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轮胎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7701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越野轮胎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机械,涉及一种越野轮胎起重机。
背景技术
越野轮胎起重机主要运用在机场、油田、港口、码头、仓库等建筑工地狭小的施工场所。要求起重机操纵移动便捷可靠,转弯半径小,自重轻,良好的越野性能、良好的起重性能与较高的强度与刚度。但是,目前市场上越野轮胎起重机的结构主要结构特征为1、整车行驶采用机械传动方式驱动,动力从发动机经变矩器、变速箱、分动箱再由传动轴传到前后驱动桥上,再经主减速器通过半轴将动力传到轮边减速器上,完成整车行驶驱动。使底盘结构变得较复杂,整车自重增加,能耗增加。2、直线形起重臂,在港口、码头、仓库及其它特殊工况作业时往往需要将起重臂伸得更长,或反复调整作业位置,以满足作业需要,降低了作业效率。3、油气悬挂系统或钢板弹簧与锁紧液压油缸配合悬挂系统,需单独增加控制管路及相应阀组,增加了操控复杂性,液压油缸锁紧时受各钢板弹簧自身刚度的影响较难实现锁紧均衡,带载行驶时整车稳定性较差。4、“H”形伸缩支腿,对在港口、码头、仓库等建筑工地狭小的施工场所,工况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结构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纵、 作业方便可靠、节能,适合于狭小施工场所作业的越野轮胎起重机。本实用新型越野轮胎起重机所有动作均采用全液压驱动。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车起重部分和下车行驶底盘。上车起重部分包括弧形起重臂、 具有驾驶室功能的操纵室、变幅油缸、转台、起升机构和位于起重臂内部的伸缩机构;下车行驶底盘包括整体箱形封闭结构底架和“X”形伸缩支腿,还包括由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和多联液压泵组成的智能电液控制系统。多联液压泵以液压油为介质驱动安装于前、后驱动桥端部的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从而实现整车的行驶。本实用新型的起重臂为弧形起重臂,该起重臂由多个单节相互套接组成,每个单节包括左右侧板和上下盖板,左右侧板在高度方向成弧形,上下盖板在厚度方向成弧形,左右侧板和上下盖板沿着板边沿焊接在一起形成截面为矩形,外形为弧形的管状结构。弧形起重臂在作业时受力良好,特殊工况下,能充分利用空间,使作业循环时间缩短,作业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的操纵室兼具有驾驶室的功能,固定在转台的左侧,使驾驶室视野开阔。其内设仪表台、转向盘、电控手柄、可调节座椅、取暖及制冷装置等,操纵舒适大方、安全快捷。本实用新型的底架为整体箱形的封闭结构,整体箱形封闭结构底架保证起重机在不平路况行驶和任何作业工况下具有良好的强度与刚度。本实用新型的四根伸缩支腿分别以其轴线与底架轴线成一定角度固定于底架上,俯视方向呈“X”形布置,其中两根固定在底架的底部并分别位于底架两端部,另两根从底架两端侧面伸入底架中部,其轴线与前两根轴线成一定角度固定在底架两端。即固定在底架底部两端的两伸缩支腿轴线相互平行,从底架两端侧面伸入底架中部的两伸缩支腿轴线相互平行。活动支腿箱伸缩由安装在内部的支腿伸缩油缸实现,其伸缩量由不同的工况而定, 使作业时方便快捷,受力良好,具有良好的工况性能。本实用新型的行驶底盘有三种驱动方式前轮、后轮和四轮驱动,三种驱动方式的切换由安装在多联液压泵与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之间的阀组控制。当在平整路面上行驶时切换到两轮驱动,不平、恶劣路面行驶时切换到四轮驱动。充分发挥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并提高了燃油经济性,节约了能源。本实用新型的车轮转向有四种方式前轮转向、后轮转向、蟹行转向、四轮转向,四种转向方式的相互切换由安装在前、后驱动桥壳体上的转向液压油缸和多联液压泵之间的阀组控制。工作场所狭小或在坡度场所作业时可切换为四轮转向或蟹行转向,使起重机工况适应性更强,充分发挥发动机动力性能的同时,并提高了燃油经济性,节约了能源。本实用新型的前、后驱动桥通过专用支座与所述底架直接连接在一起,使起重机在负载行驶时整车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所有动作采用全液压驱动,可根据不同工况实现无级变速且速度稳定,冲击小,底盘布置简单,整车重量轻,操纵便捷安全可靠。具有能快速实现多种驱动方式与转向方式相互切换的电液控制系统与驱动、转向装置,使转弯半径小,能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并提高燃油经济性,节约能源。采用专用整体箱形封闭结构底架,独立的刚性悬挂,弧形起重臂,“X”形伸缩支腿使整车在行驶、作业时具有良好的越野性能,力学性能,工况适应性能,维修方便,特别适合机场、油田、港口、码头、仓库等建筑工地狭小的施工场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廓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见图1和图2。上车起重部分1主要由弧形起重臂11、操纵室12、变幅油缸13、转台14、起升机构15和位于起重臂内部的伸缩机构四组成。下车行驶底盘2主要由整体箱形封闭结构底架21、伸缩支腿22、前驱动桥25、后驱动桥沈、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23、发动机27、多联液压泵对、车轮观等组成。如图1所示,回转支承3固定在底架21上。转台14固定在回转支承3上,回转机构141固定在转台14上,转台14在回转机构141的驱动下实现360度连续回转,实现全方位吊载作业。具有驾驶室功能的操纵室12固定在转台14左侧,使驾驶室视野开阔。其内设仪表台、转向盘、电控手柄、可调节座椅、取暖及制冷装置等,操纵舒适大方、安全快捷。发动机27安装于底架21的尾部,为上车起重作业与下车行驶提供动力。液压油通过多联液压泵M经安装于底架21上的中心回转接头30到上车液压系统执行组件,完成上车液压系统的操控,包括上车变幅油缸13的起落、弧形起重臂11的伸缩、转台14的回转、起升机构15的升降。液压油通过多联液压泵M到下车液压系统执行组件实现下车液压系统的操控,主要包括支腿22及其上垂直支腿油缸的伸缩、车轮观的驱动与转向。“X”形伸缩支腿的固定支腿箱、活动支腿箱均为钢板焊接而成的矩形截面箱体。 四根伸缩支腿分别以其轴线与底架21轴线成一定角度固定于底架21上,俯视方向呈“X” 形布置,其中两根固定在底架21的底部并分别位于底架21两端部,另两根从底架21两端侧面伸入底架21中部,其轴线与前两根轴线成一定角度固定在底架21两端。即固定在底架21底部两端的两伸缩支腿轴线相互平行,从底架21两端侧面伸入底架21中部的两伸缩支腿轴线相互平行。活动支腿箱可为多节,并套接在固定支腿箱内部,其伸缩由安装在内部的支腿伸缩油缸实现,伸缩量由不同的工况而定,使作业时方便快捷,受力良好,具有良好的工况性能。底盘有三种驱动方式前轮驱动、后轮驱动、四轮驱动。通过安装在前驱动桥25、 后驱动桥沈两端的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23来驱动车轮28,实现整车行驶。车轮观转向方式有前轮转向、后轮转向、蟹行转向和四轮转向。其主要通过安装在前驱动桥25、后驱动桥26桥壳体上的转向液压油缸实现。所有动作通过智能电液控制系统实现全液压驱动与操控。整车转向与驱动方式的选择由操纵室内仪表台上电控按钮进行切换,室内还设有液晶显视屏,通过专用的智能控制系统将各工况下的数据直接反馈给操作者,使作业快捷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越野轮胎起重机,包括上车起重部分(1)和下车行驶底盘(2),上车起重部分 (1)包括弧形起重臂(11)、操纵室(12);下车行驶底盘(2)包括底架(21)和伸缩支腿(22), 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底盘还包括由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23)和多联液压泵(24)组成的智能电液控制系统,多联液压泵(24)以液压油为介质驱动安装于前、后驱动桥端部的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23),从而实现整车的行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轮胎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臂(11)为弧形起重臂, 该起重臂由多个单节相互套接组成,每个单节包括左右侧板和上下盖板,左右侧板在高度方向成弧形,上下盖板在厚度方向成弧形,左右侧板和上下盖板沿着板边沿焊接在一起形成截面为矩形,外形为弧形的管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轮胎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室(12)内设有仪表台、 转向盘、电控手柄、可调节座椅、取暖及制冷装置等,用于车辆操控、驾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轮胎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21)为整体箱形的封闭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轮胎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腿(22)有四根,分别以其轴线与底架(21)轴线成一定角度固定于底架(21)上,俯视方向呈“X”形布置,其中两根固定在底架(21)的底部并分别位于底架(21)两端部,另两根从底架(21)两端侧面伸入底架中部,其轴线与前两根轴线成一定角度固定在底架(21)两端,固定在底架(21)底部两端的两伸缩支腿轴线相互平行,从底架21两端侧面伸入底架(21)中部的两伸缩支腿轴线相互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轮胎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底盘(2)有三种驱动方式前轮、后轮和四轮驱动,三种驱动方式的切换由安装在多联液压泵(24)与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23)之间的阀组控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轮胎起重机,其特征在于车轮转向有四种方式前轮转向、后轮转向、蟹行转向、四轮转向,四种转向方式的相互切换由安装在前、后驱动桥壳体上的转向液压油缸和多联液压泵(24)之间的阀组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轮胎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前、后驱动桥通过专用支座与所述底架(21)直接连接在一起,使起重机在负载行驶时整车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越野轮胎起重机,其所有动作采用全液压驱动,可根据不同工况实现无级变速且速度稳定,冲击小,底盘布置简单,整车重量轻,操作便捷安全可靠。具有能快速实现多种驱动方式与转向方式相互切换的电液控制系统与驱动、转向装置,使转弯半径小,能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并提高燃油经济性,节约能源。采用专用整体箱形封闭结构底架,独立的刚性悬挂,弧形起重臂,“X”形伸缩支腿使整车在行驶、作业时具有良好的越野性能,力学性能,工况适应性能,维修方便,特别适合机场、油田、港口、码头、仓库等建筑工地狭小的施工场所。
文档编号B60K17/354GK202107455SQ20112021839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
发明者任军辉, 张志国, 王祥军 申请人:湖南中铁五新重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