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带的按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8610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安全带的按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的按钮。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带的按钮,通常包括呈两端开口的框形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两个相对侧设置有侧壁,所述本体的另外两个相对侧设置有按压壁与横梁,所述侧壁对应横梁位置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导向凸块,所述按压壁对应横梁一侧设置有向横梁方向凸出的助推脚,然而传统的汽车安全带的按钮,其助推脚结构不稳固,在按钮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损坏,从而降低了按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更长的汽车安全带的按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安全带的按钮,包括呈两端开口的框形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两个相对侧设置有侧壁,所述本体的另外两个相对侧设置有按压壁与横梁,所述侧壁对应横梁位置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导向凸块,所述按压壁对应横梁一侧设置有向横梁方向凸出的助推脚,所述按压壁对应横梁一侧设置有向横梁方向凸出的凸壁,所述凸壁与侧壁相平行设置并与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助推脚设置在所述凸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助推脚设置在凸壁上,使得助推脚强度更高,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提高了汽车安全带的按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凸壁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壁,所述凸壁通过连接壁与侧壁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凸壁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汽车安全带的按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凸壁中部与侧壁之间设置有导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汽车安全带的按钮在使用过程中更加顺畅。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横梁对应按压壁一侧设置有向按压壁方向凸出的弹性脚。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I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带的按钮实施例结构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带的按钮实施例结构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见附图I、附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汽车安全带的按钮,包括呈两端开口的框形设置的本体1,所述本体I的两个相对侧设置有侧壁101,所述本体I的另外两个相对侧设置有按压壁102与横梁103,所述侧壁101对应横梁103位置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导向凸块104,所述按压壁102对应横梁103 —侧设置有向横梁103方向凸出的助推脚105,所述按压壁102对应横梁103—侧设置有向横梁103方向凸出的凸壁106,所述凸壁106与侧壁101相平行设置并与侧壁10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助推脚105设置在所述凸壁106上。本实施例优选的,凸壁106与助推脚105均分别设置有两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助推脚105设置在凸壁106上,使得助推脚105强度更高,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提高了汽车安全带的按钮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凸壁106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壁107,所述凸壁106通过连接壁107与侧壁101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凸壁106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汽车安全带的按钮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凸壁106中部与侧壁101之间设置有导轨108。通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汽车安全带的按钮在使用过程中更加顺畅。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横梁103对应按压壁102 —侧设置有向按压壁102方向凸出的弹性脚109。优选的,弹性脚设置有两个。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安全带的按钮,包括呈两端开口的框形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两个相对侧设置有侧壁,所述本体的另外两个相对侧设置有按压壁与横梁,所述侧壁对应横梁位置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导向凸块,所述按压壁对应横梁一侧设置有向横梁方向凸出的助推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壁对应横梁一侧设置有向横梁方向凸出的凸壁,所述凸壁与侧壁相平行设置并与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助推脚设置在所述凸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安全带的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壁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壁,所述凸壁通过连接壁与侧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车安全带的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壁中部与侧壁之间设置有导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安全带的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对应按压壁一侧设置有向按压壁方向凸出的弹性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的按钮,包括呈两端开口的框形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两个相对侧设置有侧壁,所述本体的另外两个相对侧设置有按压壁与横梁,所述侧壁对应横梁位置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导向凸块,所述按压壁对应横梁一侧设置有向横梁方向凸出的助推脚,所述按压壁对应横梁一侧设置有向横梁方向凸出的凸壁,所述凸壁与侧壁相平行设置并与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助推脚设置在所述凸壁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使用寿命更长的效果。
文档编号B60R22/18GK202528944SQ20122018083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
发明者彭震, 曾海江, 杨恩, 王喜来 申请人:浙江万里安全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