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机械的脚垫及该施工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006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施工机械的脚垫及该施工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1年03月1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057056号的优先权。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參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本发明涉及ー种施工机械的脚垫及该施工机械。
背景技术
在液压挖土机等施工机械的驾驶室的地面铺设有脚垫。脚垫例如由水平覆盖驾驶室的地面的垫子主体及突设于垫子主体的背面(地面侧的面)的格子状肋壁等构成。肋壁发挥吸收从驾驶室的下部传递的机身振动的作用等。近几年来提出了在格子状肋壁形成可将肋壁的一部分剪切成预定形状的刻线的技术(例如參考专利文献I)。铺设脚垫时,与配置于驾驶室的地面上的配线路径对齐切除肋壁的一部分,由此能够使配线穿过驾驶室的地面与垫子主体之间。并且,改变配线路径时能够轻松应对。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230441号公报但是,由于以往的脚垫具有格子状肋壁,因此刚性高,很难弯折,铺设时或撤除时的工作性恶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设置格子状肋壁吋,铺设时或撤除时的工作性良好的施工机械的脚垫。为了解决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ー种施工机械的脚垫,其具有垫子主体,覆盖施工机械的驾驶室的地面的至少一部分;及格子状肋壁,突设于该垫子主体的所述地面侧的面,其特征在干,在所述肋壁的所述地面侧的面,从所述肋壁的左右两边缘部的一方遍及左右中央部,形成有向左右方向直线横切所述肋壁的肋槽。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设置格子状肋壁吋,铺设时或撤除时的工作性良好的施工机械的脚垫。


图I是铺设基于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的脚垫的驾驶室的地面及设置于地面的部件的立体图。图2是脚垫的立体图。图3是脚、垫的背面图。图4是沿图3的A-A线的纵截面图。图5是脚垫弯折时的纵截面图。
图6是脚垫的主视图。图7是脚垫弯折时的主视图。图8是在施工机械的驾驶室的地面铺设脚垫的状态的横截面图。图9是肋槽的侧视图。图10是图9的变形例的图。图中10_驾驶室,11-地面,12-操作装置(设置于地面上的部件),13L、13R-操作杆,14LU4R-操作踏板,15LU5R-搁脚板(设置于地面上的部件),20-脚垫,30-垫子主体,30a-表面,30b-背面(地面侧的面),30c-前边缘,31-台阶部,31a-台阶面,32-前侧板状部,32a-表面(板状面),33-后侧板状部,33a-表面(板状面),36-肋壁,36b_背面(地面侧的面),37-前壁,41-肋槽,41a-槽底,45-横切前壁的槽,46-横切前壁的槽,51-中央贯穿孔,52-左侧的贯穿孔,53-右侧的贯穿孔,61-狭缝(第I狭縫),62-狭缝(第2狭縫), 63-狭缝(第2狭缝)。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考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对相同或对应的结构附加相同的或对应的符号而省略说明。图I是铺设基于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的脚垫的驾驶室的地面及设置于地面的部件的立体图。各图中,箭头Xl方向表示前方,箭头X2方向表示后方,箭头Yl方向表示左方,箭头Y2方向表示右方,箭头Zl方向表示上方,箭头Z2方向表示下方。各方向为由落座于驾驶室的驾驶员座的驾驶员观测的方向。在液压挖土机或推土机等施工机械的驾驶室10的地面11设置有驾驶员落座的驾驶员座S与接收由驾驶员进行的运行操作的操作装置12。操作装置12由左右I对操作杆13L、13R及左右I对操作踏板14L、14R等构成。并且,在驾驶室I0的地面11设置有驾驶员为了休息而放脚的左右I对搁脚板15L、15R。左右I对搁脚板15L、15R之间配设操作装置12。除了设置操作踏板14L、14R还可设置另外的操作踏板来代替搁脚板15L、15R。图2是脚垫的立体图。图3是脚垫的背面图。图4是沿图3的A-A线的纵截面图。图5是脚垫弯折时的纵截面图。图6是脚垫的主视图。图7是脚垫弯折时的主视图。图8是在施工机械的驾驶室的地面铺设脚垫的状态的横截面图。脚垫20铺设于驾驶室10的地面11,具有覆盖驾驶室10的地面11的至少一部分的垫子主体30。脚垫20由橡胶或树脂等构成。如图8所示,垫子主体30的一部分穿过形成在开闭驾驶室10的侧面的车门16的下面与设置于地面11的加强部件17之间的间隙,沿加强部件17向下方弯折。带入到垫子主体30上的沙子或泥土可通过打开车门16从驾驶室10的内部向外部排出。垫子主体30形成为板状。如图4所示,垫子主体30具有通过台阶部31连接的前侧板状部32与后侧板状部33。垫子主体30的表面(与地面11侧相反的ー侧的面)30a具有通过台阶面31a连接的2个板状面32a、33a。若脚垫20被设置在地面11,则一方的板状面(前侧板状部的表面)32a配置于比另一方的板状面(后侧板状部的表面)33a更远离地面11的位置。
如图2及图8所示,在垫子主体30的表面30a立设有堤部34。堤部34在垫子主体30的左右两侧边缘中沿与车门16 (參考图6)侧的相反的ー侧的侧边缘(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边缘)连续延伸且沿垫子主体30的后边缘连续延伸。以脚垫20铺设于地面11的状态清洗时堤部34发挥截水的作用。如图3所示,在垫子主体30的背面(地面11侧的面)突设有支承壁35、肋壁36、前壁37、左壁38、右壁39及后壁40。支承壁35、肋壁36、前壁37、左壁38、右壁39及后壁40分别与垫子主体30 —体成型。支承壁35与肋壁36可连续形成,也可不连续形成。支承壁35及肋壁36的四方被前壁37、左壁38、右壁39及后壁40所围住。如图4所示,支承壁35支承前侧板状部32且从前侧板状部32的背面突设。如图3所示,支承壁35具有使纵肋与横肋正交的结构且设置有多组。支承壁35 的高度设置成比肋壁36的高度高出与台阶部31的阶差量相应的量。如图4所示,肋壁36支承后侧板状部33且从后侧板状部33的背面突设。如图8所示,肋壁36具有与设置在地面11上的加强部件17相同的高度,与加强部件17发挥协同作用将后侧板状部33相对于地面11平行地支承。肋壁36形成为格子状。例如如图3所示,肋壁36具有使纵肋和横肋正交的格子结构,所述纵肋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在左右方向以相等节距设置多个,所述横肋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以相等节距设置多个。另外,纵肋及横肋可以分别以不同的节距设置多个。在肋壁36的背面36b,从肋壁36的左右两边缘部的一方遍及左右中央部,形成有沿左右方向直线横切肋壁36的肋槽41。由此,能够沿肋槽41弯折脚垫20 (參考图4及图5),来使脚垫20的铺设或撤除变得轻松。关于脚垫20的设置方法及撤除方法在后面叙述。如图3所示,肋槽41垂直地横切从肋壁36的左右两边缘部的一方遍及左右中央部配置的各纵肋。另外,纵肋及横肋相对前后方向倾斜45°时,肋槽41会倾斜地横切从肋壁36的左右两边缘部的一方遍及左右中央部配置的各纵肋及各横肋。为了充分提高脚垫20的弯折性,如图3所示,肋槽41可从肋壁36的左右两边缘部的一方至另一方,沿左右方向直线贯穿肋壁36。如图3及图4所示,肋槽41可设置在脚垫20的前后方向中央部。能够在前后方向中央部弯折脚垫20并将脚垫20大致弯折成一半。图9是肋槽的侧视图。如图9所示,肋槽41的槽底41a可位于垫子主体30的背面30b上。这时,脚垫20的弯折性几乎由垫子主体30的弯折性決定,因此可排除肋壁36的影响。如图3所示,前壁37配置在支承壁35及肋壁36的前方。前壁37沿垫子主体30的前边缘30c延伸且比垫子主体30的前边缘30c更靠后方偏移。这是为了将垫子主体30的前边缘部载置于设置在地面11上的支承部件18 (參考图I)上。左壁38配置在支承壁35及肋壁36的左方且沿垫子主体30的左侧边缘延伸。同样,右壁39配置在支承壁35及肋壁36的右方且沿垫子主体30的右侧边缘延伸。为了提高脚垫20的弯折性,在左壁38的背面沿肋槽41的延长线形成有横切左壁38的槽42。以相同的目的,在右壁39的背面沿肋槽41的延长线形成有横切右壁39的槽43。与肋槽41相同,槽42、43的槽底可位于垫子主体30的背面30b上。左壁38及右壁39中设置在车门16侧的壁(例如左壁38)从垫子主体30的侧边缘向内方偏移。如图8所示,是为了将垫子主体30的侧边缘部载置于设置在地面11上的加强部件17 (參考图I)上。左壁38及右壁39的高度在前侧板状部32中设定成与支承壁35的高度相同的值,在后侧板状部33中设定成与肋壁36的高度相同的值。后壁40配置在支承壁35及肋壁36的后方。后壁40沿垫子主体30的后边缘延伸。如图2及图3所示,脚垫20具有用于使操作装置12(參考图I)贯穿的贯穿孔51、 用于使左搁脚板15L(參考图I)贯穿的贯穿孔52、及用于使右搁脚板15R(參考图I)贯穿的贯穿孔53。因此,可在操作装置12等部件附近由脚垫20覆盖地面11。贯穿孔51 53沿左右方向排列。操作装置12用贯穿孔51配置在中央,左搁脚板15L用贯穿孔52配置在左侧,右搁脚板15R用贯穿孔53配置在右側。贯穿孔51 53在垫子主体30的表面30a中设置于前侧板状部32的表面32a。设置脚垫20时,前侧板状部32的表面32a配置在比后侧板状部33的表面33a更远离地面11的位置,因此,带入到后侧板状部33的表面33a的泥土或垃圾等容易被台阶面31a挡住,不易进入到贯穿孔51 53中。如图2及图3所示,脚垫20在中央贯穿孔51与脚垫20的前边缘(垫子主体30的前边缘30c)之间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脚垫20的狭缝61。狭缝61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连通中央贯穿孔51与脚垫20的前边缘。狭缝61可使脚垫20的一部分向上方弯折,以便中央贯穿孔51向前方开放(參考图6及图7)。因此,向中央贯穿孔51安装、拆卸操作装置12变得轻松。并且,如图2及图3所示,脚垫20在中央贯穿孔51与左侧的贯穿孔52之间具有向厚度方向贯穿脚垫20的狭缝62。狭缝62向左右方向延伸并连通中央贯穿孔51与左侧的贯穿孔52。狭缝62与狭缝61发挥协同作用可使脚垫20的一部分弯折,以便左侧的贯穿孔52向前方开放(打开)(參考图6及图7)。由此,向左侧的贯穿孔52安装、拆卸左搁脚板15L变得轻松。为了协助脚垫20的一部分向上方弯折以便左侧的贯穿孔52向前方开放,如图6所示,在前壁37的背面37b形成有横切前壁37的槽45。槽45的槽底可位于垫子主体30的背面30b上。如图3所示,槽45配置在比左侧的贯穿孔52更向左方稍微偏离的位置上。另外,脚垫20在中央贯穿孔51与右侧贯穿孔53之间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脚垫20的狭缝63。狭缝63沿左右方向延伸并连通中央贯穿孔51与右侧的贯穿孔53。狭缝63与狭缝61发挥协同作用可使脚垫20的一部分向上方弯折,以便右侧的贯穿孔53向前方开放(參考图6及图7)。因此,向右侧的贯穿孔53安装、拆卸右搁脚板15R变得轻松。为了协助脚垫20的一部分向上方弯折以便右侧的贯穿孔53向前方开放,如图6所示,在前壁37的背面37b形成有横切前壁37的槽46。槽46的槽底可位于垫子主体30的背面30b上。如图3所示,槽46配置在比右侧的贯穿孔53更向右方稍微偏离的位置上。
接着,再次參考图4 图7对脚垫20的铺设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施工机械I的外部将脚垫20沿肋槽41从图4所示的状态弯折成图5所示的状态。之后,脚垫20从车门16搬入至驾驶室10内且脚垫20的前部载置于驾驶室10的地面11的后部。接着,将脚垫20从图6所示的状态弯折成图7所示的状态。脚垫20沿形成在前壁37的槽45、46弯折,沿左右方向排列的3个贯穿孔51 53向前方开放。接着,使脚垫20以图5及图7所示的状态在地面11上向前方滑动。设置在地面11上的操作装置12及左右I对搁脚板15L、15R配置在贯穿孔51 53内。之后,脚垫20的状态返回到图4及图6所示的状态。以这种方式进行脚垫20的铺设。 接着,參考图4 图7对脚垫20的撤除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驾驶室10将脚垫20从图4及图6所示的状态弯折成图5及图7所示的状态。脚垫20沿形成在前壁37的槽45、46弯折,沿左右方向排列的3个贯穿孔51 53向前方开放。并且,脚垫20以前部与地面11接触的状态沿肋槽41弯折且后部从地面11被抬起。接着,脚垫20在地面11上向后方滑动,操作装置12及左右I对搁脚板15L、15R从贯穿孔51 53引出。之后,脚垫20的状态从图7所示的状态返回到图6所示的状态。接着,脚垫20以图5所示的状态从车门16搬出至驾驶室10外之后,脚垫20的状态返回到图4所示的状态。以这种方式进行脚垫20的撤除。以上,对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制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形或置換。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肋壁36以正交的方式组合纵肋与横肋,并形成为具有基底网格状空间的四角格子状,但也可形成为三角格子状或六角格子状,肋壁36的格子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肋槽41的槽底41a位于垫子主体30的背面30b上,但如图10所示,肋槽141的槽底141a可停留在肋壁36内,而无需抵达垫子主体30的背面30b。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贯穿孔51 53沿左右方向排列,狭缝62、63沿左右方向延伸,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贯穿孔51 53也可沿前后方向排列,狭缝62、63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贯穿孔51 53设置有3个,但对贯穿孔的数量没有限制。例如,可在脚垫20仅设置I个贯穿孔51,这时,也可在比贯穿孔51更向左方稍微偏离的位置与比贯穿孔51更向右方稍微偏离的位置这2处各设置I个横切前壁37的槽。
权利要求
1.ー种施工机械的脚垫,其具有垫子主体,覆盖施工机械的驾驶室的地面的至少ー部分;及格子状肋壁,突设于该垫子主体的所述地面侧的面,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肋壁的所述地面侧的面,从所述肋壁的左右两边缘部的一方遍及左右中央部,形成有沿左右方向直线横切所述肋壁的肋槽。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施工机械的脚垫,其中, 具有用于使设置于所述地面上的部件贯穿的贯穿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机械的脚垫,其中, 在所述贯穿孔与所述脚垫的前边缘之间还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脚垫的第I狭縫。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施工机械的脚垫,其中, 设置有多个所述贯穿孔, 所述脚垫在邻接的2个所述贯穿孔之间还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脚垫的第2狭縫。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机械的脚垫,其中, 所述多个贯穿孔沿左右方向排列, 所述第2狭缝沿左右方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3 5中任一项所述的施工机械的脚垫,其中, 还具有向所述垫子主体的所述地面侧的面突设且沿所述垫子主体的前边缘延伸的前壁, 在所述前壁的所述地面侧的面设置有横切所述前壁的槽。
7.ー种施工机械,设置有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该施工机械具有设置在所述驾驶室的操作杆;操作所述操作杆的驾驶员就坐的驾驶席;在所述操作杆与所述驾驶席之间配置有脚垫;该脚垫具有垫子主体,覆盖所述驾驶室的地面的至少一部分;及格子状肋壁,突设于该垫子主体的所述地面侧的面, 在所述肋壁的所述地面侧的面,从所述肋壁的左右两边缘部的一方遍及左右中央部,形成有沿左右方向直线横切所述肋壁的肋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机械, 具有用于使设置于所述地面上的部件贯穿的贯穿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机械, 在所述贯穿孔与所述脚垫的前边缘之间还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脚垫的第I狭縫。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施工机械, 设置有多个所述贯穿孔, 所述脚垫在邻接的2个所述贯穿孔之间还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脚垫的第2狭縫。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施工机械, 所述多个贯穿孔沿左右方向排列, 所述第2狭缝沿左右方向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施工机械, 还具有向所述垫子主体的所述地面侧的面突设且沿所述垫子主体的前边缘延伸的前壁, 在所述前壁的所述地面侧的面设置有横切所述前壁的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设置格子状肋壁时,铺设时或撤除时的工作性良好的施工机械的脚垫及该施工机械。施工机械的脚垫(20)具有覆盖施工机械的驾驶室(10)的地面(11)的至少一部分的垫子主体(30)与突设于垫子主体(30)的地面(11)侧的面(30b)的格子状肋壁(36),其特征在于,在肋壁(36)的地面(11)侧的面(36b),从肋壁(36)的左右两边缘部的一方遍及左右中央部,形成有沿左右方向直线横切肋壁(36)的肋槽(41)。
文档编号B60N3/04GK102673459SQ20121006736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5日
发明者新垣一 申请人:住友建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