6a附近形成有挡板19, 其通过切口 19a形成并且以悬臂方式支撑。挡板19向下弯曲并且容纳在容纳室16中,如图4所示。各侧板14中在靠近挡块19的位置上形成有支撑孔20 (凹部)。参考图1(13)、4(£1)、4 03)、及5(£1) 5 (d),各上导轨6插入相应下导轨4的容纳室 11中。上导轨6的顶板13和侧板14从容纳室11的开口 Ila向上凸出。各侧板14面向下导轨4的相应末端板10。上导轨6的导向板15容纳在下导轨4的相应槽lib中,并且末端板10容纳在上导轨6的相应槽17中。这一状态下,导向件21设在下导轨4的两块侧板8 与上导轨6的相应导向板15之间,并且与前端^、6a及后端4b、6b接合。导向件21以可沿前后方向X相对于下导轨4移动的方式支撑上导轨6。座椅滑轨装置1的锁杆22 (锁定部件)中,如图3及图5(a) 5(d)所示,一对臂板23沿前后方向X延伸,同时沿宽度方向Y以一定的间隔相互隔开。各臂板13设为靠近上导轨6的相应一块侧板14。各臂板23具有向外凸出的凸部M。支撑板沈从一块臂板 23延伸,延伸出来的位置在相应凸部M之前并且靠近上导轨6的相应侧板14。在臂板23 的后端部中从凸部M向后的位置上形成有将臂板23连接在一起的可接合部25。可接合部 25的两侧形成有多个锁爪(接合部),以沿前后方向X对齐。具有支撑板沈的臂板23包括挡板观,所述挡板观在这样一个位置从支撑板26起连续形成,即,在相关凸部M之前并且靠近凸部M的位置。另一臂板23具有面向前述臂板23之挡板观的挡板观,所述另一臂板23的挡板观设为靠近相关凸部,并且在相对于凸部M向前延伸的同时以悬臂的方式支撑。现描述将锁杆22附接至上导轨6的方法。参考图1 (b) ,4(a) ,4(b)、及5(a),在上导轨6的挡板19处于向下弯曲之前的状态下,锁杆22插入上导轨6的容纳室16。然后,利用锁杆22的两块相对于上导轨6的侧板14沿宽度方向Y对齐的臂板23朝向对方弯曲,锁杆22的凸部M插入相应侧板14的支撑孔20并且与之接合。上导轨6的挡板19则向下弯曲并且容纳在锁杆22的两块挡板观之间。这样,凸部M变得可枢转地与相应的支撑孔 20接合。各凸部M及相应的一个支撑孔20形成枢转支撑部四(图5(a))。各枢转支撑部 29中,挡板19与观之间的接合防止了凸部M和支撑孔20沿与方向YF(凸部M与支撑孔20相互接合的方向,图5(a))相反的方向YB(图5(a))相互分开。这一结构使得支撑孔 20与相应凸部M保持接合状态。当锁杆22枢转时,锁杆22的锁爪27可选择地与上导轨 6的孔18中的下导轨4的相应锁槽12接合或分离。锁杆22的支撑板沈的前端形成有互锁支撑部30。互锁支撑部30凸出进入位于上导轨6的前端之前的外部区域S。互锁支撑部30具有由底板30a、后板30b、两块侧板30c 和30d、及顶板30e围绕而成的支撑室30f。如图2所示,一对杆状的把手31通过连接部31a相互连接并且互锁。参考图4 (a), 互锁支撑部32设在相对于各上导轨6的前端6a的外部区域S中,并且形成在各把手31的近侧端。各互锁支撑部32插入相应一个锁杆22的互锁支撑部30的支撑室30f。由此,各互锁支撑部32由底板30a、后板30b、侧板30c和30d、及顶板30e支撑。各把手31的互锁支撑部3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钩状槽32a。
扭力螺旋弹簧33具有螺旋部34、第一臂部35、及第二臂部36。臂部35和36从螺旋部34延伸。扭力螺旋弹簧33从各上导轨6的前端6a插入容纳室16。各扭力螺旋弹簧33的螺旋部34容纳在容纳室16中靠近相应上导轨6的前端6a的位置。螺旋部34设在互锁支撑部30与相关锁杆22的两块臂板23之间,并且以使得支撑板沈与侧板14之间的间隙为最小的方式设在锁杆22的支撑板沈与上导轨6的相应侧板14之间。螺旋部34 限制锁杆22沿宽度方向Y移动,藉此限制锁杆22的变形。各扭力螺旋弹簧33的第一臂部 35从相关上导轨6的前端6a凸出进入相对于前端6a的外部区域S。由此,第一臂部35容纳在外部区域S中的互锁支撑部30的支撑室30f中,并且由相应把手31的互锁支撑部32 的钩槽3 支撑。第二臂部36通过钩孔37由上导轨6的顶板13支撑。通过对第一臂部 35和第二臂部36进行定位,可防止扭力螺旋弹簧33沿前后方向X移动。由于螺旋部34由上导轨6的顶板13支撑,因此第一臂部35生成弹力。座椅滑轨装置1以下述方式操作。当各把手31处于图1 (b)、2、4(a)、及4(b)所示的锁定位置P时,扭力螺旋弹簧33 产生的弹力使得把手31的互锁支撑部32绕支点部30g(其为相关锁杆22的互锁支撑部30 的支撑室30f中的底板30a的前端,图6 (a))向下枢转,由此使得互锁支撑部32和底板30a 之间形成接触。这使得锁杆22的互锁支撑部30绕枢转支撑部四的枢转轴^a向下枢转, 并且使得锁杆22的可接合部25绕枢转支撑部四的枢转轴^a向上枢转,由此将锁定机构切换至锁定状态。可接合部25的锁爪27由此与下导轨4的相应锁槽12接合。通过克服扭力螺旋弹簧33的弹力而抬起把手31,把手31从锁定位置P提升至解锁位置。这使得锁杆22的互锁支撑部30与把手31的互锁支撑部32形成互锁,并且绕枢转支撑部四的枢转轴^a向上枢转。由此,锁杆22的可接合部25绕枢转支撑部四的枢转轴^a向下枢转, 将锁定机构切换至非锁定状态。从而,可接合部25的锁爪27与下导轨4的锁槽12分离。若各座椅轨道3的下导轨4和上导轨6在撞车中相互交错在一起,相互互锁的把手31中至少有一个从锁定位置P切换至冲击扭曲状态R,如图6(b)所示。这使得把手31 的互锁支撑部32克服扭力螺旋弹簧33的弹力绕支点部30g(锁杆22的互锁支撑部30的支撑室30f中的底板30a的前端)向上枢转。互锁支撑部32由此与底板30a分离。这一状态下,把手31的枢转不转换为锁杆22的枢转运动。从而,锁杆22保持处于锁定状态。所述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当锁杆22插入上导轨时,锁杆22的臂板23弯曲,以克服弹性而相互靠近。这允许锁杆22的臂板23的凸部与上导轨6的侧板23的支撑孔20在枢转支撑部四中接合。 因此,锁杆22容易地与上导轨6装配。(2)在锁杆22与上导轨6装配之后,上导轨6的顶板13的挡板19弯曲,从而插入并保持在锁杆22的臂板23的挡板观之间。因此,防止凸部M从枢转支撑部四的支撑孔 20脱落。(3)枢转支撑部四位于锁杆22的锁爪27与把手31之间。因此,当锁杆22上靠近把手31的一部分通过扭力螺旋弹簧33的弹力向下枢转时,锁爪27向上枢转并且与下导轨4的锁槽12接合。反之,当锁杆22上靠近把手31的一部分克服扭力螺旋弹簧33的弹力向上枢转时,锁爪27向下枢转并且与下导轨4的锁槽12分离。由此,通过把手31的操控,锁爪27可容易地与下导轨4的锁槽12接合以及分离。
(4)锁杆22位于凸部M和锁爪27之间的部分需要成形为具有高刚性。反之,上导轨6的顶板13的挡板19与锁杆22的臂板23的挡板观位于枢转支撑部四和把手31 之间。因此,在锁杆22位于凸部M与把手31之间的部分中,顶板13的挡板19的形状可形成为易于插入并保持在臂板23的挡板观之间。(5)把手31连接至支撑板沈,所述支撑板沈从锁杆22中各具有挡板观的臂板 23中的一个延伸出来。因此,支撑板沈的周围形成空间,并且没有支撑板沈的臂板23中形成端部。所述端部位于相应的凸部M的附近。由此,臂板23的位于凸部M与把手31之间并且相互隔开的部分,或者挡板观,它们的形状可形成为易于容纳并且保持上导轨6的顶板13的挡板19。(6)锁杆22中,面向具有支撑板沈的挡板观的那个挡板观以悬臂状的方式延伸,并且用作片弹簧。因此,悬臂状的挡板观容易弯曲,这允许上导轨6的顶板13的挡板 19易于插入并且保持在锁杆22的上导轨6的挡板观之间。并且,挡板19和观与枢转支撑部四相邻。这进一步改进了防止凸部M和支撑孔20在枢转支撑部四中相互分离。所示实施例可以下列方式修改。 上述实施例中,挡板19设在上导轨6的顶板13中,并且一对挡板28设在锁杆22 的臂板23中。作为代替,挡板可设在上导轨6和锁杆22之外的其他组件中,并且这些组件可附接至上导轨6。所示实施例中,在枢转支撑位置四处,穿通上导轨6的侧板14形成有一对支撑孔 20,并且锁杆22具有一对凸部M。作为代替,可在上导轨6的侧板14上形成一对凸部,并且穿通锁杆22形成一对支撑孔。作为支撑孔的代替,可形成带有底部或凹部的孔。上述实施例中,上导轨6的顶板13的挡板19以及锁杆22的臂板23的挡板28靠近枢转支撑部四并且位于枢转支撑部四与把手31之间。作为代替,挡板19和洲靠近枢转支撑部四并且位于枢转支撑部四与锁杆22的锁爪27之间。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板沈从锁杆22中的一块臂板23延伸出来,并且互锁支撑部 30设在支撑板沈中。互锁支撑部30连接至把手31的互锁支撑部32。作为代替,支撑板可从各臂板延伸出来,并且互锁支撑部可设在各支撑板中。这些互锁支撑部连接至把手的互锁支撑部。通过示例的方式,本发明实现为这样的座椅滑轨装置1,即,其具有相互互锁的座椅轨道3的把手31。然而,本发明可应用于仅在一个座椅轨道中具有锁定机构的座椅滑轨装置。这样,锁杆22和把手31仅设在一条上导轨6中,并且锁槽12仅设在一条下导轨4 中。因此,应认为本发明及其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本发明不限于在此给出的细节,而是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进行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座椅滑轨装置的锁定机构,所述座椅滑轨装置设在车辆中的车厢底板O) 与座椅( 之间,并且可选择地限制和允许所述座椅(5)的滑动,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一对下导轨,其由固定至所述车厢底板( 的第一下导轨(4)和第二下导轨(4)形成;一对上导轨(6),其由固定至所述座椅( 且支撑为可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下导轨和第二下导轨(4)移动的第一上导轨(6)和第二上导轨(6)形成;多个锁定部(12),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下导轨(4)之中至少形成在所述第一下导轨 (4)中,所述锁定部(1 沿第一和第二上导轨(6)的移动方向对齐;锁定部件(22),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导轨(6)之中至少插入并且附接至所述第一上导轨(6),所述锁定部件0 具有端部;及把手(31),其从所述锁定部件0 延伸出来; 所述锁定机构的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30),其通过形成在所述第一上导轨(6)和所述锁定部件0 中的一个上的凹部OO)与形成在所述第一上导轨(6)和所述锁定部件0 中的另一个上的凸部04)之间的接合而对所述锁定部件0 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所述锁定部件0 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上导轨(6)作枢转;及阻挡部(19二8),其保持所述支撑部(30)的凹部00)与凸部04)之间的接合, 其中,经由操控所述把手(31),通过可选择地使所述锁定部件0 与所述锁定部(12) 相接合以及相分离,所述第一上导轨(6)可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上导轨(6)锁定至所述第一下导轨G),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一上导轨(6)与所述第一下导轨(4)解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椅滑轨装置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导轨(6)包括一对侧板(14)和一块顶板(13),所述侧板沿与所述第一上导轨(6)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对齐并隔开,所述顶板(13)将所述侧板(14)的上端连接在一起;所述锁定部件0 包括一对位于所述第一上导轨(6)的侧板(14)之间的臂板03), 所述臂板03)沿与所述第一上导轨(6)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对齐并且隔开;所述支撑部(30)的凹部00)和凸部04)中的一个形成在所述第一上导轨(6)的侧板(14)中,所述凹部00)和凸部04)中的另一个形成在所述锁定部件02)的臂板03) 中;所述阻挡部(19,28)包括一对分别形成在所述锁定部件0 的其中一块所述臂板中的第一阻挡部08);及设在所述第一上导轨(6)上的第二阻挡部(19),所述第二阻挡部(19)插入并且保持在所述第一阻挡部08)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阻挡部(19,28)之间的接合防止所述凸部04)和凹部00)沿与所述凸部04)与所述凹部00)在所述支撑部(30)中相互接合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相互分离,以保持所述支撑部(30)的凹部00)和凸部04)之间的所述接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座椅滑轨装置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件(22)包括可选择地与所述锁定部(1 相接合以及相分离的接合部(27),并且所述支撑部 (30)位于所述锁定部件0 的接合部(XT)与所述把手(31)之间且设在所述第一上导轨 (6)的侧板(14)以及所述锁定部件02)的臂板03)的每一个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座椅滑轨装置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部 (28)及第二阻挡部(19)设在所述支撑部(30)与把手(31)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座椅滑轨装置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板包括第一臂板03)和第二臂板03),以及在所述第一臂板03)和第二臂板03)中至少从所述第一臂板延伸出来的支撑板( ),所述把手(31)连接至所述支撑板0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座椅滑轨装置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定部件 (22)中,具有所述支撑板06)的所述第一臂板具有所述第一阻挡部( ),位于所述支撑部(30)和所述支撑板06)之间的所述第一阻挡部08)与所述支撑板06)连续并且靠近所述支撑部(30),并且所述第二臂板03)包括另一第一阻挡部( ),该另一第一阻挡部面向所述第一臂板03)的第一阻挡部08)并与其成对,所述第二臂板03)的第一阻挡部08)靠近所述支撑部(30)并且以悬臂状的方式延伸。
全文摘要
一种座椅滑轨装置包括一对座椅轨道。各所述座椅轨道具有下导轨、上导轨、锁定杆、及把手。经由操控把手,各座椅轨道(3)能够通过可选择地使得锁杆与下导轨相接合或相分离而将相关的上导轨切换为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支撑部中,锁杆的臂板的凸部与侧板的支撑孔接合。支撑部可枢转地支撑上导轨中的锁杆。上导轨的顶板具有挡板,所述挡板保持在锁杆的臂板的挡板之间。
文档编号B60N2/08GK102476596SQ20111005695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5日
发明者中村素久, 小笠原贵行 申请人:岐阜车体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