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通信和进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508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通信和进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通信,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轮胎压力监测、无钥匙进入、远程功能启用和趋近检测的单个传感器阵列。
背景技术
当前,车辆被制造提供过多控制特征。例如,车辆中的电子控制单元从各个车辆电子器件接收信息,以控制具体装置,例如电动车窗、电动镜、电动车锁、空气调节装置等。此夕卜,车辆通常配备有提供与车辆操作条件有关的连续信息的电子器件和传感器,从而装备有该知识的车主可以作出与其投资物的安全、修理和维护有关的有见识的决策。这些系统虽然有用,但是使用大量的电子部件和物理布线。例如,与车辆轮胎有关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传感器将每个轮胎的轮胎压力的状态传送给车辆中的远程功能接收器(RFR)模块。RFR模块物理地联接到(通过分立线或网络总线)车身控制模块,例如,在轮胎压力低时,车身控制模块继而将该状态信息传送给车辆操作者。TPMS传感器可以传送信息,但是未配备成接收通信。在另一个示例中,无钥匙(passive,或被动)进入和无钥匙起动(PEPS)系统给个人提供解锁车门且起动车辆的能力,而不需物理地操控车辆钥匙扣,需要每个车辆的多个铁芯天线位于车辆的各个位置中(例如车辆内部的前部、中部和后端部分)以及外部门把手中。PEPS天线允许往返外部系统(例如,钥匙扣或智能电话)的通信。每个天线物理地布线到专用PEPS模块。期望提供一种车辆系统,所述车辆系统使用比通常与这种系统有关的更少的电子模块、天线和更少的物理布线来执行TPMS传感器、无钥匙进入无钥匙起动系统、远程功能接收器和其它部件的功能。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通信和进入系统。所述通信和进入系统包括具有微处理器的车辆模块和集成在车辆每个轮胎内的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轮胎压力监测传感器和通信地联接到所述传感器装置的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配置成接收来自于所述传感器装置的轮胎压力数据和来自于车辆外部的装置的无线通信。所述通信和进入系统还包括通信地联接到车辆模块的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配置成经由联接到传感器装置的第一天线接收由传感器装置传输的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所述通信和进入系统还包括能由微处理器执行的逻辑。所述逻辑配置成识别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的源,以及将指令传输给车辆的车身控制模块。所述指令配置成执行相应功能。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实施车辆的通信和进入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经由传感器装置的轮胎压力监测传感器和通信地联接到所述传感器装置的第一天线获得传感器装置的轮胎压力数据,所述传感器装置集成在车辆的轮胎内。所述方法还包括:经由传感器装置的第一天线接收来自于车辆外部的装置的无线通信;以及将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从第一天线中继给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通信地联接到车辆模块,所述车辆模块包括微处理器。所述方法还包括:经由能由微处理器执行的逻辑识别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的源,以及经由所述逻辑将指令传输给车辆的车身控制模块,所述指令配置成执行相应功能。在本发明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实施车辆的通信和进入系统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实施有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使得计算机处理器实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经由传感器装置的轮胎压力监测传感器和通信地联接到所述传感器装置的第一天线获得传感器装置的轮胎压力数据,所述传感器装置集成在车辆的轮胎内。所述方法还包括:经由传感器装置的第一天线接收来自于车辆外部的装置的无线通信;以及将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从第一天线中继给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通信地联接到车辆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识别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的源,以及将指令传输给车辆的车身控制模块,所述指令配置成执行相应功能。方案1.一种用于车辆的通信和进入系统,包括:
具有微处理器的车辆模块;
集成在车辆每个轮胎内的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轮胎压力监测传感器;通信地联接到所述传感器装置的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配置成接收来自于所述传感器装置的轮胎压力数据和来自于车辆外部的装置的无线通信;
通信地联接到车辆模块的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配置成经由联接到传感器装置的第一天线接收由传感器装置传输的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以及
能由微处理器执行的逻辑,所述逻辑配置成识别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的源,以及将指令传输给车辆的车身控制模块,所述指令配置成执行相应功能。方案2.根据方案I所述的通信和进入系统,其中,无线通信包括无钥匙进入无钥匙起动功能的请求。方案3.根据方案I所述的通信和进入系统,其中,无线通信包括远程功能启用的请求。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通信和进入系统,其中,远程功能启用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车辆发动机的远程起动;以及 启用车辆上的灯。方案5.根据方案I所述的通信和进入系统,其中,无线通信包括趋近检测功能的请求。方案6.根据方案I所述的通信和进入系统,其中,无线通信从钥匙扣接收且包括钥匙扣的标识符。方案7.根据方案I所述的通信和进入系统,其中,无线通信从蜂窝电话接收且包括蜂窝电话的标识符。方案8.—种用于实施通信和进入服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传感器装置的轮胎压力监测传感器和通信地联接到所述传感器装置的第一天线获得传感器装置的轮胎压力数据,所述传感器装置集成在车辆的轮胎内; 经由传感器装置的第一天线接收来自于车辆外部的装置的无线通信;
将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从第一天线中继给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通信地联接到车辆模块,所述车辆模块包括微处理器;
经由能由微处理器执行的逻辑识别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的源;以及 经由所述逻辑将指令传输给车辆的车身控制模块,所述指令配置成执行相应功能。方案9.根据方案8所述的方法,其中,无线通信包括无钥匙进入无钥匙起动功能的请求。方案10.根据方案8所述的方法,其中,无线通信包括远程功能启用的请求。方案11.根据方案10所述的方法,其中,远程功能启用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车辆发动机的远程起动;以及
启用车辆上的灯。方案12.根据方案8所述的方法,其中,无线通信包括趋近检测功能的请求。方案13.根据方案8所述的方法,其中,无线通信从钥匙扣接收且包括钥匙扣的标识符。方案14.根据方案8所述的方法,其中,无线通信从蜂窝电话接收且包括蜂窝电话的标识符。方案15.—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实施有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使得计算机处理器实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传感器装置的轮胎压力监测传感器和通信地联接到所述传感器装置的第一天线获得传感器装置的轮胎压力数据,所述传感器装置集成在车辆的轮胎内;
经由传感器装置的第一天线接收来自于车辆外部的装置的无线通信;
将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从第一天线中继给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通信地联接到车辆模块;
识别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的源;以及
将指令传输给车辆的车身控制模块,所述指令配置成执行相应功能。方案16.根据方案1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无线通信包括无钥匙进入无钥匙起动功能的请求。方案17.根据方案1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无线通信包括远程功能启用的请求。方案18.根据方案1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远程功能启用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车辆发动机的远程起动;以及 启用车辆上的灯。方案19.根据方案1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无线通信包括趋近检测功能的请求。方案20.根据方案8所述的方法,其中,无线通信从钥匙扣和蜂窝电话中的至少一个接收且包括钥匙扣和蜂窝电话中的至少一个的标识符。结合附图,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从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中显而易见。


其他特征、优点和细节仅仅作为示例呈现在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中,详细描述参考附图,其中:
图1是用于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信和进入的系统的平面图;和 图2是描述用于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信和进入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描述实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其应用或使用。应该理解,在整个附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部分和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强的车辆通信和进入系统。所述车辆通信和进入系统包括使用传感器阵列的具有增强通信能力的电子部件。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辆通信和进入系统包括使用指定无线通信协议(例如,Bluetooth )传送和接收轮胎压力信息的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此外,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配置成感测无线装置(例如,支持Bluetooth 的装置)的趋近且将该信息中继给组合功能模块。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还配置成聆听无线远程功能启用请求,如本文所述。车辆通信和进入系统包括组合功能模块,其管理从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接收的信息,以及管理车辆部件系统,例如无钥匙进入无钥匙起动系统、远程启用系统和趋近检测系统。现在转向 图1,现在将描述实施车辆通信和进入特征的系统100。系统100包括车辆101和无线装置120和122。车辆101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类型机动车、货车、公用车辆、有蓬货车等。无线装置120可以是蜂窝电话或智能电话,无线装置122可以是钥匙扣。无线装置120和122配置有无钥匙进入无钥匙起动能力以及远程功能启用能力。如图1所示,车辆101包括经由例如分立线或车辆网络112通信地联接到组合功能模块104 (本文也称为“车辆模块”)的车身控制模块(BCM) 102。组合功能模块104经由例如分立线或车辆网络112通信地联接到天线114。天线114是射频天线且配置成使用预定通信协议(例如,Bluetooth )无线通信。车身控制模块102包括用于管理各个车辆电子器件的操作的微处理器和逻辑,例如电动车窗和镜、电动车锁和照明系统。与组合功能模块104经由天线114无线通信的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108也包括在车辆101中。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108插入到车辆101的每个车轮中。每个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108都包括微处理器、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传感器和天线(例如,射频天线)。TPMS传感器监测轮胎压力且相应天线经由天线114将轮胎压力数据传送给组合功能模块104。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108天线配置成使用预定通信协议(例如,Bluetooth )无线通 目。在实施例中,组合功能模块104还包括微处理器和逻辑。所述逻辑配置成与车身控制模块102和天线114协作来执行无钥匙进入无钥匙起动系统功能、远程功能启用动作(例如,远程锁定和解锁、远程起动、电动车门致动、电动尾板/行李箱盖致动、应急(panic)和其它功能)以及趋近检测动作(例如,趋近照明、电动车门把手、电动后备箱等)。在实施例中,组合功能模块104经由天线114接收来自于无线装置120和122以及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108的通信。通信源(例如,具体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108或无线装置120、122)可以通过连同信号数据一起传输的标识符确定。例如,每个车辆轮胎传感器可具有与其有关的独特标识符,其连同轮胎压力数据一起传输给组合功能模块104。类似地,无线装置120和122中的每个包括传输或中继给组合功能模块104的独特标识符,从而组合功能模块104能够区分从不同装置接收的通信。具体请求功能也在信号内传输。如上所述,示例性车辆通信和进入系统消除了对各个电子器件、模块和以其他方式与车辆有关的物理布线的需要。组合功能模块104执行无钥匙进入无钥匙起动模块以及远程功能接收器模块和趋近检测部件的功能,从而消除不同模块和相关物理布线的需要。此外,通过配置组合功能模块104与组合功能TPMS/PEPS/RFR系统无线通信,消除在常规无钥匙进入无钥匙起动系统中使用的物理线的数量。操作中,当个人借助于无线装置(例如,支持Bluetoothm^PPEPS的装置,例如蜂窝电话120或钥匙扣122)趋近车辆101时,无线装置范围内的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108天线允许无线装置经由无线信号自我验证给组合功能模块104。在成功验证后,组合功能模块104与车身控制模块102协作为个人解锁合适的车门。此外,车辆通信和进入系统包括执行可使用蜂窝电话120或钥匙扣122触发的远程锁定和解锁、远程起动、电动车门致动、电动尾板/行李箱盖致动、应急和其它功能的功倉泛。如上所述,车辆通信和进入系统还包括执行趋近检测轮询的功能。在实施例中,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108的天线定期地聆听趋近无线装置(例如,无线装置120或122)。当确定无线装置120或122在一定范围内时,其“唤醒”组合功能模块104。组合功能模块104控制启用趋近检测支持的功能,可包括诸如趋近照明、电动车门把手、电动后备箱等的特征。现在转向图2,现在将在一个实施例中描述用于实施车辆通信和进入特征的过程的流程图。将理解的是,各个车辆部件传输的信号的顺序可以以任何顺序、以任何间隔、和以任何数量发生。图2所示的顺序提供用于说明目的,且不旨在限制范围。在步骤202,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108 (例如,从车辆轮胎中的一个或多个)监测轮胎压力,且在步骤204,相应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108天线传送信号,所述信号包括传感器/轮胎的标识符和经由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的轮胎压力传感器获得的轮胎压力数据。在步骤206,在车辆通信范围内的无线装置(例如,蜂窝电话120或钥匙扣122)传输信号,所述信号包括识别所述无线装置的标识符。在步骤208,携带无线装置(例如,蜂窝电话120或钥匙扣122)的个人致动无线装置上的部件以启动功能(例如,电动锁定或解锁、远程起动等)。在步骤210,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108的一个或多个接收信号且将信号通过天线114中继给组合功能模块104。在步骤212,组合功能模块104接收来自于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108和无线装置的信号且在步骤214使用信号中的标识符来识别其源(即,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108或无线装置 120 或 122)。基于标识符,组合功能模块104的逻辑配置成实施一个或多个动作。例如,如果信号来自于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108,那么在步骤216逻辑将包括轮胎压力数据的信号中继或传输给车身控制模块102。车身控制模 块102继而可在车辆101的显示器上或通过其它方式提供轮胎压力数据。可选地,如果信号来自于无线装置120或122且指定无钥匙进入无钥匙起动请求,那么在步骤218组合功能模块104的逻辑发送指令到车身控制模块102以适当地执行PEPS功能(例如,解锁车门)(且任选地,起动发动机)或锁定车门。否则,如果信号来自于无线装置120或122且指定远程功能启用请求,那么在步骤220组合功能模块104的逻辑发送指令到车身控制模块102以执行具体请求(例如,远程起动、启用灯等)。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提供使用较少电子部件、模块和物理布线来执行各种车辆电子控制特征的组合功能模块,包括电路和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组合功能模块和组合功能传感器装置使用限定无线通信协议彼此之间无线通信以及与外部装置(例如,蜂窝电话和钥匙扣)无线通信。如上所述,可以计算机实施的过程和实现这些过程的设备的形式实施本发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实施为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实施在有形介质(例如软盘、CD-ROM、硬盘驱动器、或其他任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其中,当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载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成为实践本发明的设备。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实施为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形式,例如无论是否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载入和/或被计算机执行、或通过一些传输介质被传输,例如通过电线或电缆、经由光纤或通过电磁辐射,其中,当计算机载入并执行计算机程序代码时,计算机成为实践本发明的设备。当在通用微处理器上实施时,该计算机程序代码段配置微处理器以生成特定逻辑电路。虽然本发明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以作出各种变化且等价物可替代其元件,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可以作出许多修改以使得具体情况或材料适合于本发明的教导,而不偏离其实旨范围。因而,本发明并不旨在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本发明将包括落入本申请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的通信和进入系统,包括: 具有微处理器的车辆模块; 集成在车辆每个轮胎内的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轮胎压力监测传感器;通信地联接到所述传感器装置的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配置成接收来自于所述传感器装置的轮胎压力数据和来自于车辆外部的装置的无线通信; 通信地联接到车辆模块的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配置成经由联接到传感器装置的第一天线接收由传感器装置传输的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以及 能由微处理器执行的逻辑,所述逻辑配置成识别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的源,以及将指令传输给车辆的车身控制模块,所述指令配置成执行相应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和进入系统,其中,无线通信包括无钥匙进入无钥匙起动功能的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和进入系统,其中,无线通信包括远程功能启用的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和进入系统,其中,远程功能启用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车辆发动机的远程起动;以及 启用车辆上的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和进入系统,其中,无线通信包括趋近检测功能的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和进入系统,其中,无线通信从钥匙扣接收且包括钥匙扣的标识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和进入系统,其中,无线通信从蜂窝电话接收且包括蜂窝电话的标识符。
8.一种用于实施通信和进入服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传感器装置的轮胎压力监测传感器和通信地联接到所述传感器装置的第一天线获得传感器装置的轮胎压力数据,所述传感器装置集成在车辆的轮胎内; 经由传感器装置的第一天线接收来自于车辆外部的装置的无线通信; 将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从第一天线中继给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通信地联接到车辆模块,所述车辆模块包括微处理器; 经由能由微处理器执行的逻辑识别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的源;以及 经由所述逻辑将指令传输给车辆的车身控制模块,所述指令配置成执行相应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无线通信包括无钥匙进入无钥匙起动功能的请求。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实施有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使得计算机处理器实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传感器装置的轮胎压力监测传感器和通信地联接到所述传感器装置的第一天线获得传感器装置的轮胎压力数据,所述传感器装置集成在车辆的轮胎内; 经由传感器装置的第一天线接收来自于车辆外部的装置的无线通信; 将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从第一天线中继给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通信地联接到车辆模块; 识别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的源;以及将指令传输给车辆的车 身控制模块,所述指令配置成执行相应功能。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的通信和进入系统包括具有微处理器的车辆模块和集成在车辆每个轮胎内的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轮胎压力监测传感器和通信地联接到所述传感器装置的天线。所述天线配置成接收来自于所述传感器装置的轮胎压力数据和来自于车辆外部的装置的无线通信。所述系统还包括通信地联接到车辆模块的另一天线。所述另一天线经由联接到传感器装置的天线接收由传感器装置传输的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所述系统还包括能由微处理器执行的逻辑。所述逻辑配置成识别轮胎压力数据和无线通信的源,以及将指令传输给车辆的车身控制模块。所述指令配置成执行相应功能。
文档编号B60R25/00GK103121435SQ20121046276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J.L.奥亚克斯 申请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