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雨刮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217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雨刮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刮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雨刮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雨刮器是汽车车身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关系到汽车雨天行车安全问题,用于消除挡风玻璃、后窗玻璃及大灯玻璃上的雨雪、灰尘和泥水等,以保证玻璃透明清晰。传统的雨刮器主要通过组合开关来手动调节雨刮器的工作,增加了车主开车的工作量,降低了驾驶舒适感,且雨刮器工作只有点刮、快刮和慢刮三个档位,驾驶员根据实际情况手动选择,不能根据雨量大小自行调节其运行速度。随着技术的进步,一种能采集行车环境数据的智能雨刮系统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这类智能雨刮系统安装在前挡风玻璃后面,包括雨量传感模块、雨刮电机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行车时遇到雨雪等天气无需手动控制雨刮器,实现自动化控制,减轻驾驶员负担,消除由于驾驶员分心而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雨量传感模块是智能雨刮器的核心模块,现有的雨量传感模块利用光学原理,采用光电转换技术,对车辆前挡风玻璃上的雨水、雾水、雪水进行探测判断,采集数据,经计算处理后判断,根据雨量大小,自动控制雨刮工作。雨量传感模块不是以几个有限的挡位来变换雨刷的动作速度,而是对雨刮的动作速度做无级调节。它有一个被称为LED的发光二级管负责发射红外光,当玻璃表面干燥时,光线几乎是100%地被反射回来,这样光接收器就能接收到很多的反射光线。雨滴对红外光有明显的散射规律,玻璃上的雨水越多,散射越强,反射回光接收器的光线就越少,其结果是雨刷动作越快。雨量传感模块为光发射器、棱镜和反射光接收器,调节光的入射角和棱镜位置使红外线通过全反射的形式反射回来,发射和接收光需要较高的精度,需根据挡风玻璃的厚度、材质、弧度等各种实际情况设计雨量传感模块,这样就要根据不同车型分别设计雨量传感模块,并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安装准确,设计不合理或者安装位置不对,就会导致光接收器接收不到红外光,从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现有的雨量传感器抗环境干扰能力差,如环境光和温度对传感器精度的影响较大,随着传感器的工作年限增加,电子元件的老化会降低传感器的精度,使得雨量监测的不准,从而不能有效的控制雨刮器在合适的速度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用雨刮控制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雨量传感模块原理复杂、精度低,易受环境干扰等技术问题。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雨刮控制系统,包括雨量传感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由雨量传感模块采集雨量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传递给行车辅助LIN总线,行车辅助系统LIN总线控制雨刮装置工作,其特征是所述的雨量传感模块包括传感电路、两组发射二极管和接收二极管,所述的两组发射二极管连接传感电路的发射电路,接收二极管连接传感电路的接收电路,传感电路将接收二极管产生的电信号传递给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的发射电路具有发送两路不同时序方形载波信号的示波振荡器,两路不同时序的方形载波信号分别控制连接一组发射二极管,两组发射二极管具有相同个数的发射二极管,接收电路具有可甄别两路不同时序方形载波信号的辨别模块,所述的两组发射二极管发射的光线为一定幅度方形载波光,光线呈锥形发散到挡风玻璃上,大部分继续发散出去,极少部分被挡风玻璃反射到接收二极管。作为优选,所述的发射二极管为发射红外线的红外发光二极管,所述的接收二极管为感应光线强弱的光电二极管。
为使布局合理,所述的两组发射二极管每一组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的两组发射二极管均匀排列在接收二极管的圆周方向,所述的两组发射二极管分别一一间隔排列。进一步的,所述的接收电路具有同步解调器和比例积分调节器,同步解调器输入端连接接收二极管,比例积分调节器将同步调节器的电信号处理后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进一步的,所述的两组发射二极管的所围成的圆内具有感应阳光强弱从而控制前照灯开关的阳光传感模块,阳光传感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信号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阳光传感模块的数量为两个。为实时检测车内的湿度,并使车内维持适宜的湿度,还具有检测车内湿度并控制车辆空调系统工作的湿度传感模块,所述的湿度传感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信号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车用雨刮控制系统采用了新的构型,没有雨水时接收二极管接收的两组信号能相互抵消,当有雨水时两组信号相互抵消的平衡势必被打破,从而产生控制雨刮工作的信号,这样的构型能抵抗环境光的干扰,如太阳光、电焊发出的光;抵抗温度干扰;因两组发射二极管是同时老化,所以在接收二极管接收的两组信号始终是平衡的,从而实现抗电子元件的老化干扰。


图I是本发明的车用雨刮控制系统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中1.传感电路,2.发射二极管,3.接收二极管,4.阳光传感模块,5.湿度传感模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如图I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车用雨刮控制系统的最佳实施例,包括雨量传感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由雨量传感模块采集雨量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传递给行车辅助LIN总线,行车辅助系统LIN总线控制雨刮装置工作,雨量传感模块包括传感电路I、两组发射二极管2和接收二极管3,两组发射二极管2连接传感电路I的发射电路,接收二极管3连接传感电路I的接收电路,传感电路I将接收二极管3产生的电信号传递给数据处理模块,发射电路具有发送两路不同时序方形载波信号的示波振荡器,两路不同时序的方形载波信号分别控制连接一组发射二极管2,两组发射二极管2具有相同个数的发射二极管2,接收电路具有可甄别两路不同时序方形载波信号的辨别模块,两组发射二极管2发射的光线为一定幅度方形载波光,光线呈锥形发散到挡风玻璃上,大部分继续发散出去,极少部分被挡风玻璃反射到接收二极管3。发射二极管2为发射红外线的红外发光二极管,接收二极管3为感应光线强弱的光电二极管。两组发射二极管2每一组的数量为四个,两组发射二极管2均匀排列在接收二极管3的圆周方向,两组发射二极管2分别一一间隔排列。接收电路具有同步解调器和比例积分调节器,同步解调器输入端连接接收二极管3,比例积分调节器将同步调节器的电信号处理后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两组发射二极管2的所围成的圆内具有感应阳光强弱从而控制前照灯开关的阳光传感模块4,阳光传感模块4与数据处理模块信号连接。阳光传感模块4的数量为两个。
为实时检测车内的湿度,并使车内维持适宜的湿度,还具有检测车内湿度并控制车辆空调系统工作的湿度传感模块5,湿度传感模块5与数据处理模块信号连接。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 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雨刮控制系统,包括雨量传感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由雨量传感模块采集雨量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传递给行车辅助LIN总线,行车辅助系统LIN总线控制雨刮装置工作,其特征是所述的雨量传感模块包括传感电路(I)、两组发射二极管(2)和接收二极管(3),所述的两组发射二极管(2)连接传感电路(I)的发射电路,接收二极管(3)连接传感电路(I)的接收电路,传感电路(I)将接收二极管(3)产生的电信号传递给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的发射电路具有发送两路不同时序方形载波信号的示波振荡器,两路不同时序的方形载波信号分别控制连接一组发射二极管(2),两组发射二极管(2)具有相同个数的发射二极管(2),接收电路具有可甄别两路不同时序方形载波信号的辨别模块,所述的两组发射二极管(2)发射的光线为一定幅度方形载波光,光线呈锥形发散到挡风玻璃上,大部分继续发散出去,极少部分被挡风玻璃反射到接收二极管(3)。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雨刮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发射二极管(2)为发射红外线的红外发光二极管,所述的接收二极管(3)为感应光线强弱的光电二极管。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车用雨刮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两组发射二极管(2)每一组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的两组发射二极管(2)均匀排列在接收二极管(3)的圆周方向,所述的两组发射二极管(2)分别一一间隔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雨刮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接收电路具有同步解调器和比例积分调节器,同步解调器输入端连接接收二极管(3),比例积分调节器将同步调节器的电信号处理后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雨刮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两组发射二极管(2)的所围成的圆内具有感应阳光强弱从而控制前照灯开关的阳光传感模块(4),阳光传感模块(4)与数据处理模块信号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雨刮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阳光传感模块(4)的数量为两个。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雨刮控制系统,其特征是还具有检测车内湿度并控制车辆空调系统工作的湿度传感模块(5),所述的湿度传感模块(5)与数据处理模块信号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雨刮控制系统,包括雨量传感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雨量传感模块包括传感电路、两组发射二极管和接收二极管,两组发射二极管连接传感电路的发射电路,接收二极管连接传感电路的接收电路,传感电路将接收二极管产生的电信号传递给数据处理模块,发射电路具有发送两路不同时序方形载波信号的示波振荡器,两路不同时序的方形载波信号分别控制连接一组发射二极管,两组发射二极管具有相同个数的发射二极管,接收电路具有可甄别两路不同时序方形载波信号的辨别模块。本发明采用了新的构型,没有雨水时接收二极管接收的两组信号能相互抵消,当有雨水时两组信号相互抵消的平衡势必被打破,从而产生控制雨刮工作的信号。
文档编号B60R16/02GK102717774SQ20121023177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5日
发明者封心品, 董伟太, 陆鹏 申请人:江苏日盈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