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3428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导向机构,特别是一种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刚性悬挂接触网的形式被广泛采用。刚性悬挂接触网是由接触线嵌入头尾相连的汇流排所构成的系统,它是电气化铁路机车和轨道交通车辆动力供给的重要设备,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机车的运行。现有的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包括连接段和动接头、静接头、滑轮、钢丝绳等,连接段是穿设在动接头内部的,滑轮固定在静接头上,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动接头上,另一端穿过滑轮与隧道中的防淹门相固连。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关闭防淹门时,防淹门会给钢丝绳一个作用力,钢丝绳通过滑轮带动动接头,使动接头朝向静接头移动,动接头在移动一段过程后,动接头就与连接段脱离开,然后钢丝绳被防淹门拉断,从而使防淹门能完全关闭。该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动接头和连接段之间采用面与面接触的方式相连接,该连接方式使得动接头和连接段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当动接头在移动的过程中,动接头可能会带动连接段一起移动或者出现连接段和动接头卡住的现象,使动接头和连接段无法分离开,影响防淹门的关闭。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具有能使动接头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出现与连接段卡住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所述的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包括连接段和动接头,其特征在于,本导向机构设置在连接段和动接头之间,包括开设动接头上的滑槽,所述的连接段设置在动接头的滑槽内,所述的连接段与动接头之间设有能防止动接头在滑动过程中与连接段卡住的防卡结构。本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还包括静接头、滑轮和钢丝绳等,该滑轮固定在静接头上;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动接头上,另一端穿过滑轮与隧道中的防淹门或人防门相固连;连接段是穿设在动接头的滑槽中的。当需要关闭防淹门时,防淹门会给钢丝绳一个作用力,钢丝绳通过滑轮带动动接头,使动接头朝向静接头移动,动接头在移动一段过程后,动接头就与连接段脱离开,然后钢丝绳被防淹门拉断,从而使防淹门能完全关闭。在连接段与动接头之间设有一防卡结构,使动接头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与连接段卡住,使连接段能平稳的从动接头上的滑槽中脱落,从而起到完全关闭防淹门或人防门的效果。在上述的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中,所述的防卡结构为固定在上述滑槽槽壁处的且呈圆柱状的导向杆,上述的连接段与导向杆的外周面相接触。该导向杆刚好能嵌入动接头的滑槽内,连接段放置在导向杆之间,因该连接段与动接头的接触面积相对减小,从而减小了动接头与连接段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动接头脱离连接段更加轻松。作为另外一种情况,在上述的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中,所述的防卡结构为固定在上述滑槽中的若干轴承,上述连接段与轴承的外圈相接触。当该滑轮与钢丝绳机构工作时,因连接段与轴承间的接触面积相对减小,从而减小了动接头与连接段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动接头脱离连接段更加光滑平稳。在上述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中,所述的导向杆通过紧配合的方式固定在上述滑槽的槽壁处。该导向杆不会轻易的相对于动接头上的滑槽产生轴向滑动。在上述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中,所述的导向杆的数量为三根,上述的连接段处于三根导向杆之间。该连接段两侧的各个接触平面上均布置有一根导向杆,使动接头在移动的过程中,能顺利的脱离连接段。 在上述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中,所述的导向杆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该材料可以提高该导向杆长期在自然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也可以提高该导向杆长期在工作状态下的耐磨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动接头的滑槽中设置了导向杆,动接头与连接段的接触面积相对减小,从而减小了动接头与连接段的摩擦力,因此在动接头脱离连接段的过程中运动比较平稳,并且动接头不容易带动连接段一起移动或者出现连接段和动接头卡住的现象,从而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或灾害;在动接头的滑槽中设置导向杆还可以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图1是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导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导向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段;2、动接头;21、滑槽;22、导向杆;3、静接头;4、钢丝绳;5、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包括供电臂支架、连接段1、动接头2、静接头3、滑轮5、钢丝绳4等;静接头3固定在供电臂支架上,动接头2设置在供电臂支架内,且可沿着供电臂支架滑动;滑轮5固定在静接头3上,钢丝绳4 一端固定在动接头2上,另一端穿过滑轮5与隧道中的防淹门或人防门相固连,连接段1穿设在动接头2内。如图2与图3所示,本导向机构设置在连接段1和动接头2之间,包括开设在动接头2上的滑槽21,连接段1设置在动接头2的滑槽21内,连接段1与动接头2之间设有能防止动接头2在滑动过程中与连接段1卡住的防卡结构。具体而言,防卡结构为固定在动接头2滑槽21槽壁处的且呈圆柱状的导向杆22,连接段1与导向杆22的外周面相接触。该导向杆22刚好能嵌入动接头2的滑槽21内,连接段1放置在导向杆22之间,因该连接段1与动接头2的接触面积相对减小,从而减小了动接头2与连接段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动接头2脱离连接段1更加轻松。在本实施例一中,导向杆22的数量为三根,连接段1置于三根导向杆22之间,并且三根导向杆22通过紧配合的方式固定在动接头2滑槽21的槽壁处,使导向杆22不会轻易的相对于动接头2上的滑槽21产生轴向滑动。导向杆22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该材料可以提高该导向杆22长期在自然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也可以提高该导向杆22长期在工作状态下的耐磨性能。防淹门或人防门在关闭时,会给钢丝绳4一个作用力,钢丝绳4通过滑轮5,使动接头2朝向静接头3移动,由于在动接头2的滑槽21内设有三根导向杆22,使动接头2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与连接段1卡住,使连接段1能平稳的从动接头2上的滑槽21中脱落,从而起到完全关闭防淹门或人防门的效果。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在本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为开设在动接头2上的滑槽21和固定在动接头2上滑槽21中的若干轴承,连接段1与轴承的外圈相接触。当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工作时,钢丝绳4通过滑轮5带动动接头2,使动接头2朝向静接头3移动,该连接段1就可以光滑平稳的从动接头2中的轴承中脱出,从而起到关闭防淹门或人防门的效果。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连接段1、动接头2、滑槽21、导向杆22、静接头3、钢丝绳4、滑轮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所述的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包括连接段(1)和动接头O),其特征在于,本导向机构设置在连接段(1)和动接头( 之间,包括开设动接头( 上的滑槽(21),所述的连接段(1)设置在动接头O)的滑槽内,所述的连接段(1)与动接头( 之间设有能防止动接头( 在滑动过程中与连接段(1)卡住的防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卡结构为固定在上述滑槽槽壁处的且呈圆柱状的导向杆(22),上述的连接段⑴与导向杆02)的外周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卡结构为固定在上述滑槽中的若干轴承,上述连接段(1)与轴承的外圈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杆0 通过紧配合的方式固定在上述滑槽的槽壁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杆02)的数量为三根,上述的连接段(1)处于三根导向杆0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杆0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动接头和连接段之间存在摩擦力较大等技术问题。本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中的导向机构,所述的刚性接触网可断开式汇流排接头装置包括连接段和动接头,本导向机构设置在连接段和动接头之间,包括开设动接头上的滑槽,连接段设置在动接头的滑槽内,连接段与动接头之间设有能防止动接头在滑动过程中与连接段卡住的防卡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在动接头脱离连接段的过程中运动比较平稳的优点,并且动接头不容易带动连接段一起移动或者出现连接段和动接头卡住的现象。
文档编号B60M1/12GK202319963SQ20112045271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宋晔宏, 张健根, 徐剑, 李朝阳, 李海洋, 杨波, 程润良, 肖国军, 陈显志 申请人:浙江旺隆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