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操纵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3263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驻车操纵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驻车操纵机构。
背景技术
驻车制动是指在停车时,给汽车一个阻力,使汽车不溜车。传统的驻车操纵机构是利用杆状的驻车手柄制动索拉紧,带动制动片驻车,这种结构中,偏转与棘轮机构通常延长至手柄尾端,因此整个驻车操纵机构长度很长,在整车中占据较大空间,尤其是在紧凑或四驱等车型中,由于空间紧张,操纵机构、手柄机构与连接拉杆机构要求不同轴共面,需要将副仪表,车身底板等部件进行改动才可将驻车操纵机构安装,不仅增加成本及材料,而且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申请人针对现有结构中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节省空间,操作方便的驻车操纵机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驻车操纵机构,包括底板支架及可枢转的安装在底板支架上的转轴,转轴的一端与手柄机构同轴固接,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支架片、第二支架片上方的安装孔及底板支架上的安装孔与固定套连接;在第一支架片及第二支架片的下方还开有连接转轴安装孔,在第一支架片及第二支架片之间的连接转轴安装孔中装置连接转轴,连接转轴上设有贯穿连接转轴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接锁紧螺母,另一端连接拉索固定支架;在底板支架的外侧固接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支架将驻车拉杆中心偏移至手柄中心一侧后,使驻车操纵机构简洁紧凑,这种偏心结构解决了以往当用于紧凑车型时,需要改动副仪表、车身底板等模具的问题,节约了车身内部空间,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及设计成本。本实用新型利用刚度较好的U形支架将后部的偏转与棘轮机构转移到前部,避免了长度方向较紧张的空间易产生干涉的问题,同时保证了驻车操纵机构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可以制作为标准化的模块,从而广泛的应用于多种车型中,有效降低了车辆设计与制造的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支架4及可枢转的安装在底板支架4上的转轴11,底板支架4由底板及垂直固定在底板两侧的侧板构成,呈“U”形,“U”形结构刚度较强,可以满足承力的要求。转轴11的一端与手柄机构固接,手柄机构包括按钮1、手柄护套2及手柄把手3,其连接方式为已有技术。转轴1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支架片10、第二支架片12上方的安装孔及底板支架4上的安装孔与固定套9连接;在第一支架片10及第二支架片12的下方还开有连接转轴安装孔,在第一支架片10及第二支架片12之间的连接转轴安装孔中装置连接转轴8,连接转轴8上开有连接杆安装孔,在连接杆安装孔中贯穿安装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一端固接锁紧螺母,另一端连接拉索固定支架6 ;在底板支架4的外侧固接传感器5,将传感器5安装于底板支架4的外侧,这种安装方式不需要设计多余支架来安装传感器,有效的节省了设计步骤。当需要驻车时,驾驶员向上拉起手柄,棘齿机构(图中未画出,此结构为已有技术)、第一支架片10、第二支架片12 —起绕转轴11转动,因为连接转轴8安装于第一支架片10与第二支架片12之间,所以连接转轴8也随转轴11 一起转动,连接转轴8转动的同时拉起连接杆7,从而拉紧了拉索固定支架6。当手柄脱离传感器5后,传感器5传递制动信号,实现了驻车制动。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1. 一种驻车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架(4)及可枢转的安装在底板支架(4) 上的转轴(11),转轴(11)的一端与手柄机构同轴固接,转轴(1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支架片(10)、第二支架片(12)上方的安装孔及底板支架(4)上的安装孔与固定套(9)连接;在第一支架片(10)及第二支架片(12)的下方还开有连接转轴安装孔,在第一支架片(10)及第二支架片(12)之间的连接转轴安装孔中装置连接转轴(8),连接转轴(8)上设有贯穿连接转轴(8)的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一端固接锁紧螺母,另一端连接拉索固定支架(6); 在底板支架(4)的外侧固接传感器(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驻车操纵机构,包括底板支架及可枢转的安装在底板支架上的转轴,转轴的一端与手柄机构同轴固接,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支架片、第二支架片上方的安装孔及底板支架上的安装孔与固定套连接;在第一支架片及第二支架片的下方还开有连接转轴安装孔,在第一支架片及第二支架片之间的连接转轴安装孔中装置连接转轴,连接转轴上设有贯穿连接转轴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接锁紧螺母,另一端连接拉索固定支架;在底板支架的外侧固接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支架将驻车拉杆中心偏移至手柄中心一侧后,使驻车操纵机构简洁紧凑,节约了车身内部空间,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及设计成本。
文档编号B60T7/10GK202320257SQ20112044541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
发明者胡晓明, 雷雨成 申请人: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